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

2021-11-16 07:16苏晓阳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9期
关键词:尼龙性反应阿奇

苏晓阳

(福建省将乐县总医院儿科,福建 三明 353300)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RMPP)[1]的诱因是机体免疫力降低和肺炎支原体感染[2]。患儿在发病后,常见的表现是刺激性持续干咳,极易再次感染或复发[3]。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药物,为RMPP常用药,可快速杀菌抑制感染[4]。但阿奇霉素为抗生素药物,长期用药极易引起耐药,增加复发风险和后续治疗难度,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5]。甲泼尼龙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感染效果显著[6]。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用药的目的是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抗药耐药风险,加速良性转归[7]。当前的研究中关于二者联合用药的报道较少[8]。本研究旨在分析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按照不同的用药方案进行分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女=14/11,年龄1.0~11.5岁,平均(5.09±2.11)岁。对照组男/女=15/10,年龄2.0~11.0岁,平均(5.07±2.0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确诊为RMPP;病历资料完整;监护人知情同意;年龄1~12岁;持续治疗。排除标准:中途转院;先天性肺部发育不全;免疫系统疾病;脑瘫;残疾;药物过敏;合并其他重症。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648)静脉滴注给药,根据患儿体质量确定剂量,10 mg/kg,每日1次,持续用药5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商品名甲强龙,比利时Pfizer Manufacturing Belgium NV,批准文号H20170197)静脉滴注给药,2 mg/kg,每日1次。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持续用药3~5 d后适时调整药量。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检测患儿的炎性反应指标,包括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为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无明显临床症状,X线检查未见肺部阴影;有效为肺部阳性体征减轻,症状可见缓解,肺部阴影缩小;无效为无上述表现。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记录用药后恶心、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用药安全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d,)

表1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d,)

2.2 两组炎性反应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反应指标比较(ng/mL,)

表2 两组炎性反应指标比较(ng/mL,)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两组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用药后出现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4.00%(1/25);对照组腹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1/25)。两组均为轻度不良反应,无须专业干预自行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致病微生物为肺炎支原体,该微生物可在细菌或病毒中独立存活,规格较小,仅为125~150 nm。常规抗菌药物在发挥药效时多在致病菌细胞壁发挥药效,但肺炎支原体并无细胞壁,因此可产生耐药。常规支原体肺炎发生后,通常采用广谱抗菌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如阿奇霉素等。若持续治疗1周体温未恢复,且经肺部影像学检查未见显著病情改善、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或见肺炎症状加重,通常可确诊为

RMPP[9]。

RMPP的治疗难度较大,须采用更具实效性的治疗方案,以抑制炎症和感染,力求迅速消除或缓解症状,防止肺炎持续不良进展,危害患儿的身心健康。甲泼尼龙作为合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感染作用显著,药物成分作用于人体后可迅速抑制炎症,从而缓解肺部充血、水肿等不良症状。同时,该药用药后可抑制呼吸道黏性分泌物,疏通气道,改善呼吸功能。该药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特异作用于脂质介导产物,降低炎性因子活性,在细菌诱发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显著[10]。

本研究中观察组退烧较快、止咳较快、肺部阳性体征消失较快,较快出院,说明联合用药可促进症状较快缓解或消失,药效发挥迅速。观察组PCT、IL-6指标显著降低,说明联合用药后炎性因子活性减弱,炎性反应得到有效抑制,获得良性转归。相关文献表明,在阿奇霉素基础上合理使用甲泼尼龙,可加速炎症抑制,与本研究结果一致[11]。观察组23例患儿的病情出现不同程度好转,2例患儿无明显好转。对照组17例患儿的病情出现不同程度好转,8例患儿无明显好转。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2]。小儿患者抵抗力低,治疗耐受度较差,在临床用药时必须严密观察用药安全性。用药不良反应是重要的治疗可行性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各出现1例不良反应,为轻度不耐受,不必予以干预,患儿不耐受症状自行消失,表明2种用药方案在风险性方面无显著差异,联合用药具有可行性。

综上,在阿奇霉素用药基础上联合使用甲泼尼龙,在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患儿迅速缓解肺炎症状,抑制炎性反应,显著提高疗效,未增加用药风险。

猜你喜欢
尼龙性反应阿奇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尼龙6的改性研究进展
尼龙
阿奇,出发
电子及汽车用的高热稳定尼龙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安有尼龙扣的清理鞋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