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

2021-11-16 07:16陈志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29期
关键词:子痫心率出血量

陈志敏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中医院,江西 抚州 344700)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类高血压病。《中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中指出,妊娠高血压在临床上主要有4种情况,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1]。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指在妊娠20周前或者妊娠前血压持续增高,≥140/90 mm Hg[2]。妊娠期高血压大致分为4个类型:先兆子痫、妊娠高血压、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基础上并发的先兆子痫。其中先兆子痫又分为5个亚型:轻症先兆子痫、重症先兆子痫、子痫、溶血肝酶增高、低血小板计数综合征。孕妇妊娠第二期血压出现生理性降低,因此此阶段不易发现慢性高血压,但部分妊娠20周前有明确慢性高血压存在的,可以明确诊断[3]。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会对母婴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是造成是孕产妇和胎儿发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将优质护理应用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探讨分析其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用随机数表法把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9.60±1.80)岁;20例初产妇,10例经产妇;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7.40±2.30)周。对照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90±1.50)岁;15例初产妇,15例经产妇;孕周36.5~41周,平均孕周(37.80±2.30)周。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选标准:孕妇和家属认可治疗护理方案。排除标准:孕妇和家属不同意治疗护理方案,认知障碍者,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依据产妇的产检结果,对其做好健康教育,加强妊娠管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和产妇及家人交流。观察组孕妇采用优质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从头至尾的心理关怀护理:对产妇各种不良心理进行指导分析,采取个性化心理安慰,采用安慰、劝说、激励等方法帮助增强其信心,协助产妇减少孕期的压力和恐惧等心理,卸下思想负担[4]。护士们需要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谈、行为和态度等,在进行护理的时候要避开护理人员因素给产妇带来不利影响,保证心理护理从始至终,对所有住院患者均热情接待,并给予精神安慰,做到和蔼可亲,体贴细致,语言文明,解除思想顾虑,使其增强信心,配合治疗。②全面健康教育:依据产妇的健康教育需求,了解产妇自身的健康知识储备,采用全面的健康教育,尤其注意围生期不同时期的健康教育,如分娩前告知产妇在生产时如何做好配合,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可能性进行评估,使用相关检查对高危产妇做产前筛查和检测,利用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产妇合作度[5]。③合理饮食:在饮食方面,术后6 h内要禁食禁水,6 h后可以遵医嘱适当多喝白开水。另外肛门排气以后可以少量流质饮食,促进胃肠蠕动,排便后可以普通进食,告知产妇饮食需要以高热量、蛋白质、易消化、含铁丰富的食物为主,方便及时补充营养,主张少食多餐,适当限制盐的摄入量,补充优质蛋白,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以及钙剂。协助产妇设计饮食方案,既要保证营养均衡,也要减轻饮食对血压的影响[6]。④注重第三产程的护理:包括预防性使用缩宫素和按摩子宫等,通过对第三产程进行干预来促进产妇宫缩,这样利于顺利分娩出胎儿,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概率。⑤对产妇产后病情进行密切观察:产后出血的高危时段是产妇生产2 h以内,所以在产妇生产后要随时关注产妇的面部表情、生命体征和有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观察患者呼吸,血压和尿量的变化,经常巡视病房,询问患者有无头痛、头昏眼花、呕吐、心慌,有抽搐时应将产妇安至于单室,保持安静,尽量避免刺激,治疗护理集中进行。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及时告知医师,并备好急救相关药品及器械,便于产后出血的早期发现与干预,对出血严重患者及时给予抢救处理[7]。⑥指导产妇进行产后运动,产后6 h,协助产妇进行翻身,同时鼓励产妇进行下床走动,慢慢增加活动量促使恶露排出,促进子宫收缩,从而减少产后出血[8]。⑦环境护理:由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产后出血患者身心脆弱,必须保证休息质量,在房间内进行适当遮光和静音处理,保持房间通风、安静、光线柔和,充足的温度和湿度,使患者感到温暖舒适,促进体力恢复[9]。⑧使用降压结晶,利尿药后的观察,护理人员应把握患者所使用的降压,结晶,和利尿等药物的性能,做到准时,准量给药,还应熟知毒性反应及抢救措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1.3 指标判定 ①比较两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和产后1 d的平均出血量。②比较两组孕妇护理前后的血压、心率。③并发症发生率。妊娠高血压所导致的并发症有很多,严重的可以导致孕妇出现胎盘早剥、子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产,尤其是医源性的早产,还有肺水肿、肾功能不全、卒中甚至死亡等,也可以出现高血压脑病、肝破裂等情况。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和和产后1 d的平均出血量 对照组十分满意为21例(70.00%)、满意为4例(13.00%)、不满意为5例(17.00%)、满意度为25例(83.00%),观察组十分满意为28例(93.00%)、满意为1例(3.00%)、不满意为1例(3.00%)、满意度为29例(97.00%),对比用χ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有:χ2=17.5124、8.1091、10.8325、10.8091,P=0.0000、0.0000、0.0000、0.00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00%要优于对照组83.00%,(P<0.05),组间对比有意义。

2.2 比较两组孕妇产后1 d的平均出血量 观察组孕妇产后1 d的平均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有意义。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孕妇产后1 d的平均出血量()

表1 比较两组孕妇产后1 d的平均出血量()

2.3 比较两组孕妇护理前后的血压、心率 护理前,对照组孕妇的舒张压为(96.68±2.38)mm Hg、收缩压为(155.38±2.12)mm Hg、心率为(90.43±6.38)次/分,观察组孕妇的舒张压为(95.48±5.55)mm Hg、收缩压为(156.23±2.91)mm Hg、心率为(89.38±6.56)次/分;对比用t进行计量资料()检验有:t=1.0793、1.2931、0.6285,P=0.2849、0.2011、0.5322;护理前两组孕妇的血压、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孕妇的舒张压为(92.86±7.65)mm Hg、收缩压为(144.69±11.21)mm Hg、心率为(84.54±5.31)次/分,观察组孕妇的舒张压为(87.72±6.53)mm Hg、收缩压为(111.52±6.53)mm Hg、心率为(78.19±6.38)次/分;对比用t进行计量资料()检验有:t=2.7991、14.0042、4.1901,P=0.0069、0.0000、0.0001;护理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和心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有意义。

2.4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至今病因不明,一般在胎盘和胎儿娩出之后,常常能够缓解或者自愈。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是母体、胎儿、胎盘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其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第一是子宫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因为螺旋小动脉管壁平滑肌细胞增生、凋亡,代之以绒毛外滋养细胞,增加子宫的浅肌层。如果螺旋小动脉重铸不足,使胎盘的血流量减少的话,就可能发生高血压这一系列症状[10-11]。另外就是遗传因素,因为妊娠期高血压,具有家族遗传倾向。还有一种认为是可能和营养缺乏有关系,如低白蛋白血症、钙、镁、锌、硒等缺乏。还有就是胰岛素抵抗。很多研究发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常常都存在胰岛素的抵抗。妊娠高血压对孕妇全身各脏器以及系统都有损害,甚至会导致母婴死亡[12-13]。对于重要脏器大脑可能会造成脑血管痉挛、脑出血、脑血栓、脑梗死,严重者会出现昏迷,甚至脑疝,影响肾脏会出现少尿、蛋白尿,甚至肾衰竭。对肝脏的损害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肝包膜下血肿、肝破裂,对于心脏会导致心肌缺血、间质水肿、肺水肿,甚至心力衰竭,血液系统会出现贫血、溶血、凝血功能障碍。因为血压高、胎盘血管痉挛导致胎盘功能下降,胎儿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会出现胎儿生长受限、发育不良、缺氧,甚至出现胎盘早剥,危及母儿生命。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有以下几点:首先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妊娠期妇女对妊娠高血压相关疾病的认识,要让妊娠期妇女认识到妊娠期高血压有哪些危害,并且要对任孕前、孕中期的妇女以及第1次就诊的孕妇进行高危因素评估、筛查和预防。其次,特别是对于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计划再生育的妇女有复发妊娠高血压的风险。妊娠的孕前检查非常重要,要做好孕前检查,发现问题,及早处理。最后药物预防、补钙和使用阿司匹林。对于钙摄入量低的妇女,特别每日小于600 mg的时候,推荐口服钙补充量应该每日至少1 g,以预防子痫前期;阿司匹林对于存在子痫前期复发风险,比如存在子痫前期病史,有胎盘疾病史[14-15]。如果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存在肾脏疾病及其高凝状况等子痫前期的高危患者,可以在妊娠的早中期,一般是妊娠12~15周,开始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推荐剂量是50~100 mg,可维持到孕28周[16-17]。妊娠高血压治疗目的就是控制病情、延长孕周,确保母子安全,治疗包括解痉、降压、镇静、利尿等,一般治疗原则首先就是休息、镇静,防止抽搐,有指征的进行降压和利尿,密切监测母子健康情况。如果高血压发展比较迅速,要及时终止妊娠,医师应该根据高血压的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的治疗。一般治疗首先是保证患者休息,对症治疗,酌情给予降压,记录孕妇的出入量、水肿情况,有指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利尿。利尿过程中要监测孕妇的健康,控制子痫发作,这时候要防止并发症,避免子痫的抽搐发作。如果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要以降压药物为主,调节血压。孕妇会在妊娠20周后出现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等。轻微者可能没有症状或者些许头昏,血压些许增高,伴有水肿或些许蛋白尿;严重者会出现眼花、头痛、呕吐、恶心、持续性右上腹痛等,与此同时血压显著明显升高,蛋白尿增多,水肿显著加重,乃至昏迷、抽搐等。常规护理措施仅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提供基础护理服务,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护理效果往往不佳,对产后恢复效果带来一定影响[18-19]。

优质护理是以产妇作为中心,结合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出血护理等一连串的护理方法,全方位地提升产妇的护理品质,进而有效对血压等相关指标进行控制,从而减轻产后出血的情况,促进身体更快恢复。本文研究得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有意义;观察组孕妇产后1 d平均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有意义;护理前两组孕妇的血压、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和心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有意义。原因分析:优质护理将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和产妇的护理需求相联结,护理时将产妇作为护理工作的中心,统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心理和生理护理,不仅考虑到孕妇的营养需求,又避免饮食引发的血压波动,消除了影响血压的因素进行[20-21]。

综上所述,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孕妇的血压和心率,减少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子痫心率出血量
心率多少才健康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12例产前子痫患者的急诊救护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