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槲皮素的食物摄入水平与肥胖的关系调查研究

2021-11-15 09:30董嘉华李诗琪余嘉莲李国坤李瑶璐丁静华陈骁熠苏立杰
农产品加工 2021年19期
关键词:槲皮素中位数摄入量

董嘉华,李诗琪,余嘉莲,李国坤,李瑶璐,丁静华,陈骁熠,苏立杰

(广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广州 511436)

肥胖是指机体长期、慢性的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引起的能量平衡紊乱,导致机体过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主要表现为脂肪的过度堆积和或分布异常[1]。近年来,肥胖以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全球流行的代谢性疾病[2],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槲皮素是植物化学物家族中一类重要的类黄酮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日常植物膳食中(如蔬菜、水果、茶叶等[3])。国内外学者对槲皮素理化性质、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证实槲皮素具有抗炎、降血脂、降血压、抗肿瘤、抗氧化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多种生物学活性[4]。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发现槲皮素具有降脂减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调节脂质代谢[5],影响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6]。槲皮素对脂质代谢有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降低胆固醇生物合成、降低甘油三酯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达到防止脂质过氧化和脂质蓄积的目的[7];尽管已有相关研究报道槲皮素在降脂减肥方面的作用,然而由于饮食习惯、偏好等不同,人群槲皮素摄入水平也存在不同,人群膳食中槲皮素的摄入量和肥胖发生关系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因此,以槲皮素摄入量为切入点,采用自填式网络问卷调查,通过收集富含槲皮素食物的膳食频率调查表,研究不同槲皮素摄入水平与肥胖的关系,以期为肥胖患者及健康人群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并为槲皮素在功能食品研发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网上随机选取调查研究对象。

1.2 调查方法

1.2.1 一般方法

采用问卷星网上问卷调查,于2020年2月—5月收集问卷信息。调查问卷由2个部分组成,包括一般情况和膳食情况。由被调查对象自主填写,一般情况信息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采用体重指数作为评判肥胖的诊断标准,依据身高、体重测量均值可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BMI≥28 kg/m2被视为肥胖人群[8]。膳食情况采用食物频率调查收集被调查对象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含槲皮素食物(茶/蔬菜/水果)的摄取频率(日/周/月次)及摄入量(每次克数),食物类别由含有槲皮素且日常食用量较多的蔬菜水果及相关饮料组成,共计44类食物。食物槲皮素含量数据参考郭长江等人[9-10]的蔬果黄酮类含量数据库。每日槲皮素摄入量(mg/d)=食物摄入频率(次/天)×摄入量(mg/次)。

1.2.2 统计方法

不同人群槲皮素摄入量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摄入量比较使用秩和检验;以中位数为截断值将槲皮素摄入量进行分为高、低两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槲皮素摄入水平、性别、年龄因素对肥胖的影响。数据分析使用SPSS 20.0,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1.2.3 质量控制

在问卷信息收集之前进行预调查,收集50份样本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后相应调整问卷结构,调查实施及数据整理分析全过程均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设计问卷时排除和减少无关变量的影响;在问卷中注明相关食物填写规范,被调查者均配有1名专业人员进行线上问题答疑,以保证调查对象问卷正确填写;整理资料过程中根据问卷填写时间(>10 min),填写内容筛选数据,剔除无效问卷。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收集问卷并经过筛选最终318份有效问卷纳入分析。槲皮素摄入量的中位数16.32 mg/d,以该值为截断值将槲皮素摄入量分为低摄入组和高摄入组两组,以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发布的标准为依据BMI≥28 kg/m2视为肥胖人群,调查肥胖率(20.1%),比较性别、年龄组和BMI分组与槲皮素摄入量高低两组率的差异,男性高槲皮素摄入率低于女性,p=0.04;4个年龄段的高槲皮素摄入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非肥胖人群高槲皮素摄入率高于肥胖人群,p<0.001。

一般情况分析见表1。

表1 一般情况分析

2.2 槲皮素摄入量比较

槲皮素摄入量为非正态分布,故选择中位数以及M25,M75描述肥胖、非肥胖人群槲皮素摄入量的集中趋势。肥胖人群的槲皮素摄入量的中位数为2.17 mg/d,非肥胖人群槲皮素摄入量的中位数为19.87 mg/d,Z统计量为-8.749,p<0.001,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肥胖组的日槲皮素摄入量高于肥胖组的槲皮素摄入量。

肥胖与非肥胖槲皮素摄入量见表2。

表2 肥胖与非肥胖槲皮素摄入量

2.3 槲皮素摄入量与肥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槲皮素摄入量按中位数为结局进行分组,分为低摄入量组和高摄入量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段、槲皮素摄入等级以男性为对照组,女性为肥胖的保护因素OR=0.5(0.26,0.94),p=0.03;调整性别和年龄分组后,相比于低摄入水平,槲皮素高摄入水平为肥胖的保护因素OR=0.12(0.05,0.25),p<0.00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3。

表3 多因素Logis tic回归分析

3 结语

目前,关于槲皮素与肥胖的研究多见于动物试验,如Dong Jing等人[11]的研究中发现,饮食中槲皮素干预高脂饮食的小鼠可以改善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和脂肪组织的能量供应。Chang H等人[12]发现,槲皮素调节与脂代谢相关的肝脏基因表达。然而,关于直接在人群中进行关于槲皮素摄入水平与肥胖的关系的调查研究还鲜有报道。结果表明,肥胖人群槲皮素摄入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摄入量。随着槲皮素摄入水平的增加,肥胖率具有降低的趋势。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以槲皮素较低摄入量等级比较,较高摄入量等级患肥胖的风险为0.12(0.05,0.25)。以较低摄入量等级为参照组,较高摄入量等级是肥胖的保护因素,高槲皮素摄入水平可降低肥胖风险。

国内外有关槲皮素的人群研究也支持研究的结果,槲皮素对糖尿病患者的人群流行病研究中证实槲皮素对Ⅱ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对于在临床上槲皮素降脂减肥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槲皮素摄入后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浓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相关研究表明槲皮素在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但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未将所患疾病情况、环境、文化水平、地区饮食习惯等对槲皮素摄入水平和肥胖相关的影响因素纳入分析。由于调查在疫情期间,故选择网络调查的方式,被调查者对于食物质量等存在理解上差异的问题,以及社会上以瘦为美的风气可能致使被调查者虚报身高、体重等情况的出现,且此次调查样本量较小,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回忆偏倚和信息偏倚。这些差异可能会对调查研究的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尚不能

证明槲皮素摄入水平与肥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后续研究中拟采用信息更全、变量更完整的问卷,增大样本收集量,培训调查员对被调查者进行统一的面对面调查形式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搜集更全面的饮食和基线数据,进一步探讨槲皮素摄入水平在肥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变化特征。

猜你喜欢
槲皮素中位数摄入量
槲皮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新进展
槲皮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方面的应用
槲皮素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点预测与验证
数据的数字特征教学设计
纳米槲皮素对MCF-7和MCF/ADR细胞耐药性影响研究
中国人盐摄入量依然超标
营养与健康
中位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