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一,赵云霞,魏 东,丁培峰
(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100)
糖果和巧克力属于快速消费品中的休闲食品,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这类产品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大。伴随着行业迅速发展,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1],许多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了“糖果与巧克力工艺学”课程,而该课程在大多数食品相关院校设置时间都没有超过10年,属于新兴的课程。
2018年8月,教育部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教高函[2018]8号)中指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同时达到难度与深度的扩展,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成为课程的建设目标。
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扩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无法跟上网络时代的脚步,各种网络教学手段如中国大学慕课、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已通过不同方式进入了大学课堂。尤其是在疫情发生之后,2020年2月,教育部在印发的《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号召“停课不停学”,通过网络教学形式保障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正常学习。“糖果与巧克力工艺学”课程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效果良好,建成了完善的网络教学体系。疫情结束之后,课程采取了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形式,进一步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课程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2],网络信息时代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3月,“糖果与巧克力工艺学”课程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中建课,前期主要用于课程习题的发放和课堂签到。经过2年的建设,从各个方面完善网络教学内容,目前学生可以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线上课程基础建设。将教师基本情况、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本学期课表设置为课程基本信息,每年进行更新,便于学生提前了解课程相关基本信息;将电子教材及实验报告上传为课程资料,并上传扩展性资料,如糖果工艺师教材分为基础知识、三级糖果工艺师、二级糖果工艺师和一级糖果工艺师,课程中以基础知识和三级糖果工艺师相关内容为主要授课内容,其他知识内容以课程资料的形式上传到网络授课体系中,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有深度的课程知识;分章节录制全套课程视频,针对重点难点录制10 min左右的微课程,为课上有疑问的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答疑方式;录制实验课程视频,对于操作简单的基础性实验可以直接以任务点形式在平台上发放,要求学生观看学习,节省更多的实验课时给设计型试验;系统性地收集工厂生产视频,提高学生对实际生产的了解,拓展教学广度,加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度;建立完善的课程题库,为了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涉及面,在题库建设中分为基础型试题与提高型试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堂思政建设。利用信息技术将思想政治建设更加深入地嵌入教学当中,以线下引入思政观点、线上拓展具体内容的形式,开阔思政相关知识面,提高课程深度。将地方红色文化有效地融入教学中,指导学生参与正能量的网络互动,达到课上与课下全面教学,线上与线下同步实施;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3],树立成为合格糖果工艺师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以正面的态度面对舶来品,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强化民族自豪感。培养道德高尚、基础扎实、博专致用,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线上建设课堂思政,在不占用课堂时间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扎实了解思政具体内容,把思政建设落到实处,打造“红色金课”。
将混合式教学方式写入教学设计中,做到有规划有目的地线上配合线下教学。内容涉及课前、课中与课后。课前,教师预先把此次课程学习内容的提纲视频和工厂实际生产视频发布在平台上,设置为任务点,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互联网方式学习课程基础知识,教师通过系统统计报告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中,结合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教师在“线下”课堂上拓展知识点的深度与难度,提高教学质量,“打造金课”。通过多种课堂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知识点提问环节采取学习通平台抢答模式,在敦促学生认真学习的同时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利用PBL分组进行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课后,利用线上资源推动线下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继续加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有针对性地进行配方设计及工艺操作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研发思路。促进“规模化”教育,走向“个性化”教育[4]。增加课程难度,提高教学质量;工艺类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课后会有很多市场调研类作业,利用线上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师生和生生互动,可以直观地看到调研产品照片,线上讲解讨论,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媒体工具达到跟踪学习目的,打破时空界限,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的考核制度是考查一门课程学习效果的直接手段,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应形成不良的默契,而是应该成为互相促进的教学共同体[5]。大学课堂的“水”,最直接的现象就是“平时不学习,考试来突击”,如果一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最后2周甚至1周的时间努力就能通过,这样的课程“水分”必定存在。因此,去“水”存“金”必须着力完善课程考核制度。
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分为7个部分:课堂考核(10%)、作业考核(10%)、学习通任务点考核(10%)、实验成绩(10%)、PBL小组成绩(10%)、期中考试(10%)和期末考试(40%)。其中,课堂考核包括出勤和随机提问抢答2个部分,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体现;每次课后发布课程相关产品调研作业作为重要考核形式,促进学生接触实际产品;对于学生可以自主完成的视频学习内容,在线上完成,对完成程度进行考核;实验成绩的考核侧重产品,以产品品评方式定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组,以翻转课堂与设计性实验的完成状况作为考核内容,帮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分别设于学期中和学期末,分阶段检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经过8年的教学改革及实践,课程教学效果良好,课程评价很高,被学生称为一门具有“小资情怀”的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充分发挥了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的同时加大了课程的深度,拓展了课程的广度。授课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及河北省高校教学比赛,以赛促教,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掌控课堂的能力。获得校级青年教工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河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2019年,该课程在学校课程建设评估中被评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作为与实际生产联系非常紧密的食品工艺类课程,“糖果与巧克力工艺学”课程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改进完善自身教学体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