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高楚菲
3~4 岁这一年龄段正是幼儿初步进入社会生活的阶段,但由于幼儿自身的认知、社交、解决问题等能力的不足,其对许多身边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往往十分敏感,同时又没有有效的方式解决,因此常常会通过告状的方式予以解决,这是幼儿阶段常见的一种现象。本文将3~4 岁年龄段的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告状行为的收集,对案例展开白描与分析,从而提出一些处理幼儿告状行为的措施,以期更好地帮助老师处理此类问题。
第一,求助型告状。求助型告状是幼儿期望得到老师公正解决面临的问题或请求保护的一种告状行为,是幼儿告状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类型。在幼儿园开展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间时常会出现以强凌弱、意见不合、互相冲撞及争夺玩具等现象,部分幼儿遇到这些现象时便会向老师告状。
第二,求赏型告状。想获得表扬是幼儿很常见的一种心态,特别是对那些不符合老师规范的行为,大部分幼儿看见后均会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这是幼儿为了得到老师关注而做出的告状行为。
第三,求罚型告状。求罚型告状的幼儿告状动机往往是嫉妒或报复对方,告状最终的目的是让老师“主持公道”,利用老师的权威惩罚或批评对方,从而使自身心理得到满足。
案例一:在小班刚入学时,小朋友小蜜蜂和大象座位分到了一起,大象脾气比较爆,是个急性子,有一次上课时大象想和小蜜蜂讲话,可是小蜜蜂没有理睬他。不一会儿大象就开始用手拍小蜜蜂,想要引起小蜜蜂的注意,小蜜蜂突然大哭起来,跑到老师面前,向老师告状:“老师,大象打了我一拳。”大象看到小蜜蜂哭着去告状了,也跟着大哭起来:“我没有打他!”最后在老师的安慰下,两个小朋友终于停止了哭泣。
由此案例可见,保护自己是人的本能,在小蜜蜂觉得自己被伤害时,出于本能,他想保护自己,可是他的能力有限,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故他用哭闹引起大家的注意,用告状寻求老师的帮助。
案例二:在某一天的角色游戏时间,芒果拉着老师的手来到娃娃家,指着贝贝家的玩具宝宝说:“老师,你看贝贝家的‘妈妈’,她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的就出去了,也没有让‘宝宝’好好地在床上睡觉。”确实,贝贝家的餐桌和床上堆满了零食和玩具,“宝宝”倒在地上。接着,芒果又拉着老师去了自己的宝宝家:“老师你看,我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我刚刚还抱着‘宝宝’在散步呢!”
案例中,芒果带着老师去了贝贝家,并告状贝贝家的“妈妈”没有遵守游戏的规则,管理好贝贝家,告状的目的是告诉老师其他幼儿没有尽到“妈妈”这一角色的职责,希望老师批评或惩罚这个幼儿。之后,芒果马上又向老师展示自己整齐有序的宝宝家,通过这两个家的对比,让老师知道自己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妈妈”,以此得到老师的表扬。
综合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幼儿出现告状行为主要是出于自身的原因。其一,遇到困难时求助,即自我保护。3~4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这一阶段幼儿的能力十分有限,有许多问题无法靠自己解决,在他们眼中,老师是最好的保护伞,只要把问题告诉老师,那自身的利益一定能得到维护。其二,幼儿对成人的依赖,即寻求老师的关注。这一年龄段的幼儿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看待问题较为片面,经常会将或轻或重的碰撞认定为故意伤害,或是遇到事情无力处理,引发冲突,从而找老师告状,但只要老师介入,帮助他们解释清楚,或安慰好双方,他们马上就又能一起开心地玩耍。
第一,正确对待幼儿告状行为。从积极意义来看,幼儿告状行为说明他们已经逐步迈入社会中,幼儿老师不能回避幼儿向自己告状。当工作中遇到幼儿告状情况时,老师应该先停顿一会儿,不能立即作出判断或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要面带笑容让前来告状的幼儿放松下来,再耐心地指导、帮助幼儿。幼儿前来告状时,老师应正确对待所有告状的孩子,耐心倾听,站在幼儿的角度尊重和理解他们。幼儿告状说其他人的缺点时,常常自身也有这样的缺点,因此老师应该借此机会启发幼儿,使其能够从中吸取教训。
第二,了解动机,对症下药。在具体处理幼儿告状行为前,老师应该区分看待幼儿的告状动机。通过上文分析能够看出,幼儿的告状动机是多方面的。因此,老师要具体分析幼儿告状的原因,了解幼儿的情况,之后根据幼儿的情况及心理需求选取适当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培养幼儿对老师的亲近感与信任感,使幼儿自尊心受到应有的保护。
第三,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等到幼儿前来告状再去解决问题,不如帮助幼儿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自己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可将幼儿之间的矛盾整理归类,针对不同的矛盾,与幼儿一起探讨解决办法,让幼儿知道遇到问题向老师告状并不是唯一的办法,自己也可以解决。幼儿在自己处理矛盾纠纷的同时,也锻炼了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