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对象的社会化转换,意味着新闻学研究不再局限于职业新闻活动这个中心,停留在职业新闻领域这个“中层”,而是开始进一步的“上升”和“下沉”运动。所谓“上升”,就是当代中国新闻学在“人与新闻关系”这一新闻学总问题的视野中,更加关注新闻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关系、新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以及新闻与全球一体化、多极化发展的关系,使当代中国新闻学成为“走向宏观的新闻学”“走向世界的新闻学”。所谓“下沉”,就是当代中国新闻学在“人与新闻的关系”这一新闻学总问题的视野下,更加关注新闻与整个日常生活世界的关系、新闻与每个人的关系,使新闻学成为“走向生活世界的新闻学”“成为受众(用户)新闻学”;“下沉”还意味着,当代中国新闻学更加关注新闻与各种社会基层组织、基层单位、社会群体、社会活动等的关系,使新闻学成为“走向基层的新闻学”“走向微观的新闻学”。一言以蔽之,传统上主要关注职业领域“中层”的新闻学,与今日开始进一步社会化“上升”与“下沉”的新闻学一起,正在逐步形成新的完整结构的新闻学,形成一体化、立体化的新闻学。这也正是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未来景象,而“上升”与“下沉”的领域则是新闻理论研究应该进一步的着力点。
如果以互联网为参照系,可以把互联网之前的新闻学界定为传统新闻学,而把互联网诞生以来的新闻学大致界定为“新”新闻学。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新闻学的主导模式还是传统新闻学,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学还在形成之中。
传统新闻学重点针对的是职业新闻活动,延展开来的则是职业新闻活动与社会整体发展的关系,特别是新闻与政治领域的关系。因而,传统新闻学在对象意义上是“职业主导型”的新闻学。这也就意味着,传统新闻理论研究主要是围绕职业新闻活动而展开,传统新闻理论体系也主要以职业新闻实距活动内容为客观根据,重点则是专业新闻媒体组织和职业新闻活动主体的新闻生产传播活动。当代中国新闻学也不例外,它的研究对象实质上也是职业新闻活动,只不过更具中国特征,即当代中国新闻学主要以“党媒”领域的新闻宣传活动、新闻舆论活动为核心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党媒”活动的突出特征,揭示“党媒”活动的特殊规律,探索“党媒”与社会整体发展及各个社会领域的关系。
当代中国新闻学的上述对象特征,决定了它在对象意义上属于“职业主导型”的新闻学,也决定了其新闻理论研究在对象意义上属于“职业主导型范式”的研究。这意味着,传统新闻理论研究的视野主要指向居于“中层”的职业新闻活动领域,而不大关注向上的层次,即新闻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关系,也不大关注向下的层次,即新闻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世界的关系。这对新闻学研究来说,显然是狭隘的,忽视了一些它本应关注的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需要在互联网推动的全球互联互通的宏观情境中,需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进程中,需要在“地球村”日益成为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更加关注新闻与人类整体发展的关系。与此同时,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需要在互联网社会崛起、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历史大势中,更加关注新闻与人们日常生活世界的关系。
“人与新闻的关系问题”是新闻学的总问题,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闻理论研究应该关注新闻与人类活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直至每个人的关系,而不是局限于职业新闻活动这一狭窄空间。尤其是在新兴媒介勃兴、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新闻理论研究必须超越传统的“中层”核心区,在“上升”与“下沉”中开辟更加广阔的研究领域、研究空间,在传统新闻学的基础上构建更为完整的新闻学,在传统新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构建更为完整的新闻理论体系,开辟当代中国新闻学、新闻理论研究的新境界。
在传统新闻学、新闻理论研究中,研究者的目光主要投向职业新闻活动主体的专业化新闻活动。在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中,研究者更是把主要目光聚集在“党媒系统”的职业新闻活动上,这在“传统新闻业时代”是比较自然的,也是好理解的。但在“后新闻业时代”开启后,人类新闻活动方式在整体上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专业化新闻传播与社会化新闻传播融合在一起,正在构建不同以往的全新新闻生产传播生态。在世界视野中,全球化的新闻传播景象在作为底层结构的互联网的强力支持下已经成为基本事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为复杂的人类新闻实距方式、活动方式正在形成。因而,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新闻理论研究,在坚守以中国新闻为根基的前提下,必须面向世界,使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超越中国新闻职业领域这个“中层”,“上升”到全球层面,关注新闻与人类各种共同事务的关系,关注新闻与世界整体发展的关系,关注新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使当代中国新闻学成为“走向世界的新闻学”。
人类的生存、演进事实证明,人类是“天下”的共在,是客观上的命运共同体。不同文明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尽管差异不少、冲突不断,但越来越需要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展开交往、交流、对话、协商、合作,共同面对、共同处理生存发展进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这自然需要人类运用各种可能的方式、手段来应对,而新闻作为最为生动鲜活的、及时广泛的特殊信息沟通中介,常常活跃在人类各种交往的“前沿阵地”。所有新闻生产传播主体特别是专业媒体组织和新闻职业工作者,必须具备全球新闻意识、新闻观念,要充分意识到,在今天的环境中,新闻传播是面对全球大众的传播。尽管民族国家依然是当今世界结构中的核心利益单位,但今天的新闻传播必须关照到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人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今天的新闻传播不仅要考虑一定国家范围的公共利益,也要顾及整个人类的公共利益;今天的新闻传播指向的公共领域,不仅是一定社会范围的公共领域,也可能是全球范围的公共领域。而对新闻学、新闻理论研究来说,则需要研究新闻在人类整体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需要研究新闻在国际交往、交流中的特殊意义和价值。各国的新闻学研究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本国新闻,局限于职业新闻领域这个狭小的范围。
立足中国,人们可以看到,当今世界是一个“世界结构中国,中国结构世界”的时代。在这样的世界历史进程中,中国需要基于自身的文明传统、文化特色、经验教训,向世界发展、人类进步贡献自己的美好观念和聪明智慧。对于当代中国新闻学来说,除了做好关于中国新闻现象的研究之外,要敢于和善于向世界提供“中国新闻观”。我们需要明白: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是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发达国家;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是与我们具有更多相似性的国家、面临相似发展任务的国家,而不是与发达国家具有更多相似的国家,或面临相似发展任务的国家。
我们要想向世界贡献“中国新闻观”,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当代中国的新闻理论研究,需要与其他国家的相关研究展开积极交流,需要与各种新闻主义、新闻观、新闻观念展开交流对话。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必须有全球观念、人类情怀、世界视野,要关注新闻与人类发展的关系问题,要在新的技术环境中、新的媒介环境中,研究新闻与世界交往、国际关系各个领域中的关系问题,使中国新闻学成为走向世界的新闻学。
就当前现实来看,在中国与世界的全面交往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之一便是,需要“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解释好中国特色”,能与世界展开充分有效的对话交流。这在原则上说是所有中国人的事情,是所有机构、组织、群体的事情,是需要我们在“做好”中国实事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的事情。在新闻学视野中,“新闻”是“讲好”中国故事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手段。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与世界人民展开良好的新闻交流、新闻对话,需要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走向世界,以更开阔的视野展开各个层面的研究。新闻学科要有自身的学科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但新闻研究要超越狭隘的学科边界,要超越地域、国别的限定,更要超越传统新闻学的既定范畴,在继承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新的时代现象为对象,运用新的研究方法,观察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其他文明、其他文化的新表现、新变化、新特点,要研究不同于我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特征、生活习惯,比较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不同地域、国别人群具体的新闻文化特点,直至日常的收受新闻、理解新闻的典型方式,为当代中国新闻研究走向世界奠定实实在在的基础。与此同时,要用走向世界的新闻学研究成果,为中国新闻传媒以及其他各种可能类型的传播主体的对外传播与交流提供观念、知识、智慧以及技能、方法的支持,使“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解释好中国特色”能在一系列新兴技术的支持下,实现比较精准而有效的传播。
新闻活动是所有人的基本交流活动,是所有人的日常活动,新闻是社会大众的日常(信息、精神)生活资料,它的必要性、重要性在信息时代绝不亚于物质生活资料。在当今互联网社会、媒介化社会崛起和展开过程中,千千万万的普通民众不再仅仅是专业媒体组织新闻传播的收受者,他们在社会整体发展的大背景下,成为最大规模的新闻生产者、传播者。新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紧密,新闻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环境。这就对新闻学和新闻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把眼光过度专注于职业新闻活动领域,必须进一步“下沉”到新闻与大众日常生活世界的关系中去,使当代中国新闻学成为“走向生活世界的新闻学”。
人们看到,在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支持的当今媒介环境中,“媒介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体制的核心”,“我们的生活处在媒介渗透的饱和态”,“新媒体更加渗透、嵌入到日常生活中”。因而,对于当今时代,完全可以说,新闻包围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贯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大众媒体已经标准化和传播着日常生活”,社会大众更是以各自的意愿与方式反映或呈现所处的生活世界、生活状态。这其中当然充满了纷繁复杂的矛盾,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人类面对、探索、解决。
在新闻与日常生活世界如此高度融合的时代到来之际,新闻学研究、新闻理论研究理所应当关注生活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传统对象范围,重构自身的概念体系、知识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当代中国新闻学、新闻理论研究,需要面对新的现实。我们需要在整体新闻传播格局已经发生结构性变化的形势下,向日常生活世界“下沉”。一方面要考察社会化新闻生产传播与专业化新闻生产传播的实际关系与未来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观察、分析、探究新闻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全面关系,揭示、阐释新闻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规律。
新闻,作为人类认识事实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也是人类从古到今认识世界的一种日常方式。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到具有后现代特点的当今信息社会,人们都会通过自觉不自觉的新闻方式,营造出身在其中的一种新闻符号环境、信息环境、意义环境。反过来,这样的环境又无时不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其他任何一个意识形态子系统相比,新闻业与社会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和全面性以及对社会生活影响的及时性和普遍性都是绝无仅有的,它通过新闻将人们的生存环境与生活世界勾连起来。新闻业以全天候的方式关注着自然、社会中一切与人们利益相关的、重要的新近变动,它的眼光投向社会运行的每一个领域,它的触角伸向社会人群的每一个角落,它以最为及时快捷的方式将环境变动的最新状况告知社会、告知每一个人,它以无时不在的信息传播影响着社会的运行,它以丰富多彩的功能属性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媒介、新闻,确实成为生活世界无处不在的眼睛,时时刻刻在监测环境、守望社会、服务人民。
社会大众不仅是日常生活世界的主体,也是新闻活动的主体。以职业新闻活动为核心对象的传统新闻研究,实质上是把社会大众主要当作“受”众的研究、当作“市场或消费者”的研究,而非当作新闻主体的研究,这也就自然造成了传统新闻研究在相当程度上对“新闻与生活世界关系问题”的忽视。当整体的社会发展,特别是媒介领域的突飞猛进,创造出新的媒介时代、新闻时代,使新闻成为日常生活世界中“显著”而又“平常”的存在时,仅仅把社会大众当作受众对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把新闻研究的目光专注于职业新闻领域也远远不够了。
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新闻理论研究向日常生活世界的“下沉”,不仅仅是对一个研究领域的开辟、扩展或更加重视,而且是新闻学、新闻理论研究“重心”的应有回归。新闻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关系,才是新闻与人的关系中的底层关系、基础关系;新闻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关系,才是人与新闻关系中最为广泛而普遍的关系;新闻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关系,才是人与新闻关系中最为直接、实在、真切的关系。只有对新闻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关系问题给予充分足够的重视,才能把当前中国的新闻工作、新闻宣传工作、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民中心价值观念”在实距中落到实处。只有新闻学研究、新闻理论研究有了“下沉”的学术观念、态度和实际做法,当代中国新闻学才会真正更加关注新闻与各种社会基层组织、基层单位、社会群体、社会活动等的关系,才会真正关注新闻与社会大众日常工作的关系,使新闻学成为“走向基层的新闻学”“走向微观的新闻学”。
本文针对传统新闻学、传统新闻理论研究重点关注职业新闻领域的现象,并依据当今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特别是新闻领域自身的结构性、革命性变化,提出当代中国新闻学、新闻理论研究不能再主要固守职业领域这个“中层”,而是要进一步在新闻学总问题“人与新闻的关系”的视野中,使当代中国新闻学“上升”为“走向世界的新闻学”,关注新闻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同时,使当代中国新闻学“下沉”为“走向生活世界的新闻学”,关注新闻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关注新闻与社会基层的关系。
如果当代中国新闻学能在传统新闻学基础上,以互联网创造的新兴媒介环境为根基,“上升”和“下沉”研究对象,并且能够进一步打通“上中下”的关系,那就有可能构建起更加完整、立体、全面的新闻学和新闻理论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新闻研究才会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为人们的新闻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提供更加有效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