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传播是提升国家国际影响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影响力更是不可忽视。基于此情,文章将对我国的汉语国际传播问题进行探究,望以此文,为我国当代汉语国际传播,提供些许可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汉语国际;传播;影响
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孕育出了绚烂的文化,如饮食文化、建筑、礼仪、艺术等等,而这些文化已然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在当代,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更是成为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方式,因此,下文将对我国的汉语国际传播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一、汉语国际相关
汉语国际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实现中外文化交流而建立的,而在当代,其更是扮演着文化传播的重要身份,成为华夏文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如著名的孔子学府,就是汉语国际教育机构,它的创办,满足了众多语言爱好者的求学心理,尤其是对一些华裔人员,更能使其充分了解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这种模式,也能够加快汉文化的国际化传播速度,增强汉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使之成为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方式。
二、影响当代汉语国际传播的主要因素
1、传播区域的分化差异
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其文化深层结构、教育体制及生活方式等大有径庭。如在东亚地区,我国与朝韩。日本等国家,都属于“汉字文化圈”,而这些国家的人,对于汉字的字体结构的理解能力就相对较高,而一些西方国家,由于字体与汉字字体结构存在差异较大,因此,很难接受汉字的字体结构,进而影响其学习进展。
2、接受主体的族群背景差异
从族群角度,可以将汉语国际传播的接受主体分为华裔与非华裔两类,而这些群体,其年龄、知识水平、经济地位等,有着截然不同,因此,感受到的文化冲突以及与媒介的接触频率也迥然不同,对于华裔学习者而言,其可能受到家庭因素影响,故而在文化的学习上相对简单,如字码的转化,对他们而言,就很容易理解,但对非华裔学习者而言,由于从未接触与汉文化相关的事物,故学习起来十分困难,再者,华裔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一般是处于对文化的归属感或是家庭因素,而非华裔学习者,大多数都是纯粹的将之视为提升交流能力的语言工具,动机的不同,造成了学习进展的差异。
3、教育资源的分布差异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也会对汉语国际传播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孔子学府的创办,主要集中在欧洲发达国家或北美,且数量众多,发展十分迅速,社会认可度也极高,而在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行列中,其发展速度却较为缓慢,如印度及非洲一些国家,这种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造成部分汉语爱好者求学无门,进而影响了汉语国际的传播速度。
三、当代汉语国际传播的建议
1、借助新兴传播媒介,构筑立体化的交互平台
在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媒介和汉语国际传播之间的关系开始重构。与口传身授的人际传播相比,作为开放的、社会化的、电子对话式的传播形态,崛起中的新媒介在促使汉语实现对外科学传播、精准传播的同时,还拓展了汉语对外传播的内涵和外延,改变了受众接触和聆听汉语的方式。
比如创建于2009年的“汉语阶梯网”,是由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所承办的汉语言文化推广网站。该网站以“互动体验,情景教学”理念为引领,设有语音、汉字、文化等五大板块,通过生动的视频、优质的音频、高清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说明相搭配的方式,為任何一位零起点母语为非汉语受众提供丰富的汉语学习资源和文化信息,对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汇融合、提高受众群的汉语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新媒介与汉语国际传播可以进行多方位、多渠道地有效融合,具体体现在发挥传播方式的整体作用,开办网络汉语对外传播平台,使汉语信息的传播更为直接、真实;依托网络技术的发展,以手机为物质载体,通过手机接受客户端,使汉语对外传播变得更加智能;运用多种手段,注重动画制作,使受众在客观背景下获得强烈的现场感。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创造良好的汉语传播氛围
作为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言及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相依相伴、互相牵引。因此,为了提升汉语传播效力,就必须疏通传播渠道,构建一个有层级无边界的语言文化活动体系,自觉利用中国文化的特殊魅力来推动汉语传播到世界各地。如果过分注重汉语结构的传授或者“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忽略了通过文化传播来促进汉语文化层面的学习,就不能获得理想的汉语国际传播效果。
比如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孔子学院国际音乐夏令营”中华优秀音乐文化传播活动,自2014年举办以来,受到了美国、加拿大、匈牙利等国众多音乐爱好者的青睐和追捧。此项活动以音乐作为主题和沟通桥梁,通过音乐会、专题讲座、名家工作坊、中国歌曲演唱、中国民乐演奏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主动向世界多方位、多维度地展示中国音乐文化。更多的海外人士也利用“孔子学院国际音乐夏令营”这个平台倾听了来自中国的声音,加深了对丰富与美妙的中国音乐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汉语国际的传播,不仅可以实现华夏文化的国际化发展,增强国际认同感,同时,也可从文化角度,强化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其在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因此,面对其传播路上的阻碍,我们应寻其原因,并积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进而使其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陈莉,牛俊超.语言生态视域下的汉语国际传播[J].江海学刊,2017(4)
[2]汲传波,刘芳芳.欧洲孔子学院汉语国际传播现状与思考[J].理论月刊,2017(2)
作者姓名:张宇宁,出生日期:2000.02.25,性别:女,籍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学校:辽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