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龙
摘要: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入,历史知识点会不断地拓展和延伸,进而导致学生对于各个知识点的印象往往十分的浅薄。在国家新一轮课改下,又提出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新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后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关于历史知识的结构思维导图的构建,使学生对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更加直观的感知,从而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教师在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围绕重点与考点来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遇到的错题,构建更加坚实的知识体系,这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又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特别是历史时空观有极大帮助。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后思维导图;围绕重点考点;整理错题
随着高中历史教学不断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知识点在课堂上被教师提及,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往往也十分的庞杂,这直接增大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识记压力,从而使学生无法进行高效的知识记忆。因此教师在课后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历史思维导图的构建。一个高效的思维导图往往能够很好的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连接,使各个知识点之间产生逻辑关联。让学生自己利用一个思维线索将每个知识点都连接起来,从而使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加深对知识点的识记。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重视构建思维导图,加深知识之间联系
历史是以时间为脉路的,时间是线性的,我们不能把一个个时间点分散记忆。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建立历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往往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程度。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历史的记忆往往不是死记硬背,除了教师深刻的讲解,还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对知识之间进行强烈的联系,形成自身的理解,那么学生在识记知识点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加的高效。然而,随着教育越来越功利化,越来越多的教师惰于去关注高中阶段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只是很死板地讲述着历史课程上的知识点,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特别是忽视学生自身对历史发展脉路的感知。这种教学方式既无法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无法贯彻落实新课改之下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新要求。教师应该重视让学生课后主动构建关于历史的思维导图,从而开发自身的历史思维。
例如,在教授《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这一专题时,人文主义作为一个在高中阶段十分关键又难以理解的知识概念,如果没有系统的认识,学生是难以掌握相关知识的。如果我们仅仅依靠教师自己叙述性地讲解人文主义的概念和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忽视学生自己对知识点的建构,这种方式之下学生是无法深刻的理解课堂的知识点,结果一定导致学生对人文主义的印象十分浅薄。我们在课后让学生自己根据不同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具体内涵和影响,探寻不同时期人文精神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构建起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的深刻认知,最终才能理解人文主义这一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圍绕重点考点,提高学生效率
教师在开展课后思维导图构建时,应该以重点与考点为中心,进而延伸至各个知识点。在高中阶段,教师如果想要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的理解,那么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构建一个高效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而最关键的就是围绕重点与考点来展开,让学生由重点与考点延伸至各个知识点,这样既能使学生充分的意识到重点与考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明确清晰,使记忆之间的链接能够更加的深刻,进而对于知识点有更加清晰的了解。这既提高学生了的历史成绩又培养了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例如,在教授《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一专题时,围绕重点考点构建思维导图,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是经历了一个从学习“器物”到“制度”到“思想”的一个转变过程。因此对学习从“器物”,到学习“制度”,最后到学习“思想”的变化的理解是本专题的重点与考点。教师在构建思维导图时,注重将其作为一个中心,以此来延伸至各个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对近代中国人为什么学习西方会呈现出从“器物”到“制度”到“思想”的这样一个转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显然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三、结合整理错题,加深知识印象
在高中历史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历史学科本身无法亲生体会的限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训练来加深对于知识点的印象,而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又难免会遇到错题或者难题,而此时教师应该通过帮助学生深入的了解错题,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知识点。如何通过一种更加科学,客观的方式来解析错题?从错题出发来拓展一个相关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从而加深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与理解。但是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给予学生过大的压力,为了找出学生的错题而增加学生的训练量,是十分没有必要的。
例如,在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一专题时,由于这个专题的内容涉及到众多古代思想家的思想观点,而这些思想家的观点往往又是十分深奥的。同时由于受到学生认知能力和高中课程设置的限制,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解和不断的训练来加深识记和理解。这种学习难度显而易见。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对错题进行一个更加详细、科学的解析,并且以此来构建一个更加坚固的先关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印象更加的清晰、明确。例如学生在对古代民本思想的理解上总是出错,我们可以将古代民本思想的演变和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关系图。相反,如果学生在遇到此类错题时,只是粗略一过,往往无法达到训练的效果。
总之,在高中阶段,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充分意识到思维导图的重要性与意义。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思维导图的构建,以重点和难点为中心来构建起学生的思维,同时结合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遇到的错题,构建更加坚实的知识体系,这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又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特别是历史时空观有极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悦.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复习课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2)
[2]刘建明.高中历史学科有效思维模式的推衍与应用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