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丽文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为了适应新世纪观众的审美情趣,培养面向新世纪高技能、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戏曲人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与中国戏曲学院(国戏)合作创排了《紫菱絮》、《幽江残梦》、《笞宝玉》、《葬花吟》等四折越剧“红楼”小戏。笔者担任《幽江残梦》和《葬花吟》两个剧目中花旦的唱腔教学任务,在教唱实践中,对唱腔的“做字”“做腔”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本文就通过《幽江残梦》的探春、赵姨娘和《葬花吟》的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唱腔教学的分析,谈谈在教唱中如何注意越剧唱腔的“做字”、“做腔”。
笔者认为,首先要强调“做字”,以字为出发点来体现感情,润色声音,制造韵味;然后要强调“做腔”,强调腔的运用,有腔则活,无腔则死,通过润腔来体现人物感情,突出人物个性,加强演唱韵味;最后是声音的处理,声为情役,用情绪来控制气息,用气息来控制声音的抑扬顿挫,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效果。
《幽江残梦》(以下简称《幽》剧)讲的是远嫁和亲的探春在漓江上想念家乡,梦回大观园,与生母赵姨娘相遇。素来隔阂的母女面对大观园的萧条惨败互诉衷肠,冰释前嫌,两个被宿命所折磨的女人,话不尽的母女情深,只是梦醒的探春依然形影相吊,东风相伴,独赴他乡……
《葬花吟》(以下简称《吟》剧)是一出越剧版的人鬼情未了。宝玉与宝钗大婚,含恨而死的黛玉鬼魂进入新房,欲找宝玉理论。真相在两人一鬼的纠缠中逐渐被发现:宝玉与黛玉发现宝钗的真情,黛玉与宝钗发现宝玉的痴情,宝玉与宝钗发现黛玉的深情。一个“情”字误今生。黛玉的鬼魂和宝玉在真相大白后离开,只留下宝钗独守大观园。全剧体现了宝黛钗之间爱恨缠绵、凄苦痴怨的情感。这个戏的样式跳出了原来传统的模式,以歌舞诗化的表现形式来体现空灵的空间。
这两个戏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深情”,一个是“梦境”,都必须通过演员的演唱和表演来体现人物情感,达到塑造人物的目的。因此,唱腔设计为把握好人物的基调,运用较多的是散唱和清唱。因此,在教学时,就要求演唱者不能照谱宣唱,而要死谱活唱,要把大量的谱外之音,谱外之情加以补充丰富润色,用良好的演唱感觉和规范的越剧语音,通过“做字”、“做腔”来体现人物情感。
在《幽》剧中,探春的第一段唱腔“万种滋味涌心头”,主要体现探春离开大观园远嫁时依依不舍的情绪。演唱要求柔润流畅,“涌心头”“泪双流”字头略阻,“流”后的拖腔较长,需保持iØ 韵字腹不变形,饱满圆润抑扬自如。
第二段“她一把心酸将情由吐”,主要体现探春在听了母亲的倾诉后,更增添了内心的痛苦,以及对母亲的埋怨之情。“她一把心酸”要轻声起唱;“肝肠”、“厌污土”、“可是你”、“怨阵阵我心口不一难抬步”等字头略阻;几个鼻尾韵母的字要求归韵到位如:“心(xing)、情(jing)、金(jing)、恨(heng)、声(seng)、阵(zeng)、锦(jing)、春(ceng)等”;两个“可是你”要带着怨气演唱;“去认母”的“母”字要加装饰音。
第三段“辛酸话说得我泪流如注”,这是探春最重要的一段唱。板式变化丰富,由散板—中稍慢—快—稍慢……,情感表达起伏跌宕,主要体现探春从不原谅母亲到体谅母亲到自我谴责的真切情感转变,表达了探春心灵深处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开头轻唱起,要打破传统的一板一眼的唱法,“辛酸话”三个字要唱得断断续续,而“说得我”三字接紧并要有自言自语念的感觉,同时要讲究字头的力度;“我心中好似那针刺刀诛”。第一个“针刺”演唱要顿、挫短促有力,第二个“针刺刀诛”加强声音的力度,拖腔中的休止符要体现痛字,特别是“我怪她……”“我怨她……”“我恨她……”这几句似唱似念的旋律要先出情再出声。两个“多少”、“独自吞”等字头承阻时间略长,除阻力度要根据情绪表达的需要不能一味相同,“独自吞”后的拖腔要圆润自然,先抑—再扬—后顿—再抑—尾音再加重力度。四个“三十年”的情绪要层层递进,“白发”两字是喉塞尾,要轻声短促,声音里要有心疼辛酸的感觉;“海洋深”拖腔中的半音要准确,润腔圆润,声音要深情自然流畅。随着人物情绪的逐渐高昂,旋律节奏加快,要求吐字清晰而有弹性、最后一句“枉做人”的“人”要加强咬字的力度,这一句的高音要求声音通畅圆润,抑扬自如,充分体现探春对真挚母爱的深情接受。
第四段“不归路与娘亲冰释前嫌”,主要体现探春对母亲的依依不舍以及对母亲的深切祝愿之情。演唱流畅自然,高音通畅自如,吐字清晰有情。
在《幽》剧中,赵姨娘的第一段唱腔“心惶惶步踉跄”,主要体现赵氏即将失去女儿的痛苦心情。首先要强调袁派唱腔的咬字、润腔特点的把握。“苦难言”、“孤零零”、“愁断肠”略带哭腔。
第二段“探春啊……”是赵氏重点唱段,主要体现赵氏的内疚心情以及恳求女儿接受原谅的恳切之情。第一句散板起调先出情再出声,“探”后换气唱到“啊”后声断气不断76 前换气并轻声带点ang 的感觉,休止符号带哭腔,最后拖腔要唱出小心翼翼的感觉;“心酸楚”、“苦衷向谁诉”、“受尽苦”、“唤一声亲娘 ”、“双眉舒”这些带点字的字头要阻气略加力度;同时“心酸楚”、“喜泪珠”、“心意足”、“唤生母”、“心慰抚”、“双眉舒”等润腔要体现袁派的风格特点,抑、扬、顿、挫自如流畅。最后一句高音要唱出赵氏迫切的认儿心声,在声音通畅的前提下,声情并茂的沉浸在母女来日相聚的臆想之中。
第三段“莫怨我素日言语多放荡”,主要体现赵姨娘求女儿原谅相认的心情,突出一个“求”字。
《幽江残梦》的深情和梦境,就是通过探春的四段唱腔与赵姨娘的三段唱腔来体现。正因为在唱腔教学中把握好“做字”、“做腔”,在《幽》剧上演时,充分体现了探春梦回大观园,与生母赵姨娘相遇的真情实感。
在《葬花吟》中,宝、黛两个人物的很多唱腔是散唱和清唱,演唱始终要以“吟”的韵味,体现“梦境”和鬼魂化。这需要从声音的处理上来体现忧郁、虚弱、空灵的感觉。
林黛玉的第一、二段“恨哪……根断了”,主要体现她孤独、冷清、不平、郁怨、愤恨等情绪。演唱首先要柔润地加重气息,每一句的尾音气息不能松并且颤音要逐渐减弱,“恨宝玉薄幸人”这一句要唱出想冲出去却被什么东西压着笼罩着的感觉;“把木石前盟”突出气声唱法;“全抛闪”字头轻阻时间略长;“怨、怨、怨”的气息既重又短促,字头轻阻;“结新欢”略带哭腔,“欢”字头轻阻加颤音,拖腔轻轻的似哼,体现林黛玉的孤独冷清;“我却是残荷听雨”雨后面的腔777… …借鉴弹拨乐器的演奏方法,表示抽泣,顿、挫自如;“根断了”气息加重,几乎没有声音,体现林黛玉的伤感无助……
第三段“你我相识正年少”是剧中的重点唱段,主要体现黛玉在听了宝玉的倾诉后,更增添了内心的痛苦。整段唱腔演唱时要有一种梦幻的感觉,多用气声,声音的处理要有遥远感带入黛玉的回忆……第一句“你我相识正年少”声音虚弱,多用气声,颤音频率逐渐减弱,“两小无猜”的“猜”短促,有童趣的感觉,“潇湘馆内……”“馆内”后的腔尾顿、挫;“你是园中的香竹药中熬,花锄下……”要唱得清秀,“熬”到“花锄下”之间声音连续有意境;到“飘落花蕾把珠泪抛”的“蕾”声音稍强;“抛”后的腔轻柔,略微拖长;“你盈盈泪眼浪翻心潮”,“盈盈”两字声音慢慢响起,鼻尾韵母ng 的归韵要到位,“泪眼”的腔要哼着唱;“与古人同伤怀泪洒鲛绡”要唱出伤感,“泪”字略带哭腔;“夜雨潇潇几多诗稿”“几”字的字头略阻,体现揪心,“诗稿”是高音,是黛玉情绪的高潮,声音渐强,要饱满抛得很远的感觉,颤音要随着情绪的高潮而逐渐加密;“只待相守暮暮朝朝”中“只待”之间的休止符声断气不断,“朝朝”后的腔声音保持力度,尾音要加强音量;“如今是……各一方”加强气息和颤音;二句“宝哥哥啊”要加重语气音量;“原谅妹妹一缕孤魂天外飘”,前半句气息颤音加重,略带哭腔增加空灵感,体现鬼气,“天外飘”高音要先抑后扬,到6 音轻收顿挫,加重气息哼着唱,尾音轻收,保持颤音,有鬼魂飘飘的感觉。
宝钗的唱腔主要体现两种情绪。一种喜悦、甜蜜;一种痛苦、失落。比如:第一段“声声锣鼓……”主要体现宝钗沉浸在向往已久、梦想成真的新婚喜悦中,每一句的落腔要唱出甜蜜温馨,甜美又略带害羞的感觉,如:“锣鼓”的“鼓”“敲得我情迷神乱”的“乱”;“听得我心甜意暖”的“暖”等字;“但愿得我与他温柔乡里暮暮朝朝”前三字低沉厚实,气息加重,后面要唱得柔润温馨甜美;最后一句“金玉堂上白头偕老”唱出期待、向往的感觉,尾音渐轻用气声哼,体现出宝钗满腔的幸福感。第二段“一番颠颠倒倒的话听得我心似针扎”是宝钗的重点唱腔,主要体现宝钗的痛苦、无奈。第一个“癫”字7 前加装饰音2 字头要阻气,“话”后的腔拖长声音渐强,第二个“针扎”字头阻气,“扎”字收音要干脆短促,体现宝钗内心极度的痛苦;“我鹊巢鸠占虽有愧,却怎奈情根深种也为他”前句唱出宝钗对黛玉的愧疚之情,后句唱出对宝玉的一片深情,“多年心思今婚嫁”。“……空对镜中花”“对”字音量渐强,“镜中”之间的腔要声断气不断,“花”字略带哭腔,体现出宝钗痛苦、心碎的感觉;“林妹妹神销魂已散”加重气息,“散”字头略阻,字尾声断气不断;“天上人间难成家……哭一声妹妹了一番牵挂”节奏渐快一气呵成,“牵挂”带着哭腔,气息、声音有提着的感觉,体现宝钗无奈、痛苦、彻底心凉的情绪。
综上,分析《幽江残梦》、《葬花吟》教唱中的“做字”、“做腔”,越剧唱腔的以字、腔运用体现人物情感、突出人物个性,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