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祭孔佾舞舞谱恢复的分析

2021-11-14 15:19
戏剧之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旧志祭孔舞姿

(长沙师范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乐舞作为古代大型乐器舞蹈的统称,其起源可追溯至三千年以前,即“周公佾舞”,由此衍生出“祭孔佾舞”。自隋代起,国子学与州县均祭祀孔子。《宋史》有载,北宋时期兴起的朝会乐,取得了良好发展,而祭孔佾舞在朝会乐发展同时,规制获得了规模化与系统化发展。宋代神宗与折宗两个时期,均对朝会乐开展了详细改制,并修订了舞谱,使其获得规范化发展,由此颁布了《大晟乐府》。

一、北宋祭孔佾舞的发展起源

(一)发展脉络

依据《大成礼乐集》相关史料的真实资源,整合北宋祭孔佾舞的相关资源,梳理其发展历程。在宋太祖三年时期,开展的祭祀活动中,祭孔佾舞的代表作为《永安之曲》。在宋真宗元年,为孔子行追谥礼,追谥为玄圣文宣王。在宋仁宗时期,祭孔佾舞释奠代表为《登歌》,次年将孔子庙释奠佾舞定名为宁安九成之乐。宋宗时期,从制度方面完善了孔子释奠流程。1104 年,设立七十二人为祭孔佾舞,更名文宣王殿为“大成”。1105 年,为文宣王庙像增加十二旒冕、九章衮服,在州县全面推行颁祭服制度,扩大祭祀人群。1109 年,释奠规制改成乐章,具有“凝安”之效。1110年,以执镇圭作为文宣王庙像,庙门位置添加二十四戟,以示王者尊荣,由此《大成乐府》予以颁布。宋微宗时期改变了祭孔佾舞的整体发展趋势,反映着北宋后期人文礼节的成熟发展,全面提升了人们对孔子释奠礼的关注程度,使其礼乐制度获得成熟发展,典型代表为:《大同乐府》规范了祭孔乐舞的内容格式与乐章书写,在元、明两代获得了沿袭与传承。

(二)起源

在北宋中后期,朝会乐获得了成熟化与规模化发展。1079 年《宋史》127 卷,详细记载了文与武四表在朝会乐制度中的定义,附带相关文字谱资料,针对舞人穿着服饰、表演器具等方面开展了对比与论证,此类舞谱文字资料被称之为神宗舞谱。《宋史》128 卷记载,1080 年,着手修制大乐。1089 年,开创朝会二舞仪,分别为天下舞与四海舞,此类舞谱资料被称之为叶防舞谱。宋徽宗时期,完成了音乐与乐章的制度化与规模化发展,使其乐章制度渗透至今,成为北宋祭孔佾舞的研究依据。

二、恢复依据

(一)实证分析

以祭孔佾舞相关概念与实际发展为视角,探索其内在的传统文化。为此,在大量史料文献中,提取舞谱资料及其文化思想。在明代研究祭孔佾舞的规模与人员较多,呈现出多重图谱发展形态。元、明两个时期较为经典的典籍有:1345 年的《宋史》,记载的内容以文字舞谱为主;1504 年的《阙里旧志》,针对祭孔佾舞的身段内容给予了详细记载,后与《叛宫礼乐疏》并称为双人舞谱;1543 年的《南雍志》,以记载身段为主,记载行文与《阙里旧志》具有相似性;1597 年的《三才图会》与《南雍志》一致,以记载身段为主,对祭孔佾舞舞谱及相关术语给予了完善与补充;1598 年的《叛宫礼乐疏》;1622 年的《大成礼乐集》;1606 年的《乐律全书》;1307 年的《文献通考》等。此类文献所记载的内容具有权威性、广泛认可性,记载舞谱资料涵盖了明代各时期,为开展明代祭礼乐舞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证资料。

(二)主体结构分析

北宋时期持续性发展着祭孔佾舞,与之相呼应的资料较为丰富,具体包括乐律与舞制,关于舞谱的记载资料较少。在此情况下,舞蹈具有变化的灵活性与多元化发展能力,为其舞谱记载提升了难度,使其难以成文,而宋代受到广为流传的两类祭孔佾舞均有相应的文字记载,即神宗与叶防。在文字记载基础上,其他相关内容皆为空白,为其祭孔佾舞舞谱恢复工作提升了难度。《大成礼乐集》中记载的叶防舞制,发展至元明两代,然而套舞中表达的礼节性思想,比如:谦辞、揖让等,用于表达宋代时期的揖逊思想,以释奠乐舞寄托治国想法具有不适宜性。由此说明宋代舞谱应以《大成礼乐集》为基础。1116 年史书记载宋徽宗将“大晟乐”赐予高丽,甚至有其他国家的学者,称宋代的祭孔佾舞相关舞谱有所典藏。在《高丽史》中记载了相关内容,表示其他国家盛行的舞谱具有延伸发展性质,并非北宋时期祭孔佾舞的真实形态。《元史》有载,蒙古人建朝完成时,沿用了前朝乐制,以此节省人力与物力地继承了孔庙雅乐的发展。为此,舞谱恢复工作,应以独立考证记载为依据,以记载较为详实的明代舞谱为切入口,对比分析宋代流传广泛的叶防舞谱,以此保障祭孔佾舞舞谱结构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三)舞谱对比

在明代舞谱与其他国家排演应用的舞谱相互对比时,研究发现:恢复工作应以《阙里旧志》为基础,结合历代祭孔佾舞的相关研究,分析舞谱术语的相关内容与含义,确定《阙里旧志》为舞谱恢复基础的原因为:

1.《明会典》中详细记载了明代初期修订的释奠礼仪,系统化完善了礼乐制度,《阙里旧志》应作为明代早期较为完善的释奠舞谱历史资料,未经其他组织更改,保持了释奠制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诠释了宋代释奠乐舞的真实面貌。

2.《阙里旧志》修订于明代,此时的历史背景,较为推崇祭祀孔子的活动,地方志为行文方向的史料文献,可信度较高,兼具官方权威性。

3.对比《阙里旧志》与宋代文字谱,舞表与章节应用的词汇具有相似内涵,比如:谦逊、请辞等。

4.将《阙里旧志》与其他文献做对比时发现,所记载的身段舞谱内容具有相似性,应为后世相关文献史料的基础参考资源。

三、恢复措施

(一)思想与乐舞制度

对比分析文字舞谱时,发现宋代祭孔佾舞的舞表具有相似性,舞表章节单位为“变”,舞容具有相似性,比如“三步三揖”。宋哲宗时期将叶防舞谱设定为朝会舞谱,此时为划分点,宋代释奠礼制获得了成熟化与规模化发展,由此考证宋哲宗后期的祭孔佾舞皆以此为规范基础,明代随之发生了政治变更,释奠礼发生改制两次,祭孔佾舞舞谱相应改变。各类文献记载史料中,舞谱具有差异性,应寻找宋代舞谱具有相似身段谱,并为其配置文字谱,以此彰显专业性。为此,应查阅相关史料,以此获取考证权威性较高的舞谱。与此同时,《大成礼乐集》史料文献中,指出历代儒臣在应用祭孔佾舞时采取的考证方法,结合释奠礼表内在思想内涵、宋朝乐舞制度等因素,综合确定舞谱相关内容,具体包括术语、舞步、舞姿等。

(二)文德赞颂

祭孔佾舞的内涵以赞颂孔子为主,舞容讲究文德思想,乐歌以中正为主,传颂孔子的人文理念,歌颂其伟大思想,借助文舞形式取谦逊礼让的思想,配合咏唱形式,赞颂朝廷以孔子为榜样书写的祝文歌词。依据《大成礼乐集》史料文献内容,谦逊礼让思想延伸形成的礼仪,表达着揖让为天下先。元明两代时期继承宋代的祭孔佾舞相关思想与礼制,存在不适应问题。由此说明:明代史料记载的相关舞谱资源,取材于宋代,可作为恢复舞谱的参考依据;与此同时,结合《宋史·乐至》史料文献内容,其记载的天下舞相关文字舞谱资料、相关历代祭孔佾舞资料等,有助于恢复祭孔佾舞舞谱工作,从其舞佾、表演者服饰、舞表制度、舞容形态等逐一开展恢复工作。

(三)舞佾规制修订

史料记载的相关内容中,将改制时祭孔佾舞形式定为八佾。八佾指的是舞蹈队形,即八行八排,共计六十四人。历史上祭孔佾舞规制中,祭祀诸侯、师圣等身份的人,应采用六佾,即六行六排,共计三十六人。恢复祭孔佾舞舞谱应采取六佾形式,即选择三十六名舞蹈演员以方阵形式表演祭奠舞蹈。明代洪武时期,修订了祭孔佾舞乐章,使其乐章歌词继承了宋代的祭孔佾舞风格,经细致分析与对比,将祭孔佾舞恢复成三层舞蹈,配置三首乐章,乐章选自《阙里旧志》。《阙里旧志》中记载的乐章特点为:每章歌词为八句,每句歌词四个字。三层舞蹈共计九十六个舞姿动作。

(四)佾与文结合

祭孔佾舞的舞蹈类型有:文、武,用于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事情。文舞表达的内涵以阴柔为主,有揖让之意,舞容与舞姿以柔和为主。武舞以阳刚为主,舞容舞姿具有节制之风。祭孔佾舞区别于含有戏剧性情节的舞蹈,与情绪舞蹈不具有相似性,拥有较为强烈的仪式感,彰显品德与礼让,依据歌词中所表达的含义,借助手中的舞蹈道具,展示形态舞姿,一字一舞姿,充分展现儒家礼乐思想提倡的有序性与和谐性。《阙里旧志》中记载的舞容共有八种,舞容词汇具体性表达动势升华的过程,部分术语具有通俗易懂的理解优势,使舞容描述更为形象。祭孔佾舞舞谱恢复时,应关注不限于恢复其舞姿形态,更应关注舞蹈内在思想,达成“心神意气力”五者合一,完美诠释祭孔佾舞的内在精神。

(五)祭孔佾舞文字谱整理

《宋史》史料文献中关于祭孔佾舞记载的字谱内容,描述语篇有十六段话,描述的内容为:每一处的舞姿与舞容,具体表现为三揖,即正揖、左揖、右揖等;三辞,即第一次辞、第二次辞、固定辞;三谦,即第一次谦、第二次谦、第三次谦。与此同时,舞姿应加强恢复力度,具体包括:正立、合手等。借助史料分析内容,结合《阙里旧志》关于身段舞谱的描述,将文字舞谱恢复成舞姿,即九十六个舞姿动作。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史料文献中记载关于祭孔佾舞的内容,以明代时期为起点,为北宋时期祭孔佾舞的相关研究与舞谱恢复提供了有力基础条件。北宋时期兴起的祭孔佾舞在朝会乐背景下获得了繁荣发展,但是舞谱资料记载有限,其恢复工作具有一定难度。北宋时期祭孔佾舞拥有对应的制度,备受人们认可,流传于元、明两代,为此,明代史料文献为恢复祭孔佾舞舞谱提供的文字资源助力。

猜你喜欢
旧志祭孔舞姿
论旧志的活化利用:以旧志整理出版为例
梦幻舞姿
《太谷县志》音乐文献浅析
舞姿翩跹
祭孔礼乐之民族文化价值探析
舞姿
旧方志中的聚落地理学信息及其价值评估——以天津市旧志为例
对当前旧志整理的几点看法
——以山东省部分史志机构的旧志整理成果为例
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清代祭孔释奠礼乐研究”的述评
风中的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