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江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清代祭孔释奠礼乐研究”的述评
洪 江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祭孔释奠礼乐是清代雅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以来,祭孔释奠礼乐开始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拟以时间为纵轴,在全面梳理20世纪50年代至今学界对清代祭孔释奠礼乐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以上时期清代祭孔释奠礼乐研究涉及的主要领域及方法论进行述评,并提出随着学科的发展,探索传统文献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的方法,仍然是清代祭孔礼乐研究未来值得探索与尝试的领域的观点。
20世纪50年代;清代;祭孔释奠礼乐;述评
清代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视雅乐的朝代之一,雅乐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包括国子监祭孔释奠、直省祭孔释奠及孔府家庙祭孔释奠在内的祭孔释奠礼乐体系。由于清代祭孔释奠体系的成熟完善及文献的丰富,清代祭孔释奠礼乐在中国音乐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均有重要的地位,学界不少成果已对清代祭孔礼乐进行了研究与整理。现将相关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对祭孔礼乐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杨荫浏先生是建国后最早关注祭孔礼乐的学者。他曾于1956年8月中旬到浏阳进行祭孔礼乐的实地考察,并于1958年撰写《孔庙丁祭音乐的初步研究》一文,文章中杨荫浏先生依据文献材料、口碑材料及遗存的音乐形态,并将它们进行对比,从湖南浏阳祭孔音乐的历史沿革及相关的谱、器、曲、调、人等方面入手,对当时的浏阳祭孔音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提出当时遗存的湖南浏阳祭孔雅乐,与清廷在乾隆八年颁布的直省释奠乐章及曲阜孔庙释奠乐章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观点。进而提出祭孔雅乐的价值问题并加以讨论。这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清代释奠礼乐在湖南浏阳传承的历史状况。该文亦是新中国建立后,学界较早相关祭孔礼乐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这篇文章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虽然早在1958年杨荫浏先生已经对浏阳祭孔礼乐进行了考察,但祭孔礼乐的研究尚未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在仅有的几篇文章中,杨荫浏先生对浏阳祭孔仪式音乐价值的评价仅局限于“采访孔庙音乐的目的,是为了对于历史中宫廷音乐保存一个具体的实例”[1](54),文章未作出过多正面的评价。
60年代至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学界对包括清代祭孔礼乐在内的礼乐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此,未能见到祭孔释奠礼乐包括清代祭孔释奠礼乐的研究的相关成果。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断20余年的祭孔礼乐研究逐步得到复苏,并开始出现相关成果。
1982年,黄翔鹏先生《雅乐不是中国音乐传统的主流》一文,对包括清代在内的祭孔礼乐的评价提出“实则艺术水平甚低,从来只被当做'礼'的附庸,更谈不上是否可能成为中国乐传统中的主流”[2](12)的观点。显然,这种观点体现出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学者的评价亦会受到社会历史的局限。
1983年,艾春华,江帆的《曲阜孔庙音乐的形成、发展及其源流》一文,在探讨曲阜孔庙音乐的形成、发展、类属及渊源的同时,也涉及了清代初期及乾隆时期颁布的直省释奠乐章及曲阜孔庙乐章等问题。本文明确提出“曲阜孔庙祭祀乐舞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的一部分”,“对孔庙音乐的评价一要慎重,二要客观”及“最难得的是它继承了几千年前的‘六代之乐’的艺术传统”的观点。这种观点部分肯定了祭孔礼乐的价值,对包括清代祭孔礼乐在内的儒学礼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该文首次提出“对孔庙音乐的评价一要慎重,二要客观”[3](67-71)的观点。
1996年,杨育民的《云南地方史志中的祭孔音乐》、汪志敏《建水明清祭孔乐舞考略》、白学光的《中国第二大文庙祭孔与建水洞经音乐》,是较早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祭孔礼乐传承历史状况进行研究的重要成果。这些成果涉及了清代云南部分地区祭孔礼乐史料的梳理,同时对清代云南部分地区祭孔释奠礼乐传承状况进行了探究。
1999年,文启明的《祭孔乐舞历史价值的再认识》一文,在充分肯定祭孔乐舞的史料价值的同时,肯定了祭孔乐舞所宣扬的礼乐文化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提出对祭孔乐舞的评价需要进行再认识、再思考的观点。显然,这种新观点的提出不仅与学者敏锐的视角相关,更与80年代以来,社会改革开放后带来的学术环境的逐步宽松相关。
总之,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相关研究成果的出现,首先使包括清代祭孔礼乐在内的中国传统礼乐文化逐步得到学界的关注,由于杨荫浏等老一辈学者的积极参与,保存了一部分祭孔礼乐的相关资料,并为学界对祭孔礼乐的研究建立的一定的范式;其次,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界在研究过程中对祭孔礼乐的重新评价及研究所持的新观念,为21世纪学界对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研究的兴起,具有积极的开拓作用。正是20世纪以上研究成果的积累,开启了清代祭孔礼乐在内礼乐研究的崭新的篇章。
21世纪,随着社会及学科的发展,清代祭孔礼乐研究呈现出兴旺的景象。这不仅体现为成果形式的丰富多样性,亦体现为研究方法及视角的多元化特征。
1.清代祭孔礼乐地域性传承历史状况研究
代表性成果主要包括陈彤《天津文庙祭孔乐舞刍议》、喻意志、章瑜《浏阳祭孔音乐初探》、张咏春《宝岛台湾的“乐局”与文庙释奠礼乐》、李绍先 ,袁能先《明清时期德阳文庙的祭孔活动与礼乐文化述论》、孙豪《清代平阳府实施国家祀典礼乐考述---以文庙释奠礼乐为例》、项阳《一把解读雅乐本体的钥匙——关于邱之稑的〈丁祭礼备考〉》等。
2002年,陈彤《天津文庙祭孔乐舞刍议》一文,依据遗存的清代天津文庙祭孔礼乐乐舞器,并结合相关历史文献,对天津文庙祭孔礼乐的始年、影响和历史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2008年,喻意志、章瑜的《浏阳祭孔音乐初探》一文,从浏阳祭孔礼乐的历史渊源、创制过程、组成部分及清宫廷祭孔制度对浏阳祭孔音乐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究。并提出浏阳祭孔音乐是在清代宫廷雅乐的历史背景下得以创制的观点。张咏春《宝岛台湾的“乐局”与文庙释奠礼乐》一文,在探究清代“乐局”对台湾文庙释奠礼乐传承影响历史状况的同时,亦论及清代祭孔礼乐在台湾的传承。
2010年,项阳《一把解读雅乐本体的钥匙——关于邱之稑的〈丁祭礼备考〉》一文,通过对清道光年间浏阳邱之稑《丁祭礼乐备考》中丁祭乐舞曲谱的辨析,提出邱之稑《丁祭礼乐备考》乐谱具有先进性的观点,并对邱之稑《丁祭礼乐备考》乐谱记录实用性及优点进行了充分肯定。同年,李绍先 、袁能先的《明清时期德阳文庙的祭孔活动与礼乐文化述论》一文,在对四川德阳地区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祭孔活动进行梳理的同时,对清代德阳地区的祭孔礼乐亦也有所关注。
2011年,孙豪的《清代平阳府实施国家祀典礼乐考述---以文庙释奠礼乐为例》,通过对《大清会典》《大清通礼》《山西通志》及平阳府志中的相关文献记载,对清代平阳府对文庙释奠礼乐的实施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
以上期刊文章或依据文献史料,或以遗存的实物为依据,对清代祭孔礼乐的地方传播状况进行了探究。这些研究为清代释奠礼乐在不同地域的传播历史状况提供了个案,并为再现清代祭孔礼乐文化的历史面貌提供了依据。
除此之外,21世纪还出现了诸多涉及清代祭孔礼乐地域性传承研究的硕博学位论文,如2005年,张咏春《孔府的乐户和礼乐户》一文从祭孔音乐的主要演奏承担者--乐户和礼乐户(乐舞生)的视角出发,对金元以降山东曲阜孔府祭孔音乐与乐户、礼乐户群体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论文第一章第二节制度生存下的礼乐户中,提出明清两代的乐舞生与金代的“太常礼乐人”、元代的“礼乐户”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的观点。
2008年,章瑜的《浏阳祭孔音乐探源》一文,从浏阳祭孔音乐的创始人邱之稜、浏阳祭孔音乐的历史沿革及主要内容、清宫廷祭孔制度对浏阳祭孔音乐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对浏阳祭孔音乐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2014年,欧阳书婷的《清代湖南地方志中的祭孔音乐史料研究》一文,以清代湖南地方志中的祭孔音乐史料为依据,再现了清代湖南祭孔乐舞的历史面貌,勾勒出湖南祭孔音乐的普遍性特征,并探讨制度文化下的湖南祭孔音乐历史状况。
2014年,洪江《清代云南庙学释奠礼乐研究---以大理、临安及丽江地区为例》一文,以释奠礼乐在清代大理地区、临安地区及丽江地区的传承状况为例,分析清代释奠礼乐代表的儒学礼乐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过程中嬗变与融合的历史状况,并对释奠礼乐与云南传统音乐文化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清代以释奠礼乐为代表的儒学礼乐在云南的多样化发展及其对云南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及意义。
相关清代祭孔礼乐研究的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数量的增长,也成为21世纪清代祭孔礼乐研究领域的新动向之一。
2. 清代祭孔礼器、乐器专题研究
礼器、乐器作为清代祭孔礼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成为新世纪清代祭孔礼乐研究的重要方面。2011年,陈国珠的《清代祭孔青铜器》一文,详细介绍了福建泉州博物馆收藏的清代祭孔仪式所使用的饪食器、酒器、水器等礼器。王茂芳的《上杭县文庙祭祀礼器探讨》一文,在介绍遗存的明代上杭文庙礼器的同时,也关注到了上杭清代康熙时期及乾隆时期的礼器。为我们了解清代祭孔礼乐在上杭客家人中传承的状况提供了依据。2010年,李绍先 ,袁能先的《明清时期德阳文庙的祭孔活动与礼乐文化述论》一文,对德阳遗存的铸于清代光绪二十年(1894年)编钟及编磬也做了相关研究。2012年,吴艺娟的《略述泉州府文庙祭孔礼乐器及对相关问题的探讨》一文,对泉州遗存的清康熙年间制造的祭孔乐器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2012年,孔义龙、曾美英《岭南孔庙雅乐管窥》一文,将广东省地方文献中的史料及遗存的祭孔乐器相结合,探讨了清代广东地区祭孔礼乐的传播历史状况。
由于各地遗存的清代释奠礼乐相关的礼器、乐器较多,21世纪期刊成果中,涉及福建、广东、四川等地祭孔礼器、乐器的专门性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这些对祭孔礼乐相关礼器、乐器研究的成果,从考古学的视角,揭示出清代祭孔礼乐在各地实施的具体状况,丰富了清代祭孔礼乐研究的内容,拓展了研究的领域。
3.清代祭孔乐舞专题研究
清代祭孔乐舞作为祭孔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期刊类学术成果中亦开始出现专题性研究成果。
2000年,文启明《祭孔乐舞的形成与对外传播》一文,作为21世纪较早关注祭孔乐舞及对外传播历史的研究成果,其中亦涉及清代祭孔乐舞的内容,并提出明至清中期是祭孔乐舞最终定型并发展到顶峰时期的观点。
2005年,王卫东《祭孔乐舞舞谱初解》一文,从康熙时期孔东塘整理的《圣门乐志》所载之祭孔舞谱入手,分析了祭孔乐舞中“文立之容、首之容、身之容、步之容、足之容”的内涵,提出“舞谱中“拱”、“拱手”、“让”“揖”“拜”等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审美理想与价值观念的观点。与此同时,梳理了清代曲阜孔府家庙释奠乐舞的基本内涵。
2010年,孙茜《祭孔乐舞舞蹈动作特点分析》一文在论述祭孔乐舞中舞蹈动作特点的同时,兼及明清祭孔释奠乐舞动作中舞蹈的对称性、“跪”、“拜”动 等舞蹈动作含义的分析。
清代祭孔礼乐中研究中,祭孔乐舞专题性成果的出现,不仅丰富了释奠礼乐研究的内容,而且体现了21世纪祭孔礼乐的价值得到重新认识并得到充分肯定的新局面。
以上期刊类学术成果分别涉及清代祭孔礼乐文化的地域性传播历史状况、祭器、乐器等器物及清代祭孔乐舞专题性研究等内容,丰富并充实了清代祭孔礼乐文化的研究,为再现清代祭孔礼乐文化生活提供了依据。
21世纪涉及清代祭孔乐舞研究的硕博学位论文还有2004年孔莹莹的《20世纪以来祭孔乐舞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思考》一文,文章主要涉及祭孔乐舞本体、关于祭孔乐舞的学术研究等内容;2010年车延芬《从舞谱到舞蹈---文化复兴中的文本、表演与身体记忆》一文,则从人类学视角,对山东曲阜祭孔大典在近代出现的3次复排的中,歌、舞、乐与礼相配合的艺术形式进行了考察和分析。该文部分章节亦涉及到清代直省与孔府家庙的祭孔乐舞舞谱、舞容等祭孔礼乐的内容。这些成果对清代祭孔礼乐的研究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4. 其他相关研究
此外,21世纪的相关研究中,出现了一些从祭祀仪式角度对清代祭孔礼乐进行考察的成果,如2005年李俊领《中国近代国家祭祀的历史考察》、2009年常想贵《清代前期祭祀研究》、2011年董喜宁《孔庙祭祀研究》等。
2005年李俊领《中国近代国家祭祀的历史考察》一文,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及文化人类学等方法论,对中国近代国家祭祀历史进行动态考察的同时,第二章第二节晚清国家祀孔检讨部分,全面考察了清代的祭孔仪式;2011年董喜宁《孔庙祭祀研究》一文,第六章第二节对孔庙祭祀用乐沿革进行了梳理,并以表格的形式列出隋代至民国时期的祭孔乐章歌词,亦涉及到清代祭孔乐章的歌词内容。
2006年王芹《孔府喇叭户调查研究》一文,主要从民俗学视角对山东曲阜孔府乐人喇叭户进行专题研究,但该文第一章第二节孔府的乐人阶层,亦涉及到清代孔府乐舞生的考察。
这些成果,虽未以释奠礼乐为核心,因此对祭孔礼乐本体的研究比重不多,但论文部分章节均涉及清代释奠礼乐的内容,与此同时,这些学位论文或以详实的文献史料为依据,或以文献史料结合大量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不同角度对清代祭孔礼乐文化进行了探究,为全面了解清代祭孔礼乐文化提供了依据,也为研究清代祭孔礼乐提供了多重视角,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总之,21世纪清代祭孔礼乐的研究,体现出以下几种特点:一、研究成果及成果形式的丰富性。从21世纪相关成果看,成果数量比20世纪有了较大增长;从成果形式看,与上世纪主要以期刊论文为主的成果形式不同,这个时期的成果不仅出现了专著,还出现了诸多清代祭孔礼乐研究的硕博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形式,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清代祭孔礼乐研究,在21世纪已经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二、清代祭孔礼乐本体研究得到关注。相关清代祭孔礼乐乐章、乐谱、舞谱、乐器、礼器等涉及祭孔礼乐本体不同方面的专题性研究成果都已经出现,这体现出学界对祭孔礼乐本体研究的深入。三、清代祭孔礼乐的地域性传播研究进一步得到拓展。与20世纪学界比较关注有祭孔礼乐遗存的浏阳、曲阜等中原地区的研究状况不同,21世纪对清代祭孔礼乐研究的地域还拓展到了天津、广东、山西等地区,为全面了解清代祭孔礼乐在各地的传承状况提供了有力的实证。四、对音乐学领域新方法及跨学科相关理论方法的借鉴。对音乐学领域新方法的借鉴是21世纪清代祭孔礼乐研究领域方法论多样化的体现,如孔义龙《岭南孔庙雅乐管窥》一文,在研究方法上,就采取了文献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方法。2014年洪江《清代云南庙学释奠礼乐》一文则在运用传统文献学方法的同时,借鉴民族音乐学中的田野考察等方法,对清代祭孔礼乐对云南音乐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探究。除此之外,跨学科理论方法的运用,亦是21世纪清代祭孔礼乐研究成果的特点。如2006年李俊领《中国近代国家祭祀的历史考察》一文,虽然由于其研究对象为中国近代国家祭祀,文章对清代祭孔礼乐的考察亦主要从国家祭祀的视角进行,但该文在论述过程中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理论的方法,对当代祭孔礼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2010年车延芬《从舞谱到舞蹈---文化复兴中的文本、表演与身体记忆》一文,亦从人类学视角对祭孔乐舞进行了考察。以上成果对音乐学领域新方法及跨学科相关理论方法的借鉴,使21世纪清代祭孔礼乐的研究方法与视角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种状况,体现出21世纪在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学术研究的开放与多元化特征。
尽管学界对清代祭孔礼乐研究已经出现了诸多成果,但这尚不足以全面认识清代祭孔礼乐文化。宏观上看,从音乐史学视角,对清代祭孔礼乐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专著还没有,对区域性清代祭孔礼乐研究的著作还比较少;微观上看,对清代直省及国子监祭孔礼乐中器乐研究的专题性研究,对清代直省祭孔礼乐中相关乐律学的研究等等,仍然是清代祭孔礼乐研究中值得继续探索的问题。从方法论看,虽然21世纪已经出现了对音乐学领域新方法及跨学科相关理论方法的借
鉴的诸多成果,但随着学科的发展,探索传统文献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的方法,仍然是清代祭孔礼乐研究未来值得探索与尝试的领域。
[1]杨荫浏.孔庙丁祭音乐的初步研究[J].音乐研究,1958(1).
[2]黄翔鹏.雅乐不是中国音乐传统的主流[J].人民音乐,1982(12).
[3]艾春华、江帆.曲阜孔庙音乐的形成、发展及其源流[J].齐鲁艺苑,1983(1).
【责任编辑 张世超】
A review of Shidian music for Confucius in Qing Dynasty since 1950s
Hong Jiang
(School of music and da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Yunnan, 650500, China)
Shidian music for Confuciu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Qing Dynasty music. Since the 20th Century,Shidian music for Confucius began to get scholars' attention.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of Shidian music for Confucius in Qing Dynasty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since the 1950s,the paper took time as vertical axis,and reviewed for its research domain and methodology. Furthermor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it explored the method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comprehensive study combined with other disciplines, which is still worthy of exploration and attempt in the future.
1950s,Qing Dynasty,Shidian music for Confucius,review
J6
A
1672-9838(2017)01-128-05
2016-10-10
本文为云南省2015年哲学社科艺术类一般项目课题《清代云南庙学释奠礼乐传承考述》(项目编号:A 2015YBY004)阶段性成果。
洪江(1971-),女,纳西族,云南省丽江市人,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