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 100089)
1832 年首演于巴黎皇家音乐舞蹈院的舞剧《仙女》,是由菲利普·塔里奥尼为他的女儿玛丽·塔里奥尼“量身定制”的舞剧作品,该舞剧取材于诺季埃的短篇小说《灶神特里尔比》。舞蹈文本讲述了苏格兰青年詹姆斯新婚之时,在梦境中遇到了仙女西尔菲达,两人坠入爱河,于是他选择抛弃新娘,跟随西尔菲达进入森林,为了永远留住仙女,詹姆斯不惜把有魔药的纱巾披在仙女身上,最终仙女死去,而詹姆斯也失去了自己的未婚妻,最后悔恨交加,昏倒在地。该舞剧中“仙女”形象具有象征意味,象征着梦想、自由、爱与美的理想境界,在浪漫主义芭蕾时期,仙凡之恋较为常见,通过“仙女”、“女鬼”抑或是“木偶”等不同于人的形象,使用象征的手法表达情感。相比较于20 世纪的舞剧《仙女们》中的仙女形象,菲利浦·塔里奥尼运用写实的手法塑造了人物形象,配合哑剧的表达,树立起有血有肉、有情绪变化、有逻辑思维的仙女形象,这一人物形象的戏剧行动与情节发展紧密结合,通过情节塑造人物性格,使得仙女西尔菲达像舞剧中其他人物形象一样有丰富的情感变化和情绪表达。比如西尔菲达与詹姆斯第二次见面时,西尔菲达通过哑剧手势动作向詹姆斯表达了爱慕之情,在詹姆斯纠结于是否接受仙女时,仙女也根据男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具有相应的情绪表达。
舞剧《仙女们》是由俄国芭蕾大师米歇尔·福金创作的,根据所选的肖邦乐曲编排而成,作品中描绘的是青年诗人与一群仙女们共舞的场景,其中“仙女”形象则是一种意象化的表达,没有明确的“仙女”这一人物塑造,却无不充满着仙女美妙的身姿,营造出空灵、缥缈的审美意境。作品中唯美的画面、舒展的舞姿与肖邦组曲完美结合,带给观众梦境般的享受,似乎这一切是诗人心中诉说的浪漫辞藻,抑或是诗人心中自由的想象。作品中的“仙女”时而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为舞台带来生机,时而成为男诗人心中的情感的化身,时而又像是一群曼妙的精灵……这一作品较好地践行了福金提出的五项改革原则中——强调舞蹈的情感表达的原则,作品中突出舞蹈的主要地位,使舞蹈与音乐紧密配合,为舞蹈编创提供了较大空间,为现代芭蕾的发展做了成功的尝试。
在舞蹈语汇方面,《仙女》首演时,第一次采用了女主角足尖舞蹈的形式,从此足尖舞开始成为芭蕾舞的一个标志。19 世纪的“仙女”形象融入情节故事中,在舞剧情节推进中跳跃旋转,哑剧与舞蹈结合;20 世纪的“仙女”形象的舞蹈动机与音乐动机结合,不受到情节的限制,而是一种情绪和心情的自由表达,舞剧中组舞和群舞不仅是一种装饰,而起到表达情感的作用。两部舞剧都较注重舞台氛围营造,亦以不同的处理方式突出“可舞性”特点。同样是对“仙女”的表达,作品《仙女》中是写实的仙女形象,而作品《仙女们》是写意的仙女形象。对“仙女”形象的写实与写意的表达,一方面体现出芭蕾舞剧中对同一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另一方面也可窥见芭蕾舞剧发展过程中浪漫主义芭蕾和现代主义芭蕾风格的不同特点。
舞剧《仙女》与《仙女们》都选择了“仙女”形象,而无论是写意或写实的手法的运用,都不影响芭蕾语汇与仙女形象的高度契合。芭蕾语汇与仙女形象气质的贴合,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这两部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18 世纪是欧洲极具变革与动荡的时期,也是科学取得伟大胜利的时代,社会更加推崇“稳定、和谐”,专制的理性主义势必导致人类情感受到阻碍。在表面上那个看似和谐、理性的时代里,因为情感表达受阻而暗流涌动,反叛这种崇高的理性和谐、呼吁人类情感爆发成为大势所趋。浪漫主义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存在于永恒之中。象征主义是浪漫主义的核心和毕生研究的对象。两种类型的象征,一是简单的传统符号,二是没有明确的所指,在文学当中较为常见。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中,以赛亚·伯林提到浪漫主义的父执是赫尔德与康德,而赫尔德最重要的观点是强调艺术是一种表达,反对世上存在着全人类都会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这种观念,是对启蒙运动和古典主义的一种挑战与反叛。
两部作品都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仙女西尔菲达是詹姆斯的梦境中的形象,仙女形象具有象征意味,象征着梦想、自由、爱与美的理想境界。西尔菲达对于詹姆斯来说是内心情感的渴望,是作为人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利的象征,可能现在看来,詹姆斯的选择不符合现在的主流价值观,被看作是一种错误的选择,然而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受到康德道德哲学的影响,浪漫主义推崇自由意志,“人们的终极目标归诸于自身”,男主人公詹姆斯对于“仙女”的爱恋成为舞剧浪漫主义风格的一种表现。
而舞剧《仙女们》也正是受到浪漫主义的持久影响,浪漫主义思潮随着哲学思考的不断推进,留给我们艺术自由的观念,不存在对于人类价值阐释的唯一的、统一的标准。同时浪漫主义思潮中对于破除事物具有稳固结构这一观念的尝试也为20 世纪的现代芭蕾带来了滋养。20 世纪的舞剧《仙女们》的浪漫主义回归也体现在舞剧打破程式化的结构样式,采用舞蹈与音乐动机协调配合,突出舞蹈风格化、意象化表达。舞剧《仙女们》的表演更注重抒情,将音乐的故事用舞蹈的形式赋予新的诠释,舞动的仙女们好似男主人公的思绪,时而忧愁、时而豁达,变幻无穷,形成梦境般的画面。服装上采取白纱裙,装饰有小翅膀,芭蕾舞蹈语汇与“仙女”形象的高度契合,演员们用控制、旋转以及脚下干练的舞步和技术技巧将仙女飘逸、灵动、无暇的形象塑造得淋漓尽致。舞剧《仙女们》注重舞台调度和队形的变化,从一开始的半圆形包围状、弧形、圆形、矩形、竖排,再到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的编排与配合,注重图底关系和构图关系,仙女们时而将手与手搭在一起,形成一幅静止的诗意的画,时而翻腾跳跃,构成和谐对称的流动的审美意境;每一幕与每一幕之间用音乐将舞段衔接起来,哑剧动作在舞剧中淡化,而突出舞动感和舞蹈的编排与流动。
观众的审美态度和审美标准直接影响着作品,对于作品《仙女》来说,观众关注点应在于情节设置是否严谨恰当,形象塑造是否成功,动作技术表演是否精湛,表演是否到位等;而对于作品《仙女们》来说,观众更多关注舞者的身体表达、舞台表演、舞段的构图设计以及舞剧的意境营造等。
这两部作品的出现分别代表着芭蕾舞史发展过程中的两个转折点,舞剧《仙女》的诞生继承了诺维尔“情节芭蕾”的观点,实现了浪漫主义舞剧在内容主题和戏剧结构上的变革,一反以往芭蕾舞剧中大团圆的华丽终场惯例,以忧郁悲伤的情景结束,注重戏剧结构和情节发展,同时开发了芭蕾舞舞蹈语汇。舞剧《仙女们》则继承与发展了福金的芭蕾改革五项原则中的舞蹈性部分,注重群舞作用,突出舞蹈这一主体的重要地位,为现代芭蕾的发展作了实践性的尝试。
纵观芭蕾发展的历史,某种程度上似乎可以这样看待,《仙女》开启、发展了芭蕾程式化的形态,而《仙女们》则打破、丰富了芭蕾程式化的形态,这两部作品站在古典芭蕾时期的一头一尾,却都以“仙女”形象作为表达,然而却是具有不同时代意义的表达。19 世纪的“仙女”是为摆脱现实、逃离由工业革命带来的种种苦难与悲惨命运,进入充满爱情和幻想的美丽梦境的社会表达;20世纪的“仙女们”是追求轻盈飘逸氛围的个人表达,体现一种20 世纪人们追求自由、反对桎梏的心态。同样是浪漫主义的风格,却是不同的表达,而浪漫主义注重的也是表达,正如赫尔德所认为的那样,他推崇艺术表达与艺术交流,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必须根据它的诉求对象所在的特定群体、说话人的动机、对诉求对象的影响以及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自发地建立起来的联系,如果艺术品是一种交流形式,那么它就不具有非个人的或恒定的价值,这也为浪漫主义风格的延展和回归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不同时代的“仙女”形象的表达方式势必与时代发展、社会思潮密切相关,这也为我们研究芭蕾舞史提供了一种对比的角度。
总的来说,以浪漫主义的思想维系,选取“仙女”形象创作的两部芭蕾舞剧在芭蕾舞史上处于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风格表达,抑或是“仙女”形象的写实或者写意的处理,抑或是对于浪漫主义的不同诠释角度,浪漫主义的思潮在舞剧《仙女》中孕育呈现,作品《仙女们》同样也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回归。两部舞剧站在古典芭蕾时期的一头一尾,对于芭蕾舞剧的语汇挖据、创作观念、艺术手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研究芭蕾舞史提供了新的思考。
注释:
①以赛亚·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M].吕梁,洪丽娟,孙易译.译林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