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少芳 林 怡(浙江科技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动画产业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产业,是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中国动画“国风”盛行,“中国学派”崛起,票房屡创新高,网络“爆款”层出不穷,充分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显现了国内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尊崇、民族自信心的增强,也反映出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认知度及接受度的提高。最为可贵的是,不少作品呈现出青少年传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无论是对传统文化题材内容的挖掘与转化、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融入与创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以历史传说、民俗节事、人文景观来彰显地域文化精神,都呈现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正在他们身上延续着,而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之间正在形成深度的交融,迸发出无限的空间与可能。在这样良好的发展态势下,进一步消解障碍、促成二者之间实现更好的融合共生,不仅有助于产业繁荣,更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活化传承,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精神、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规范以及高雅的审美趣味。
从目前各类平台展播的动画作品来看,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的融合是多元化、多面向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类是由央视或者大型企业投资打造的传统文化题材动画原创精品,多以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文化精神标志和思想精髓的中国经典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为题材,旨在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国美学风格。例如《中国神话故事》《百鸟朝凤》《郑和下西洋》《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大运河奇缘》《八仙过海》《杨家将》《山海宝贝》《少数民族民间故事动画系列片》《中华史诗》等。其中不少作品定位国际市场,往往依靠前期的品牌效应和完善的海外发行体系来进行传播,在故事改编和文本叙事上以本土为内核,同时借鉴西方类型化的叙事方式,注重打造精良的视觉效果。第二类作品主要定位商业化、类型化生产,如《大圣归来》《白蛇:缘起》等,多依赖于成熟的IP衍生,对经典名著、民间故事等进行创造性转化,注重故事世界的建构与艺术原创力的发掘,注重受众参与和多元主体的融合互动。第三类作品主要定位于地方文化宣传和非遗文化保护,同时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例如《神奇布袋小子》展现了奉化地区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东方可儿·摩登学院》融入了广绣、佛山剪纸、算盘、中华武术等传统元素;《双阳公主追狄青》以诸暨西路乱弹的传统剧目为题材,此外还有三星堆3D动画等诸多非遗文化题材的作品。
上述三类动画在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的交融上各有侧重:第一类以传统文化为主导,以社会效益为中心,侧重于青少年文化认知与文化认同的价值,在审美方面注重中国气派和美学特色的彰显;第二类更贴近二次元文化的特点,注重商业价值,在故事世界的创构、叙事模式、影像风格、营销模式等方面都更加凸显青少年主体的需求,注重融入多元文化及审美风格的艺术原创力发掘;第三类则着眼于文化、经济共赢的发展策略,立足创新性资源转化,力图在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之间探寻多样化的融合路径。
除了上述类型以外,近年来国内动画生产主体皆越来越注重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掘利用,除了经典名著、历史名人以及热门的民间神话传说以外,类如大型动画片《草本家族》对中医文化的呈现,以及功夫、饮食、琴棋书画等丰富题材的开掘,此外还有不少生产主体已经对儒道释哲学典籍、古典散文和诗词等进行了初步开发和艺术加工。例如蔡志忠《庄子说》《老子说》《列子说》等漫画作品以及唐宋诗词、魏晋散文IP的初步发掘等,都为传统文化内容的动画创作提供了潜在的资源库和巨大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电影、游戏、模型等多元化二次元衍生产业格局的形成,大量的传统文化优质内容不断得以发掘和创新,更多的优质IP也逐渐纷呈,这类贴近青少年现实生活、精神世界、情感诉求、审美趣味与社交需求的创作,无疑成为当下及未来传统文化内容动画生产的主体部分。
青少年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喜爱,是当下中国动画“国风”盛行背后最为强大的支撑力量。倘若说,国家出台的各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为之提供了保障,那么受众群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为中国动画再一次崛起注入了最强大的生命力。从青少年受众对《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经典咏流传》等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普遍关注和赞赏,到《大圣归来》《京剧猫》以及《白蛇:缘起》等国产动画成为B站“爆款”,再到如今国创、舞蹈、华服等各种形式的国风文化流行于网络媒介和社交群体,传统文化借助“互联网+”的东风,无处不在地浸染着年青一代的精神世界。在他们的世界中,显现出文化跨越代际、超越族群的巨大包容力,显现出文化在时代和生活中不断延续和创新的巨大活力。从产业发展来看,二次元市场无疑是当下和未来我国影视产业最为重要的阵地,传统文化也将为二次元文创优化与IP发掘提供最具价值的内容资源。但是目前来看,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当前二次元市场上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与中华文化的历史地位并不匹配。究其根源,则在于传统文化的二次元生产在用户与功能定位、内容呈现、风格表达等方面存在认知误区。”唯有注重传播策略,提升文化精品的魅力,才能够促成传统文化与二次元之间的深度融合,而这也是中国动画繁荣发展的必经之路。
首先,“互联网+动漫”的泛娱乐文化产业商业模式下的动漫生产以价值网络为载体,以独特的IP社群为核心价值要素。二次元市场虽然规模庞大,但优质的传统文化IP依然是目前所缺乏的。对于生产者而言,不能仅仅依赖于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还需要依据二次元群体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趋向,基于用户的消费意愿,在内容上精准定位,合理遴选适合的题材和元素。此外,传统文化内容的资源转化不仅要保证思想深度、艺术品质,更需要遵循当下二次元市场IP衍生的规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这类IP的成功运作,是以前期大量的电视、动漫作品以及旅游文创品为基础的,不仅体现了融媒体叙事生产的特点和优势,也离不开神话、爱情等青少年喜爱的题材以及功夫、奇幻类型等业已成熟的工业化运作模式。目前一些作品也尝试在国学典籍、诗词散文等内容以及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中挖掘新的IP,但是相较于西游、三国这类已经具有广泛认知度的IP,它们还有待在多元媒介叙事建构的故事世界中形成自己的原创力和魅力,在角色形象塑造、价值观念传达方面也有待对受众的认知方式与审美心理进行深层解析。例如不少IP形象趋向于低幼化的卡通人物、动物,原创性缺乏,特色不明显,加上故事情节脱离现实生活,说教色彩较为明显,或者叙事结构单一,这些都削弱了其后期品牌化的竞争力。
其次,富有创意、注重互动的内容生产,是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动力。一方面,目前不少作品皆由官方组织,通过视频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度贴吧等媒介平台开展宣传营销活动,例如《一人之下》就由官方组织与剧情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话题,供粉丝们参与交流和讨论,而《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的票房也深受网络口碑影响。另一方面,各类社会组织和分布于网络空间中的用户群日益在传统文化内容动画生产中扮演着主要创造者的角色。他们在多重身份的转换和融合互动中参与内容生产,借助网络场域空间参与各项议题和活动,通过用户之间、用户与作者及官方之间的互动交流,将各自的价值观、利益诉求、身份认同、审美趣味等融入文本阐释、批评与改编之中。随着移动互联网、手机及其他智能终端的普及,跨区域、组织化的国风“趣缘社群”成为年轻群体观看、体验、交流、传播和参与创作传统文化内容动画的主要平台,大量由UP主体上传的短视频是经过剪辑、拼贴组合后的创作,添加了各种不同主题的图文解说以及精心选择的音乐、服饰等元素,或者模仿原作中的角色,以漫画等形式来创作新的故事情节,这样大大增强了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唯有植根于当代社会生活中,才能生发出活力,而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创新是传统文化活化传承的根本保障。
最后,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的深度融合离不开优势资源的充分整合。例如博物馆等国家文化文物单位拥有丰富而珍稀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果联合动漫、出版及文创企业,搭建动漫出版网络服务、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平台,就能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内容动画原创精品的生产。例如腾讯动漫与文博单位、设计师以及相关平台合作,成功地让国宝成为最具价值和活力的跨界IP。但是,依据笔者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各级地方博物馆在自主开发或者与动漫文创企业协同生产时,不同程度地存在体制设置、财政支持、用人制度以及融合创制产品质量欠佳、市场经营不善等方面的问题,尚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优化资源整合机制,改善制度,拓展多元化跨媒介传播平台,加强融合产品的版权保护,积极探索对策与出路。此外,各类动漫影展、赛事、文博会等也能为资源整合提供便利,促进传统文化与网络视频、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进行多元跨界整合,推动一体化品牌文化的传播和产业结构的完善。
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的深度融合必将对动画内容和形式创新提出新的要求。首先,要从观念上改变以往精英文化对二次元文化的认知误区,消除文化隔阂。生产主体需要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融合的价值与必要性,不能盲目排斥感官刺激、文本改编,而是需要严肃对待和研究娱乐消费及网络文化生态下的文化生产机制、年轻人的需求、认知行为、价值取向与审美趣味,要避免自外而内的灌输或者概念式的图解,注重对个体生存体验的表达,对二次元话语逻辑、表意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从大多数受到年轻人普遍欢迎的动画作品来看,皆注重在现实与虚拟的时空融合中架构故事世界,突出个体内心世界的描绘,并且大多通过个体与外部世界的矛盾来表现自我意识的觉醒,最终实现个人的成长。这不仅体现了青少年群体特定的生活状态,也显现了二次元文化的特点,因此传统文化的融入需要遵循这些规律。从目前来看,曾经作为典型亚文化的二次元文化正在积极寻求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对话,而传统文化无疑为它们之间的互动共生提供了一种具有共同体特质和空间的符号话语体系,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的融合也因此促进了中国动画影视文化的繁荣和良好的动画生态环境的营造。
其次,从长远来看,品质优化与艺术原创力的增强仍然是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这就需要在内容上更加多样化,在形式上不断创新。目前从已经完成以及正处于跨界衍生阶段的动画产品来看,已经出现了较为丰富的题材类型。除了早期较为盛行的经典名著、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之外,还出现了不少历史故事题材的作品,例如取材敦煌的《风气鸣沙》、取材秦始皇兵马俑的《兵马俑——额叫秦比昂比昂》、取材故宫文物保护的《故宫回声》等,也有对金庸武侠小说等的漫画转化,亦有来自网络游戏与传统艺术的跨界组合。例如网络游戏《天涯明月刀》的戏曲主题时装和动作设计,脸谱和靠旗成为供玩家自由组合的道具,古琴、书法、刺绣、木版画等非遗文化也得以呈现;《王者荣耀》则同样推出了白蛇与青蛇两款戏曲皮肤。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作品以传播“国粹”为己任,自觉融入多种门类的传统艺术元素来进行形式创新。例如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瓷器动画《海公子》、砖雕动画《囍厢记》,取材金山农民画的《画的歌》、从岩画中汲取灵感的《女娲补天》等,使中国动画呈现出水墨、剪纸、皮影、木偶之外的丰富艺术形态,大大提升了国风动画的艺术原创力。在技术盛行的当下,强化了中国动画的艺术表现力,丰富了动画艺术语汇,使中国动画在影像风格和美学上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
最后,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创新,都需要与时俱进,在观念、思维和方法上进行综合调整。正如“互联网时代文法”的出现和流行一样,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的深度融合同样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媒介等要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是文化生产、消费与传播构成的整体生态环境下的必然现象。因此,我们无法将这一现象从社会环境中、从现实生活中抽取出来,进行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照,而是需要与时代接轨,与消费者的生活对接,探寻二者深度融合的机制,探寻二者进行融合的新方式、新路径。例如,全球化以及网络文化语境下的多元文化共生,使得当代青年人群体不仅有着较强的民族文化自信,同时也对外来异质文化有着更为包容的心态,因而一味强调民族主义的国风动画反倒不像那些兼收并蓄、大胆出新的动画更能够吸引他们,这将对内容、形式创新带来较大的影响。以形式创新而言,就要求创作者能够很好地把握异质形态审美风格、异质民族艺术元素之间的融合方式,在多种文化杂糅甚至是对立、碰撞中找到艺术形态上的和谐,同时致力于开创较为强烈的个人视觉风格。在这一过程中,也要反思当下融媒体跨界生产与玄幻题材热带来的感官消费与审美误区,避免一味照搬西方魔幻电影和游戏化的角色塑造,在追求视觉效果的同时更要反映出中国哲学与美学的精神与韵致。
此外,随着虚拟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更趋复杂,如何在二次元文化的意义世界之中深度嵌入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如何进行合理的话语表意,也是需要探讨的。不少作品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例如《风起鸣沙》在曹元忠成长为敦煌节度使的故事主线之外,合理添加了异族、佛教、战争等虚构传奇元素,既展现了家国情怀,也与二次元文化之间进行了合理对接;《一人之下》在各种超能力之中,显现出角色自身的性格魅力和现实生活的代入感,同时在细节中渗透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文化,在价值观念传达上也注重个体的感悟而非概念化传输;《小门神》则同样融奇幻情节和现实生活于一体;获得第9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包宝宝》则立足于国际视野,以普通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无处不在的真情来传达深刻的中国式情感结构,让中国传统文化显现出当代价值。
与此同时,在创新上还要注重媒介科技发展以及青年群体生活方式的改变,例如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女九段》《猫妖的诱惑》《帝王侧》等一些方便在移动时阅读的条漫作品成为新型动漫产品。它们在题材选择、故事世界建构、语言风格上都呈现出自身独特之处,其生产规律、话语机制皆有待深入探索。总的来看,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的融合之路还很漫长,不仅需要我们守持传统文化精髓,还需要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媒介技术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不断创新融合方式。唯有这样,才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下,让传统文化实现活化传承,让中华文化实现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