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片的边界重塑
——从电影《银翼杀手》展开

2021-11-14 14:24:46杨超
声屏世界 2021年19期
关键词:银翼科幻片科幻

□杨超

电影在诞生之初,是没有类型之分的。类型片的出现和分类机制的确立,成为电影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然而随着类型电影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类型电影创作的深入实践,类型的边界变得不再绝对明晰,而是朝着融合发展的趋势在前进着。1982年的影片《银翼杀手》可以为人们提供某些学术思考与创作借鉴。

《银翼杀手》的科幻片类型特点简析

作为一部科幻片,《银翼杀手》较为集中地体现了科幻电影的类型特点,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充沛的想象精神。从20世纪20年代的《月球旅行记》到21世纪的《复仇者联盟》,科幻电影创作者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努力,专注在“展现想象世界”这件事情上。在人类尚未登上月球之时,“电影魔术师”梅里爱就着手去表现月球上的景象。在《银翼杀手》上映的1982年,创作者就已想象2019年洛杉矶的模样。想象世界的意义,并不在于勾勒出世界未来的图像,而是以一种远离所处时空背景的叙事来与当下进行对话和呼应。

合理的科技逻辑。电影所展现的并不尽然都是生活中必然发生过的事实,但力图描绘世界可能会产生的变化和发生的事情。科幻片除了要符合常规故事的情感叙事逻辑之外,还要遵循自行体系的科技逻辑。尽管科幻电影中较多地出现高新科技的产品与刷新认知的理念,但科幻片所呈现的科技性从来都不是万能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限制。《银翼杀手》的重要限制性在于:复制人并不是坚不可摧的,他们的寿命只有四年;他们不能产生情感;普通复制人不能保留记忆等。这些限制增强了本片科技逻辑的严密性。

典型的类型人物。类型片中的人物设定总是会使人似曾相识,尤其是科幻电影,主要角色往往具有某种超人的毅力与能力,具有执行和完成特定任务的不可替代性,具有贯穿全片叙事的重要性和线索性,具有承载凸显影片主题的聚焦性与话题性,同时,也具有阻碍任务执行的行为习惯与性格弱点。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了科幻片主角的人物脸谱,虽然类型趋同但有血有肉、自然立体。影片中的主角戴克就是这样的设定,他承担消除复制人危机的使命是不可取代的,他致力于使复制人“退役”的行动线是清晰一贯的,但他不可避免地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与复制人瑞秋产生情愫。这不仅是科幻片人物塑造的需要,而且也是为了充实电影情感叙事逻辑的重要保证。

炫目的画面呈现。画面是电影情节的重要载体,也是电影风格的一大表征,更是科幻片创作者想象精神的具化呈现。那种光怪陆离却又真实具体的画面元素,是科幻片审美观感的重要来源。《银翼杀手》片头画面以及段落之间过渡空镜头都力图展现三十多年后洛杉矶的城市面貌:既有高楼林立、车流不息的繁荣场景,又有人群熙攘、市井民俗的贫穷气息,特别是反复出现的飞行车穿梭在高楼之间的镜头,是最能反映科幻片类型视觉元素的最好例证。

《银翼杀手》的多类型元素体现

科幻、西部、喜剧是类型片的外在形式是视听系统的组合规则,更是创作者表意的借助要素。科幻是科幻创作者的外衣,但科幻创作者也许并不仅只使用一件外衣。在《星际穿越》中,创作者在表现了大量与太空和飞行器有关的镜头的缝隙,还刻画了很多表现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镜头,方能体现出创作者在重塑自由时空之中所酝酿出的炽烈情感,也使之成为影片最为打动人心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讲,20世纪80年代初的《银翼杀手》所呈现出的多类型电影元素就尤为具有前瞻性与突破性,它至少体现了以下几种类型片的典型特质:

动作类型片。动作片的核心是紧张刺激的惊险动作和后期制作时将视听元素张力相结合,给观众营造一种强烈和持续的观影体验。在《银翼杀手》当中,至少安排了两场动作戏段落,也就是戴克同复制人罗伊情侣二人的打斗情节,特别是男女对打的动作场面,是十分典型的动作片常规镜头。这些镜头增加了影片的动感性与观影的紧张性,是影片进入高潮段落叙事时的一大看点。

惊悚类型片。惊悚片的威胁往往来自于人类内心,内心成为混乱和痛苦的根源,“它凭借恐怖和悬疑的双重体验,惊吓后又引人深思的畅快淋漓,特别是影片剧情发展、画面细节能够直逼观众心理,让人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股震撼和深思。”《银翼杀手》中的主要人物造型是可怖的,特别是复制人肖恩的造型,当他与诸多玩偶并置在一个场景中时,配之以冷色调的光效和机械化的声效,恐怖气氛被展现得较为极致。更加令人心悸的是,罗伊与泰尔的对手戏段落,直插眼眶的近景与特色镜头给观众以极强的视觉刺激。

黑色风格片。“黑色影片的艺术手法主要呈现出悬念多、惊险、影调阴暗忧郁,规定情景总给人一种莫测高深的危机感。《银翼杀手》也采用了德国表现主义流派的摄影风格,以古怪的深影和阴沉的影调来造成一个梦魇世界的幻觉。”本片几乎所有的场景都发生在黑夜,即便是在白天的场景也多是透过昏暗内景的窗户来表现的。唯一的一处较为明显的白日外景,当属影片结尾时戴克与瑞秋的那段镜头了。此外,本片还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法作为片尾描写人物心理的手段,这也是黑色电影所惯用的。

每一种类型片都自有其核心看点,都能吸引定量的观众群体观看,都可以满足一种既定或即兴的观影心理节奏。杂糅融合了多种类型风格特点的《银翼杀手》也因此在整体观感上呈现出了一抹怪诞的色彩,正是由于这种怪诞,它才值得被仔细深究,被反复观看。

《银翼杀手》为类型片创作带来的创作启发

对于经典影视作品的观摩,要从中总结艺术经验反哺当下创作。所谓“经典”,就是要历经岁月的磨洗和时间的沉淀,仍能被人关注论及,仍能发挥典范作用。从这个标准来看,《银翼杀手》应可视为科幻片的经典作品之一。通过上面对影片黑色电影风格和有关类型元素的剖析,可就类型电影创作与观念简单归纳以下要点:

科幻片要注重在类型逻辑中完成表意。科幻片中最为外显的类型逻辑就是它的科技叙事逻辑,科技叙事是连贯剧情的线索基础,是人物刻画的情境依托,但表现人物在特殊情境中遭遇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展示情节,而在于透过情节和人物给观众以思考和启迪。创作者只有主动地表达意义、传递意义,观众才能与创作者展开对意义的对话和讨论,也许这种对话不是当面的或者不是相互的,但这种特殊的交流过程恰恰就是影视艺术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银翼杀手》的表意是晦涩而清晰的,说它晦涩是因为这并不是一部通过走马观花式的观看就能理解、捕捉其意义的作品,而要反复循环看重点情节、品味多数细节才能够将剧情、人物、类型、表意等面向的感情认识归于理性思考。即便是已然上映近40年,但其主题表达、角色设定和具体情节,仍能在网络上引起广泛的讨论甚至深入的争论,这就要求科幻的创作者不仅要表现精致缜密的科技叙事奇观,更要致力于“科技与人”这个关键性母体的主题性凝练与价值观表达。

创作者要着意从科幻影片中加强想象。科幻片的想象对象经常是面向未来世界,因为已知的科学现象与已有的科技手段是具体存在的,不能随意加以更改。但科技的未来空间却是无穷广袤的,在已有科学原理基础上大胆假设、创意制造一套科技逻辑,力求利用科技的可能性来完成叙事,是科幻片存在的现实基础。因此,其他类型的创作者们要勤于并善于学习科幻创作者们的想象精神,并在自己的创作中把想象变为具象。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幻创作者相比较其他类型创作者的想象空间更大,因为他们的想象对象并不仅限于为对未来,还包括对过往的想象和对当下的想象。尽管我们处在当下,但视野所及的世界是局部的、片面的,因此仍旧十分必要调动起对当今世界的想象动力,迈向并创造想象真实。

类型片要尝试以融合思维实现突破。分类机制的出现是电影成熟的标志,因为这代表着有一定量的电影作品出现了。为了便于对它们进行综合研究和深入剖析,就必然要将电影进行批量分类。此外,电影观众主体构成的多元性也决定了电影的类型化发展路径。不同电影类型之间会存在或大或小的美学差别,但并不存在绝对不可逾越的边界。《银翼杀手》所尝试的多类型综合创作模式,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它不仅尝试了科幻片与动作片的融合,更是尝试了将黑色电影风格与科幻片类型相结合,这是开创纪元式的超前。因此,不必拘泥于单一类型公式化情节、定型化人物、图解式造型的限制,而是尝试两种或多种类型元素的融合,有时甚至要超出两种类型的交叉范畴,要将叙事放置于两种文化之间进行融合探究。站在20世纪第三个时代开启的崭新节点,泛化理解类型化的概念、融合进行类型化的创作,不仅是对类型化的继续发展,也更加贴合文化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也更加满足观众观影的多元需求。在这方面,《银翼杀手》的创作者已经在几十年前就已前卫地意识到了。

猜你喜欢
银翼科幻片科幻
未来已至 科幻片中哪些武器成现实?
《银翼杀手》
中国银幕(2022年12期)2022-12-08 15:38:08
想拍科幻片?你加科学家微信了吗
飞碟探索(2022年2期)2022-05-31 01:28:03
亚马逊将拍摄《银翼杀手2099》真人剧集
综艺报(2022年4期)2022-03-04 21:20:51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科学大众(2021年8期)2021-07-20 07:38:52
《银翼杀手》没杀手?看不懂不冤枉(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7-11-01)2017-11-01 06:36:46
《银翼杀手2049》票房不及口碑
环球时报(2017-10-10)2017-10-10 08:29:55
《月球》与《源代码》浅析
文教资料(2017年10期)2017-06-24 12:53:26
美国科幻片厚重的历史积淀
中国名牌(2017年2期)2017-03-01 15: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