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劳动教育校本化有效实施的方案

2021-11-13 09:37朱君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校本化劳动教育方案

朱君

摘要:劳动教育为中学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是深度落实素质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在素质教育时代,中学学校既要抓好智育,又要重视德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等。只有令多方教育互相渗透,才能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本文就围绕“劳动教育”,分析初中劳动教育校本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劳动教育;校本化;方案

引言:近些年,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独生子女常常在父母的庇佑下成长,父母代办诸多事项,致使孩子缺少独立意识,劳动观念日渐淡薄,甚至有一些孩子不愿意劳动,不知如何劳动。同时,在学校教育时,因教材内容受限,课程结构单调,导致劳动课程的展开效果不尽人意,难以令劳动教育真正走入学生心中。因此,就应积极创新劳动教育校本化实施方案。

一、结合校园实际,优化劳动教育形式

(一)结合学科

结合各门学科教学内容与劳动教育,参照学科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特点等,找到个性及共性,瞄准内涵,精准确定结合点,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及校内外活动,以促使学生在掌握学习内容及相关知识基础上,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应用知识技能,实现“手脑并用”,收获独有的劳动学习体验。比如,在美术学科教学中,教师便可恰到好处地渗透劳动教育内容。立足美术手工课,带领学生创作一系列手工制作作品,用来布置班级空间,以便有效弥补劳动教育课程不足,令学生在玩耍过程中逐步提高劳动意识。

(二)结合德育活动

在建设校园环境时,要注重优化劳动教育氛围。在校园内,可以设置劳动教育长廊以及班级种植角等,以确保每一寸地方,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向学生渗透劳动教育知识的场所。同时,学校应积极举行劳动节,大力宣传劳动节精神,并鼓励学生参加“家务周”以及“劳动拉歌”等活动,在班级范围内评选劳动达人。通过一系列实践显示,指导学生亲身参与劳动活动,可加深学生的所思所想,不仅令其掌握劳动技能,更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劳动精神的可贵之处。值得注意的一点,学校应将每一名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均列入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之中,在每一学期至少要在班上展开一次以“劳动”为主题的班会,由教师组织学生制作劳动主题手抄报,并提倡学生向身边的“劳动之星”学习,从而劳动光荣、我爱劳动的思想扎根于学生内心深处。

(三)结合校外公益劳动活动

众所周知,公益劳动是无偿劳动,直接面向社会,属于高效的德育教育途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注重校内外、课内外的有机结合。通过爱“布”释手社团、学生志愿者等,令每一名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劳动,以学期为单位,每一学期组织两次校外公益活动。比如教社区居民布艺制作活动,打扫街道以及为养老院的孤寡老人打扫房间等,在实践过程中,可促使学生形成投身于社会的意识,进而外延劳动教育内涵及意义[1]。

二、立足教育资源,建设劳动实践基地

(一)展开植物种植特色课程

在学校周边创建劳动实践基地,开设实验种植场地。在基地中,带领学生参加劳动体验活动,分配各小组,严格观察与记录选种、种植、除草、捉虫以及浇水等活动,全面观察植物生长过程,进一步掌握科学种植内容。通过劳动体验活动,可为学生提供劳动与实践的时机,令其学会亲近自然,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劳动技能,进一步感受劳动的艰辛,并收获成功劳动的快乐。

(二)与冯梦龙农耕园社会实践基地合作

学校可以在每一学年,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农耕园社会实践基地,参加劳动体验活动。在辅导教师和基地指导员指导下,学习科技实践技巧、德育教育内容,并完成体能训练,形成生活技能。通过封闭式劳动体验及生活体验,可令学生“事事躬亲”。在这一过程中,足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并形成自主劳动品格。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留意学校周边的各种教育资源。通过“拉手合作”方式,拓展劳动实践基地,以便能进一步丰富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成果,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形成小果园实践基地、小工厂实践基地等,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渠道,全方位培育学生的劳动技能,增强其劳动积极性[2]。

三、实施家校合作,形成劳动教育合力

(一)家庭为学生生活的关键场所

与学生劳动教育及技术教育来说,家长是必不可少的一位老师。中学生自我服务劳动以及家务劳动,都是学生们提高自身劳动水平的关键方式。为此,学校应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深远影响,通过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家长会等渠道,大力宣扬家庭劳动教育重要意义,指导家长高度重视孩子劳动精神的培养,令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同时,也可令家长通过微信群以及QQ群、钉钉群线上晒出孩子在家庭中的劳动情况,从而促进每一名学生与家长共勉,由家长督促学生热爱劳动。再如,在每一年端午节、元宵节以及春节等传统节日之际,教师还可鼓励家长展开家庭劳动技术教育实践活动,比如端午节可以带领孩子包粽子以及制作香袋,元宵节则可一起包汤圆和制作花灯,令劳动教育真正在家庭教育中生根发芽[3]。

(二)活用家长资源

一般来讲,学生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所以,如若教师能充分运用家长资源,经过不断的探索,便可成功开设多种劳动教育特色课程。比如,手工制作课程、烹饪课程、茶艺课程、十字绣课程,通过开设各种各样的校本课程,可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更利于培养学生劳动热情,在反复实践中锻炼学生劳动能力,令学生在劳动中收获更多感悟。

四、完善劳动资源供给,优化劳动教育评价机制

最近几年,诸多初中学校自创劳动实践教育内容,进一步拓展了劳动实践体验途径。具体来说,应坚持从学生成长角度出发,促进学生自我劳动。何为自我劳动,实则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学会照料个人生活。学校可以设置自理知识学习课、插花知识学习课、服饰整理学习课,鼓励学生“灵思巧干”,成为生活中的小能手。其次,应充分考虑学生与家人关系问题,适当引入家务劳动。家务劳动是指家庭成员为家庭生活而服务的一种劳动,比如倒垃圾、做菜、洗碗等都属于家庭劳动内容。所以,在评价学生劳动成绩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家庭劳动成果,比如洗涤能力、烹饪能力、清扫能力,倡导所有学生都争当家庭中的小主人。最后,学校应适当引入公益劳动,鼓励学生为社会公益事业而服,务比如可以参加爱心义卖、义务宣传以及美化教室的活动,以促使学生能成长为合格的爱心小公民。优化劳动教育校本化途径,引入家庭劳动及社会劳动,可拉近学生与这一门课程间的距离,真正增强学生主动性、能动性讲,强化其劳动体验,并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总之,在实施初中劳动教育校本化策略时,应注重供给丰富的劳动资源,联合多方主体,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机会。

结束语:综上所述,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如同有源之水,能为中学劳动教育注入新鲜的教学元素,令中学校园充满温馨之感。但是,在目前实施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时,存在一些不足,這就需要广大教师能潜心研究与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以便为学生带来优良的劳动教育体验,促使其在掌握劳动技巧基础上,端正劳动态度,主动参加更多劳动活动。

参考文献:

[1]杨梅.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1(09):22-23.

[2]彭慧.培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及反思[J].基础教育论坛,2021(23):111-112.

[3]韦云成.劳动育人的校本探索与实践[J].教育视界,2021(22):54-57.

猜你喜欢
校本化劳动教育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明确题目要求 寻找适合育种方案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探究
校本化视角下初中“阳光体育”的探索与实践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