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如恩
摘要:文化润疆在援疆战略部署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新疆的支援与帮扶,并且还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以及对文化深深的认同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文化润疆的重中之重,是维护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增强各族人民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要求。在教育援疆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润疆的重要作用,努力探索其基本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援疆;文化润疆
引言:
近年来,在援疆计划中加强文化润疆的观念和思想不断被广大的学者提出,并且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在2020年9月召开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充分说明了近年来中央援疆工作的主方向和出发点。本文在援疆背景下传统文化润疆的策略和作用方面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一、加强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疆地区的不断繁荣,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和百姓安居乐业,充分享受着党和国家带来的福利和发展红利,人们也都过上了和谐安康的幸福日子。但是一些西方国家却从中作梗,不断地在人权等问题上做文章,妄图分裂新疆,破坏新疆的和平繁荣与发展。
一个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前提是国家统一,各民族平等团结。只有国家内部统一,不受外部势力的干涉和侵扰,各个地区和民族才能够和谐稳定的发展下去,如果最基本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都做不到,那么发展也将无从谈起,国家安全也会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加强新疆与内地的团结,最持久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文化上、思想上、价值观上的同一性,开展文化润疆。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熏陶,使学生及其家长从文化层面上达到与中华民族主流思想的同一性,从而促使思想上和价值观上的同一性,使中华民族大团结有更深厚牢固的深层基础。
在教育援疆过程中各学校应加强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传播和培养,不断让具有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滋润当地百姓和学生的心田,在潜移默化中运用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当地百姓的爱国情怀。
例如,对当地的教师和学生定期开展关于新疆历史和传统的讲座,让他们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民族的认同感,深刻地明白新疆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产生相应的自豪感。援疆教师还可以在日常课堂中开展传统文化的教学,从学生抓起,注重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的教育和培养。给孩子们种下一颗颗民族团结的种子,通过对孩子们的教育来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地区的变化和进步。
二、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提高当地百姓的文化水平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在边疆的一些边远地区,当地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较低,很多百姓没有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文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在提高當地百姓文化水平的过程中,通过再次让这些百姓重新进入学校,和学生一起上课的方式来提高文化水平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在边疆地区许多的村落中,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是成年人,并且早已经承担了支撑家庭的义务,如果让这些人重新进入学校,那么家庭将失去收入来源,他们本人也会产生抵触情绪。
在实施教育援疆过程中,努力让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让当地百姓利用日常闲暇时间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明白中华传统美德。一方面,不占用他们过多的时间,丰富百姓的日常生活,提升百姓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可以从整体上改变村子的精神风貌和社会风气。
例如,援疆干部和教师采用沉浸式教育方式,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或走进村落,走入千家万户,讲述红色革命故事,演唱红色歌曲,排演红色短剧,将红色文化渗入当地土壤,让红色基因融入百姓血液。进而增强当地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三、诵读中华经典,学习传统文化
在实施教育援疆过程中,要注重对当地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永远都不过时,永远都有值得借鉴和吸收的部分。我国传统文化凭借着独特的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在新时代的援疆教育中仍具有强大生机与活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的过程中,应不断提高传统文化在教育过程中的比重,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不断吸取和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和道德层面。
例如,通过让初中学生诵读经典,传承国学来明白相关的道理,让学生明白“感恩”,懂得“知行合一,明德和善”。在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学生长大成才以后,一定会更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家乡,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心。
结语: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任何时代都有着强大的生机与活力,都能够在教育中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在国家教育援疆工作中,要积极利用好我国的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来支援边疆地区的建设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
参考文献:
[1] 马岩.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策略研究[J]. 读与写,2021,18(23):74.
[2] 齐燕.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研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11):123.
[3] 高丽. 二十四节气: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3):18-20. DOI:10.3969/j.issn.2096-224X.2020.13.007.
[4] 贝丽柯孜·麦苏木. 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考[J]. 课外语文(下),2020(11):50-51.
江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援疆教师在受援学校实施“文化润疆”的方法路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