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德三
摘要:思维导图(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目前思维导图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并不是很广泛,很多孩子能认识思维导图却不知如何应用、绘制,更不太理解其对于数学学习的意义。基于这一现状,为培养学生从低年级段就养成利用知识结构学习数学的好习惯,本文从两个案例着手谈谈如何引导低年级段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并体会其意义。
关键词:低段 引导 绘制 思维导图 意义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大多数的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互相联系的结构。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础结构。”他认为,学生只有掌握了知识的基本结构,才便于知识的迁移。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将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网络体系的媒介。学生往往会在学完一个单元或一本书的内容后,出现知识混乱、无序等情况,因此我们要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综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使学生在脑海中对学过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网络体系。
一、思维导图的认识及绘制示范
低年级段孩子大多数都不知道思维导图,更不知其作用。为了让他们能理解思维导图这一抽象概念,笔者给它换了个具体形象的名字叫“知识树”,并解释:树干表示这部分内容的总称。例如,一年级上册学的《认识图形(一)》和一年级下册学的《认识图形(二)》。如果要把这两部分内容放在一起比较,就可以在树干上写上“认识图形”(老师边说边画)。确定了树干,咱们再来看看树枝。于是提问:“《认识图形(一)》主要学习的是哪类图形?”通过对知识的回顾和思考,学生总结得出:《认识图形(一)》学习的都是立体图形。“那都有哪些立体图形呢?他们有哪些特征?”笔者继续引导。孩子你一言我一语激烈讨论(此过程允许他们翻书),总结出:认识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体。正方体由6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围成,看起来方方正正;长方体由6个长方形围成,也有的长方体里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它们看起来长长方方;圆柱是由三个面围成的,上下是两个大小完全一样的圆形,侧面是一个光滑的曲面,它们上下一样粗;球体是由曲面围成,无论从哪个面看过去都是圆形的,易滚动。孩子们在讨论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并亲眼见证了自己“种”出来的知识树茁壮成长,笔者趁机启发:“那《认识图形(二)》中我们学的又是什么?它们和《认识图形(一)》有什么关系吗?看看谁能率先发现这里面的小秘密?”孩子们讨论、思考的欲望越发强烈了,不一会儿就得出结论:认识图形(一)学习的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由四条一样长的直直的边围成,看起来四四方方;长方形由两长两短两组直直的对边围成,看起来长长方方;圆形由一条光滑的曲线围成,没有尖尖的角;三角形由三条直直的边围成。它们都是平面图形,其中正方形能围成正方体,长方形能围成长方体……
把课堂交给学生后,笔者惊讶地发现他们说的远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甚至还回忆出许多知识点。到此,这棵知识树已经硕果累累(如图1)。笔者继续追问:“同学们,这棵树厉害吗?它把两个单元的内容都画在了一棵树上。不仅如此,我们还能清晰地看到这两个单元所学内容间的关系。现在你会画知识树了吗?”
这一节课上得轻松又愉悦,孩子们不仅将这两部分内容串联起来,初步感受到了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在所学的知识上有了升華,更是初步感受到了思维导图的魅力所在,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引导孩子绘制思维导图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和绘制练习,孩子们已经基本明白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并了解了其作用。但想要孩子真正认识到思维导图的意义,还要给他们多制造一些需要用到思维导图来梳理知识的机会。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和第六单元的《100以内的加减法(一)》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因为内容相似且中间隔了一个单元,很多同学就出现了知识混乱,甚至不知道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十分不利于复习和系统性的学习。于是笔者提问:“怎样才能清晰对比出这两个单元所学的内容呢?”有了前面的基础,大多数孩子都第一时间想到了思维导图。我们一起大致梳理了内容后,孩子们纷纷创造起自己的知识树。通过孩子们一个个上台展示、解读自己绘制知识树的过程,能很明显感觉到他们对第四、六单元的内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观察后发现,大部分的孩子还是按照第四、六单元的内容去给两部分知识分类的。于是笔者趁热打铁,用新的分类方式打破了他们的固有思维,让他们明白思维导图的绘制思路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创新的。笔者将第四、六单元的内容按照口算和笔算分成两类,再按照加、减法及是否进位、退位往下细分。(如图2)
三、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复习
三年级时班级里几乎所有同学都能绘制一幅成熟的思维导图了,此时的目标应从能绘制出出色的思维导图,延伸到能够准确地明白什么时候自己需要绘制思维导图,如何利用自己绘制的图来帮助自己复习。
三年级上学期,当学习到重量单位时,笔者发现有不少同学对各种单位换算知识产生了混淆,其原因有:学生对一些单位没有形成具体的定量感知(如不知道1 cm,1 m,1 min,1 g具体有多少等);对一些单位进率记忆出现混淆;缺乏系统的知识梳理和充分的巩固应用。想到这里,笔者准备先带他们来一次单位大梳理,然后再进行单位换算专项训练。通过一节课的梳理,我们总结出了截至目前学过的所有单位:计数单位、长度单位、容量单位、人民币单位、时间单位、重量单位,也发现了其实大多数同学对单位具体定量的感知掌握得还可以,只是学的单位过多,得不到及时巩固复习,对进率产生混淆。找到原因后很多同学都能自发地绘制思维导图进行整理。通过整理,单位问题变得越发清晰明了,像计数单位、长度单位、人民币单位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而容量、重量单位是1000,时间单位特殊一些,相邻单位的进率是60。梳理清晰后,同学们纷纷对照自己的图进行知识巩固和专项训练。通过一系列的整理复习课,同学们渐渐地熟悉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复习的好方法,越来越多的同学能够自主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复习。
我们在复习课中应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使得学生能真正利用好思维导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吴正宪.吴正宪给小学数学老师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0.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