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玛,商 钰,刘 学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浙江 绍兴 312000)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变电站检修控制的安全要求,文献[1]中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自动化措施来防止误操作;文献[2]中则采用了一种配置独立五防设备主机的方法进行五防检测,以提高误操作判断的准确性;文献[3]提出了一种辅助判断方法,通过在辅助设备中增加具有逻辑锁定功能的开关操作,降低漏检误操作的可能性。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通过五防监控模块[4],可以实现全站运行中的防错判断,但这些“五防”检测方法存在几个问题:(1)采用传统的逻辑阻塞方法,即事先建立软件阻塞逻辑或硬件电气阻塞逻辑;但由于闩锁逻辑本身的完整性也难以检查,因此难以确保这些闩锁逻辑的准确性;(2)在集中控制模式下,缺乏完善的预防误操作的手段,此时安全检查模块只能实现站内所有设备运行的防错检查功能,而不能实现站间防错检查。
文献[5-8]提出了拓扑反操作的思想,避免了传统的逻辑阻塞规则定义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分析的变电站防误操作方法。该方法从电力系统防错的基本原理出发,不采用传统的五防规则逻辑定义,而是先建立整个网络的拓扑模型,然后基于快速搜索算法来构建整个网络,通过对拓扑模型进行分析和动态跟踪,预测出设备运行后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自动判断设备的可运行性,以满足传统站与变电站之间防错需求。研究结果可为电力系统防误操作检测提供参考。
本文根据电网的特征建立电网设备拓扑模型,依据图论原理,将电网设备抽象为仅具有“节点”和支路”的图论模型。具体来讲模型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根据电网设备的特点,将设备抽象为仅具有“节点”和“支路”的图论模型。其中在变电站的主要接线图上,每个设备外部电气连接的每个逻辑点都是一个拓扑点,利用拓扑理论分析时主要是计算设备在每个拓扑节点的运行状态。拓扑模型中主接线的每个开断装置都对应于图论的一侧,开关的状态则决定了该侧是接通还是断开,根据IEC61850 的模型定义,为拓扑点添加类型定义,如下所示。
拓扑节点所包含的信息:{拓扑点编码;拓扑点类型;现场状态}其中,拓扑点代码是网络节点号,需要在拓扑计算之前给出;拓扑点的类型分为:电源点,接地点,负荷点和其他主要设备连接点;电气连接状态分为:充电状态,接地状态,断电状态和悬浮状态。
拓扑支路对应于电网中的分断装置,即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拓扑支路模型如下。
支路模型所包含的信息:
在拓扑计算之前,需要给出拓扑支路代码,即支路的编号;拓扑支路类型是与该支路相对应的设备类型,包括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开-关状态表示开端设备是关闭还是断开,由逻辑量“0”和“1”表示。
对于具有n个固定点且没有自环路的连接拓扑图,邻接矩阵A是相对于主对角线对称的n×n阶方阵,当拓扑图中的节点i直接连接到节点j时,矩阵的元素aij=1,而当节点i和节点j不直接连接时矩阵元素aij=0。
根据上述方法,电网中的所有设备都被抽象为节点和支路,节点和支路的每个组件都包含一个下标字母。搜索网络中的电力设备,并使用邻接矩阵记录任意两个节点的下标、连接关系aij以及它们之间的路径,从而构成支路信息,拓扑网络搜索和形成流程图如图1 所示。
图1 拓扑搜索流程图
经过如上步骤的分析和抽象,变压器,刀闸和母线已抽象为节点和支路的数学模型,节点之间的拓扑连接也以邻接矩阵的形式存储在系统中。但邻接矩阵仅反映了相邻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实际上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更为重要,为此本文采用广度搜索算法[9-11]完成此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1)在图中选择任何未访问的节点vi作为起点,并将vi标记为已访问。
(2)找到与vi连接的节点vj并将节点vj放入电网节点集Node 中;
(3)确定是否已访问vj,如果已经访问过vj,则将bij定义为一个支路,并将bij放入cotree 集合中;否则,将bij放入branch 集合中。
(4)将vj标记为已访问。
(5)重复步骤2、3 和4,直到访问了与vi相邻的所有节点,然后转到步骤6。
(6)用vj作为起始节点重复步骤2、3、4 和5。
(7)如果访问了网络拓扑中的所有节点,结束搜索,否则返回步骤1。
根据初始化分析算法定义整个网络的初始电气环路,每个电气环路包含其自己的节点和支路。初始拓扑分析完成后,将保留这些环路集合,此后无论网络中设备状态如何变化,网络拓扑都只会搜索断开的支路,并将搜索范围限制为相同的电压水平。计算时将开关位移事件用作系统拓扑分析跟踪算法的启动信息:
(1)开关闭合
开关具有“闭合”事件,即开关通过“断开和闭合”而移位,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如果开关设备两端的节点不是同一电气环路,则它们将合并到同一电气环路中,并将新关闭的支路添加到New Electric Island 的支路集合中。
②如果开关设备两端的节点属于同一电气环路,则电气环路母线的数量将保持不变,并且新支路将添加到电气环路的共树集合中。开关闭合时的流程图如图2 所示。
图2 开关闭合状态跟踪
(2)开关断开
当开关被“闭合”移位时,根据上一节的分析结果,首先判断开关断开的支路属于哪个电气环路,如果断开是连续的,则不更改电气环路,并且断开的支路将从原始的cotree 集合中删除;如果开关断开后支路也断开,则设置两端的节点号切换到i,j并使用i作为起始节点来使用广度搜索算法:
①如果无法搜索节点j,则意味着开关断开并且电气环路断开。此时执行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 从原始的电气环路支路集合中删除断开的支路;
步骤2 将此搜索中找到的节点以及相应的支路,在支路中创建一个新的电气环路。
步骤3 从原来的电气环路上拆除新电气环路的节点和支路;
②如果可以搜索到节点j,则表示断开连接后电气环路不会断开,并且将连接到该节点的所有节点都设置为bj;并且在支路集的共树集合中必须至少有一个这样的支路:一个端节点设置为bi,另一端节点设置为bj,此时,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 从原始的电气环路支路集合中删除断开的支路;
步骤2 在支路集中搜索到这样的支路之后,将该支路定义为支路并将其添加到该支路中。
开关断开流程图如图3 所示。
图3 开关闭合跟踪
“五防”是指预防检修操作中,对电力系统切换时经常发生的五种误操作事故进行判断[12-13],应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通过拓扑计算的结果来判断,具体判断方法如下:
(1)防止误分合断路器:通常下拉式断路器不需要阻塞规则,当开关闭合时,断路器一端的拓扑节点处于充电状态,一端处于接地状态时,则禁止断路器工作。
(2)防止带负荷分合刀闸:假设隔离开关已断开,则需要进行拓扑计算,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禁止带负载的隔离开关动作,隔离开关操作后,系统中负载节点的充电状态将更改。例如在部分断开开关之后,在隔离开关之后,一些负载节点从充电状态变为断电状态,或者一些负载从断电状态变为充电状态。在操作之前或之后,设备两侧的拓扑点是不同的,并且拓扑点所在的拓扑环路上有负载线设备或电源点。
(3)防止误入带电隔离区间。
(4)防止带电挂接地线:当接地线路设备的顶级运行状态为活动状态时,禁止接地线路操作。在接地刀闸的末端,拓扑节点的状态接地,当另一个节点的状态上电时,禁止接地刀闸操作。
(5)防止带地线合刀闸:对于接地的开关设备或接地的设备,拓扑节点一端的状态为接地,如果设备另一端的另一个节点的状态为活动,则应禁用该开关动作。
本文将图4 所示的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图用作仿真对象,其中每个节点设备的初始状态信息如表1中所示。假定在初始状态下,断路器隔离开关处于闭合状态,而接地刀闸处于断开状态,使用第2 节中的方法初始化并分析电气环路,结果如表2 所示。
表1 节点初始信息统计表
图4 变电站主接线图
(1)如果节点14 和17 之间的接地开关闭合,则必须分别获得14 和17 节点所在的电气支路的带电状态,其中节点14 属于第1 电气支路,处于充电状态;属于第4 电气支路的节点17 接地,因此无法操作。
(2)如果现在要断开节点7 和8 之间的隔离开关,则假定隔离开关已断开,并根据2.2 节中的方法更新电气环路。更新后的电气环路如表2 所示。由表2 可知在断开节点7 和8 之间的开关之后,负载节点11 和16 从充电状态变为断电状态,并且可以判断出该操作属于负载断开状态,此时应禁止隔离开关动作。
表2 假设隔离开关断开后电气环岛的划分
由表2 中结果可以看出,假设表1 中的节点11和16 已经断开后,得出节点8、9、10、11、14、15、16、19、20、21、22 将出现故障,因此在表1 的节点状态条件下,不能断开节点11 和16。可见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对可能存在的误操作进行提前预判,并给出预判结果,以达到避免误操作的目的。
本文基于电力系统的特性,从拓扑理论出发构建了一套电网防止误操作的方法。可实时计算和分析变电站主设备的多种运行状态,并使用网络拓扑计算来判断误操作。该方法基于防伪判断标准,具有逻辑锁定规则简单,实现方便的特点,可以有效避免操作锁定规则泄漏设置或设置不正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