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的风俗性研究

2021-11-13 04:24
戏剧之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秧歌风俗民间舞蹈

(吉林艺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在中华大地上辛勤生产、不息劳作的人民,有的以农为本,有的以牧为业,有的狩猎为生,有的捕鱼过日,这些生产生活方式在不断的日积月累中,也衍生出了不同形态的民间舞蹈。

一、生产风俗中的民间舞蹈

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彩陶文化时期,中华先民就逐渐超越了狩猎和采集经济的历史阶段,进入了以种植业为基本方式的农耕时代。在原始时代,也创造了《扶犁》这一乐舞,以舞蹈的形式来表现耕作收获的风俗。汉民族极具代表性、流传较广的民间舞蹈“秧歌”就与中国广泛种植水稻有关。农民们在行距整齐的秧苗间绕着秧苗右、左、上、下地蹚水变步前行,这是为了防止踩伤秧苗以及防止泥水溅身。在秧歌舞中贴着地面走的舞步,即与这种水田劳动的步伐有着内在的联系,秧歌舞中的“十字步”与绕着秧苗蹚水的动作形态十分相似。据传统舞蹈老艺人说,他们的舞蹈动律就是防止踩伤秧苗以及防止泥水溅身的干活动作的再现。秧歌及其他秧歌类民间舞蹈如“花灯”“花鼓”等大都兴盛在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地区。花灯、花鼓是具有水乡特色的民间舞蹈,与北方秧歌同源异流,这两种形式都源于水稻种植的劳动生活。明代文献《帝乡纪略·风俗篇》记:“二邑插秧之时,远乡男女,击鼓互歌,颇为混俗,州则绝无矣。”这里的州,指朱元璋家乡凤阳一带,二邑,指距凤阳约百公里的泗州、眙盱二地。通山地区农民在田间劳动时,常有“插秧鼓”的说法,即边击鼓边即兴编唱歌曲以指挥劳动,当地称“鼓匠”为领唱,众人往往接其尾音和唱,以激发生产热情。“插秧鼓”后来发展为“秧鼓舞”,此风俗也与秧歌近似。

流行于中国许多地区的采茶舞、织网舞及扫蚕花地、跳春牛等民间舞蹈,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地采茶、织网、养蚕、犁田等生产方式及有关风俗。江南一带如浙江有民间舞蹈“采茶灯”,又称“采茶戏”,处州府青田、遂昌、龙泉等地均有流传。其舞蹈动作婉转纤细,基本动作是一手托篮,一手下垂,手心向后,走动时,手腕前后自然摆动,加之踮脚碎步和原地踏步,动作贴近生活,一般都含有“采茶”“攀枝”“放茶”等动作,边唱边舞,形成了清秀、细腻的民间歌舞风格。

二、生活风俗中的民间舞蹈

中华民族的生活风俗是多姿多彩、令人迷恋的,而表现这种风俗的民间舞蹈更是美不胜收。

傣族居住的地区山川秀丽、江河清澈,傣家女往往紧裹贴身筒裙,亭亭玉立,小步行路又高位挑水,这些生活中的倩影,本就是极美的姿态,融入到民间舞蹈中,就显示出了担起水桶小步轻移,胯部提起,窈窕婀娜的体态。一个常见的起伏动律,往往是重拍向下沉,慢慢地沉,向下走要均匀,脊椎要垂直,蹲的时候不能前倾也不能后仰,脊椎对着脚后跟下沉,向上提的时候要缓慢,和下沉时一样。如此的舞蹈动律中总含有恬淡、幽静的气质,凝聚着东方艺术的线条美。恬静细腻的“孔雀舞”,舒适柔和的“嘎光舞”,因富有造型美,充满律动,衔接性强,韵律徐缓的特点而受到广大傣族人民的喜爱,并流传至全国各地。因一些傣族人信仰小乘佛教,所以当地舞蹈除受到泰国、缅甸、印度等国舞蹈的影响外,还明显地让人感觉到了小乘佛教的韵律。

朝鲜族妇女着长裙、穿束胸衣,受其着装风俗的影响,舞蹈中就必然会出现深呼吸、长吐气的韵律。气息运用是朝鲜族舞蹈表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朝鲜族舞蹈是动律与风韵、内在美与姿态美的融合,是通过特有的节奏形式,经由朝鲜族舞蹈独具风格的呼吸方法和气息运用方法而呈现的。朝鲜族人还有一个习俗,在严寒中,火坑成了他们重要的生活物件,他们从而形成了盘坐的习惯,长期的盘坐容易形成屈膝、弯腰、含胸的体态。这一体态特征在朝鲜族舞蹈中表现了出来,也形成了朝鲜族舞蹈含蓄、柔美的风格特点。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其民间舞蹈以膝部的“颤”、胯部的“懈”、腰部的“前倾”为主要特征,舞蹈时上身前倾呈俯视状,似以身体抚摸大地,表现出的是一种他们对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高原大地的无限眷恋之情。藏舞“果卓”就是一种古代人围着篝火、锅台而舞的圆圈形自娱性歌舞。

三、礼仪风俗中的民间舞蹈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早在两三千年前的周朝便形成了礼仪的文化制度,但其施行范围主要限于王室。汉代独尊儒术以后,礼仪制度更趋规范化、普及化与世俗化,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人生信条被引入了治国理家、求学问道、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孔子逝世后,以宅为庙,学界认为为了纪念他,便有了以“六代之乐”演奏于庙堂的祭孔乐舞。西汉以来,历代皇朝均以钦颁之令规范祭孔乐舞的编制、乐器、歌章与舞谱。隋文帝仁寿元年(601 年),有专门创作的以颂扬孔子为内容的乐舞。此后,代代相袭。祭孔乐舞包括“宫悬之乐”“八佾之舞”“轩悬之乐”“六佾之舞”及“登歌”等。整个乐舞由歌生、舞生和乐生三大部分组成,还有指挥作乐、起舞的麾生、旌生等。音乐庄严肃穆,舞姿雍容律正、古朴典雅。古时多个朝代,不仅在曲阜,在国都所在地及周边辖区,每年春秋季二八月的头一个丁日和孔子诞辰纪念日,都有祭祀孔子的礼仪。要求“凡舞合字”,即舞蹈须依“舞谱”所述的形式、动作进行,舞蹈人数、乐器、音乐、迟疾等,都有具体的规范。舞蹈中“开”(纵横两分)、“合”(纵横相加)、“执”(齐肩执之)、“举”(起之齐眉)、“衡”(平必执立)、“落”(向下执之)、“挂”(向前正举)、“呈”(向前耳偏)等动作,在一般的祭孔礼仪中也可看到,礼仪与舞蹈的内涵、形式彼此已融为一体。

礼仪并非都来自于社会强加给人的规章法则,它部分也契合了人的本质、本性,成了人的内在情感得以满足、交流的方式之一,所以在许多地方还形成了礼仪风俗化的民间舞蹈。这种舞蹈讲究程式、规范,具有历史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与传承性。礼仪的约定俗成还体现在中国许多民族与地区的交际、饮食等种种习俗中。如土族婚礼要跳“安昭”舞,一人领舞,众人随后,歌舞协调,以此表示人们的祝福和庆贺。除最开始跳“安昭”外,婚礼中另有三次舞蹈:第一次是阿姑们在女方家门前迎接“纳什金”(娶亲人)时,排成两行,手挽着手,由领头的两人摆动“妥偌”(见面礼),以及与阿姑们边唱歌边跳着向后退;第二次是新娘改发式到起程前,由纳什金从新娘房门、堂屋门直至大门前,一边唱“依姐”歌,一边用双手左右扇动褐衫衣襟,原地踏步或左右摇摆,徐徐移动;第三次在男方家门口,由送亲喜客围绕着迎新娘的“宝斗”,跳“安昭”舞的主要动作。

四、节令风俗中的民间舞蹈

节令,即节气时令,体现了某个节气的气候和物候。在许多地方会把一部分节令当作节日来过,也会因为民族差异把不同的节令当作不同的节日来过。在中华民族文化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由于各民族的历史、信仰、习俗等文化现象周期积淀,以及欲望追求、情感宣泄、意志表达方式的民俗化特性,节令风俗早已形成。

就以元宵节(又名“灯节”“上元节”)为例,其大约源于西汉。据传,汉惠帝死后吕氏擅权,高祖遗臣周勃、陈平等于公元前180 年正月十五翦灭“诸吕”,拥刘恒登基,即汉文帝。文帝为庆贺这一天,就在每年这天晚上出宫游玩。元,有“首”、“始”的意思;夜,在古汉语中又称“宵”。文帝因此定为元宵节。武帝时,司马迁完善《太初历》,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元宵节被列为重大节日。元宵节放灯、吃汤圆等习俗也流传后世。隋唐时期,元宵节有歌舞百戏大表演,宋朝时期,城乡更有各种民间舞队狂欢于街道,这一风俗至明清益盛,元宵节成了各种民间舞蹈集中展示的节日。

在节日风俗中,最流行的民间舞蹈当推“龙灯舞”,而且各地的形式不尽相同。广东“火龙”在龙身内从头至尾用导火引线连接,装上烟花,舞时点火烧龙,舞者赤身光膀上场,让烟花溅落在身上来祈求幸福吉祥;湖北“地龙灯”,浙江“奉化布龙”、“板凳龙”等,都盛行于元宵。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故而浙江开化人在中秋节舞“香火草龙”。舞“香火草龙”是开化县农村流传甚广的一种独特民间习俗。当地草龙用稻草扎成,并插上密密匝匝的香火,舞起来龙动风生香火亮,草龙就像一条火龙,在月色星光之下,烟雾缭绕,香火闪耀,草龙如腾云驾雾一般狂奔飞舞,蔚为壮观。相传元至正二十二年,还未坐上皇位的红巾军首领朱元璋打仗后过云台(即今开化苏庄镇)休整,喜见中秋明月之下吉祥的草龙似神龙一般,即题诗一首:“岁到中秋八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满天星斗拱明月,拂地笙歌赛火龙。”四川“铜梁大龙”头、身、尾共二十四节,象征一年二十四个农事节气。

各地与节令风俗有关的民间舞蹈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形式与内容,各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欢度佳节,载歌载舞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形式。山西朔州地区每逢元宵节群众都要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扮成杨雄、宋江、石秀、武松、林冲、阮家三兄弟等梁山英雄人物跳起传统民间舞蹈“踢鼓秧歌”,表演形式有大场子、小场子和过街场子三种。踢鼓表演雄壮奔放,步伐大而刚健;拉花的步小而颤动,表演袅娜柔软;对舞的交手类似武术中的对打。大场子红火热闹,气势大,阵式错综复杂;小场子表演者需有过硬的功夫和一定的技巧;过街场子在大小场子表演前表演,穿街过巷,边走边表演。三种形式各有特点,交叉进行。

五、结语

中国民间舞蹈主要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而礼仪、节令等各种民间习俗则是其动作的主要依托及风格、内涵形成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秧歌风俗民间舞蹈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昌黎地秧歌
《红楼风俗谭》
跟踪导练(四)4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