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运用戏剧“规定情境”创设幼儿语言环境

2021-11-13 04:24
戏剧之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戏剧创设交流

(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0)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幼儿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自主利用周围人的帮助以及资料,通过自我意义建构获得的。

我国幼教领域的各阶段皆认为幼儿口语发展需要语言环境,但当下的幼儿园很难为幼儿创设适合交际的对话场景,教学更普遍忽略了对幼儿社交口语的引导和培养,师幼之间互动或“师讲生听”,或“异口同答”,教师在设计语言活动时,更倾向于简单易管理的“讲故事”,活动目的和要求变为复述或背诵,甚至为了“安静有序”,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全程零交流。布鲁纳认为,儿童不是在隔离环境中学习语言,而是在交往中学习语言,所以,要提高园内幼儿口语发展水平首先应为幼儿创设语言“运用的过程”和“积极应答的环境”。

戏剧是综合艺术形式,将语言教育以戏剧形式展开,教学将从扁平走向多元,在戏剧规定的动态情境中,教师的教学内容输入与幼儿具身学习体验同时发生,让语言活动既有趣又有序。

戏剧“规定情境”属于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体系,包含“外部规定情境”和“内部规定情境”。在幼儿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与多位教师运用行动研究法,在不断尝试和反思中总结了适用于幼儿语言活动开展的多种“规定情境”和教学技法,将戏剧“规定情境”代入幼儿语言领域活动设计,在“规定情境”中,促进了师幼交流、幼幼交流。

一、戏剧“规定情境”创设幼儿语言活动的“运用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幼儿语言活动的设计不能仅重视“故事复述”,叙事性语言往往不适用于口语交际,而社交礼貌用语也不能仅是“背过了”,应重视在实际交流中幼儿语言的运用。我们在将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时,将戏剧中的人物角色、对话、规则和形态等因素融入到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对话场景。

语言的学习存在语言输入、内化、语言输出、反馈四个环节,交际口语需要具体语境才能很好的在四个环节中循环往复。因此,创设的“规定情境”必须为生动的社交语言场景。如语言活动《社交中礼貌用语》,教师往往先教习日常用语、幼儿被动复述,叙事性语言多,对话交流少,语言缺乏有效运用。

如果将输入性语言“礼貌用语”编进戏剧情景中,就可以让师幼通过角色扮演来达到教学目标。比如创设名为《请客》的“规定情景”。

第一幕:教师扮演“客人”去幼儿家做客时,“客人”使用话语A(礼貌用语)是语言输入,幼儿在与“客人”交流时,学会了话语A(礼貌用语),并完成了语言的内化;

第二幕:当幼儿扮演“客人”时就会使用话语A(礼貌用语),这个过程就形成了语言输出,在情境交流过程中同时完成了语言反馈。

在“规定情境”中,每个幼儿都完成了自然交流,语言的生成便贯穿其中。生动有趣的假定社交场景让幼儿身临其境,语言输入不需要教师“教”会,而是进行“隐形示范”的表演,幼儿也不用背诵,而是将语言在角色交流中内化,进而“模仿”表演输出,幼儿还可以在类似场景中使用和反馈语言。

在戏剧情境中演练过后,幼儿对语言的理解会更深入,在讨论环节,幼儿们纷纷举例所学语言可运用于生活中的类似场景。

二、戏剧“规定情境”创设幼儿语言活动“积极应答的”情景

“情境”是儿童语言的“生成器”和“培养皿”,而戏剧中“规定情境”的假定性对于搭建社交情境有着天然优势。幼儿是天生的戏剧家,他们比成人更容易进入假定的“情境”,生活中幼儿们经常在自创的“娃娃家”情境中自如交流,乐在其中。但在幼儿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课堂教学活动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聪明的孩子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儿童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在很多情况下只能是“观众”与“听众”,教学过程成了展示课程计划的过程。园内长期存在的幼儿应答不积极,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应答频次不均等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剧本”表演限定情节和规定少数“演员”参与导致的。因此幼儿语言活动情境的创设,主角应是幼儿,教师配戏,全员参演,不限剧情。

戏剧的“规定情境”不求故事完整,结局完美,仅规定关键情境即可让幼儿自由发挥,比如“规定情境”《动物运动会》中的情景: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一天早上,狮子大王召集了所有动物,来一起商量举办动物运动会的事……这个规定情境仅规定了地点、时间、事件,没有一句人物语言,而具体情节和语言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创造,未知的“情节”代替已知的“故事”,自由创造的“对话”代替既定的“台本”,这对于幼儿更具吸引力。

在语言活动的“规定情境”创设中,我们要保证全员“入戏”,每个幼儿都会根据其性格特点和语言发展阶段得到一个角色,没有人坐“冷板凳”,语言能力发展好的孩子会更自信,积极表演,但每个扮演的“角色”都有相关性,随着情节发展,其他幼儿也不得不跟随情节发展参与进来对话交流。比如《动物运动会》中,我们设定“跑跑组”“跳跳组”“飞飞组”,在“飞飞组”中设定角色为3 只“小鹦鹉”3 只“小白鸽”……情节的展开需要每个角色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对话,因此,扮演角色的幼儿便会主动积极的思考“说什么”,自然进入交流对话的情景。

三、戏剧“规定情境”中教师的“角色丛”创设“有趣有序”情境

在幼儿园中,教师们认为因幼儿语言表达行为和内容不可控,幼儿间表达能力有差异性,所以在教室里,教师们往往反对“自由交谈”,幼儿耽于教师的威严,只好“小嘴巴,闭起来”。

教学环境需要秩序,但更需要趣味,在戏剧“规定情境”中,每个人都要遵守戏剧规定,教师可通过转换身份,来组织生动有趣的教学。教师会拥有“教师”“演员”“裁判”等多个身份,教师“入戏”配合其他角色表演;教师“出戏”便可引导情节发展,解决活动进行中的问题。教师“入戏”是为了活动“有趣”,“出戏”是为了活动“有序”,但频繁“入戏”“出戏”可能会导致幼儿的不适应,我们可以通过脱戴头饰或“听话鼓”来解决此身份切换的问题。

教师在“规定情境”中表演,首先要求生动有趣,尤其是重要的“语言输入”,会成为幼儿的语言范本,还以《动物运动会》为例,教师扮演的狮子大王的关键性“语言输入”为:“我认为,跑步最适合比赛,因为可以比谁跑的更快!小燕子你说呢?”这段表述中给其他幼儿的话语范本为“我认为,XX 最合适比赛,因为可以比谁X 的更X”,因此大多数幼儿会参考教师的语言范本,这就是成功的“语言输入”,当然,还有部分幼儿并没有按照范本来说,老师可以运用角色来引导,比如以下活动场景:

学生(小兔子):“我觉得兔子跳的很远”(自创语言)

教师(狮子大王):很好,所以你认为什么最适合比赛啊?为什么啊?”(结合学生创造性语言,返回范本)

教师“出戏”主要为了保证幼儿语言活动的有序进行,“出戏”主要根据两种情形,一种是在“规定情境”表演的过程中,一旦情节发展拖沓无趣,幼儿便容易离开“规定情境”,教师此时便可“出戏”,作为“讲述者”的身份来增加戏剧矛盾,刺激幼儿表达。第二种是在活动出现秩序混乱时,教师“出戏”作为教师身份可利用“听话鼓”来提醒幼儿。“听话鼓”可以是摇铃或手鼓,当“听话鼓”响三下,大家安静,这个过程需要师生间配合训练为一种常规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如非必要,教师还是尽量不要“出戏”,有能力的教师可以在“入戏”状态利用角色身份维持活动秩序,引导情节发展,制造戏剧矛盾激发幼儿语言表达。

四、结语

情景对话,是人类学习的重要方式,无论西方的“产婆术”,还是东方的《论语》都呈现了具体情境中的人物对话,利用戏剧这种语言外化的过程,对幼儿语言的学习有促进作用。戏剧无论是作为学科还是作为教学手段,都有益于幼儿的各项能力发展。教育戏剧自西方传入已有诸多“习式”,但在“本土化”过程中还需因地制宜的改良和创新,将戏剧“规定情境”运用于幼儿语言教学,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虽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阻碍,比如教学领导的不重视,年龄大的教师不肯“入戏”等,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们都认同戏剧“规定情境”确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能力。

维果斯基认为:“人类语言与生俱来就是环境的产物,具有社会性。”“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幼儿无拘无束的天性使他们能快速融入戏剧“规定情境”中并渐入佳境。戏剧“规定情境”不仅能解决幼儿语言活动的环境创设问题,更为幼儿提供了具身学习的体验过程,让师幼“演”起来,活动“活”起来,在“假情节”中习得“真语言”。

猜你喜欢
戏剧创设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有趣的戏剧课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戏剧类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