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红
不忘初心,须常溯本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现代中国新闻工作者的理论本源,常学常思则常有所悟。
2020年以来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疫情告急,正常的生活、工作秩序完全打乱。互联网中陡增无数“传媒人”,“舆论场”明浪冲撞暗波涌动,几乎每个地球人都被裹挟其间,备受煎熬。在此疫情舆情在背景之下,重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相关理论,感受如同暗夜里寻找光明,对耳熟能详的几个重要概念也有了些许辩证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背后有政治,许多问题背后都有政治,要做好经济报道、社会报道,以及各个方面的报道,不讲政治是不行的。在阶级社会中,任何媒体都不可能独立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之外,那些号称绝对“新闻自由”、标榜是“独立媒体”的西方媒体或许不固定为某个政党提供服务,但一定受制于某个阶级某个资本。
在中国,“党媒姓党”是所有党报党刊“出生”时注定的,党媒的使命即是做党的喉舌、为人民发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出“政治家办报”,是要求媒体的办报意识中“政治意识”这根弦必须时刻绷紧,从政治大局的站位高度去分析新闻事实,处理新闻业务。这就要求新闻从业人员人人都必须努力成为“政治家”。
新闻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这些规律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拥有专业精神,敬畏新闻事实、新闻受众。在这一方针指导之下,成为“新闻家”应该是每一位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路的前进方向。
“讲政治”的新闻传播是在尊重、并充分运用传播规律后的新闻传播。只讲政治而不遵从新闻规律的传播是空喊口号,声虽高却无实质内容;不“讲政治”的新闻传播则如风雨飘摇中失去航标的小船,倾覆是其必然结局。
有着丰富新闻传播经验的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总是要伴随一场大喊大叫的,这就是宣传新制度的优越性,批判旧制度的落后性。”明确什么优越、什么落后,即是政治意识在发挥作用,而如何进行“宣传”和“批判”,便要以专业精神做支撑了。“政治家办报”和“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舆论工作中不可偏废,没有孰轻孰重之分。
一家健康的媒体,必然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同时倡导新闻专业精神的;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然是政治坚定,同时业务精湛的。
社会生活中,有阳光灿烂的广场,也有阴冷潮湿的角落。一个新闻事件的发展也往往一波三折,有高昂的鼓点也会做低沉的呻吟。遵循“正面宣传为主”的要求,就只能说广场不能谈角落,只许表扬先进不准敦促落后,必须努力营造出一团和气的舆论环境吗?当然不是。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曾说:“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版面上100%登的是正面报道,就算做到了‘正面宣传为主’了。更重要的是看正面宣传是否成为一张报纸的基调和主旋律。从根本上说,以‘正面宣传为主’的这个‘为主’,是个倾向问题。”也正因此,在有关新冠疫情的相关报道中,我们既观察到医护人员誓交请命书上前线的勇敢眼神,也瞥见了他们面对生命逝去时的无奈表情;既看到医生举着点滴瓶陪病人在去体检的路上停下来看夕阳的唯美画面,也听到了女儿敲锣救母时的急切声响。这些信息里面,有阳光也有阴霾,但经过党报党刊主流媒体的正面报道,传递给我们的都是积极向上能抵御风霜的正能量。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新闻舆论工作应当始终遵循的基本方针。这个“正面宣传为主”决不是只说好不说坏,保持一团和气的简单概念,而是以团结、稳定、鼓劲为导向的,是一个层次多样、内涵丰富的概念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如何能做到既保持正面宣传又直面社会丑恶?这需要新闻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引领时代;需要媒体和媒体人从大局谋划报道布局,从主流把握报道重心,使新闻舆论工作始终打在时代的鼓点上,活跃在火热的生活中。
“技术至上”还是“内容为王”,实际上是个根本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形式是用来承载内容的,必须为内容服务。
互联网功能日益强大的时代,传播技术迅速更新迭代,促使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且不断变化的变化。新的媒介形式更迭出现,对传统媒体产生着强烈的冲激,媒体融合重构工作似乎未及披挂布阵就已全面铺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些新兴媒体很快就高高举起一面大旗:“技术至上”,甚至要颠覆许多业已形成理论的成熟认知,例如“新闻五要素”就遭戏谑,“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似乎要被“图片、视频、直播、故事、观点”替换。
互联网技术确实让“媒体融合”飞速变化。从报纸、刊物到广播、电视,再到现在的微信、抖音、快手,媒体形式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且变化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相信我们现在正使用的最新媒介平台也很快就会被更新的替代。但无论传播形式如何创新、媒体形态如何变革,人们对新闻的需求核心都是这些媒介传递出来的内容。媒介,只是“媒”,只是“介”。变化的是形式,永远不变的是受众对新闻内容的需求。“总会有不同类型的传播渠道,但内容永远是根本。”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将技术建设和内容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提高技术研发水平,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新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
丰富、准确、权威的内容借助高度融合后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必将会产生更为强大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报告》,截止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64.5%。“移动优先”不再是个概念,而被人们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人人都是媒体人,人人也都在客户端。在如此背景下,职业的传媒人在做什么?能做什么?
网络传播的基本特点是快速、平等、即时、互动、服务、活跃,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还可以轻易做到分众、个性推送,让使用者获得极大的便利感和轻松感。但正是这些特点,使新闻传播严重碎片化,并呈现出明显的迎合姿态。
“政治家办报”和“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要求媒体和职业媒体人掌握新闻舆论工作的主动权,高举旗帜、引领导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以蕴含核心价值的内容,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这就需要大量有深度、有情怀、能让人反复阅读深刻感悟的较长篇幅的精致新闻作品。而对这样作品,就目前碎片化的流媒体来说,并不能完全胜任承载任务。这样的作品,除了能及时传播人文精神的审美、弘扬生命真爱的社会价值,还有纪实、留史的文本价值。对它们的承载,纸质的报刊应该仍是最好的介质。
对于新闻舆论事业来说,新闻是过程,宣传是目的。考核宣传工作有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考察其产生的“社会效果”是否好。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我们看到,许多网络推文动辄就获得10万+的点击量,许多推文会在某个时间点同时出现在许多朋友圈里;我们也看到,不少微信群里,人们的交流方式只剩下发推文和举起大拇指点赞。那些获得高点赞数的推文社会效果好么?从实际情况看,并不尽然。试想,你的朋友圈里,有多少推文你会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且能在看完后收藏并思考良久的?又有多少是“先点赞后观看”甚至是“只点赞不点开”的呢?
互联网使媒体的“发行”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但覆盖不等于到达,到达不等于入心。如果一味追求“点击率”和“点赞数”,而忽略新闻作品本身的质量,那就是本末倒置了,又如何实现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公信力呢?
不管媒体平台怎样变化,不论传播方式如何变革,新闻作品的质量都一定是全体职业媒体人在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融媒时代时要力保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故事可能是一条新闻的来源,也可能是一条新闻的内核,更可能是一种新闻的文本形式。因为故事里有人有事有情感有思考,故事讲得好,会让受众感同身受,情不自禁接受故事中蕴藏的认知和见解。近些年,我们惊喜地发现,中国的媒体也开始讲故事了,许多故事很吸引人。这些故事以文字、图片、视频以及综合各种媒介元素的融媒形式呈现出来,看时令人耳目一新,读后让人深深挂怀。但是,我们也无奈地看到,不少以故事的样貌出现的新闻稿,却被老百姓评价为“假”。例如2012年11月17日某报头版摆拍的女兵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图片新闻。
不同于文学创作,新闻不能靠想象。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事关生命,就绝不能大意待之,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虚构。虚构就如剧毒气体,新闻中哪怕参杂了一丝一毫,新闻的生命也会窒息。
刘少奇同志曾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说:“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你们做得好,对党对人民的帮助就大;做不好,帮助就不大;如做错,来个‘客里空’,故意夸大,反映得不真实,就害死人了。”
社会生活中从来不缺故事,也从来不缺愿意听故事的耳朵,缺的总是能真诚地讲述故事的人;新闻事业从来不缺平台,也从来不缺从业者的热情,缺的是“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