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丽梅
摘要: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也是研究历史知识的重要素材,在历史学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虽然部分教师开展了史料教学,但却未能充分认识到史料的教学价值,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局限于用图片史料或文字史料进行课堂导入,很少涉及其他形式的史料搜集、分析和解读,学生严重缺乏史料运用意识,历史课堂失去了特有的育人价值。因此,教师应合理地选择史料,精心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历史,以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史料教学法;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36-475
引言
新课改时代的来临促使史料教学法成为全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被更多的历史教师认可。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运用史料解学法使学生变得更积极主动了。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式直接关系着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一、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应用史料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还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让学生完成考试以及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当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后,他们才会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的个人素养就会大大提升。简而言之,历史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采取史料教学法。例如在教学“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时,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白工业革命的概况,然后在课堂上将古代人工纺织器作为教学史料,让学生通过这些纺织器去探索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了解纺织业的发展情况,加深自己对于工业革命的印象,这样一来就能帮助初中生构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二、借助问题导向创设史料情境
老师可以以问题为导向,创建相关的史料教学情境,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朱邦芬曾经说过:“提出好问题是创新第一步。”可见,问题分析研究直接关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而,老师要树立问题意识,通过提出问题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历史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史料情境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内容。[5]比如,在学习《北宋的政治》时,老师就可以巧妙结合科举制度的发展让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如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科举考试中的“连中三元”是什么意思?宋朝的文教事业对整个朝代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借助宋朝举行科举考试的“搜身之法”,让学生通过史料创建相关的历史场景,感受古代科举考试的严苛性,进而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科举制度对北宋政治发展的影响,体会“重文轻武”历史背景下科举制度对宋朝社会文化提升、政权稳定、社会安定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拓展历史视野,提升学习兴趣。
三、以史料为媒,联系古今,开发学生想象力
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史料搜集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思想特征进行准确合理的想象,从而对历史事件的发展进行深刻感知,正确认识历史的本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联系古今,發挥史料关联性的重要媒介作用。例如,在讲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用《燕翼诒谋录》真实的历史文字,让学生结合文字史料反映的情境进行白话文口语对话表演,一个小组在表演时,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想法,通过生生口语表演合作,帮助学生对古代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场景进行清楚的认识。部分学生表演后,再引导全体学生对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宋朝都市繁华、贸易盛行、经济繁荣进行感知感悟,可以通过一段文字了解到当时宋朝都市的主要娱乐方式,以及感受到宋词、元曲的流行,还能从文字“世界各国的使者都和宋朝往来,京城的集市上有四海八方的珍品奇货,宴席上有全国各地的美味佳肴,另外还有精湛的技艺表演供人欣赏,随处可见奢侈享受的生活”感受到宋朝时期国力的强盛。因本节课需要重点提升学生对宋词元曲的鉴赏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表演的形式进行判断,增强对戏曲艺术的了解与掌握,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四、运用实物史料,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真实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物史料具有不可移动性和珍贵性特点,这给实物史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随着现代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地球村的时代逐步来临,实物的外延得到了充分拓展,从单一的实物材料逐渐发展为考古文物、实物教具模型等,而教师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可以将实物实体、实物模型等实物史料最大限度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原始农耕生活”这一内容为例,在讲到“半坡居民的生活”时,文中提到“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教师可以根据实物图片引导学生利用一次性筷子和黏合剂,搭建半地穴式的小房子以及生产工具模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古代人类的生活。在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对模型进行实验,与学生共同探讨半地穴式的房子是如何适应当地的气候的。文物模型的制作是一个复杂且艰辛的过程。学生通过模型制作,能够满足触摸历史、动手实践的需求,在“做”中学习历史、感受历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史料教学法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也为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应当在历史教学中广泛应用,以便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珺珺.基于史料教学的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研究[J].新智慧,2020(21):75+84.
[2]张金堂.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20(28):306-307.
[3]刘羽.浅谈史料实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J].新课程(中学),2019(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