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铭苠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发酵引发了学生的应激心理反应,这也暴露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板。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文章分析了疫情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期望文章的论述能够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和借鉴,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做好常态化疫情背景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疫情防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研究
如今,世界范围内突发了多起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学研究人员表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同样也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因此,文章立足常态化疫情背景下,优化了大专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化危机为转机。
一、常态化疫情背景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一)身心教育失衡,部分学生心理应激严重
大专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面对疫情应对力不足,进而产生了强烈的应激反应。面对危机,个体可能会出现心慌、心跳加速等反应;轻信谣言甚至会让学生食欲减退、回避社交等,一般持续时间为6-8周,之后的适应性以学生自身情况而定。如若应激反应持续时间过长,必须采取干预措施,避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综合压力的持续作用,加剧了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近年来学生心理疾病现象在不断的增多,必须引起重视。受疫情影响,高校教育、学生的就业等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系列的改变加剧了学生的压力,加之部分学生原本的心理問题,更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疾病。特别是在春东两季,这是心理疾病高发期,同样也是疫情重返高峰的时间,随着人际交往的减少,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的加剧,更有甚者出现了自残的行为[1]。
(三)经验不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短板不断暴露
本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疫情防控正直学生寒暑假期间,这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阶段。原来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不断的被冲击。疫情防控之下,高校未能做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而且教师不知道对谁开展教育,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在疫情防控走向常态化之后,高校原来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断的被冲击,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大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一)制定阶段性的总体目标,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目标是统一思想的前提条件。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之下,必须加强暂时危机状态与日常教育的结合。同时,高校教师要系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根据Karl A. Slaikeu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分阶段开展“危机干预”的适应目标、发展目标。在疫情初期,为了完成适应性目标,要重点关注学生当下阶段的心理危机,以降低应激水平,使其顺应疫情下的生活、学习。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为了落实发展性目标,要重点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让他们获得全新的体验,抓住此次公共卫生事件,整合资源,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2]。
(二)坚持“不伤害”原则,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基本原则是开展工作的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院心理辅导站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在以心理危机干预、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不伤害”的原则,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稳定进行。第一,坚持区别性原则。学生的应激反应存在很大的不同,只有落实到个体中去,才能完成针对性教学。第二,坚持适度原则。加强主动干预与被动咨询的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时机介入,避免强硬操作引发学生的反感心理,加剧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三,协同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要和高校思政、生命教育结合起来,只有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构建“金字塔”教育模式,完善学生人格
1.做好陪伴,稳定学生情绪
在疫情防控初期,以稳定学生情绪为主要教育目标,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发挥“父母”的角色,陪伴学生度过难关;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的近期情况,以做好重点关注对象的筛选,并通过多个方面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另外,还可以开通心理咨询平台,结合地区心理援助资源,提供社会支持。只有将各方力量整合起来,才能稳定好学生的情绪。
2.科普宣传,调整学生的认知
在开课和返校期间的疫情背景下,以调整学生认知为教育目标,此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干预,做好科普宣传。通过“云追踪”管控重点人群,并根据疫情发展态势提升干预频率。另外,还可以发挥“云平台”的宣讲功能,将心理危机干预知识融入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中来,并通过引导学生对社会案例的讨论与交流,调整学生的负面认知。与此同时,“云咨询”还能向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对学生心理问题开展针对性指导。
3.启发干预,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返校后阶段的疫情防控期间,以反思为教学主要目标。在此期间,要发挥咨询师的作用,进行适当的干预。同时要对重点关注人群进行跟踪,及时转介特殊病例。另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对疫情的正确认识,提升学生的应对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本次疫情的反思,提升学生的正面认识,以良好心态应对此次危机事件。
4.教育鼓励,完善学生人格
在常态化疫情背景之下,要树立完善学生人格的教育目标,将危机干预不断的向常态化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此阶段要发挥鼓励的功能。通过长排查、建档跟踪、设置预警基线等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并通过课内外的教育活动等,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学生积极应对疫情的心态,完善学生人格。
结束语:
疫情防控进入到常态化阶段,高校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在“服务学生,突出实效”目标的指引下,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丁艺雪. 王晓梅.常态化疫情防控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创新[J].中国高新科技,2021(1):147-148.
[2]樊帅领. 张瑞. 浦静.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价值动能——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J].山东青年,2020(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