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

2021-11-12 14:19杨震
安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计量属性

杨震

摘要:受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弊端日益明显,会计行业也出现了若干不同的计量属性。而诸多计量属性之中,公允价值最受关注,也被人们视作与金融工具联系最为密切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外,最为重要的计量属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希望给予相关人员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计量;

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公允价值会计并未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公允价值会计的经济内涵和应用基础问题是较为显著的问题。公允价值会计操作不规范现象较为明显。对此,需建立非正常市场环境下,指导会计师正确操作公允价值会计的制度和规范。

1公允价值概述

IAC指出,公允价值主要指公平交易基础上,了解实际情况的当事人自愿用于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FASB认为,公允价值是双方交易中,资源购买或出售资产的金额。我国专业机构则指出,公允价值指公平交易前提下,交易双方自愿开展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尽管不同机构的界定有所不同,但是均秉承了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1]。另外,也考虑到真实性和关联性。公允价值充分体现了公平交易原则,交易双方需为持续经营的企业,无需清算、严重缩减规模或在恶劣条件下依然进行交易。

虽然会计准则中已经明确了公允价值的定义,但是我国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计量会计要素时,主要以历史成本为依据。这也明确了历史成本的主导地位。公允价值要体现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交换和债务性重组等原则,公允价值虽然是未来社会发展趋势,但是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明显问题。

2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优势

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公平交易的前提下,交易双方自愿开展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其可构建公平的交易市场,具有鲜明的优越性。优势主要体现在真实展现财务信息、增强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提高产权配置效率两个方面,以下笔者就从上述两个方面作简要阐述。

2.1真实展现财务信息、增强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相较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能够准确地展现企业资金流量概况、经营概况、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等与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财务信息。其可为决策人员提供丰富的信息,且公允价值在所有时间点均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可全面展现企业的潜在风险,为决策者的科学决策打下基础。

2.2有利于提高产权配置效率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公正性和时效性较强,可全方位展现资产、负债的市场价值,以此实现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预期目标,降低会计信息传递中的交易成本,规避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高产权配置效率。在市场披露的前提下,能够更加准确地展现企业运营情况,保护投资者的个人利益。

3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中的问题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遭受了一定的质疑,这与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密切联系。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获取公允价值投入成本较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不足等方面,只有以客观的视角看待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中的问题,方可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3.1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依然处于发展期,企业制度、市场体系、社会保障和宏观调控等均存在明显的问题。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开放、统一且有序的竞争格局,多种要素市场并未得以充分发展,市场价格机制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市场垄断现象严重。例如,资本市场中,新兴与探索是重要的特征。新兴主要指市场多方参与主体在前场、中场和后场均存在发展不完善的问题。基于公允价值层次市场活跃度的阐述中不难看出,若想增强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应建立完善且活跃的市场机制。

3.2获取公允价值需投入较高成本

受成本效益原则的影响,当前,公允价值计量成本过高。相较历史成本计量,应用公允价值计量需要投入更高的计量成本和审计成本。我国会计人员依然无法正确认识公允价值的内涵和获取公允价值的有效途径,会计人员技术培训的成本也随之增加。立足成本效益原则,若上述费用的总和超过其所产生的效益,则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也会淡出人们的视线。

3.3财务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无法顺应经济发展,我国高水平的会计人才数量有限,低学历的会计人员较多,尽管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是经济发展迅速,新会计制度准则的出台使部分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此外,以往我国会计准则主张应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并未考虑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且财务会计人员将反映、分析会計信息作为工作重点,但是对获取数据后所采用的估值方法并未建立起正确认知[2]。

4充分发挥公允计量价值的措施

现如今,应用公允价值受到了争议,计量中的不可控因素较多。但是公允价值是一种典型的计量属性,在会计计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若想合理、有效地利用公允价值,则需营造优质且完善的公允价值应用环境。为不断优化公允计量价值,要完善资本市场,高度落实责任制,加大监督力度,完善会计法律,且严肃惩处违法行为,重视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研究,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只有严格落实上述措施,方可更加全面地展现公允计量的价值。

4.1完善资本市场

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过程中,对资本市场产生了较高要求,甚至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其要求交易双方保持信息对称,这无法形成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且交易行为也不符合规范要求,我国市场存在明显的分割现象。所以,若想全面发挥公允价值的作用,则应该及时解决以上问题,打造优良的资本市场,从而建立较为稳定的价格体系。

4.2积极落实责任,加大监督力度

公司对公允价值应用的合理性直接关乎资本市场运营的效果。所以,公司内部要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对于公司滥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情况,加大监管力度。与此同时,注册会计师在公司财务报告审计过程中,要始终秉承小心谨慎的原则[3]。做出审计报告后,则需承担法律责任。考虑到注册会计师的第三方身份,信息使用者通常选择相信和采纳注册会计师的建议和结论。所以,要培养注册会计师的法律意识,以此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工作,履行自身的职责。

4.3完善会计法律,严肃惩处违法行为

部分上市公司受到利益的驱使会选择铤而走险,做出违法犯罪行为。所以务必严格控制利润操作,创建科学、有效的法律制度,严肃惩罚违法人员。另外,在线性的法律规范之中,应明确界定虚假会計信息的方法、追究披露虚假信息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的方式以及责任人间的责任划定等内容。

4.4重视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研究

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较短,其理论研究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为主,我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背景相对特殊,部分国外可用的经验,无法适用于我国,与我国的发展现状不协调。因此,有必要加大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研究力度。理论研究和成果的不足不利于公允价值的发展。基于现行的准则体系,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无法真正实现国际化建设。为此,需要将公允价值理论研究,创建公允价值独立的计算准则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

4.5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其一方面需要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也要具备过硬的职业判断能力。因此,务必高度重视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及守法教育,创建可从容应对复杂业务环境的会计专业队伍。若想达成上述目标,则应该开展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组织专业讲座,引导学员积极探讨,增加经费投入,确保学员能够准确地掌握专业知识,并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与价值。

4.6保障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缺乏可靠的信息会对决策者产生误导,由此引发较大的风险。所以,必须严格监控公允价值的应用,具备成熟的条件。如相对完善的公允价值信息发布系统、权威的资产评估机构、规范的监管机构,以此增强会计从业者的判断能力,在保证信息可靠性的同时,突显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这是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一种必然选择,对我国会计领域的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5结束语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成为日后社会前行的主流趋势。公允价值体系能够引导决策者做出更加专业和实用的决策,也可更加全面地维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为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有利于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油新华,高环成.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及其优化[J].经营与管理,2015(05):55-56.

[2]王海霞,刘占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运用问题研究[J].电子制作,2014(24):169.

[3]熊爱梅.财务会计计量属性中公允价值的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06):88-90.

[4]冯丕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20):120+140.

猜你喜欢
计量属性
我国税务会计计量与财务会计计量的属性探讨研究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发展及完善途径
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
对历史成本原则的检验与修正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固定资产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
论大数据对会计计量属性的影响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税务会计计量属性同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对比分析
资本保全概念、会计计量属性与收入确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