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霖
摘 要:新课改后,阅读教学注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深度的体验。本学期,国学启蒙阅读的实践在Z校得到初步探究,Z校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儿童阅读兴趣,通过合作探究形式制定学生启蒙阅读的方案,力争以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满足学生学习力发展需要。
关键词:研究理念;合作学习;活动反思;观察记录
一、研究缘起
国学作为中国文明的一部分,为青少年感受璀璨文化、励志前行提供动力。教师需重视国学启蒙读本的阅读对儿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该文认为现代儿童需要通过阅读“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1] 因此,让孩子了解历史,重塑中华骄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后新一代教师的使命。但笔者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外出务工较多,无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阅读能力普遍较弱,课外书阅读时间较少。
为解决学生阅读积极性低的问题,学校依托颇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结合诸葛文化礼堂和学校定期举办的“畅读诫子书”活动拓展学生阅读范围。学校将国学启蒙读本纳入学生常规阅读范畴,力求提高儿童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润泽”其思想品质。
综上所述,“农村教师对学生国学启蒙阅读兴趣培养的实践”是基于国学启蒙教材,引导儿童主动参与,谋求学生素养提升,促进农村儿童阅读能力增强的新型活动取向和价值研究。
二、研究实践
本校教师根据学生在校和在家实际情况,制定研究方案。教师力从研究儿童脑力开发规律,加强儿童辨音训练,补充经典阅读读本三方面改善学生阅读能力不强的现状,解决阅读效率低下的困境。
(一)研究儿童脑力开发规律
很多专家致力研究儿童脑力发展规律多年,且在该领域已有诸多研究成果。本校教师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结合心理学知识,探讨如何从儿童思想根源建立阅读习惯。
英国《自然》期刊关于儿童潜意识学习的研究。受试者对电脑屏幕的字母周边细小微点集中精力关注,当一段时间后形成惯性,即使微点稍加移动也能迅速察觉。由此可见,形成惯性是习惯的最初来源。根据该实验结果及人潜意识来源总结出“学习会对大脑造成长期的效度,使神经在辨认颜色、动觉方面快速很多。”[2]因此,教师需重视儿童时期潜意识对大脑皮层的影响。
为此,本校教师遵循儿童脑力发展规律,本学期通过国学角、国学故事演讲比賽、我向古人学品德等活动形式,对儿童熏陶国学文化。除上述分散活动外,学校倡导教师每天早读引导儿童集中精力诵读经典,让儿童享受浸泡式国学氛围,力求学生养成定时定点阅读的习惯,帮助儿童发掘经典启蒙读本的意义。
(二)加强儿童辨音训练
学校教师以团队合作形式,结合《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读本对儿童思想品质的影响,将国学读本通过教师示范吟诵,播放歌曲等形式让学生通过有意识、无意识的形式混合倾听,待学生掌握部分规律后,教学生吟唱诵读,分年段培养儿童国学辨音能力。[3]将一般说话速度用电脑记录,先慢后快播放,训练孩子听觉皮质地图变化有助于辨音训练。教学事实证明,长期用不同速度诵读经典读本,从听力、视觉、语言表达方面巩固认知结果,会对儿童走进国学、体验国学经典有长期好处。
因此,在上述教学基础上,本校教师从文字内容出发,通过诵读培养学生文字感知能力,通过国学系列动画片从视觉给学生建立文本的内在联系,通过畅说感悟让学生表达阅读后的真实感受。教师从不同维度给学生辨音训练提供支持,为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最终内化知识习得提供动力支持。
(三)补充经典阅读读本
充分挖掘国学魅力,让学生体验到国学的魅力所在,以此提升学生的国学阅读兴趣。笔者选取《经典阅读补充读本》[4]里两首《山行》让儿童诵读体验,作者分别是杜牧和姚鼐。学生通过对“寒山”“石径”“枫林”“霜叶”感悟了解杜牧笔下绝美的秋天;对“布谷”“石树”“水田”品读体味山路途中的乐趣。
由此可见,经典诗文读本为儿童阅读能力提升提供动力,促使儿童在规定范围内快乐学习,增加了教育者实现“着力改善教育环境(规划自在愉快的教学空间)”愿景实现的可能性。[5]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方法
内容不同的国学读物应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正确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学阅读方法。1.默读法。默读法是较为常用的阅读方法,其要求读者在阅读时默不出声、集中精神快速阅读文章,在默读中快速整合文章中心思想,这种方法更加适用于期刊报纸类的课外阅读资源,其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利于思考。2.泛读法。泛读法较为适用中长篇课外阅读文章,通过泛读学生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一个故事的完整性,从而开阔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例如“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学习,学生可能只是理解句子的单纯意思,并不知道整个故事的起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寻找黄忠为什么这样,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课外读物。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3.精读法。精读法是应试教育最为常用的一种阅读手段,通过文章主旨引导不断深入解析文章内容,深刻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思想观念。在采用精读法阅读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文章批注的阅读习惯,将自己对文章内容的解析表达出来,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五)以识字为基础,引导国学阅读兴趣
开展“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以此来实现大幅提升小学生阅读量的教育目的,从而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综上所述,扩展阅读量的重要性,而阅读是在识字的基础上开展的学习活动,识字不仅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完成阅读,同时也是进行深度学习的基础,若不理解文字的含义是很难理解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因此为了落实新课标,在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开展科学有效的识字、阅读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对于文字的学习兴趣,从而扩展农村小学生的识字渠道,大幅提升小学生的阅读量,为小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提升小学生的核心语文素养。
众所周知,人类的认知能力是随着年龄变化不断增强的,在小学年龄段更是人类认知变化的黄金时段,每一天学生的认知能力都在变化,因此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根据教育主体认知能力的变化,不断调整教学方式以此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该年龄段的小学生对于形象事物的认知更加容易,因此在识字与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尊重这一点,根据小学生的思维阶段及时改变教学措施。
识字是对汉字的一个记忆过程,在识字学习中要不断巩固记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遗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先快后慢的现象,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巩固小学生的记忆,在文字没有被遗忘之前进行巩固教学,从而加深小学生对文字的记忆。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遗忘规律,笔者在识字教学中开展先整体后局部、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熟悉后生疏的识字教学。先整体后局部是让小学生先感受文字的整体,再进行笔画学习。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识字教学是根据人类记忆规律开展的,人类对于文字的记忆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的。先熟悉后生疏的教学是根据小学生记忆规律变化展开的,对于熟知的文字小学生的反应会很快,对于生疏的文字反应会出现迟缓症状,我们可以根据这点变化,通过巩固学习加深小学生的文字记忆。综上所述,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变化规律,从而找到小学生的识字规律,提升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文字的学习方法,如语境识字、归类识字等方式,引导农村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增加农村小学生的识字效率。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注意力无法长时间专注于一点,单一的教学方式是无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开展多样化教学方式,提升农村小学生的文字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识字教学质量。
儿歌识字法与故事识字法:儿歌与故事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因此在识字教学中不妨将文字融入儿歌与故事之中,改编一些儿歌或故事让小学生进行传诵聆听,通过这种形式让小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感受,使抽象的文字学习更加生动,提高小学生的文字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质量。例如“问”字的学习,“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口,等待结果到。”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小学生在传诵的过程中,感受到汉字的字形结构,从而加深小学生对文字的认知深化学习。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儿歌改编,这样会促进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为小学生日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借助熟字识字法:艾宾浩斯遗忘规律揭示人类的记忆为记得快忘得也快,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借助熟字进行偏旁转变,从而加深学生对新字的记忆。通过这种对比小学生会更快记忆新的文字,同时在新文字的学习中加深对旧文字的记忆,起到了文字记忆巩固的效果,提升小学生的识字质量。
三、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结论
从农村教师对儿童国学启蒙阅读兴趣培养的实践策略可见,教师对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已初见成效。教师在新政策引领下正带领儿童以不同形式走进经典,让启蒙读本成为儿童内心与历史文明接触的桥梁。
但因本校初次尝试此教学模式,且不仅仅以课堂教学形式统一组织,所以存在部分班级效率低下,班级之间效果差异大,年级间效果不均衡的现状。
(二)研究建议
为提升教学品质,优化教学效果,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各年段班级明确分工,教师以团队合作形式统一教学进度。本校教师可一改往日教师单独面对自己班级组织教学的形式,课前先对学生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瓶颈和困境。然后,教师将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在集体备课时重点讨论,力争解决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细化活动方案,加强活动反思。笔者观察后发现学校创设多种活动,力争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国学阅读氛围。可是由于方案不够细致,导致活动效果和預期不符。因此,组织者可以请各参与教师记录自己的活动反思,为下次活动的组织提供更多可行性参考意见。3.对学生做观察记录。阅读过程中定时定点对学生做观察记录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实时状态,进而判断活动过程的有效性。观察记录表上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个体面部表情,课堂中微小的动作都可成为教师记录的素材。这些将为学生最终提升阅读品质,改良教师课堂教学策略提供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国国学教育网.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部署国学传承18条[EB/OL].http://www.zggxjyw.com/newsx.asp?ID=509&typeNumber=0001,2018-03-25.
[2] 洪蘭.让孩子的大脑动起来[M].台北:信谊基金出版社,2012:26-27.
[3] 洪蘭.让孩子的大脑动起来[M].台北:信谊基金出版社,2012:117.
[4] 兰溪市诸葛中心小学校本教材.经典阅读补充读本.2014:15.
[5] 黄武雄.学校在窗外[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