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背景下儿童整本书阅读有效推进研究

2021-11-12 05:45高枫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统编教材教学策略

高枫

[摘 要]相比以往教材,统编教材更加强调整本书阅读,通过编排“快乐阅读吧”,推荐了整本书阅读的书目。但佳作不止于推荐,阅读不惑于无法,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真正改善课本教学与整本书阅读“两张皮”的窘境,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以五(上)快乐读书吧《中国民间故事》一书阅读为例,提出“四个结合”的整本书阅读策略:将整本书阅读与策略单元教学结合、与口语交际教学结合、与习作教学结合、与语文要素落实结合。这些策略的提出,希望能对儿童整本书阅读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从而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统编教材;儿童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8-0074-03

2019年秋学期,统编教材开始全面使用。统编教材比起以往的教材更加重视整本书的阅读。一至六年级每册书都设置了一个“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但是在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让课外阅读挤进课堂,走上课外阅读课内化、课程化、有效化之路,这仍然是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很多教师常常以教学时间不够,学生基础差,教学见效慢等原因把课本的教学和整本书的阅读割裂成“两张皮”,甚至回避整本书阅读。那么能不能结合统编教材的使用,寻求儿童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推进呢?笔者以统编教材五(上)“快乐读书吧”《中国民间故事》一书的阅读为例做了一些尝试。

统编教材五(上)“快乐读书吧”延续中年级的编排体例,每一次的整本书推荐都有一个主题。本册结合“民间故事”单元,推荐学生阅读民间故事。在编排中有两个板块“你读过吗”“相信你可以读得更多”,分别推荐了:中国民间故事、欧洲民间故事、列那狐的故事、非洲民间故事这几种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民间故事。在教学时,可以尝试将五(上)课本的教学和民间故事整本书的阅读有机结合,合理安排。

一、与策略单元教学结合,学习阅读民间故事

整本书一般可以分为“篇章集合式”和“内容贯通式”两种。《中国民间故事》是由一篇篇民间故事汇编而成,属于“篇章集合式”。以南方出版社闻钟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一书为例,全书共计十六万三千字,包含了五十个中国民间故事。每个故事单独成篇,前后故事之间没有关联。故事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五百多字,长的有将近三千字,与课本《牛郎织女》的篇幅相当。这样的读本,可以更容易引入课堂,成为课堂教学的读本。

学生进入高年级,课内外阅读量逐渐增加,阅读材料的种类不断丰富,掌握并运用一些阅读方法,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提效是十分必要的。“篇章集合式”的整本书阅读要提效,就必须在研究问题的统领下,引领学生选取整本书中的核心阅读材料带动其他单篇的阅读,将单篇的阅读纳入系统的知识网络,不断与其他的阅读经验联结起来。结合五(上)第二单元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一阅读策略的学习,《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的导读活动可以同步启动。

[课文学习内容 阅读策略习得 《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篇目 读后交流 《搭石》 集中注意力读;

不回读 《东郭先生和狼》 ①记录默读时间,折算每分钟阅读字数;②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③你怎么评价东郭先生?农夫的做法你赞同吗?为什么? 《将相和》 连词成句地读 《蒙古族的马头琴》 ①记录默读时间,折算每分钟阅读字数;②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③围绕马头琴的来历讲了哪几个故事?你觉得苏和身上有哪些优点?其中最让你敬佩的是哪一点?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借助关键词句读 《海瑞智断“青苗案”》 ①记录默读时间,折算每分钟阅读字数;②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③借助故事中的关键词句,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青苗案”的始末。 《冀中的地道战》 带着问题读 《油炸桧》

《刘墉反穿朝服》 ①记录默读时间,折算每分钟阅读字数;②交流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③读了故事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带着这些问题读故事,你的疑惑解决了吗?读的过程中,你又有哪些新问题? ]

横向来看,学习一篇课文,习得提高阅读速度的一两种方法,同步选取《中国民间故事》一书中的一两篇作为阅读实践的材料进行鞏固。这种阅读策略的巩固可以放在课堂上操作,既解决了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短缺的问题,又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情况进行了当堂的检测和反馈。纵向来看,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强化了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习得。学生每次都记录阅读时间并由此折算成每分钟的阅读字数,在直观的数字变化中,学生可以看到由于不断学习新的阅读方法,由于阶段性地集中练习,自己在单位时间内阅读字数明显提升,阅读进步显而易见,学生阅读的自信心增强,真正做到了崔峦先生所言:“教师要走课外阅读课内化之路,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做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者、儿童阅读的点灯人。”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学者莫提默·J. 艾德勒和查尔斯· 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曾指出阅读的速度并非只有单一的一种,应该依照读物的性质与复杂程度,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每一本书,不论是多么有难度的书,在无关紧要的间隙部分都可以读得快一点;而一本好书,总会包含一些比较困难,应该慢慢阅读的内容。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更好的秘方是: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该快到有损于满足于理解。因此,提高阅读速度并不仅仅是一味地追求单位时间内阅读字数的多少,更应该是引导学生做到有更高一层的理解力。结合《中国民间故事》的阅读,学生在读完后可以对该书每篇故事后面的“要点思考”问题进行交流互动,或者由学生出题互相考查。

二、与口语交际教学结合,学习讲述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阅读民间故事,要在读懂的基础上,讲好民间故事,引导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五(上)第三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为“讲民间故事”,要求做到:讲故事,能适当丰富故事里的细节;能配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讲故事。要把故事讲好,就要深入仔细地阅读故事。如果说之前结合策略单元教学的整本书阅读只是“略读”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内容,那么结合口语交际学习讲述民间故事就要求学生“精读”故事,关注故事中的关键事件、重点语言、特别细节。有了新任务的驱动,《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的阅读就能向读细、读深、读透推进。开展“民间故事小能手”选拔赛,就是用活动的方式推进整本书持续、深入地阅读。

那么,如何结合整本书阅读讲好民间故事呢?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学习“通识性”知识。结合《猎人海力布》的教学,教学学生借助表格、示意图等梳理故事主要内容,抓住主要事件,按顺序复述;遇到人物对话,可以从直接引语转化为间接引语,抓住主要语言;关注故事开头、结尾、过渡的语句,用上“很久很久以前……”“传说……”“转眼几年过去了……”“从那以后……”等连缀整个故事,凸显民间故事口口相传,通俗易懂的特点。再让学生在《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中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则故事,用以上方法练讲。

以《中国民间故事》一书中的《蒙古族的马头琴》为例,学生在导读课初步阅读的基础上,梳理出图1主要事件示意图;再次阅读,发现主要事件之间过渡的语句,进行如图2的罗列;进一步阅读,关注故事中苏和、王爷、小白马的重点语言,特别细节;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为故事配一幅自画的插图,辅助讲述。这样一次次阅读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在阅读实践活动中走近语言文字、感悟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学生在讲好民间故事的任务驱动下,有意识地复述阅读内容,一遍遍深入地阅读读本,实现由“读过”到“读懂”。“读懂”不是获得某个结论性的知识,形成标准的答案。“读懂”的关键在于能不能确立学生自身对于读本的“解释性理解”,并用自己语言说出来。因此,“读懂”内隐为缜密的思维,外显为畅达的言语。借助整本书这块厚实的土壤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步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底蕴丰厚,见识过人,言语可采。

三、与习作教学结合,学习改编民间故事

整本书阅读应该坚持自主阅读、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效整本书阅读,读写结合不失为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做法。以《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阅读为例,五(上)习作三的内容是“缩写故事”,引导学生把较长的故事缩写成简短的故事,掌握缩写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教材以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部分段落为例进行了缩写示范。在学生练笔的时候,可以结合《中国民间故事》一书中篇幅较长的单篇故事进行缩写练习。在学生初步练笔以后,比对相同故事,相同段落,不同学生缩写的情况,帮助学生在直观的习作案例中感悟缩写的基本方法:摘录、删减、概括、改写等。

除了结合单元习作进行民间故事缩写的练写,还可以结合课后小练笔进行民间故事改编的练习。课文《猎人海力布》课后小练笔要求,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介绍它的来历。这其实是变一种形式来讲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课文采用的是顺叙的叙述方式,而在阅读《中国民间故事》一书时,我们会发现很多民间故事在结构上首尾呼应。很多关于地名来历的民间故事,如《松花江的故事》《天下第一关》等,常常采用倒叙的手法来讲述,以此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在引导学生改编民间故事的时候,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可以改变故事的叙述视角,也可以改变故事的叙事结构。

五(上)习作八的内容是:推荐一本书。结合五(上)“快乐读书吧”“相信你可以读得更多”这一板块,可以让学生推荐自己阅读过的其他民间故事,以一本民间故事书阅读的结束,开启另一本民间故事的阅读之旅,实现由一本书的阅读到一类书的阅读,在阅读更多的民间故事书的基础上,比对不同民间故事创作的异同之处。在持久、深入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中,学生阅读一本书不是停留在笼统感知的程度,而是以點带面地实现对整本书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深入理解。

四、与语文要素落实结合,学习用好民间故事

吴忠豪教授提出:积累语言经验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前提和基础,是小学语文课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中国古人也提出“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整本书阅读时,可以通过做读书笔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五(上)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慈母情深》《父爱之舟》两篇精读课文对故事中的场景、人物言行举止的细节都有具体的描述。教学时,可以从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场景、细节入手,加深对场景、细节描写的品味,再结合《中国民间故事》整本书的阅读,摘录书中的场景、细节描写,学生之间分享交流,进一步了解场景、细节描写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课本和整本书读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整本书阅读举一反三地迁移运用实践。这样使得整本书阅读和部编教材的使用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阅读力就是学习力。统编本教材使用以来,其所倡导的“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站在统编本教材的背景下开展儿童整本书阅读,有效推进整本书阅读研究,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莫提默·J. 艾德勒,查尔斯· 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刷馆,2018.

[2] 李煜晖.探索和发现的旅程——整本书阅读之专题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3] 罗良建.统编教材背景下儿童阅读趋势刍议[J].小学教学,2019(7-8).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统编教材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初探
从最新初一语文统编教材得到的教学启示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