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溢 李江 徐玉祥
(西电集团医院肾内科,陕西 西安 710077)
现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作为首选的血管通路方式,透析龄也明显增加,而随之出现的并发症:血管狭窄、急性血栓形成、窃血综合征、动脉瘤等也日益增加[1]。目前AVF并发症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认为是诊断并发症的金标准,但该操作有创、有辐射,且存在造影剂肾损害,费用昂贵,并不能普遍应用;相比之下,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具有无创、便捷、低廉、重复性好的特点,可实时监测内瘘管腔内、外及血管壁结构,评估内瘘血流动力学,对AVF术前评估、手术引导、术后随访、并发症等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评估价值。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 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08例血液透析患者,均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桡动脉-头静脉吻合),其中左侧169例,右侧39例,男106例,女102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7.65±11.93)岁。血液透析龄6~98个月,平均(68.28±8.65)个月;AVF使用时限3~68个月,平均(43.28±3.15)个月;原发病情况:糖尿病肾病8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81例,高血压肾损伤31例,多囊肾10例。纳入标准:AVF均为前臂桡动脉-头静脉吻合;疑似存在AVF狭窄和(或)血栓形成:瘘侧肢体水肿、疼痛,内瘘震颤、杂音减弱或消失;透析时静脉压增高,血流量<200 mL/min;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审核同意,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伴有休克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内瘘处皮肤溃疡、感染,存在吻合口血肿、动脉瘤等;有癌症、精神类疾病不配合者。根据DSA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47例)、狭窄组(39例)和血栓组(22例)。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1.2仪器与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晶准L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线阵探头,频谱5~12MHz。患者取平卧位,自然伸展并暴露受检部位,探头轻柔接触避免血管受压,按顺序检查AVF中的流入道动脉、吻合口、流出道静脉及属支血管。二维超声观察桡动脉、吻合口、头静脉的血管走行、内径、管壁厚度及管腔内是否有异常回声,确定病变位置及范围,做好体表标记;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流充盈情况、血流速、频谱特征及反向血流情况等,取样框与血流方向角度<60°,记录各段血管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PSVR)及瘘口血流量等指标,均取3次测量平均值,由我科室专业彩超医生测量。
1.3观察指标与评估标准 超声诊断:参考文献标准[2]:狭窄血管直径比(狭窄血管直径/附近相对正常血管直径)<50%;流入道动脉或吻合口狭窄:PSVR≥3.0;流出道静脉狭窄:PSVR≥2.0;闭塞:无血流信号通过;内瘘血栓形成:显像有充盈缺损或无血流信号;静脉瘤样扩张诊断标准[3]:瘤样扩张最大径超过瘘静脉管径3倍以上,正常瘘静脉管径≥4 mm(不包括静脉瘤近心端及远心端狭窄段瘘静脉管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狭窄:狭窄率=狭窄处内径/狭窄远段正常血流处内径,狭窄率≥50%定为有狭窄;狭窄率<50%定为无狭窄。DSA诊断血栓形成:狭窄管腔内对比剂充盈缺损或完全闭塞;轻按时病变处血管充盈缺损无明显变化。根据彩超检查结果,记录桡动脉、吻合口、头静脉的血管内径,PSV、PSVR、瘘口血流量等指标;统计内瘘并发症。
1.4AVF随访情况 自透析患者建立AVF后开始随访,包括AVF首次建立后至成熟阶段,AVF成熟后每月彩超监测,评估通畅率及并发症情况;对AVF狭窄或血栓形成,行彩超引导下PTA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每月彩超评估血管狭窄处内径变化,有无再次狭窄,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2.1并发症情况 本组208例患者中,AVF通畅117例(56.25%),透析时各指标正常;AVF血栓32例(15.38%),其中头静脉血栓21例(65.6%)(合并闭塞7例,33.3%),瘘口处血栓9例(28.13%),桡动脉血栓2例(6.25%);AVF单纯狭窄39例(18.75%),其中,头静脉狭窄35例(89.74%),桡动脉狭窄3例(7.69%),头静脉、桡动脉均存在狭窄1例(2.56%),吻合口狭窄7例(17.95%);AVF狭窄合并血栓5例(2.40%),静脉瘤样扩张8例(3.8%)、窃血综合征3例(1.44%),瘘口旁血肿4例(1.92%)。DSA显示血管狭窄部位与超声检查结果基本吻合。
2.2彩超诊断AVF内瘘狭窄、血栓形成与DSA诊断结果比较 超声诊断:AVF正常117例(56.25%),AVF狭窄或血栓39例(18.75%),AVF闭塞7例(3.36%);DSA诊断:AVF正常114例(54.81%),AVF狭窄或血栓43例(20.67%),AVF闭塞7例(3.36%)。彩超峰值流速比值法与DSA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61,P>0.05)。
2.3各组患者的彩超指标比较 AVF狭窄组及血栓组的瘘口内径、头静脉内径、血流量明显低于正常组,流速比值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血栓组与狭窄组相比,AVF吻合口内径、头静脉内经和血流量明显降低,血栓前后节段的流速比值和狭窄程度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桡动脉内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的彩超指标比较
在AVF成熟应用过程中,流出道静脉会发生管壁增厚、管腔扩张等生理变化,但往往动静脉吻合口及流出道静脉是最常见的狭窄部位,也易并发血栓形成、血管瘤样扩张等[4]。有报道建议[5]:CDU每月1次对通路血流量进行监测,评估动静脉直径与通畅性、动脉硬化程度、静脉可扩张性,进一步了解内瘘功能及并发症情况。
本研究随访发现AVF正常有117例(56.25%),AVF狭窄39例(18.75%),AVF血栓32例(15.38%),AVF狭窄合并血栓5例(2.40%),可见内瘘狭窄及血栓形成是AVF常见的并发症,彩超诊断与DSA诊断正确率吻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内瘘狭窄多发生于头静脉(35例89.74%)及吻合口处(7例17.95%),彩超可见狭窄患者头静脉、瘘口管腔狭窄,管壁增厚,狭窄部位血流速度增快,血流束显著变细。血栓形成也多发生于头静脉(21例60%)及瘘口处(9例25.71%),彩超提示静脉管腔不规则扩张,可见低回声或低-近等回声,表现为完全或部分充填,彩色多普勒提示局部血流束明显变细或无明显血流信号,提示血栓形成或完全闭塞。临床中,很多患者在透析中超滤过多,发生低血压,容量不足,致使血管充盈度下降,内瘘血流量不足,血流缓慢,增加了血液黏滞度,也易导致血栓形成。本研究还发现静脉瘤样扩张8例(3.8%),彩超可见静脉局部内径膨大,管壁变薄,瘤腔里面血流呈涡流状,亦可呈旋转状,红蓝色各一半。窃血综合征3例(1.44%),彩超提示内瘘管腔明显缩小,血流速度升高,瘘口远侧端桡动脉血流反向,频谱显示高速填充频谱。
本研究还发现,内瘘狭窄组及血栓组的吻合口内径、头静脉内径、瘘口血流量明显低于正常组,流速比值(PSVR)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狭窄组相比,血栓组患者吻合口内径、头静脉内经和血流量明显降低,流速比值和狭窄程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间桡动脉内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吻合口及流出道静脉是内瘘狭窄、血栓形成的主要位置有关。由此可见,AVF稳定和充足的血流量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重要保证,二维超声可清晰显示血管走形、内径、内膜厚度、有无斑块,判断病变部位及范围,频谱多普勒超声对血流动力学能直观评价,通过PSV、PSVR、血流量等指标能客观反映AVF血流状况。
综上,彩超对长期透析患者AVF血管形态及血流量动态监测,能及时发现并发症,指导临床有效干预治疗,从而明显提高 AVF使用寿命[6],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及生存率,在临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