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课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
——以“物流工程”课程为例

2021-11-12 12:26杨月锋侯秀英刘娜翠潘静静丁和水
物流技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人理事理双语

杨月锋,侯秀英,刘娜翠,潘静静,丁和水

(福建农林大学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0 引言

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作为一种以外语为手段、以讲授专业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1],自2001 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来,陆续在各大高校非语言类专业学科的课程中开设,同步实现了专业知识获取和外语水平提升的双重目的。双语教学开展近20年来,以其专业课学习中融入外语,如引进外语原版教材或讲义、采用一定比例的外语讲授、营造课堂互动的外语氛围、重视专业知识的外语交流等新颖的教学形式,在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以及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由于外语学习的降温使得双语教学的社会基础正在弱化,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校双语教学除了承担延续人才培养中英语进一步学习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让英语这一语言工具逐步回归其本质功能,为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服务。因此,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且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存在[2]。积极推进双语教学实践,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保证双语教学效果,依然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战略选择[3]。

围绕双语教学改革,学者们就高校开设双语教学的相关专业和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思考、探寻并总结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可能因素,如教师水平、学生素质、教材选择、教学环境等[4-6]。以物流领域的双语教学而言,严敏如和叶翀[7]从学生观念、教学安排、考核机制、教师培养和教材选用等方面给出了高校物流专业双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建议;於军和曲林迟[8]结合“供应链物流管理”课程特点,提出采用柔性分级教学方式、职能模块化教师组合以及Recap and Roll(概述和滚动授课)式教学法等,使学生在双语教学中获得语言、思维、专业和本土等综合优势。双语教学由于教学语言使用的双重性使其教学过程呈现一定的复杂性,从而使教学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将双语教学过程看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输入即教学要素,包括教学设备及文件资料等;系统转换即教学过程,通过教师讲授和师生互动来完成;系统输出即教学效果,表现为学生专业知识获取和技能提升等。无论是系统输入还是转换,过程中涉及的多方面因素都会对系统输出即教学效果产生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包含有物的因素,还包含了事的因素和人的因素,贯穿了双语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本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简称SEM)这一分析工具,在杨月锋等[9]对WSR(Wuli-Shili-Renli)视角下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剖析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尝试分析物理(Wuli,简称W)、事理(Shili,简称S)和人理(Renli,简称R)三方面因素对双语教学效果(Xiaoguo,简称X)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实证检验各因素对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以弥补已有研究中理论分析居多而实证比例偏低等不足,使研究所提对策建议更有针对性和适用性,为后续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合理运用提供实践依据。

1 研究变量设计

结构方程模型(SEM)是一种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间关系的统计分析工具,由结构模型和测量模型组成,分别反映潜变量(无法直接观测)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潜变量与测量变量(可以直接观测)之间的从属关系[10]。潜变量由于具有不可观测性而通过设置多个指标即测量变量的形式来加以反映。

本文要考察的是双语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因素对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通过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WSR 分析的前期研究成果[9]可知,物理因素(W)、事理因素(S)和人理因素(R)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多因素的梳理和归纳,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是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潜变量。其中,各因素又包含了不同方面的内容,可通过具体指标来体现,即为该潜变量所对应的测量变量。如物理因素(W)对应教学管理制度(W1)、教学设施设备(W2)、教学文件规范(W3)和教学平台工具(W4)四个测量变量;事理因素(S)对应教学进度安排(S5)、教学手段运用(S6)、课堂活动组织(S7)和课程考核方式(S8)四个测量变量;人理因素(R)对应教师教学态度及责任感(R9)、学生学习态度及表现(R10)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R11)三个测量变量。

此外,双语教学效果(X)作为双语教学过程各因素的影响对象,也是一个重要的潜变量,其对应的测量变量包括专业知识获取(X12)、语言能力提升(X13)和学习兴趣培养(X14)。

结构方程模型的潜变量和测量变量见表1,其中测量变量的具体含义及解释详见参考文献[9]。

表1 潜变量与测量变量

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双语教学效果受教学过程中物理(W)、事理(S)和人理(R)三因素的直接影响,而不同因素间也可能存在着相互影响,使其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对双语教学效果产生间接影响。

首先,物理因素(W)是双语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完善的教学制度、先进的教学设备、规范的教学文件和优质的教学平台是双语课程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管理制度的约束和文件规范的指导能够使教师树立教学仪式感和责任感,并督促其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合理安排和精心设计,将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更好地呈现出来,确保教学效果。因此可产生假设H1~H3:

H1:物理因素(W)对双语教学效果(X)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H2:物理因素(W)通过事理因素(S)对双语教学效果(X)有显著的间接影响;

H3:物理因素(W)通过人理因素(R)对双语教学效果(X)有显著的间接影响。

其次,事理因素(S)是双语教学工作高效开展的保证,教学进度的认真安排、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教学活动的精心组织和考核方式的多元设计,能够使双语教学内容和过程更加丰富和高效;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用心设计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师生配合度,从而使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可产生假设H4、H5:

H4:事理因素(S)对双语教学效果(X)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H5:事理因素(S)通过人理因素(R)对双语教学效果(X)有显著的间接影响。

2)IDF(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是一个词语普遍重要性的度量。一个词汇出现频率高,可能不是文档的主题词,如果该词汇为常用词,在所有的文章中,其频率都很高,那么它反映不了主题,而IDF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主要思想是:如果包含特征项t的文档越多,那么该特征项所携带的信息量就越少,IDF值就越小。

第三,人理因素(R)是双语教学模式持续开展的动力,教师认真的教学态度、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师生彼此之间的理解、信任与尊重,会帮助学生消除对双语教学模式的恐惧和排斥,慢慢培养起学习兴趣,并逐渐接纳和爱上双语课程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在教与学的良性沟通与互动中有了更多的成长与收获。因此可产生假设H6:

H6:人理因素(R)对双语教学效果(X)有显著的直接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WSR 三因素对双语课程教学效果(X)产生影响的结构方程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双语课程教学效果WSR影响因素的SEM概念模型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发布在线问卷和邀请在线填答的形式获取数据。以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物流工程专业开设的“物流工程”(双语课)为例,在双语授课完成后,教师设计了“双语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发布在问卷星(https://www.wjx.cn/)平台,并邀请2017级(59名)和2018级(77名)参与该课程学习的本科生进行问卷填答。问卷一共设计了14个题项,分别对应上述14个测量变量,并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级量表(1=不重要/不好,2=比较不重要/比较不好,3=一般,4=比较重要/比较好,5=重要/好)进行测量。学生可根据“物流工程”(双语课)的整体学习过程和感受,对WSR 各因素所包含具体指标的重要性以及双语教学效果进行评分。本次调查共收回119 份电子问卷,问卷回收率达87.5%,且均为有效问卷。

3.2 信效度检验

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是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前提,以检验数据是否具有内部一致性以及指标分类是否合理,常用的检验方法是Cronbach alpha 系数法以及KMO 和Bartlett 球形检验。借助SPSS16.0软件得出各量表的检验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各指标值均大于0.60,在可接受范围内[11],表明问卷数据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且指标分类合理,可用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表2 信效度检验

3.3 模型检验

运用Amos 23.0 软件绘制“物流工程”(双语课)教学效果WSR影响因素的初始路径,如图2所示,并代入数据进行模型检验。

图2 初始路径图

先检验测量模型,以确认潜变量与测量变量间的从属关系是否成立,检验结果见表3至表6。可以看出,各测量模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各潜变量与其对应的测量变量间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均在0.50~0.95之间,从属关系成立。

表3 物理因素(W)测量模型的参数估计

表6 双语教学效果(X)测量模型的参数估计

再检验结构模型,以确定潜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检验结果见表7。可以看出,结构模型的六条路径关系中,X←W和R←W两条路径关系不显著,对应的P 值均大于0.05,即二者间的因果关系不成立。可考虑删除这两条路径,对结构模型进行修正。

表4 事理因素(S)测量模型的参数估计

表5 人理因素(R)测量模型的参数估计

表7 结构模型的参数估计

3.4 模型修正

表8 修正后结构模型的参数估计

表9 模型拟合指数

借助Amos 23.0软件,输出修正后含标准化路径系数的模型拟合效果图,如图3所示。

图3 拟合效果图

3.5 结果分析

结合上述模型拟合结果,对前文提出的6个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并通过计算变量间的直接和间接效应以及总效应,来反映变量间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结果见表10。可知,原假设H1 和H3 未得到支持,其余4个假设均成立。

表10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1)物理因素(W)分析。物理因素(W)中,教学文件规范(W3)、教学平台工具(W4)、教学设施设备(W2)和教学管理制度(W1)在双语教学工作开展中依次占据着重要地位,即0.839>0.818>0.786>0.555;且物理因素(W)未对双语教学效果(X)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是通过事理因素(S)而非人理因素(R)对双语教学效果(X)产生了显著的间接影响,效应大小为0.243。这表明,文件规范和教学平台等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学习态度方面的明显改变或知识能力提升的直观感受,而是通过影响教师对双语教学过程的组织、安排和设计,使学生能够顺利参与其中,对知识和技能有了更好地学习、理解、吸收和掌握。

(2)事理因素(S)分析。事理因素(S)中,教学手段运用(S6)、课程考核方式(S8)、课堂活动组织(S7)和教学进度安排(S5)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次占据着重要地位,即0.757>0.637>0.560>0.520;且事理因素(S)不仅对双语教学效果(X)产生了显著的直接影响,还通过人理因素(R)对双语教学效果(X)产生了显著的间接影响,总效应大小为0.727。这表明,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一方面能够通过严格的教学过程管控和多样化考核压力,使学生在不自觉中收获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投入度、听课效率和作业质量,自然而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人理因素(R)分析。人理因素(R)中,学生学习态度及表现(R10)、教师教学态度及责任感(R9)和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R11)在双语教学持续开展中依次占据着重要地位,即0.751>0.716>0.694,且人理因素(R)对双语教学效果(X)产生了显著的直接影响,效应大小为0.474。这表明,态度能够决定一切,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是否爱学、善学和勤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而教师的教学态度也至关重要,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巧妙的诱导、及时的引导、适时的鼓励和恰当的激励,对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着积极作用。

4 结论与相关建议

4.1 结论

本文构建了包含物理、事理和人理三因素在内的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以“物流工程”(双语课)的教学过程为例,利用在线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实证分析了三因素对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事理因素对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最大(0.727),且表现为既有直接影响(0.455)又有间接影响(0.272),其中以教学手段运用(0.757)和课程考核方式(0.637)为主要的事理因素;(2)人理因素对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其次(0.474),且仅表现为直接影响,其中以学生学习态度及表现(0.751)和教师教学态度及责任感(0.716)为主要的人理因素;(3)物理因素对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最小(0.243),且仅表现为间接影响,其中以教学文件规范(0.839)和教学平台工具(0.818)为主要的物理因素。

4.2 相关建议

懂物理、明事理和通人理是教师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提升双语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结合以上研究结论,依次从事理、人理和物理三个层面给出双语教学效果提升的相关建议。

(1)事理层面:善用多种教学手段,创新多元考核方式。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听课质量。面对双语教学中两种语言在学科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无缝融合与自由切换,学生在课堂上需要高度集中精力,才能跟得上教师的思路和节奏。若是沿用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授课模式,学生走神、弃听等现象在所难免。因此,在“物流工程”双语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物流情境开展启发式教学以引导学生思考、将物流工程案例融入理论知识讲授中以增强学科实践性、在多媒体课件中适时穿插播放物流英语原声的视频音频材料以调节课堂氛围,以及利用雨课堂随机点名和提问以提高学生参与度等多种形式,呈现出严谨与活泼、效率与质量并存的双语教学课堂,实现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有效传递。

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全方位和分阶段考核,是检验双语课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双语课应注重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的有机统一,以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而非考前临时抱佛脚,使考核方式更加客观公正。过程性考核以小组考核为主,结合“物流工程”双语课的课程性质和特点,通过平时作业和课堂参与,例如物流外文文献研读汇报、物流工程实践案例分析、不同物流教学模块的专题讨论与课程设计等,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沟通与协作以及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结果性考核以个人考核为主,通过闭卷笔试和英语口试,例如采用英文卷面和鼓励全英文作答,使用英语就物流工程领域的相关话题进行简要阐述、发表观点和口头交流等,同步考查学生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语言技能水平的提高程度等。

(2)人理层面: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强化教师责任意识。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实现杰出学习效果的最佳动因[12]。良好的态度会促使学生在学习行为上的自愿、自觉和自律,进而在课堂参与、作业质量、师生配合等方面更为积极主动。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首先由任课教师对“物流工程”双语课程的性质特点、目标任务、学习要求、知识与技能获得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使学生了解该课程的重要性,并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其次由辅导员协同班委制定加强班级学风建设的具体方案,如根据英语程度高低成立双语学习小组,或进行结对帮扶等,营造积极向上、乐学善学的浓厚氛围;然后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并针对自身在双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寻求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信心。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责任意识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在教学工作中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并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完成教学任务,是高校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强化教师以德育人、以智育人、创新育人等方面的责任意识,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13]。以德育人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并善于运用换位思考,在双语教学中对英语基础弱或口语水平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理解、关怀和帮助,在润物无声中以师德感化学生;以智育人要求教师业精于勤,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并通过外文文献或双语资料将物流领域前沿理论和专业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有所成;创新育人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双语教学中大胆利用创新思维和灵活教法,投入新观念和新方法,产出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双语课堂,进而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双语人才。

(3)物理层面:规范管理教学文件,合理利用教辅平台。教学文件在双语教学中发挥着指南针和指挥棒的双重作用,不仅使教师在执行教学任务时有据可依,还可以使学校加强对双语教学过程的质量管控,保障双语教学效果。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材、教案及讲稿等一套完整、规范的教学文件,会激发教师内心的职业敬畏感,从而以更加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因此,对双语教学文件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规范管理很有必要。事前,引导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做好双语教材选定和教学日历制订工作,明确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详略安排,并由教学副院长或系主任审核把关;事中,指导教师规范编写教案并认真撰写讲稿,严格执行教学进度和完善教学设计,并由校院教学督导人员深入课堂听课和进行期中检查;事后,督促教师做好教学小结并进行教学反思,根据教学实际及学生反馈对教案及讲稿进行补充、修改和进一步完善。

教辅平台是学生接收学习内容、拓展学习资源和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无论是日常的线下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还是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教辅平台都能随时随地助力教学和服务师生。合理选择和充分利用各类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如慕课网、学习强国、超星学习通和腾讯课堂APP 等,能够有效引导和激发学生参与双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教师来说,首先要进行平台筛选,选择资源丰富、操作方便的一到两个平台供学生使用即可,在精不在多;其次是利用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和要求,如英文文献阅读汇报等,并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第三是在线辅导、答疑解惑、讲评作业并进行优秀作业展示,如口试视频等。对学生来说,一方面利用教辅平台做好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并按照教师要求及时完成作业提交和学习笔记上传等任务;另一方面可结合个人实际,利用平台资源加强自主学习以补齐短板,不断扩充和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体系,增强双语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人理事理双语
谁 啊
生来孤独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语 丝
用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剖析解放战争
王夫之、朱熹《诗经》经文评论比较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