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超
武安市康二城中心学校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差异化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而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运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语文知识能力提高。由于每个小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因此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和能力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势必会导致水平的差异。传统教学模式下“整齐划一”很容易造成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够吃”,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吃不完”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通过分层教学的方法实现差异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层次中获得知识的学习,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
分层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分层教学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尊重并适应了学生的差异性。分层教学的核心在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一模式能够全方位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其解决学习上的困惑,让其在原有层次的基础上不断进步。因此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分层教学的前提,就这一点而言,它与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存在本质层面的差异。其次分层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实现了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在应用分层教学的背景下,各个层次的学生均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尤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内容上的分层更为学生营造出了在现有基础上进步、提高的空间,让其得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之中,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以《虎门销烟》这篇课文为例,若在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首先需要优化教学目标的设计。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则应当在教学中侧重于夯实基础,即引导学生准确掌握课文中涉及到的生词、表达方法等知识点。这一目标的实现应当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完成,可以尝试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多媒体教学设备,从而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其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当然,如果学生能够做到扎实掌握基础,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教学目标,那么教师也应当在立足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适当扩充、丰富教学内容。可以从“民族自豪感”、“爱国之情”等方面入手展开这方面的实践,引导学生正视外界环境因素带给自己的困难与挑战,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这一环节的拓展可能在短期内无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成绩,但对于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的塑造则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育模式不断地在更新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像以前的“一刀切”和“满堂灌”等方式都应该得以创新。现在应该积极的认识到学生自身的特点,尊重他们自己的个性特色,善于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多听、多看、多动手,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活跃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对不懂的地方要勇于提出,掌握好所学的每一点知识。这里就要提到我们所说的分层教育,如果想让更多的学生积极的投身于课堂当中,参与到课堂中的每一个地方,就要学会对学生进行分层,凭借学生各自的学习能力高效的学习知识。在这一方面,就必须要严格要求,对学生分层要科学合理,可以从学生的平时成绩、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学习的状态以及自身的基础特点等方面入手,经过全面的分析,将小学生大致分为一、二、三三个层面,分层次进行指导教学。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时,教师应根据每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例如,在《和时间赛跑》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使学生能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基本大意。在学生已经对课文有所了解时,教师再对课文展开深入地分析,引导学生全面地学习课文。对于课文中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是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在对第6-8段进行讲解时,则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间。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会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会有所差别。最后,对课文进行拓展延伸,深化学生对课文的认识,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以后该怎样和时间赛跑。
小学生语文课堂中实行的分层教学不仅仅是有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倘若教师能够较好的掌握这一教学理念,便能够更好的推动小学语文课堂的开展以及后续工作。学生在学习相应得到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对学习语文充满高涨的热情,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达到素质教育工作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