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本土电影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1-11-12 20:54唐永勇
电影新作 2021年2期
关键词:河南影视文化

唐永勇

一、河南电影缘起与产业化发展现状

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品格,见证了时代的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在体量与质量维度上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破百亿到2019年642亿元,电影产业迅猛发展,电影产量和消费市场快速成长。进入新世纪,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电影产业上升战略产业高度,民营资本进入电影市场,在朝气蓬勃的产业环境中,河南电影作为一股新兴力量,在中国电影市场中锋芒初露。

(一)河南电影与河南本土电影

河南电影发展是一个历史流变过程。据《河南电影志(1901-1987)》记载,早在1909年,河南就已出现了电影放映活动,而河南电影真正兴起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初期主要以科教片与戏曲电影为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河南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河南电影摄制步入正轨,早期河南电影多以合拍为主,立足地方文化特色,挖掘本省丰富文化资源,传播中原文化,以主旋律影片、戏曲影片和普通人生活小事为来源的故事片为主,如《河南人民深切怀念刘少奇同志》《包青天》《倒霉大叔的婚事》《小城细雨》等,奠定了河南电影事业的基础。进入新世纪,政策、资本和市场撬动了河南电影市场改革的大幕,如2006年在河南电影制片厂基础上整合河南省内相关电影产业机构成立了河南影视集团。集团坚持市场化运作,确立商业大片和主旋律影片“两步走”战略,形成了故事片、戏曲片、科教片、纪录片和电视剧各片种和艺术形式生产能力,出品了一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影片,推动河南电影制作迈入新纪元。

艺术是讲究宗派的。“任何一种严肃的学科研究都需界定并不断重新界定它的对象、目的、范围和方法。”电影的学术划分目前多以代际、类型、题材为主,也有电影区域创作实践意义上划分的——上海电影、中国西部电影等,囿于学理框架,每一种划分都无法全面观照中国电影发展多元化格局。河南电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宏观上看,是内嵌中国电影理论体系下的重要叙事范式;中观上看,指涉河南元素的电影集合,包含河南籍与非河南籍创作的影片;微观上看,以河南本地的影视制作公司或者河南籍创作者在河南本土范围内完成的,反映河南地域历史文化生活或现实生活,表现河南独特的精神文化风貌和风土人情的电影。本文阐述的河南本土电影即为微观层面的河南电影,它统摄了创作主体和美学认同两个要素,排除了只把河南反映到电影中或只表现河南某些文化元素或仅以河南作为取景地创作的电影。河南本土电影并非单纯地理空间层面,它包括了地域景观呈现、民俗风情展示和方言口语运用为表征的美学范畴。

河南本土电影本土性表现在:(1)创作主体本土性。电影是异质文化、价值和观念糅合汇聚的场域,创作者的创作观念与手法受场域影响并与电影表现直接相关。河南本土电影创作者多为河南本土成长,深谙本土文化习性、公众文化需求和社会审美惯性,对中原文化的执念与乡土的体验推动创作视角下沉,形成独特的电影美学。(2)表达内容本土性。电影内容表达是在一定故事之上的文本形式和意义的建构。忠厚、勤勉、仁义,这些中国人信奉的道德准则在河南人身上都能找到标本。传统文化塑造了河南人憨实、讲义气的群体品格,构建了本土电影叙事气质,“小人物大梦想”的叙事主题生成了河南本土电影审美价值。(3)表现对象本土性。河南本土电影立足本土社会发展历程中每个鲜活生命的体认,对个体生活空间和生存境遇的发抒,展现本土电影强烈的地域性。本土电影关注乡野民间和普通百姓日常生活,通过急剧变幻的社会图景呈现出小人物的悲喜人生,讴歌进取勃发的生命。(4)表现时空本土性。中原文化具有强烈的根源性特征,成为河南电影叙事共同的精神记忆,河南本土电影以平原人家和农村生活场景为背景,展现了中原农村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强调河南电影本土性,就是要将河南自己制作的电影从以河南背景的电影中分离出来,突出河南电影本土独特记忆与经验。在开放的中国电影市场中,河南本土电影着重对河南本土人生活感受的表现,对本土人文化生活的把握,体现出一种文化气质。河南本土电影为研究河南电影发展路径与艺术特色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样本和理论支撑。

(二)河南本土电影产业化发展现状

河南本土电影异彩纷呈,进入快速发展期。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综合类型和题材、导演影响力、市场和口碑等因素统计看,河南先后摄制了49部本土影片,涵盖了喜剧、戏曲、风土民情、饮食文化、地域文化、典型人物事迹和其他题材等七种题材。近十年来,河南本土电影得到长足发展。河南影视集团作为省内国有独资影视生产企业,扮演着领军角色,在壮大河南电影市场、塑造河南电影品牌、传承中原文化和传播河南形象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南影视集团先后独立或联合出品了《不是闹着玩儿的》《新穆桂英挂帅》等15部影片,占统计总数的31%。河南影视集团出品的作品以农村喜剧题材为主,并在主旋律电影创作上硕果颇丰。2009年我国出台《关于深化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把事业性的文艺演出院团转制为企业。2010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政策层面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电影业。乘中国电影产业与市场快速扩张东风,河南民营影视公司跃然成为河南电影产业的中流砥柱。2010年以来,河南民营影视公司独立出品或参与出品的电影达35部,占比71%。一批民营影视公司导演如原雅轩、李春啸等带着河南本土电影走向世界电影节,推动了河南本土电影的国际化传播。民营影视公司出品的电影集中在河南风土民情和其他题材创作层域,如河南昊太文化的《幸福的白天鹅》、河南小莱坞影业的《花儿与歌声》、河南金象影业的《念书的孩子1、2》及河南美梦成真的《我们的四十年》等。此外,还有河南穆龙文化传媒的《巡夜》、河南独立文化的《守灵》、河南玖尚影视的《宛城之战》等。民营影视公司在注重口碑和品牌意识,河南昊太文化出品的《幸福的白天鹅》《精诚大医》分别获得了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艺术片奖和美国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河南金象影业出品的《念书的孩子》《念书的孩子2》获得了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河南美梦成真影视的《我们的四十年》入围蒙哥马利国际电影节和加拿大温哥华华语电影节,河南独立文化的《守灵》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澳门国际电影节等,河南玖尚影视出品的《宛城之战》入围了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民营影视公司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注重艺术品质和打造精品意识,创建了自己的企业品牌,它们的迅猛崛起改变了河南电影市场格局和产业规模。地方政府或企事业单位主导或参与电影制作,如《新大祭桩》《过年真好》《我们四十年》《胡辣汤》和《李学生》等,此类电影共有18部,占统计总数的37%。这类电影主要是人物事迹和宣介河南风土人情为主,涵盖了戏曲电影、风土民情、饮食文化类和典型事迹等,着重挖掘本土电影的社会效益,发挥地方政府的主流价值引导和文化传承担当。

二、河南本土电影产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中原崛起与河南振兴的历史使命,文化发挥着重要功能。河南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群落与自然地理景观亟须通过影视等艺术形式传承与传播,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支柱性力量,责无旁贷。整体而言,对中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阐释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洞察,品牌传播意识与竞争意识不强等因素困扰了河南本土电影发展。

(一)电影题材多元化,缺乏扛鼎力作

河南本土电影叙事探索出自成一体的艺术风格与地域特色。聚焦乡土题材叙事,河南是典型的农耕社会,在乡土、草根与方言等文化意象观照下的河南乡土题材电影对乡风民俗的浸染契合了中国电影发展传统。“在中国电影史的早期,乡土电影几乎处于缺席状态”,乡土题材进入电影叙事并取得巨大成就是在改革开放后。2010年起,河南本土导演卢卫国的“闹着玩”系列乡土喜剧电影聚焦新时期河南农村社会图景,以“拍电影”“办村晚”“河南人在外闯荡”“回乡创业”为故事内核,折射了农民富裕起来后,对生活充满热情、大胆追求梦想的精神,彰显了本土电影对传统道德的回归与人文意识的觉醒。影片《新年真好》《幸福的白天鹅》《念书的孩子》(1、2)等以质朴的伦理诉求与遒劲的生命韧度直面现实生活,白描的叙事手法与细腻的情感宣泄,突出了人文关怀精神。早在1982年河南电影制片厂时期,摄制了《小城细雨》《两个少年》《玩猴的人》等故事片。2010年后,《三个孬家伙》《给你一千万》及“闹着玩”系列等影片彰显了河南喜剧电影内核与个性,丰富了中国喜剧电影生态。河南戏曲题材、功夫题材电影雨后春笋般地成长。据《河南省电影发行放映事业大事编年记(1949——1992)》记载,20世纪80年代,河南拍摄了豫剧电影《包青天》《七奶奶》及功夫题材电影《杨家将》《少林童子功》《少林寺弟子》等,此后陆续拍摄了《清风亭》《新大桩祭》《新穆桂英挂帅》等戏曲电影,戏曲电影和功夫电影开辟了河南电影新的叙事题材。自2010年以来,河南本土电影在饮食文化、地域文化、人物传记类及其他题材等方面产生不少较具代表性影片,其中喜剧电影、戏曲电影和乡土电影占统计总数的71%,河南本土电影愈发稳健的创作风格和叙事特色在中国电影市场中独树一帜。但是,河南影视头部资源聚集乏力,鲜有知名导演与规模化的投资,电影制作与投资、文学创作与电影人才培养等后劲不足,活跃在中国电影市场的河南籍电影编剧、导演和演员较少出现在河南本土电影中。河南本土电影每年的立项数远大于公映数,缺乏具备重大制作规模的条件与市场要素,这导致在中国电影排行榜上难觅河南本土电影踪迹,河南本土电影主动参与国内电影创作、投资与发行意识亟待提升。

(二)文学作品异彩纷呈,难以融入河南本土电影

20世纪90年代后,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田中禾的《匪首》、李佩甫的《生命册》、周大新的《安魂》、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等以一种集体身份认同走进世界文坛视野,文学豫军创作充分展示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学价值,“对河南文学创作群体的命名已经经历了从‘河南作家’到‘文学豫军’再到‘中原作家群’的阶段性变化”,凸显了河南文学创作的历史地位和文学影响力。文学豫军大多是出走河南后,在河南以外取得文学成绩,他们的作品中充溢着原乡色彩。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之间的融通性与契合感赋予文学作品广泛的传播意义与推介价值,但文学豫军作品却难以融入河南本土电影。河南缺乏有市场影响力的影视公司、电影投资机构等相关行业资源优势,对文学豫军而言缺少足够的吸引力;在核心品牌竞争力方面,缺少领军性导演人才和有影响力的演员,河南本土电影创作整体实力偏弱,市场表现欠缺稳定性;对制片投资来说,资本聚集能力弱,电影制作质量难以保证,造成了文学豫军与河南本土电影间离;改编文学作品意识不强,自产优质电影剧本匮乏,较具影响力影片剧本构思大多来自新闻事实或发生在身边的趣闻,如《不是闹着玩的》剧本是根据河南许昌县灵井镇兴元铺村的农民赵兰卿发动村民一起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名为《鬼子进村》的电影的真实事例改编而成;《好好的活着》取材于郑州二七区陇海大院,好邻居接力照顾病瘫汉,37年书写人间大爱的真实故事。新闻改编类电影难以兼顾鲜活性与商业性,造成了河南文学创作繁荣但却难以融入本土电影。

(三)产业规模与质量倒挂,领军导演人才稀缺

河南本土民营影视公司发展迅猛。据企查查统计,截至2020年底,河南共有902家本土民营影视公司,小成本制作市场暗流涌动,在题材挖掘、受众市场培育、美学积累和产业带动方面建构河南本土电影产业发展基本面。河南大象影视、河南昊太文化、河南风华再现、河南视界传媒、河南欢娱视线等河南电影制作第一梯队,近年来成绩瞩目,引领河南中小成本电影制作。作为河南本土电影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代表了河南本土电影产业发展的艺术成就与产业规模。在中国电影产业中,导演的艺术水平、影响力和认可度决定了影片的艺术质量和票房号召力,华谊、光线和万达等头部公司因知名导演、编剧、演员的加盟,顶流资源和IP意识等力措,一跃成为中国电影的标杆,为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然而,和北京、上海及川渝等电影产业发达的地区比,河南本土电影规模与质量呈现倒挂,尤其是领军导演稀缺。河南本土电影创作以卢卫国、韩万峰、修庆、李春啸、原雅轩等导演为代表,他们的农村生活经历赋予了影片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人文意识,如卢卫国的“闹着玩”系列、韩万峰的“河南饮食文化”系列、修庆的“宛城战争”、李春啸的“孬家伙”系列及原雅轩的“念书的孩子”系列。尽管他们执导了多部具有较高艺术成就的电影作品,但与动辄上亿元或是几十亿元票房号召力的一线导演相比,他们的商业价值自然逊色不少。可以说,河南本土电影导演处在夹缝中生存。

三、河南本土电影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索

河南电影产业市场发展进入新时期。2020年上半年,河南GDP总量4.8万亿元排在全国第五,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市场消费水平和结构优化,河南文化消费比重持续增强。据猫眼数据,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204亿元,观影人数5.48亿次,其中河南总电影票房10亿元,票房市场规模为4.68%,总票房收入全国第八,相较2019年前进一个位次,累计观影2763万人次。河南影院数580个,银幕数3615个,均位居全国第六。受疫情影响,与2019年相比,河南电影票房下降64%,在2020年电影总票房前十的省份中,降幅最小。河南巨大的人口基数和潜在的观影市场增量,刺激着河南电影市场稳步发展。不可否认,河南本土电影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缺乏本土电影发展顶层设计,产生重大影响力的作品少,精品匮乏,电影创作单打独斗,缺乏组织发展意识,品牌意识不强。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升产业扶持力度

制定河南本土电影发展扶持政策。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离不开国家对影视产业一系列指导性政策和国内优良的电影产业环境,如作为中国电影工业重镇的上海,2016年推出了《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和人才等角度明确指出要提升上海电影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完善现代上海电影工业体系,为上海电影产业升级和创作繁荣奠定坚实基础。河南应加强影视产业财政扶持力度,制定特殊税收政策。筹建河南影视产业实验区,加强实验区文化产业建设,设立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借鉴新疆霍尔果斯市、上海影视产业园区和浙江东阳市的电影税收优惠政策,对注册或入驻的影视企业或项目实施产业发展基金专项奖励,对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文化事业建设费、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按照一定比例返还或免收措施,如享受企业所得税五年内免征,五年后减半征收,纳税人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实验区实际缴纳税款,当年留存财政的增值税、营所得税及附加税总额按阶梯返还。推动有条件的影视集团或影视制作公司上市融资,降低资本准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影视产业发展股份公司,吸引省内外知名影视产业链企业落户,促进影视产业上下游产业对接,提升河南本土影视产业知名度和市场参与感,借势而上,扩大本土影视产业规模。坚持国际化战略,加强与国际制片企业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人才互换、项目合作等方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河南本土电影国际化传播,讲好河南故事。

(二)加强电影创作人才队伍建设,重塑电影类型叙事

河南影视人才培养滞后的短板亟待弥合。北京、上海拥有中戏、上戏等一批重点影视专业艺术院校,占据了中国影视教育半壁江山,培养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此外,重庆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一众影视艺术专业院校为本土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暨南大学与珠影集团、博纳影业等成立珠江电影学院,西北大学与西影集团、陕西文投等成立西安电影学院,高校与影视集团或影视公司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将成为影视教育新常态,彼此借力发展,利于打造集高端影视智库、人才培养高地和电影创作中心于一体的电影产业孵化器。“电影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门类的一种,其核心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影视人才培养是河南本土电影发展的关键,河南高校应加强与省内外影视制作单位合作,加强校企之间的资源配置,开展联合办学,成立电影学院或独立办学的影视教育院校,邀请业界知名导演担任院长,打造高端影视人才培养基地,为河南本土电影提供人才支撑。

重视类型叙事。河南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喜剧文化和武术文化资源,但与之攸关的本土电影却大而不强,大多影片叫好不叫座,“出现了一系列口碑与票房相悖反的电影,形成了一种频繁出现的电影口碑两极化与票房撕裂现象”,打击本土电影创作信心。作为武术文化发祥地的河南,拥有少林功夫及太极拳文化,却始终未能形成本土武术类电影作品及影视产业。河南本土电影与“少林热”三次擦肩而过,少林题材影片再次淡出公众视野的历史机遇为河南本土电影类型叙事提供了新契机。“河南倘若要将少林电影打造为具有标志性意义及核心竞争力的本土文化品牌,就要建立本土的少林影视产业人才队伍。”焦作陈家沟是太极拳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太极拳题材的电影创作“洼地”显现。河南拥有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和即将建成的河南太极拳学院等高等专业院校,每年可培养大量的武术指导、武术表演等人才,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河南本土武术类型电影发展。

(三)激活产业链,自我造血,打造中原影视产业圈

河南拥有优良的电影产业环境。河南拥有庞大的影视灯光产业,在中国电影产业体系中占据重要一环。“中国有七成左右的灯光师来自河南省鄢陵县,并主要集中在县城以南17公里外的张桥镇张北村”,随着中国电影制作体系的成熟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鄢陵的“灯爷们”纷纷转行影视设备租赁,不少租赁公司谋划新的转型,从剧本到出品全流程,促成电影生产要素汇聚。鄢陵“灯光村”的产业模式对河南本土电影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电影创作主营外,发展周边产业类型,以品牌打造为核心创新产业发展格局,推动电影产业链条横向延展,形成极具战略性的河南电影产业体系。

借电影主题旅游之“势”,加强资源整合。影视城由影视拍摄基地衍生而成,担负旅游功能,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造旅游设施等资源吸引电影剧组,从而推动电影产业与旅游业共生发展。河南焦作影视城被称为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曾制作了电视剧《水浒传》、电影《战国》《刺客》等。政府层面加强影视产业扶持力度,整合影视文化产业资源,由政府牵头加强对影视基地横向拓展与纵向开发,提供优惠的税费激励措施和优良的创作市场环境,吸引外部优质的影视公司、项目与团队入驻。国内运作比较成功的有新疆的霍尔果斯市、浙江的东阳市、上海、无锡等地,因优惠的税收政策和服务配套,吸引了大量的影视公司注册入驻。河南应鼓励本土电影企业开展联合拍摄、出品和发行,加强项目合作和团队交流,增强影视“造血”功能,形成电影创作可持续良性循环,壮大中原影视产业圈。

推动电影衍生品发展,搭建轮次收入盈利模式。电影衍生品是电影产业链条中扩展盈利空间的重要价值载体。中国衍生品市场发育程度相对较低,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9中国电影衍生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显示,“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衍生品在电影综合收入比重不足10%。”《河南省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5—2020年)》指出,“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河南本土电影应加快培养专业衍生品创意人才,探索在衍生品研发、版权、运营、管理等方面与电影筹拍并举,抢占电影市场产业链条中这座“金矿”。河南本土饮食文化类电影可在图书、音像制品衍生周边产业,推广豫菜和河南美食。推动电影与衍生品相互“赋能”,搭建“电影—衍生品”轮次盈利模式,探索符合河南本土电影特色的衍生品产业体系。

(四)挖掘地域文学资源,打造豫味电影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孕育了以河洛文化、汉字文化、诗词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等为代表的中原文化,为河南文学创作提供重要滋养。新时期以来,河南文学取得了重要成就,以“田中禾、李佩甫、张宇、周大新、刘震云、阎连科、刘庆邦、墨白、李洱等文学豫军代表人物的创作大都围绕中原大地展开”。河南文学的崛起受到国内外导演的关注,如周大新的《银饰》被黄健中改编同名电影,如刘震云小说《手机》《温故一九四二》《我叫刘跃进》被冯小刚搬上大银幕,刘庆邦小说《神木》被李扬拍成电影《盲井》。地域文化是文学作品重要文化内涵来源,河南本土作家群落中,如乔典运、张宇、傅爱毛、墨白、孟宪明等至今仍然活跃在河南创作文坛。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扎根乡土、忧患情结和对底层人物的同情赋予了河南本土作家独特的精神美学。当下河南本土电影创作中,孟宪明是一位河南本土高产的电影编剧,其编剧的《新年真好》《念书的孩子1、2》《好好活着》等影片在国内外获得诸多赞誉,代表了河南本土电影艺术成就和风格。新时代的河南本土作家们应与电影创作加强互动,尊重创作市场和消费市场规律,立足于河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本土文化传承,参与电影剧本的创编,寻求小说剧本的审美性和影视表达呈现性之间的平衡,打造独具河南特色的“豫味电影”。

电影市场发育成熟的重要标志在于拥有一个稳定、真实存在的电影市场才能够支撑本土电影发展,此外,稳定的电影投资、制作团队才能保证电影持续出品,推动市场的繁荣。河南本土电影应加强电影美学、题材类型和产业市场多方联动,在观众中制造出共同的记忆,塑造本土电影品牌。不断加强供给侧改革,完善产业政策,加强产业力量整合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河南本土电影全方位提质增效,为“出彩河南”建设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注释】

① 刘东初编纂,梁小芩编审.河南电影志(1901——1987)[M].河南:河南省文化厅文化志编辑室,河南省电影公司,2000:1-8,86-99.

②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3.

③[ 徐兆寿、刘强祖.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乡土题材电影研究[J].南方文坛,2020(2):171-178.

④ 张翼.地方文学创作群体经典化的路径与语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44-150.

⑤ 高凯.跨文化传播视野下提升中国电影制作水平的关键策略[J].电影新作,2019(6):120-124.

⑥ 张斌、陈良慧.叫好与叫座的悖反—2010年以来国产电影口碑两极化与票房撕裂现象刍议[J].电影新作,2019(4):62-67.

⑦ 张霁月.“少林电影热”与河南少林文化产业构建发展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4-121.

⑧玄增星.暗下去的灯光村和它照亮的世界[N].中国青年报,2018.3.28(9).

⑨ https://bg.qianzhan.com/trends/detail/506/200114-357ae1ce.html

⑩ http://www.henan.gov.cn/2015/08-24/239265.html.

⑪刘宏志.苦难创伤与文学豫军创作共性的形成[J].中州学刊,2020(6):160-165.

猜你喜欢
河南影视文化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Jokes Today
谁远谁近?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