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科幻电影创意看文明传播

2021-11-12 20:54黄鸣奋
电影新作 2021年2期
关键词:科幻电影外星人文明

黄鸣奋

“文明传播”作为动宾词组是指作为名词的文明在发生地之外扩大影响(即“文明的传播”),作为偏正词组是指以尊重其他文明或受影响者的方式进行传播(即“文明地传播”),作为祈使句(可加上感叹号)是指对文明传播的迫切吁求(即“文明得传播”)。在第一重意义上,我国科幻电影着重展示了科技文明超越时空的传播;在第二重意义上,我国科幻电影强调了不同文明之间依存共生的重要性;在第三重意义上,我国科幻电影表达了在高风险压力下对文明传播的强烈吁求。

一、文明的传播:高科技环境的辩证思考

“文明”作为名词是人文精神、发明创造的集成或统称,相关术语有源于对象差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科技文明等,源于地域差异的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西方文明、阿拉伯文明等;“文明”作为形容词相对于草昧、野蛮等而言,指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阶段、有文化(如哲学、宗教、艺术等)的状态,或光明、晚近、新颖、有文采(有时特指具备西方色彩的)的性质,相关术语有文明人、文明行为、文明单位、文明城市、文明社会等;作为副词指合乎人道、合乎规范,相关术语有文明对待、文明创建等。作为议题,“文明的传播”至少可以从如下角度予以阐述:(1)“文明”的外延与内涵。(2)“传播”的过程与趋势。(3)文明通过传播所影响的范围。

(一)标志定位与传播重点:文明的发展诉诸科技引领

对于“文明”外延与内涵的界定,主要是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为参照系进行的。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纲常,因此,在谈到“文明”时所强调的重点通常在于言行举止、风俗习惯、社会规范等。相比之下,西方近代文化重视综合国力,以经济水平、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为标准区分文明与野蛮,因此,在谈到“文明”时经常以科学技术为后盾。从今天的角度看,人类之所以形成各具特色的文明,首先是由于处身不同地理环境中的群体因地制宜奋斗的结果。在映射上述历史进程的时候,科幻电影突出了科技所发挥的作用,着重对科技文明予以描绘与反思。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幻电影源于对科技文明的辩证否定。对此,至少可以从下述三方面加以阐述:

其一,科幻电影“科”字当头,是科技文明的组成部分,和科普电影交相为用,在客观上扩大了科技文明的影响。例如,根据我国《孤岛终结》(2017)的构思,当地球人因受超新星爆炸带来的辐射影响而濒临灭亡时,前往半人马座行星系统南门二星球的神舟20号飞船成为人类文明一息尚存的象征,人工智能TESS担负起为它校正航程的任务。又如,根据我国《星际流浪》(2019)的背景设定,人类在“大灾难纪年”死难90%,所幸百年后黑科技膨胀,创造了文明复兴的机遇。这类构思都将科技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说明未来人类文明实际上就是以科技文明为核心、基点或引领的。

其二,科幻电影以“幻”为体,包含了从艺术或人文角度对科技文明予以审视的倾向,有别于科普电影,在主观上促进了科技文明的反思。例如,美、英、中合拍片《超验骇客》(

Transcendence

,2014)揭示了科技文明的内在矛盾。作为科技文明的代表人物,科学家威尔在生前致力于人工智能的开发,临终时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网络中成为虚拟人,继续雄心勃勃地开发与利用清洁能源,通过所发明的纳米机器人的传播消除环境污染与人类疾病。然而,他这样做的结果却是成为国民公敌。威尔作为生物人死亡是由于遭到反对技术的恐怖组织R.I.F.T.成员的攻击,作为虚拟人死亡是由于中了昔日好友与R.I.F.T.联手开发的计算机病毒。而上述病毒之所以能够删除威尔作为虚拟人的源代码、彻底摧毁他,居然是由于他所挚爱的妻子伊芙琳利用了他的信任,先让病毒感染她自己,然后让威尔上传她的意识,将相聚之机变成了灭亡之际。其所以如此,归根结底在于威尔起的作用从一开始就代表了科技的双刃剑性质——既想造福人类,又想控制人类。政府之所以假手恐怖组织除掉他,伊芙琳之所以配合政府做工作,良有以也。又如,我国《克隆女友》(2015)的主角、科学家冯泽周说:“科技无底线,文明有底线。”原来,他率先掌握克隆术,成功克隆出因车祸丧生的爱人,并抚养她成长。他本以为这是抚慰哀思的个人行为,没想到他所制造的克隆人冯爱阳成年之后却面临角色混乱(分不清是他的女儿或爱人),与其说是足以传播科技文明的活媒介,还不如说是揭示科技文明内在矛盾的活证据。冯泽周悟出科技的伦理制约性,终于下决心抹去冯爱阳与他爱人相关的角色记忆,使之明确定位于女儿的角色,这样她才能顺利谈婚论嫁。再如,我国《末日侵袭之终极一博》(2019)描写野心家本固在制造陨石芯片的过程中引发爆炸,毁灭了人类科技与文明。幸存者从50年之后的未来穿越到现在,试图力挽狂澜,但终究无法防止灾难的发生。编剧向观众发出呼吁:“目前,我们只能将这段故事通过文字与影像传播,动员更多的人来与本固的邪恶势力作斗争。正义的力量必将取胜!”上述描写揭示了科技失控的危险。其三,科技文明沿着辩证法所揭示的规律(包括否定之否定等)在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中发展,科幻电影就是这种自我更新的产物和推手之一。因此,相关影片总是有意识地在科技创新方面展开想象。例如,在我国《惊天盗梦团》(

Now I See You

,2016)中,陈星博士研制出梦境娱乐传输机D9,目的是让那些因为火山爆发导致大气污染而害怕外出的人们化解郁闷。不过,这类创新很可能相当超前,引发匪夷所思的社会矛盾。例如,我国《仿生迷局》(2020)描写明斯基公司总裁严柯研制出以其妻胡珊为模特的第二代生化人艾米丽(智慧型),正促进她从数据集向肉身转变,想与之建立美满家庭。不料,她与深感危机的胡珊串通,助胡珊杀害本真人严柯,许诺以受她控制的第一代仿生人严柯(智能型)取而代之,掩盖罪行,但又暗中出卖胡珊,因为她根本就不爱人类。私家侦探詹明瑞协助警方破案后,两代生化人皆被公司销毁。正如詹明瑞对艾米丽所言:“会有人来将你关闭的。人类还无法接受这样高级的文明。”她回答:“在事情发生之前,人类是永远无法做好准备的。”实际上,科幻电影所起的作用之一,便是展示科技文明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提醒人类做好准备。当然,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文明传播并非以科技为唯一对象。例如,我国动画片《超蛙战士:初露锋芒》(

Animen

,2010)描写了中国京剧的星际传播(在不同星球的夜总会演唱),我国《东宫皇子》(2016)描写了儒家文化在银河系之外启明星的传播。

(二)时间定位与传播趋势:文明的书写包含多向运动

对于文明传播过程与趋势的考察,离不开时间参照系。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因此在考察中国科技的历史发展时说:“我们不仅必须常常考虑到技术知识从一种文明传播到另外一种文明所需要的时间,而且还必须常常考虑到在实际采用这项技术之前所经历的潜伏时期。”在科幻语境中,文明的传播至少存在三种时间取向:一是顺向的,如既有文明成果作为后续文明成果的启迪起作用(激发传播),前人所取得的文明成果为后人所继承(代际传播),等等。例如,我国动画片《梦回金沙城》(2010)描写金沙古国文明通过当下中学生小龙的梦中游历发挥影响。由于想象起作用的缘故,顺向传播可能是跨越时代的。例如,我国短片《爆炸性新闻》(2012)描写来自玛雅文明的飞行器抵达中国马家屯上空。我国短片《伦敦魅影》(2013)通过清朝道光年间穿越而来的杨照蝉的活动,表现了古代与太极有关的文明对当下的影响。上述两部影片是古代文明影响当下文明的例证。我国《丧尸之母》(2006)描写人类因为李师师发明的相关病毒流行而大量变成丧尸,被丧尸大帝所统治。人类反抗军因此派人穿越来找她,争取丧尸病毒不被发明出来。这是当下文明影响未来文明的例证,同时说明寻根究底对于化解危机的重要性。二是逆向的,如后人所创造的文明框架作为前人文明成果的阐释框架起作用,又如时间旅行者将未来文明带到现在、将现代文明带到过去,或者将未来文明带到过去等。例如,我国《异能未来人》(2016)描写魏来仁穿越到500年前呼吁人们爱护环境,实际上是将生态文明的观念带到古代。又如,我国《天降机器女仆》(2017)通过描写程序员沈大宝在从2046年穿越而来的机器人伊娃的帮助下实现屌丝逆袭;我国《我的机器女友未成年》(2017)描写未来科学家白帅派机器人穿越到现世,希望60年前的自己奋发上进。上述两部影片都表现了未来文明对当下文明的激励作用。相比之下,我国《铠甲勇士·捕王》(2016)描写未来超智能电脑企图集齐3颗记录人类历史的天龙珠,穿越回古代,篡改历史,这表明了未来文明对过去文明的抑制企图。三是斜向的,如不同时间线的文明彼此渗透,或者特定文明在发展过程中产生时间分叉等。例如,在我国《请叫我救世主》(2017)中,地球人因为污染环境被来自外星的使徒问责,即使派出强大的机甲战士都无法抵御使徒的进攻。后来,由于漫画师刘神领悟了使徒的来意,敦促人类改弦更张,人类文明因此沿着新开启的另一时间线发展。

从时间角度看,文明发展存在三种基本模式:(1)进步模式。其特点是当下文明胜于过去文明,未来文明又胜于当下文明。我国香港电影《朝花夕拾》(

Life is a Moment Story

,1987)就持这样的观念。在该片中,未来世界的科技比现在发达得多,环境也舒适得多,虽然社会矛盾依然存在。(2)退行模式,其特点是当下文明不如过去文明,未来文明又不如当下文明。例如,根据我国《外星人》(2017)的构思,克拉星球的文明因爆发核战而毁灭殆尽,原先处于统治地位的克拉人因无法适应被污染的环境而出逃,成为星际难民。根据我国《天使源代码》(2019)的构思,真爱递减是文明退行的表现,未来人类社会因此面临严重危机。(3)循环模式。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所主张“五德终始”便是一种历史循环观。某些科幻电影将时间循环化的原因归结于科技因素,如我国《星际流浪》(2019)所设想的可以将飞船加速到比光还快的曲率发动机等。

如果将上述文明发展的三种模式、文明传播的三种取向加以组合的话,那么,可以界定多种创意模式。作为前提,我们必须先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科技成果,一类是激励性的,旨在保障人类的福祉;另一类是抑制性的,给人类带来灾难。在科幻情境中,倘若逆行传播是可能的,而且文明发展所取的是进步模式的,那么,未来的激励性科技成果传播到当下,可望形成超越线性时间的正反馈,加速文明的进步;倘若文明发展所取的是退行模式,那么,未来的抑制性科技成果若传播到当下,可望形成超越线性时间的负反馈,延缓文明的进步;倘若文明发展所取的是循环模式,那么,未来的科技成果若多次传播到当下,可能形成周期性的波动。以上分析不过是举隅而已。

(三)空间定位与传播范围:文明的开拓朝向星辰宇宙

若要考察文明通过传播所影响的范围,离不开空间参照系。在科幻语境中,文明的传播至少存在三种空间定位:一是以人类文明为基点,从人类聚居地向周边环境扩散,由近及远,可以超出同一村落、城市、国家、大陆、地球、星系(甚至所在宇宙)的范围。科幻电影描绘了人类文明的上述发展进程。例如,我国动画片《超蛙战士:威武教官》(

Animen II

,2012)描写人类文明由于星际移民而传播到沼泽星等天体,但由于自然条件差异产生不同种族分支的矛盾,它们之间因为认同相对立(对是否承认地球人为祖先等问题持截然相反的看法)而爆发尖锐冲突。二是以幻想中的外星文明为基点,翩翩而来,由远及近,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甚至宇宙外宇宙的各种地外天体。例如,我国《疯狂的兔子》(

Crazy Rabbit

,1997)描写外星文明向地球输入光盘游戏《疯狂的兔子》,希望由控制玩家到控制整个地球。我国《守护者前传之觉醒》(2017)描写毛乌素沙漠出现了代表外星文明的记号。我国《上海堡垒》(2019)描写未来外星文明突袭地球。三是以幻想中的异域文明为基点,从地心(或地下)、平行世界、微观世界(如小人国)、宏观世界(如天外天)等向其周边扩展,因为进入人类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而被感知。我国《沟通者之异空之客》(2018)进而设想:多元宇宙有多维空间,文明各不相同。高维者若非法穿越,所带去的技术会引发灾难。因此,宇宙成立了负责维护空间平衡的管理机构——沟通局。上例表明:科幻电影编导在想象地扩展文明传播范围的同时,将当下全球治理的眼光扩大到整个宇宙。上述三种空间定位可能相互交叉。例如,地球人在主动与外星人发展所谓“第五类接触”时,若联系上,那么其结果一方面说明人类文明对外星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外星文明对地球文明产生影响。文明传播因此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的。

在空间扩展的情况下,对文明的审视有时给观众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例如,我国《筒子楼超人》(2018)描写外星人李默森随其父李叔逃难来地球,虽然蜇居市井、生活拮据,却胸怀大志,视金钱为粪土,将所获得的30万元奖学金作为红包散发给同学。他宣布:“钱并不重要,别说30万(元),即使1个亿,也只是宇宙初级文明的一串数字,换不回我失去的东西。”

科幻电影之所以关注文明的传播,离不开塑造人物、构思故事的初衷。在具体影片中,上述标志定位、时间定位和空间定位往往相互交织,围绕叙事要旨加以构思。例如,我国《平行宇宙之恋》(2020)描写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标志定位)的平行宇宙(空间定位)的机器人因受艾菲虫病毒感染形成心理相通的“共体”。他们穿越黑洞来地球,准备将地球人转变成为机器人,然后注入病毒加以控制,再将这些受控地球人送回平行宇宙当炮灰。几乎同时到来的还有从事免疫系统开发的程序员叶星河、星际安全局负责捉拿上述病毒感染者的特派员言阿莱。后者是叶星河的女友,她惊讶地发现本以为在星际航行中遭病毒体袭击死亡的叶星河居然到地球上生活了五年(时间定位)且另有新欢。故事便在上述设定中展开。

二、文明地传播:全球化时代的美好愿望

习近平在谈到促进互学互鉴的人文交流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不同历史、宗教、习俗,彼此交相辉映、相因相生,共同擘画出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文明地传播”是根据文明之间互动的历史经验提出的概念。它的基本精神是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文明传播。这种传播不应当是征服、杀戮、灭绝,也不应当将特定文明模式强加于其他文明,而应当体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精神。中国是热爱和平的礼仪之邦,奉行文明共生的理念。与此相适应,我国科幻电影强调了不同文明之间依存共生的重要性。

(一)将心比心:肯定斯文与明达

“文明地传播”至少包含如下含义:(1)相对于“蒙昧地传播”而言,指并非盲目地扩大影响,而是审时度势,通过摸索与学习掌握规律、了解动向,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2)相对于“野蛮地传播”而言,指将参与者、接受者当成平等伙伴,不是以压倒、征服、占有、盘剥等为目的,而是谋求共存、共赢;(3)相对于“疯狂地传播”而言,指预计到传播所可能带来的风险,理智地规划自己的行动,善于从反馈中学习,不是狂热地为传播而传播。

作为传播主体,我们通常将自己定义为文明人,这意味着理智而非蒙昧、斯文而非野蛮、明达而非疯狂。反过来,如果有什么言行举止不符合我们所持的文明标准,便会被判定为蒙昧、野蛮或疯狂。科幻电影提醒我们对上述观念予以反省。例如,我国《海带》(2017)描写精神病院的病人们斥责浑浑噩噩的正常人对世界末日视而不见。我国《狂暴隔离区》(2018)描写科学家皇甫教授对被隔离在位于文明世界之外的第九区的人(包括成人和孩子)进行变异实验。这种实验虽然打着“科学”的幌子,其实是颇为野蛮的,因为侵犯了被试者的基本权利。根据我国《超能疯人院》(2020)的描写,“疯狂”只是因星球文明差异而导致的行为偏差。该片中的疯人院以收容外星人为能事。这些智能生命在其母星应当说是正常的,但是,误入地球之后,就被送进疯人院关了起来。

在社会生活中,关于“文明人”的自我意识是通过相应举止来表现的。“文明人”的含义之一是能够合乎文明规范地进行传播。科幻电影不乏“反面做文章”的例证。比如,我国《泡泡城》(2007)以头顶上方冒出的泡泡颜色代表人们讲话的文明程度,合格为白色,失范为黑色。主角是个惯用污言秽语的男青年。其头顶上方的黑泡泡急剧膨胀,碰到树干而破裂,气浪“嘘”地一声将他送上天。编导以字幕点题:“注意素质”。又如,我国短片《热血雷锋侠》(2013)通过片中片(导演亲手所画的“校园英雄联盟”入会宣传片)传播了这样的理念:当一幕幕不文明行为发生在你身边之时,如果人人都是旁观者,那也最终会成为受害者。再如,我国动画片《摩尔庄园3:魔幻列车大冒险》(

Legend Of The Moles-The Magic Train Adventure

,2015)以儿童摩乐乐的眼光观察社会,抨击在景观上刻写“到此一游”等不文明行为。还有,我国《成为岛主的男人》(2018)中的主角小黑要求属下文明解决争端。诸如此类的细节都可以从“文明地传播”的角度去解释。

(二)平等相待:否定崇拜与鄙视

文明在广义上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等同于广义文化),可根据不同标准分类。譬如,以劳动生产率为尺度,可以区分出发达文明与落后文明;以理想性为尺度,可以区分出高级文明与低级文明;以群体之间的一致性为尺度,可以区分出同质文明与异质文明;以渊源关系为尺度,可以区分为原生文明与次生文明;以发展阶段为尺度,可以区分出新兴文明与衰落文明,进而探讨“文明复兴”“文明重启”等观念。对于诸如此类的区别所进行的思考,是文明观的重要来源,也是科幻电影创意的重要取向。

倘若过分强调文明之间的差异性,其结果可能是趋于文明优劣论。它们通常表现为落后文明崇拜发达文明、发达文明鄙视落后文明等,但反向的崇拜或鄙视也是可能存在的,有点像鲁迅笔下的阿Q所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你算什么东西?”对异质文明的崇拜往往导致对同质文明的鄙视(自暴自弃),正如对异质文明的鄙视往往导致对同质文明的崇拜(自我感觉膨胀)那样。对异质文明崇拜到一定程度,便可能产生让对方来改造自己的冲动,所谓“全盘西化”之类倾向便是这样产生的。对异质文明鄙视到一定程度,便可能产生实施霸凌甚至消灭对方的冲动,所谓“殖民战争”之类历史便是这样书写的。不论崇拜或鄙视,都可能超出对举的范围而递相转化,由此形成崇拜链或鄙视链。对于后者,我国《疯狂的外星人》(2019)在科幻情境中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与批判。据其构思,自认为是银河系最先进文明的外星人鄙视地球人,认为自己来到“垃圾星球”。C国自认为是地球最先进国家,代表全人类,鄙视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草民)。但是,如此高傲的外星人却被中国偏僻地方的猴戏艺人当猴耍了,如此自负的C国特工也难逃这种厄运。作为心态,崇拜与鄙视都不利于“文明地传播”。崇拜异质文明往往导致迷失自我,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崇拜同质文明往往导致敝帚自珍,看不到自己的短处。鄙视异质文明往往导致盲目排外、闭关自锁,不利于学习别人的优点;鄙视同质文明往往导致妄自菲薄,不利于发扬自身的优良传统。

如果不仅强调文明之间的差异性,而且将它和社会发展过程联系起来,那么,便形成了所谓“文明进化论”(更常见的提法是文化进化论)。反之,如果主张淡化文明之间的差异性,其结果往往是形成文明相对论(更常见的提法是文化相对论)。正如胡长栓所指出的:“文化相对论坚持了人是多元的存在而失却了人的发展本质,最终落入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进化论则坚持了人是发展的存在而失却了人类多元的存在事实,以至于成为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的根据。但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本质体现的人类不断超越现实的存在以及今天人类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决定了我们对正义的文化进化论的信仰。”

(三)开放包容:争取共享与互惠

龙柏林指出:“在文明层面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是文明冲突论的对抗范式,也不是文明一元论的殊途同归,更不是文明相对论的分道扬镳,而是在传承历史、开放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多文明结晶体,是推动当代中国不断走向崛起的文明力量。”以上论述为阐释科幻电影的相关创意提供了参考。

某些科幻影片将不同文明之间关系当成构思的重点。例如,我国《功夫机器侠之南拳真豪杰》(

Kungfu Traveler

I,2017)加入了某些历史要素,描写西方列强入侵我国领土,南拳王门下的大师兄为虎作伥,穿上法军制服指挥开炮,吆喝说:“你们挡不住工业文明的脚步”。面对强敌,冯子材将军所率领的军队展开反击。上述影片将东方农业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突作为背景。下述影片则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文明调适的可能性。例如,我国动画片《摩尔庄园冰世纪》(

Legend of The Moles-The Frozen Horror

,2011)中的鼹鼠族、圣熊族和精灵族因顽童小小的恶作剧爆发始料未及的大规模纷争,后来重归和平。又如,根据我国《天狼星的来客》(2017)的设定,天狼星人建立了比地球人更先进、更古老的文明。其当局因地球人着手探索引力波而警惕起来,派遣特工798等人前来阻止。由于地球文明具备情感同化力(由善良的姑娘章千千等人所代表),特工798从入侵地球的急先锋变成捍卫地球的英勇斗士。再如,在我国《星际密探》(2018)中,来自6000光年之外的外星人奉命来探查地球文明进程,因得到捡破烂的单身女子阿娇的关心帮助而确信“人类有走向更高文明的潜质”,放弃摧毁地球的意图。

中华民族秉承的文明观以和合共生、和而不同为宗旨。上文所说的将心比心、平等相待、开放包容,既是我国科幻电影的创意,也是中华民族文明观的具体化。正如习近平所说,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三、文明得传播:高风险压力的强烈吁求

“文明得传播”是根据文明自身存在、发展和延续之需要提出的命题。至少包含如下含义:(1)已知的任何文明形态都是人类在通过内部传播积累和分享知识经验、制定并共同维护社会规范的过程中形成的,都是人类在通过外部传播扩散其影响的过程中为其他文明所了解的,都是人类在致力于目标传播的过程中获得为定向发展所需要的反馈的。如果中止传播或放弃传播,任何文明都可能因为对内僵化、对外封闭、方向错乱而丧失活力,甚至连其存在的基本条件都被否定。(2)文明的发展程度越高,传播动机就越强烈。其主体可能因为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受动性而产生强烈的忧患意识或危机感,为防范自己的衰落或灭亡而未雨绸缪地进行传播,将这种传播当成保存自身文明的必要措施;也可能因为同样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能动性而产生强烈的使命意识或责任感,从惠及万物理解文明传播的意义;还可能将受动性与能动性统一起来制定传播目标,清醒地意识到传播不仅是文明的存在条件,而且是文明的繁荣条件。(3)文明的发展面临着封闭与开放、一元化与多样化等矛盾。只有不仅承认自身文明传播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而且承认其他文明传播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才能建立为文明互惠、文明共生所必需的前提。下文从主体需要、互动态势和末日情境的角度对我国科幻电影的相关创意加以分析。

(一)主体需要:文明传播的必要性

根据科幻电影的描写,文明传播可能因为个体、群体和国家等不同主体的需要而促成。例如,在我国香港《喵星人》(

Meow

,2017)中,喵星文明由于地处陨石流地带而衰落,国王因此计划移民地球。这是出于国家复兴需要的大迁徙,若成功的话,必然导致喵星文明在移居地的传播。我国《外星人来了》(2017)描写H星人因内乱而逃到地球寻找出路,经过考察,决心取法地球人的经验,化解种族纷争。这是出于种族和解需要而有意识从外部引入异质文明。若成功的话,必然导致地球文明在H星的传播。我国《AI女友》(2018)的主角周韬与其妻都是未来时代的老迈之人。妻子希望看看他25岁时的样子,周韬因此订购了外貌与她相似的机器人,通过时间快递作为她的化身送到自己25岁的时代。从主观上说,此举只是为了满足妻子的心愿(个人情感需要),但客观上说却是促成了未来高科技文明在先前社会的传播。上述诸例同时表明:相关主体在文明传播过程中可能扮演文明输出者、文明引入者、文明中介者等多种多样的角色,从而使其需要角色化,并使文明传播对象化。

围绕不同主体的需要(也包括主体的不同需要),可以对“文明得传播”的命题进行多种生发,如为了证明自身的价值、加快自身的发展、在竞争中战胜对手、促进生态多样性等目的而进行文明传播,等等。在具体影片中,这些需要和以之为基点的动机可能相互交织,构成复杂的情境与冲突。例如,根据我国《坑蒙拐骗外星人》(2018)的描写,土豆星发生饥荒,国王坐金杯来地球寻求出路(主要作为地球文明引入者,体现国家对科技等的需要)。地球上的无线电爱好者刘童以0507代码为之指路,但其通讯设备被前来催抚养费的前妻夫妇砸坏,自己则被土豆星人当成外星人而闹出啼笑皆非之事。急于发展观光旅游的村长、书记将外星人当成向各级领导邀功的筹码(主要作为外星文明引入者,体现作为群体角色和个人对事业、成就、名望、利益等的多重需要),地球小姐和村长之子想靠独家转播外星人暴富,当地美女岚岚、外来的情人包哥想将外星人偷走出卖(主要充当不同星球文明之间的中介者,体现个人对横财等的需要)。但土豆星国王只信任刘童一人,不仅收下他所馈赠的土豆,而且邀请他前往土豆星教培育技术。刘童欣然成行,而且不负所望(主要作为文明输出者,体现个人对事业、成就等的需要)。为了增强喜剧性,该片还在上述背景之下设计了外星文明如何想象地在我国传播的情节:一只“外星鸡”,实际上是地球锦鸡,被一个妇女当成凤凰抵债给包哥。后者带它到了土豆村。其相好岚岚骗看守外星人的村民说那只鸡是外星鸡,若抓回来就立大功。于是,村民们趋之若鹜。外星人带刘童飞走后,土豆村的人觉得白白放走送上门来的外星人、无法对外界交代,就拿这只锦鸡大做文章,证明外星人确实来过。画外音:“那只鸡成了第一个外星物种,中国也成了第一个有外星文明的国家。”在上例中,“外星文明”成了噱头,外星文明传播成了滑稽剧,从中可以看出当事人的需要如何转化成为传播动机。要依据;二是传播造就了特定文明的否定性因素(包括竞争对手等),从而促进了它们的衰落;三是传播使特定文明面临新情境,促成它们实现自我更新。科幻电影关于这方面的创意,无疑可以从历史上的相关事件求得借鉴。例如,陆苏拉德指出:“罗马人曾经经历了‘创造新文明——将这一文明传播到世界——促使这个文明走衰败’这么个完整的过程,是野蛮的日耳曼人摧毁了这个正在垂死挣扎的罗马文明,令欧洲起死回生,获得新的活力,创造新的、充满活力的日耳曼文明。”这类事件是有启发作用的。

(二)互动态势:文明传播的效果性

从互动的角度看,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至少存在三种基本态势:一是基于不同文明平等关系的共生态势。例如,我国《火星追击》(2018)描写地球人帮助黑威廉拯救了紫星文明,同时找到了新能源。黑威廉是紫星人用自己的DNA、按照曾经帮助他们获取白酒的地球人流浪汉的相貌造出来的。二是基于强势文明支配弱势文明的统治态势。例如,在我国《古着商店之天启大爆炸》(

The Apocalypse Explosion of Ancient Stores

,2019)中,未来社会的统治者是智能机器人,人类成了被统治者。他们分别代表强势文明和弱势文明。三是基于不同文明彼此冲突的火拼态势。例如,我国《三体》(样片,2016)始于人类成员主动从红岸基地向外星人发送信号,此举迎合了计划殖民地球的三体文明的需要,由此开启了与地球文明的生存之战。

就文明自身发展而言,文明的传播至少存在如下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传播促进了特定文明影响范围的扩大,成为其自我肯定的重

(三)末日情境:文明传播的策略性

某些科幻电影将文明置于末日情境中加以思考,认为人类文明从整体上说是相当脆弱的。例如,在我国《寻找未来》(2017)中,主修未来学的乐敏儿预言300年后人类将遭遇浩劫,文明毁于一旦。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播是困境求生的一种策略。要想防止人类文明在不可抗力来袭时完全毁灭,就必须早做准备,预案之一就是通过建造相关设施以保留和传播“火种”。我国《流浪地球》(2019)中人类联合政府下令建设空间站,以应对太阳晚年发生的聚变毁灭地球的危机,这一计划正以“火种”为名。

1964年,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达舍夫(Nikolai Kardashev)提出通过测量用于传播星际信息的能量来确定某个文明的技术发展水平的观念,按由低到高的顺序确定了银河系之中的三类文明:I级可以主宰所在行星的能源,II级可以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III级可以利用银河系系统的能源。目前,地球文明尚未达到I级文明所要求的标准。我国《最后的日出》(

Last Sunrise

,2019)据此设想提高人类文明等级的措施。在该片中,王云负责人类在太阳系中心所设立的播。我国《AI女友》(2018)的主角周韬与其妻都是未来时代的老迈之人。妻子希望看看他25岁时的样子,周韬因此订购了外貌与她相似的机器人,通过时间快递作为她的化身送到自己25岁的时代。从主观上说,此举只是为了满足妻子的心愿(个人情感需要),但客观上说却是促成了未来高科技文明在先前社会的传播。上述诸例同时表明:相关主体在文明传播过程中可能扮演文明输出者、文明引入者、文明中介者等多种多样的角色,从而使其需要角色化,并使文明传播对象化。

围绕不同主体的需要(也包括主体的不同需要),可以对“文明得传播”的命题进行多种生发,如为了证明自身的价值、加快自身的发展、在竞争中战胜对手、促进生态多样性等目的而进行文明传播,等等。在具体影片中,这些需要和以之为基点的动机可能相互交织,构成复杂的情境与冲突。例如,根据我国《坑蒙拐骗外星人》(2018)的描写,土豆星发生饥荒,国王坐金杯来地球寻求出路(主要作为地球文明引入者,体现国家对科技等的需要)。地球上的无线电爱好者刘童以0507代码为之指路,但其通讯设备被前来催抚养费的前妻夫妇砸坏,自己则被土豆星人当成外星人而闹出啼笑皆非之事。急于发展观光旅游的村长、书记将外星人当成向各级领导邀功的筹码(主要作为外星文明引入者,体现作为群体角色和个人对事业、成就、名望、利益等的多重需要),地球小姐和村长之子想靠独家转播外星人暴富,当地美女岚岚、外来的情人包哥想将外星人偷走出卖(主要充当不同星球文明之间的中介者,体现个人对横财等的需要)。但土豆星国王只信任刘童一人,不仅收下他所馈赠的土豆,而且邀请他前往土豆星教培育技术。刘童欣然成行,而且不负所望(主要作为文明输出者,体现个人对事业、成就等的需要)。为了增强喜剧性,该片还在上述背景之下设计了外星文明如何想象地在我国传播的情节:一只“外星鸡”,实际上是地球锦鸡,被一个妇女当成凤凰抵债给包哥。后者带它到了土豆村。其相好岚岚骗看守外星人的村民说那只鸡是外星鸡,若抓回来就立大功。于是,村民们趋之若鹜。外星人带刘童飞走后,土豆村的人觉得白白放走送上门来的外星人、无法对外界交代,就拿这只锦鸡大做文章,证明外星人确实来过。画外音:“那只鸡成了第一个外星物种,中国也成了第一个有外星文明的国家。”在上例中,“外星文明”成了噱头,外星文明传播成了滑稽剧,从中可以看出当事人的需要如何转化成为传播动机。

(二)互动态势:文明传播的效果性

从互动的角度看,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至少存在三种基本态势:一是基于不同文明平等关系的共生态势。例如,我国《火星追击》(2018)描写地球人帮助黑威廉拯救了紫星文明,同时找到了新能源。黑威廉是紫星人用自己的DNA、按照曾经帮助他们获取白酒的地球人流浪汉的相貌造出来的。二是基于强势文明支配弱势文明的统治态势。例如,在我国《古着商店之天启大爆炸》(

The Apocalypse Explosion of Ancient Stores

,2019)中,未来社会的统治者是智能机器人,人类成了被统治者。他们分别代表强势文明和弱势文明。三是基于不同文明彼此冲突的火拼态势。例如,我国《三体》(样片,2016)始于人类成员主动从红岸基地向外星人发送信号,此举迎合了计划殖民地球的三体文明的需要,由此开启了与地球文明的生存之战。

就文明自身发展而言,文明的传播至少存在如下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传播促进了特定文明影响范围的扩大,成为其自我肯定的重要依据;二是传播造就了特定文明的否定性因素(包括竞争对手等),从而促进了它们的衰落;三是传播使特定文明面临新情境,促成它们实现自我更新。科幻电影关于这方面的创意,无疑可以从历史上的相关事件求得借鉴。例如,陆苏拉德指出:“罗马人曾经经历了‘创造新文明——将这一文明传播到世界——促使这个文明走衰败’这么个完整的过程,是野蛮的日耳曼人摧毁了这个正在垂死挣扎的罗马文明,令欧洲起死回生,获得新的活力,创造新的、充满活力的日耳曼文明。”这类事件是有启发作用的。

(三)末日情境:文明传播的策略性

某些科幻电影将文明置于末日情境中加以思考,认为人类文明从整体上说是相当脆弱的。例如,在我国《寻找未来》(2017)中,主修未来学的乐敏儿预言300年后人类将遭遇浩劫,文明毁于一旦。在这样的背景下,传播是困境求生的一种策略。要想防止人类文明在不可抗力来袭时完全毁灭,就必须早做准备,预案之一就是通过建造相关设施以保留和传播“火种”。我国《流浪地球》(2019)中人类联合政府下令建设空间站,以应对太阳晚年发生的聚变毁灭地球的危机,这一计划正以“火种”为名。

1964年,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卡尔达舍夫(Nikolai Kardashev)提出通过测量用于传播星际信息的能量来确定某个文明的技术发展水平的观念,按由低到高的顺序确定了银河系之中的三类文明:I级可以主宰所在行星的能源,II级可以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III级可以利用银河系系统的能源。目前,地球文明尚未达到I级文明所要求的标准。我国《最后的日出》(

Last Sunrise

,2019)据此设想提高人类文明等级的措施。在该片中,王云负责人类在太阳系中心所设立的天然核聚变机器的运营。他的理想就是“带领人类走入II型文明,全面开发与控制太阳,让人类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可惜,上述宏志大愿遇到想象不到的难题,即太阳被内部出现的虫洞所吞噬(这一危机很可能是人类过度开发所引发的)。该片的情境设定让观众强烈地意识到人类文明对于太阳的依赖性。同年问世的《流浪地球》(2019)也是如此,不过,其背景是暮年太阳聚变的影响。陈柯宇指出:“人类目前的文明等级只有0.73。要想达到Ⅰ级文明也许还有数千年的道路要走。而根据卡尔达舍夫等级我们可以看到,几乎要达到Ⅱ级文明,太阳活动聚变才不能对其产生威胁,也就是说,只有Ⅱ级及以上的文明才有能力实现流浪地球,而如果人类在达到Ⅱ级文明之前遭遇了太阳爆发这场灾难,恐怕只有灭绝。”《流浪地球》中依托空间站延续人类文明的“火种计划”可以作为救亡图存的一种方案,即使人类文明整体上还达不到II级水平,依然是能够实现的。不过,该片编导将情节设定于满足更高要求,这就是让人类大多数成员能够在太阳爆发末日聚变时活下来,条件是人类文明已经达到可以驱动地球去流浪的II级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文明的星际传播或末日延续已经不再单纯依靠空间站。尽管如此,在上述流浪过程中,空间站仍为此做出了牺牲——时值地球被木星引力拉向其表面之际,宇航员刘培强引导空间站引爆木星表面的氢气,让气浪对冲木星引力的牵扯作用,拯救了地球。有专家认为“文明的延续”是人类奋斗并存在过的唯一意义,但刘培强掷地有声地说:“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由此看来,文明的传播以人类的存在、延续和发展为旨归,离开人类的需要谈论文明传播也毫无意义。反过来,人类文明传播的心理动力来自忧患意识与乐观主义的统一,人类文明传播的成功条件包括责任意识与献身精神的统一。这些因素都在刘培强的身上获得体现。

上文分别以科幻电影的相关创意为例证,从高科技语境的辩证思考分析“文明的传播”,从全球化时代的美好愿望解剖“文明地传播”,从高风险压力的强烈吁求阐述“文明得传播”。完整的文明传播观应当是文明的传播、文明地传播、文明得传播三者的统一,它们回答了传播什么、怎么传播、为什么传播等重要问题。科幻电影虽然以虚构为其特色,但相关描写曲折地反映了人们对于文明传播的现实思考,有助于观众深入考察科技文明的演变趋势、民族文明的相互关系、人类文明的发展远景等问题,因此值得研究。

【注释】

①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M].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小组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254.

②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公开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11/15/c_1125233767.htm.

③ 胡长栓.正义的进化——人类文化的当代命运——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的悖论及其当代境遇[J].北方论丛,2004(3):109.

④ 龙柏林.理性·价值·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重解读[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4):27-32.

⑤ 周宗敏、陈贽、韩墨.照亮前行方向的希望之光——记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N].人民日报,2020.10.3.

⑥ 陆苏拉德.柏拉图密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386.

⑦ 陈柯宇.浅谈《流浪地球》的科学知识[J].科技风,2019(13):238.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外星人文明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意聊
科幻电影五问
外星人可怕吗
对不文明说“不”
外星人来了,谁当翻译?
文明歌
科幻电影世界的机器人之父—阿西莫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