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梅
(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山东临朐 2626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当代中国文艺应该承担思想启迪的社会功能,同时也正式提出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艺术审美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国民的审美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我国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承担着学校美育的重要工作,教育部门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性美育工作应当如何进行?县级文化馆、文化艺术中心等是我国基层的文化部门,其服务对象在数量上最为庞大,涵盖了我国广大城乡地区的人民群众,因此应当在群众美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近年来在群众美育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通过文艺创作展演、艺术培训服务、非遗传承与创新等多种途径开展群众美育实践,对我国县级文化部门建构多元化的群众美育模式具有启发意义。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审美教育体系需要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文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并产生符合该时代精神特征的文艺作品。中国人应该创造出无愧于这个时代、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弘扬中国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社会如果缺少了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就会像一盘散沙一样,无法凝聚向前奋进的力量。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包括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有着最深刻把握的伟大作品,也包括反映人民生产生活实践的作品。文艺工作者要以当代社会实践为基础,积极谱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文艺作品要积极反映当代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和劳动实践,塑造典型人物,描写他们的真实感情。
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近几年来立足“山东戏曲编剧人才培养基地”“山东小戏创作实践基地”和“山东省艺术研究创作基地”三大平台,着力打造符合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的文艺精品工程,在戏剧、舞蹈、歌曲等方面创排几十部受到群众欢迎的作品。包括体现精准扶贫主题的小品《一个不能丢》、小品《难题》、快板剧《换装》等,展现新农村生活的周姑戏《锦上添花》、小品《干枝梅的婚事》、小品《庄户女婿大学生》、舞蹈《歌唱新农村》等,展现扫黑除恶主题的小品《心结》、表现抗击疫情主题的歌曲《希望》《因为有了你》等。中心还充分利用对非遗周姑戏的传承和创新,精心打造周姑戏《特别约会》《锦上添花》《淌水崖》等主旋律戏剧作品。其中,《特别约会》入围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暨第四届全省小型戏剧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同时入围第十二届山东文化艺术节群众优秀新创文艺作品汇演;《淌水崖》入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山东省优秀剧目展演名单。
文艺创作的目的是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思想水平和审美水平。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通过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将自己创作的文艺作品送到全县每个城镇和乡村,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主题通过各种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呈现给基层群众,让群众在艺术审美的同时提高思想认知水平,形成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和核心价值观的自主认同。
艺术创作体验能够直接培养创作者对艺术的审美感受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同时,艺术创作体验还能促进创作者移情的产生,促进人对环境的敏锐感受力,引起人的情绪与情感反应,获得审美愉悦感。因此,让群众接受艺术培训并直接参与艺术创作也是群众美育的有效途径。
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在近几年来充分发挥线上平台的作用,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进行以“新农村 新生活”为主题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引导群众通过参与文艺创作的方式开展群众美育活动。自2020年1月份至今,中心借助微信、抖音、网站、微博等官方平台,开展各类线上公益培训讲座,累计点击率70余万。如微信平台专门开设“文化战‘疫’,每日一课”专栏,共发布葫芦丝、工笔画、草书、戏剧鉴赏、学好汉字书法等90余期培训;通过抖音平台发布了舞蹈、萨科斯、小提琴、古筝等9期公益课堂,自2020年6月份开始,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依托总分馆制建设,在文化馆分馆和基层分馆培训点同步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文化培训。如总馆开设了舞蹈、剪纸、戏曲、萨克斯、古筝、瑜伽、西洋画、年画等18个门类20个班次的培训课程,在14个镇(街、园、区)分馆和22个基层服务点,开设剪纸、年画、舞蹈等7个门类18个班次的培训课程。截止到目前,线下培训学员已达万人以上。
为充分调动群众艺术创作的积极性,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还组织培训学员参加各级各类艺术展演活动。以书画艺术为例,自2020年以来中心组织培训学员参加全国性的展览40余次,如“决胜全面小康”第二届全国农民画作品展、第二届“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第十届“民族百花奖”——中国各民族美术作品展等;组织学员参加省内展览比赛50余项,包括“风雨同舟 守望相助”山东省抗击疫情美术作品展、“助力乡村振兴 决胜脱贫攻坚”山东省美术作品展、聚焦脱贫攻坚 歌颂美丽山东——第二十四届山东美术新人新作展、“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山东美术家在行动作品展等,并累计有500余幅作品在省市展览中获奖。另外,中心也常年组织本县域内的书画展览。
城乡群众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培训,掌握了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技法,并结合个人的现实生活体验,去创作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表达自己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赞美、对美丽家园的热爱以及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盼。这表明县级文化部门的艺术培训服务是一种切实有效的群众美育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价值传承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并不仅仅是政府与传承人的事情,需要有更深厚广大的群众基础,因此很有必要与群众美育工作相结合,成为群众美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除了做好本县域内非遗项目的挖掘、保护、传承、整理工作外,注重在城镇乡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非遗活动,让非遗走进老百姓的生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如“感受传统 匠心传承”非遗年味体验课活动、“非遗扶贫展活力,致富唱出幸福歌”非遗大走廊活动、临朐县传统工艺(非遗)博览会等。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化活动,城乡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东镇沂山祭仪、临朐手绘年画、周姑戏、洼子跑麒麟、桑皮纸制作技艺等几十项本地非遗项目有了更直观的体验和更深刻的理解,增强了群众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认同与自觉性,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养与审美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活态性的。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最近几年在非遗周姑戏的保护与传承上就坚持采取活态保护的方式,用周姑戏的艺术形式挖掘、阐释本地红色文化传统和资源,创作主旋律艺术作品。现代周姑戏《淌水崖》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红色传统精神传承相结合的一部典范性作品。被国内外水利专家叹为“世界石砌连拱第一坝”的临朐县淌水崖水库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当时只有三万人的九山公社历经六年的艰苦奋战修建而成,当时干部群众的那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是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古老的周姑戏原本已经淡出乡村百姓的生活,用它来阐释当地群众所熟知的淌水崖精神,使得老剧种散发出了新的活力和风采,也使得人民群众在艺术审美欣赏过程中再次受到红色文化传统精神的感染和熏陶。
从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近几年的群众美育工作实践来看,县级文化部门在群众美育尤其是针对广大农村群众的美育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也存在着某些不足。
第一,从文艺创作角度来说,县级文化部门的文艺创作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需要打造更多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艺精品。县级文化部门在创作作品的数量上并不少,每年的演出和展览次数也很多,但文艺精品的数量不多。作品质量的粗糙和低劣都会影响群众美育的成效,很难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基层的优秀文艺创作人才短缺,另一方面也在于基层文化部门缺少资金来扶持和打磨文艺精品。
第二,从受众群体来说,县级文化部门群众美育工作的受众群体多为中老年人,需要加大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当代娱乐文化、流行文化形式多样,又有便捷的新媒体平台,使得年轻人有了更多的文化选择,也有着与中老年人群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如何吸引年轻人的审美注意力,并通过艺术审美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是群众美育工作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
第三,从美育实践途径来说,文艺创作展演、艺术培训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等途径尚不能完全满足广泛性的群众美育需求,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需求,县级文化部门应当针对本县域城乡居民的环境、交通、生活方式等特征,因地制宜,拓展更多美育实践途径,使群众美育的实施和发展更加常态化、体系化和多元化,具有更全面的辐射性和覆盖性。这对于乡村文化振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县级文化馆、文化艺术中心等部门既是县级区域的文化艺术管理者,更是为本县城乡群众提供公共文化艺术服务的文艺工作者,因此要充分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在总结已有群众美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文艺创作水平,扩大美育受众群体,拓展美育实施途径,逐步建构起体系化、多元化的群众美育模式,以尽快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美育目标。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北京:人民日报,2016-1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