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戏剧遗产传承生态保护与发展研究

2021-11-12 23:07曹娅丽
戏剧之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扬剧京杭大运河大运河

倪 漫,曹娅丽

(1.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2.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一、大运河江苏段生态现状

(一)生态概念及理论

所谓生态,按照《辞海》的解释,即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整体或模式;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即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前者的释义突出了“关系”,体现了生态的本质;后者则采用常用的表达方法,解释更为直接。对于生态的理解,“生”是指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现象;“态”的意思是形态、状态。状态又可以解释为“情况”。生态就是反映生命存在的一种情况,包括生命现象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情况,也包括与之相关联的周围环境,这是因为生命现象是无法独立存在的,会受到环境的制约。任何生命现象能否存在,都取决于其与环境的关系,即与环境的和谐程度。生态要求以生命现象为中心,和自然环境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这是生命现象存在所必需的构成系统。与“生态”一词关系最为密切的概念是“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种包围和被包围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上。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为人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那么人与环境的关系则突出表现为人对环境的依赖,环境影响着人类,环境是人类存在的一切基础。由此可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条件而受到重视。生态指的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与其环境所构成的关系和系统。简而言之,生态是指生命的状态,生命的环境状态,生态即环境。

(二)大运河江苏段生态现状

1.水质现状

京杭大运河江苏段流经8 个地级市,是沿线城市生活、工业用水和航运的重要渠道。总体来看,江苏省南部的污染重于北部。8 个地级市中,徐州、宿迁和镇江段的水质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淮安和常州段的水质符合Ⅳ类水质标准;扬州段的水质符合Ⅴ类水质标准;无锡和苏州段的水质劣于Ⅴ类。

苏南的苏锡常段是污染最严重的河段,水质基本处于“严重污染”的状况,且年际和年内变化都很小,一直劣于Ⅴ类。中间的宝应和高邮段水质较好,且在不同年份和不同水期都比较稳定,水质处于“尚清洁”到“中污染”的状况。宿迁、淮安、扬州和镇江段水质居中,历年变化也最大,水质处于“中污染”到“重污染”的状况。

2.土壤现状

大运河江苏段土壤类型及利用方式众多,除城市外,运河两岸以农田为主。无论地处城市还是农村,由于运河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以及受到人类垃圾堆放、灌污的影响,运河两岸土壤的污染已十分严重,最突出的是沿线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的土壤污染。与此同时,沿线两岸的固体垃圾和工业生产带来了大量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两岸的农作物生长,人类因长期食用此类农作物,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有些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匮乏,土壤中的污染物不容易分解,故部分土地形成重度污染。这不仅对土壤本身造成极大损害,同时也加剧了所在区域运河水质的恶化,造成恶性循环。

3.大气现状

运河纵贯江苏南北,沿途经济比较发达,除了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外,大气污染也让人堪忧。经过大气的沉降作用,下沉的污染物会进入土壤和水体,使污染进一步加剧。其中苏中苏北的扬州、宿迁等地由于建筑尘、垃圾尘和焚烧秸秆的影响,总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污染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除部分地区外,运河南部各地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含量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且近年来,苏南地区的二氧化硫含量有明显升高的趋势,部分城市酸雨发生率超过30%,防治酸雨已成为当地环保工作的当务之急。

4.固体废弃物现状

由于自然及人为原因,部分运河河道内存在较严重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有些河段甚至因此断流。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增多,带来大量生活垃圾,无法及时处理。大量残留的垃圾无法处理,只能运出城市简单堆放,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而综合利用率却只有60%-70%,最主要的是地膜和一次性餐具导致的白色污染危害巨大。因此解决沿岸的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是尤为重要的。

大运河的贯通一方面使运河沿线区域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另一方面也为运河沿线区域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广泛交流的环境。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源于齐鲁地区和中原地区,大运河的贯通为传统文化向江淮地区、江南地区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各个区域通过大运河连为一体,从而使得各个区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作为交通主干不仅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文化大交融,甚至还促进了中国与邻近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不仅是地域文化的滋生地和一体文化形成的大环境,还是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大通道。

二、大运河江苏段人文生态环境

(一)历史悠久

自公元前11 世纪泰伯渎开凿始,人们就为利用水资源而设法突破自然水系的阻隔。人们充分地利用天然湖泊、湿地、河流和冲积扇,根据不同的地势加以开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了南北连通,连接了政治中心和经济腹地,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在江苏境内,历史上由运河带动发展起来的城市由北向南依次有徐州、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这些城市犹如运河上镶嵌的明珠,璀璨辉映。这些城市客商云集、货物山积、工商繁荣、交易繁盛,是运河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历史上,鉴真和尚出访日本,郑和下西洋等,都从扬州、苏州等地出发;日本留学生也从扬州等地登岸,转上长安、洛阳。大运河上的船闸、渡槽等枢纽工程令人叹为观止。

(二)文化悠久

作为人类遗产,大运河不仅是规模庞大的航运工程,也是规模庞大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江苏段沿线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商贸兴盛、人才济济,文学、戏曲、书法、绘画、音乐等高度繁荣,名家辈出,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各种文学、戏曲、绘画、杂技等文化精品沿运河而生,这些优秀的精神产品为运河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重要的资源、灵感与思路。

(三)生态环境涵养了沿线人文资源

大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丰富了历史文化遗产,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大运河不仅连接了南北间的经济,还促进了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的大交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运河文化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吸收了燕赵文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西楚文化、吴越文化的精华,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优秀的文化之所以能够汇集,得益于沿线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文资源的质量,人文资源的发展要根植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两者相辅相成。

(四)族群以农耕文化为主

大运河两岸的族群以农耕文化为主,这得益于大运河对农田的灌溉以及为防洪泄洪提供了基础设施,为南北农作物的相互移植与栽培创造了条件,为南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使得运河沿线农产品的产量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促进了沿线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从栽培的植被上看,洪泽湖以北为暖温带三年两熟粮食作物和落叶果树等,如冬小麦、大豆、玉米、花生、甘薯、烟草、苹果、谷子、棉花等;洪泽湖以南为亚热带一年两熟粮食作物和落叶、常绿果树等,如水稻、玉米、冬小麦、油菜、花生、马铃薯、茶、桃、梨等。

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促进与之相关的编织业、印刷业、五金制造业及其他各种手工业的蓬勃发展。运河沿岸商业店铺数以千万计,商业人口大量增加,促进了南北物资的大交流,加强了运河沿线区域乃至全国各地的市场联系,为沿岸的人文资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运河沿线乡民戏剧表演的生态特点

大运河江苏段流域广阔,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徐州段至苏州段,蕴含着各具特色又能体现运河味道的戏剧文化。对于大运河江苏段的戏剧文化来说,千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了太多让人难忘的历史时刻,所以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劳动人民的朴素精神,以及运河的发展历史等,都可以是其素材来源。甚至各地特色的戏剧,通过现代科技可以进行糅合创新,从而推出更多戏剧作品。各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既具有历史的深度,又具有流域的广度,都是戏剧剧本取之不竭的源泉。

明清昆曲北上,带着戏箱布景,一艘回响着优美昆腔的戏船行进于运河江苏段沿线的各大码头。这些江湖戏班,主观是为生活赚钱,但客观上促进了珍贵的文化遗产遍地生根。由此可见,京杭大运河是贯通我国南北的重要交通动脉,其流域内商品经济繁荣,流动人口众多,具有传播文化遗产良好的外部条件,因而带动了戏剧文化的北传。

三、大运河江苏段沿线生态保护与戏剧传承

大运河江苏段是一条积淀丰富的戏剧遗产长廊,沿线戏剧遗存众多,戏剧资源十分丰富。众多的戏剧积淀为沿线的文化发展与传承提供了重要的资源、灵感和思路。切实保护好沿线的生态,不仅有助于为戏剧的传承提供可靠的保证和基础,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要想将大运河江苏段沿线的生态保护好,将戏剧文化传承好,既要加大大运河江苏段沿线生态保护的力度,又要对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戏剧遗产的价值与精神内涵进行深度的梳理与挖掘,通过沿线生态保护推动沿线戏剧发展,将戏剧发展融入到经济建设之中,从而推动戏剧文化的大繁荣,实现生态保护与戏剧发展的相互促进。

(一)沿线生态保护的意义及价值

1.水质保护的意义

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污染问题,许多国家的河流、湖泊、海湾和地下水都出现了严重的污染。京杭大运河作为我国跨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运河,其水质不仅关系到自身水资源的优劣,也会影响到上述五大水系中下游和相关支流的水质。

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多,污染种类多、污染情况复杂,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沿线工业发展迅速,水体污染严重。被污染的水体有可能通过大运河污染沿线交叉水源,而且还会渗透到地下,从而通过饮用水、食物等,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2.水土保持的意义

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沿线区域深受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冲积的影响,特别是黄河的泥沙冲积最为严重。近代以来,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的枯水期和丰水期不仅对京杭大运河的运输状况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为水土保持带来了直接的挑战。此外,京杭大运河沿线人类活动频繁,特别是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也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为此,在人口稠密、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京杭大运河沿线区域进行水土保持意义重大,不仅要防治因自然侵蚀而造成的水土流失,更要防治因资源开发和城市化建设等造成的水土流失。

3.植被保护的意义

京杭大运河沿线区域原本森林众多、水草丰盈、湖泊湿地广布。西汉时,京杭大运河沿线地区森林资源已面临枯竭,东汉到南北朝期间,因战乱和人口大规模减少,林木获得一定的生长。五代辽宋金元时期,京杭大运河沿线几乎已没有森林覆盖。明清两代,由于大规模垦荒及沿线城市发展,京杭大运河沿线可谓毫无森林资源。18 世纪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京杭大运河饱经战乱,加之旱涝、盐碱、蝗虫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京杭大运河区域人口骤减,多次成为次生的草地和灌木丛。新中国成立后,京杭大运河沿线多为农田和稀疏经济林。京杭大运河沿线区域,从植被覆盖的角度来看,总体呈现出退化趋势。为保护京杭大运河沿线的生态环境,重视植被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4.南水北调的意义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南北,其意义重大,大运河承担着保护我国北方地区用水安全的责任。调水过程中存在诸多人为因素干扰,需要更加高效和具有前瞻性。京杭大运河作为我国东部地区跨流域调水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通道,加强其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

5.对水道运输的意义

大运河是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开发河道,对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是富庶的农业地区,工业也很发达。在对大运河进行治理时,江苏省对大运河沿线各区域也进行了环境整治、城市扩建和交通渠化,目的是使运河满足通航的要求,为内河航运提供便利。对大运河进行全面的治理和保护,必将大大提高其航运能力,改善沿线城市存在的问题,推动沿线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

6.对文化遗产的意义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水利航运的重要工程,其沿线存在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孕育了很多历史名城和文化古镇,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2006 年,我国关于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正式启动,这不仅进一步提升了人们对于大运河历史价值和经济文化价值的认识,同时也更加有力地促进了运河沿岸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这是一项对历史、现实、未来以及中国乃至全人类都具有重要意义的世纪性工作。大运河已经成为与长城一样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保护好大运河,对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意义。

(二)生态保护与戏剧传承的关系

1.生态保护对戏剧传承认识的改变

生态保护是对国家相关方针和政策的贯彻,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戏剧的传承与生态保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生态保护可以促进社会发展,而戏剧传承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传承可以融入当地的旅游产业,改变单纯以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局面,转变产业观念,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保护当地的生态。因此,生态保护的理念在戏剧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响着戏剧传承的全过程。

2.生态保护在重构江苏戏剧传承动力中的作用

大运河两岸的生态保护促进了两岸戏剧的“百花齐放”,且生态环境良好的城市,也都是戏剧繁荣发展且分布密集的区域。由此可见,戏剧与生态的关系十分紧密,戏剧的素材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好的生态可以凸显城市的历史民俗、地理环境等。戏剧是运河悠久历史文化的一种缩影,诉说着运河及两岸城市生态保护的点点滴滴,所以我们需要深入挖掘大运河江苏段沿线戏剧文化的辉煌历史,以深厚的文化生态底蕴为主线,将经典情节与现代舞台相结合,打造大运河江苏段特色生态戏剧艺术文化。

(三)扬剧的传承

处在大运河之上的扬州以扬剧为艺术代表。据载,扬剧的源头是约三百年前的扬州乱弹,清代康乾年间,扬州人士自集成班四处演出的扬州乱弹,是最早的扬剧。扬剧的剧目,是扬州乱弹戏、香火戏、花鼓戏、维扬戏等戏剧目的总和。随着历史的发展,扬剧时兴时衰,但剧目的传承从未中断。有些剧目不仅基本情节未变,甚至连唱词、唱腔和表演也延续至今。通过这些剧目,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

传承脉络最明显的剧目有《补缸》、《打面缸》、《打花鼓》、《探亲相骂》、《活捉张三郎》、《王道士拿妖》等。这些剧目中除《活捉张三郎》外,在清代戏曲集《缀白裘》中都有记载。将这些剧目和扬州花鼓戏老艺人口述记录的同名剧目进行对照,可发现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早期扬剧人才培养,一是靠家族传承,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相传,如香火戏;二是靠师友相传,师传徒、友传友,口传心授,如花鼓戏。真正建立科班,传授技艺,是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的。此后,一些老艺人又陆续创办家庭女子科班,到30 年代又成立了男女兼收的“许家班”。这些形形色色的科班,规模有大小,时间有长短,但都为扬剧培养了有用的人才,也都为扬剧艺术教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扬剧来源于民间,它是在民歌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扬剧的传统特色、艺术个性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客观上受扬州历史文化、风俗民情、语言习惯的影响,主观上又受从事扬剧艺术的艺人的文化水平、艺术素养、创造能力的制约。因此对扬剧的传承要有所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传统不等于一成不变,传统也应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丰富。

扬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推动扬剧艺术事业进一步发展就成了重要的历史使命。现在扬剧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人才不足、剧目不精、流派不多、观众不广。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

艺术的竞争,实际上是人的竞争。扬剧的任何改革和发展都要通过人来实现。艺校在扬剧人才培养中占有主导地位,其也是未来艺术家诞生的地方。实践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扬剧能够持续发展,与各地开办艺校、学馆、训练班,不断为扬剧输送新鲜血液有直接关系。艺校推行的是基础性教育,不一定每位学员都能取得同样的艺术成就。要培养名副其实的表演艺术家,首先要教育他们热爱自己的事业,同时要给他们参与舞台实践的机会。扬剧振兴涉及各个艺术领域的人才,如导演、作曲、编剧、舞美等。

2.必须重视经典剧目的积累

每个剧种都应有一批属于自己的保留剧目。这些剧目经过长时间的打磨,成为常演常新、百看不厌的经典,如黄梅戏之《天仙配》、越剧之《红楼梦》、锡剧之《珍珠塔》等。扬剧也曾从众多传统剧目中,选出部分精华,进行加工整理,并取得相当高的成就。其中如《恩仇记》、《金山寺》、《断太后》、《百岁挂帅》等都深受观众欢迎。应该将这些已被历史认可的好戏,在持续不断的演出实践中继续加工完善。

3.必须重视艺术流派的扶植

流派唱腔是戏剧音乐的扩充与延伸,也是艺人个性化的表达,它为戏剧音乐增加了亮度与厚度。扬剧有为数众多的曲牌,同时拥有风格各异的唱腔,这是扬剧音乐的一大优势。同一个曲牌,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唱法。为扩大扬剧的影响力,必须重视流派的培育。对公认的流派进行研究与推广,同时提倡在继承的基础上创立新的流派。

4.必须重视观众与戏迷的培养

观众对于戏剧的生存至关重要。观众的多寡,决定了戏剧的盛衰。我们常为观众减少而担忧,为观众老化而烦恼,却对观众的心理状态缺乏了解,对如何争取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缺乏积极有效的探索。观众也是需要培养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青少年观众没有接触扬剧的机会。因此,首先要向他们宣传扬剧、推介扬剧,让他们了解扬剧、认识扬剧。为此,必须经常组织优秀演员携带优美的剧目和唱段,到校园、社区、农村去演出,让这些剧目和唱段给青少年观众留下美好的印象。在此基础上,还要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竞赛,吸引那些对扬剧具有兴趣的青少年积极参与相关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扬剧戏迷和票友。扬剧票房、扬剧票友会、扬剧培训班,都是普及扬剧的有效形式。

四、结语

大运河江苏段的戏剧遗产是历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传统艺术,是江苏戏剧的文化精华,像发面时使用的碱,酿酒时使用的曲一样,在传承江苏戏剧文化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经过了历史岁月的洗礼与沉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之所以能够保留至今,依靠的是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时间与空间由量到质的蜕变。运河两岸戏剧演进的情况,与两岸的生态保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戏剧的主要任务不是在舞台上说唱,更主要的是在生活中丰富人民的精神内涵和进行历史文化的宣传。对大运河江苏段沿线的戏剧遗产进行传承时,运用生态保护的手段是尤为必要的。

猜你喜欢
扬剧京杭大运河大运河
秀美大运河 千年韵古今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与戏曲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走进扬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
扬剧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放歌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文化资源再开发的思路与决策
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水神”
扬剧的历史传承及在新形势下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