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从超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反映中华民族进行抗日民族战争的抗战题材便成为了影视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早在40年代开始就出现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等优秀影片,展现了中华儿女面对外敌入侵时的勇敢和智慧。此后也一直精品不断,像1987年上映的《红高粱》,2009年上映的《南京南京》,2011年上映的《金陵十三钗》等都是抗战题材影片的经典作品。
在电视剧领域,二十一世纪以来,也出现了一些脍炙人口的热播作品,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亮剑》。随着《亮剑》的巨大成功,一时间抗战剧充斥荧屏。一段时间以来,只要打开电视,观众看到各家卫视都在竞相播放那种炮火连天的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人们能看到那些勇敢的抗日英雄们采用各种方式对付入侵家园的日本兵,用杀猪刀,手起刀落,一刀一个;用石块或弹弓,弹无虚发,比枪还好用。而本应是一个民族沉重灾难的战争,现在却在荧屏里展现出轻松快乐的氛围,帅气的英雄们谈笑间就让愚蠢的鬼子灰飞烟灭,将严肃壮烈的八年全面抗战演绎的娱乐搞笑。
虽然有关部门已对一些抗战剧提出批评,认为其过于娱乐化,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这一剧种的火爆。有统计数字表明,从1949年到2004年,55年间我国拍摄的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为150多部,平均每年3部左右,但到了2005年开始出现了急剧增长的现象,当年完成并播出的就有20多部,而到了2012年更是惊人的出现了70多部,一年的产量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后55年总和的一半。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时,此类型电视剧更是以井喷式状态呈现,以致有全国政协代表惊呼“横店有近50个剧组同时在打鬼子”的言论。《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抗日神剧”罔顾公共理性》。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加强了对抗战剧等的备案公示审核,严把抗战剧的内容导向关,对过度娱乐化的的抗战剧进行限制。这才有热播后的冷静期。
民族情绪宣泄的出口。由于近代以来中日两国之间的长期战争以及战后的日本教科书内容失实、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等现实问题的刺激,民众对抗战题材电视剧普遍兴趣较浓,观众在观看抗战剧之时正好可以使得这样的民族情绪得到宣泄、获得快感。因此,抗战剧极受欢迎,收视率居高不下。正因为如此,常常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口碑较差的抗战剧,居然也能获得较好的收益,由此也可看出观众那种带着强烈的民族情绪的偏好和选择。
抗战题材电视剧的产生是为保留民族记忆、传播爱国主义思想、纪念抗战英雄浴血奋战,为国家、民族英勇就义的伟大事迹。纵观目前的抗战剧,成为荧屏上的热播的根本原因在于创作中添加了大量的喜剧元素,一味迎合观众的需求,难免偏离史实。
商业利润追逐的工具。《亮剑》的成功以及随之带来的巨大利润,催生了抗战剧热播现象。受众的偏好由此带来的高收视率的保证,以及高额的商业回报,逐利的商家、电视剧的生产方和传播方对抗战剧趋之如骛。据报道,“在2012年全国200多部上星频道黄金档电视剧中,抗战剧及谍战剧就超过70部。2012年中国共审批近代题材电视剧303部,近代革命题材就过半,而其中绝大多数是抗日剧。像《抗日奇侠》和《永不磨灭的番号》等后起之秀,均获得200%—300%的收益。”如此高额的回报自然会刺激商家,于是也就出现了媒体报道的那种几十个剧组在横店“打鬼子”的现象。
而为了赢得观众的关注,迎合市场的需要,抗战剧的制作方又挖空心思不断翻新出奇,于是就有了将传统的抗战历史题材与各种影视类型融合后出现的各种“杂交体”:偶像抗战剧、情感抗战剧、谍战抗战剧、传奇抗战剧、动作抗战剧、儿童抗战剧等。如果说像《亮剑》《我的兄弟叫顺溜》《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一批优秀的抗战剧是以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的话,那么这些热播的杂交体抗战剧则更多的是充满了娱乐和恶搞,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等抗战剧无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商业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抗战题材剧的经典之作,至今仍为业内人士和普通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而《亮剑》的一再重播也可以看出它的受欢迎程度,剧中主人公李云龙所展示出的亮剑精神更是超越了电视剧本身而深深激励和影响了国人。2020年11月16日,抗日剧《雷霆战将》播出9集后在视频网站下架,与此同时湖南卫视也停播。诸如《亮剑》一类的优秀作品毕竟是少数,充斥荧屏的更多的是一大批只顾追求商业利润的粗制滥造的抗战剧,这些作品本身的缺陷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对抗战历史的解构和歪曲,缺少对战争的严肃反思。八年全面抗战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勇敢智慧的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终于打败外来的凶残的侵略者,这一段历史确实可以给影视剧创作提供丰富的题材。然而,正因为是面对历史,因此电视剧创作不能随心所欲、胡编乱造,把严肃悲壮的民族战争轻描淡写地变成抗日英雄们的儿女情长、花前月下,或使战争的残酷无情变成抗日英雄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对历史进行不负责任的解构,缺少对战争严肃深刻的反思。比如《向着炮火前进》一剧中男主角(吴奇隆饰)在抗战前线枪林弹雨之中,着装时尚,头发一丝不乱,而在遭遇日军时刻,竟然还出现一张和场景完全不搭界的欧式沙发,让主人公得以气定神闲地端坐其中。这些细节其实都消解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歪曲了沉重的历史事实。
消费战争和民族苦难,缺少本应该有的人文关怀。八年全面抗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死伤数千万同胞,这是一段极为沉重的历史。面对这段历史,应该有着基本的人文关怀,应对无数死难的同胞怀着缅怀和尊重,对为民族国家献出生命的先烈饱含敬意。然而,在那些火爆的抗战剧中,这些往往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对战争和民族苦难满不在乎的消费。正因为如此,那些诸如“手撕鬼子”“手榴弹炸掉天上飞机”“被轮奸后迅速用弓箭射杀数名鬼子”等匪夷所思的剧情频频出现,而观众轻松廉价的笑声也代替了同情和悲悯。
过度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导致社会价值观与身份认同的危机。当前众多的抗战剧为吸引眼球和追求利润,过度的商业化和娱乐化便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而过分戏说娱乐化以及时尚化的倾向只会冲淡战争的残酷无情,使有些受众日渐对真实历史无从知晓或曲解。广州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田秋生认为这种过于追求娱乐化的负面影响很大,“一方面,观众对抗战那段历史的悲剧感、庄严感开始消减;另外一方面,娱乐化的抗战剧满足了大家一种瞬时的快感,这背后深层面的东西就不管了。”葛剑雄等学者指出戏说比真正的历史更吸引人:“这类东西长期影响下去,真实的历史只能让位于戏说了。因为这些影视剧编造出来的情节远比真实的历史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更加能够吸引人,真正的历史在一般受众看来,就远不如这些胡编乱造的东西来得有趣。”早前就曾有学者担心“戏说”类历史剧的危害:“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我们的许多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观众,都把他们作为真实的历史来看,以至造成了不良影响和错误的历史教育。”这种危害在抗战剧身上同样存在,甚至更为严重,尚未涉世或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观众极容易被胡乱编造的剧情所误导,以为那便是抗战的历史事实,形成错误的历史认知。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曾指出美国文化在20世纪后半叶的巨大变化:“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在今天同样也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
作为电视剧重要题材的抗战剧在弘扬民族正气、教育大众莫忘国耻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抗战剧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传播意识形态的功能。作为艺术作品,影视剧的创作自然离不开虚构和加工,但抗战剧在拍摄时应该面对历史、尊重历史,应该对战争做出严肃深刻的反思,直面这个民族经历过的沉重苦难。人们面对历史,反思战争,目的不是为了记住和宣扬仇恨,而是为了记住对先烈的哀悼和敬意,也是为了珍惜和保卫今天难得的和平,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抗战剧应该反思战争,反思战争给民族、人类带来的灾难,应对人性作更丰富的思考,不应是戏说、娱乐化、时尚化,误导观众,解构历史,更不应是简单地激起观众民族情绪的狂热以及由此带来的在现实中极端不理性行为。
抗战史是一代先辈可歌可泣的共同记忆。抗战剧作为艺术产品,理应展现先辈浴血奋战的事迹,普及历史价值观,增强民族认同感,让观众体会到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珍惜生活,树立当代人的前瞻性思维。笔者认为,抗战剧的创作者们应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之上坚持理性,抵制在低层次上的抄袭和模仿,把握历史真实,讲好抗日故事,力求创新,推出精品。这是义不容辞的使命,也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启发性意义。正如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反思抗战剧的热播现象,就是为了解决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发展与权益享有不平衡等问题,以便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