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畅
(哈尔滨音乐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起源于山东,流布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一带。其唱腔、曲调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艺术色彩。洛秦老师说过,“文化是音乐的根基,音乐同样也是文化的源泉”,柳琴戏音乐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是相互交融的,通过研究柳琴戏音乐,可以反映与之相关联地区的民俗文化。截至2021 年10 月14 日,笔者以“柳琴戏”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到669 篇文献,以“柳琴戏音乐”为关键词共搜索到270 条结果。这些文献论题丰富,范围较广,代表了我国柳琴戏音乐文化研究的整体水平。笔者将从2010-2020 年这一时间段中选取多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综合论述。这些文章分为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郭晓玲《谈柳琴戏的唱腔艺术》提到柳琴戏在“好听易唱”以及旋律、板式、配器等符合剧情的基础之上,怎样创新都不过分,道出了柳琴戏唱腔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顺应潮流。王瑞《柳琴戏唱腔艺术特点探究》、丁志刚《泗州戏拉魂腔艺术特色剖析》、吴宝荣《泗州戏唱腔艺术特点初探》等也都从同一角度对柳琴戏的唱腔特点进行细致分析。这几篇文章都提到柳琴戏的唱腔吸收了当地民间生活的乡里土味,柳琴戏要以“土”来显示自己的艺术特色。黄庆鹏《柳琴戏唱段〈云封固顶又遮住血色残阳〉创作特征与唱腔研究》、石磊与徐涛《泗州戏清唱剧〈摸花轿〉创腔技法分析》都是以柳琴戏的某一剧本片段为例,通过对音乐的剖析,发现柳琴戏唱腔创作的特点。笔者认为,还应该从男女声腔上对唱腔进行分析,并且还应该在文中呈现适量乐谱,这会令人觉得清晰一些。高静《柳琴戏的演唱形式及其唱腔特点研究》提到柳琴戏唱腔既有自由元素也有固定搭腔,这两大唱腔形式共同形成了柳琴戏音乐独有的特征。
宋歌的《泗州戏的艺术特征研究》、蔡丹丹的《徐州地区柳琴戏的特点与发展》等都从柳琴戏的传统出发,阐释了柳琴戏初叫“拉魂腔”是因为其具有拉人魂魄的艺术魅力,这种动人的腔调使柳琴戏在淮海一代的农村绵延至今。薛雷的《唐于灵编创的柳琴戏〈梁祝〉音乐举要分析及启迪》是唯一一篇写到关于河南永城柳琴戏的文章,作者采访了作曲者唐于灵,并分析其创作的柳琴戏《梁祝》的音乐。薛雷认为,柳琴戏剧本演出的效果与作曲者的灵感和技术是分不开的。李爱真与刘振的《柳琴戏音乐多元化探析》从柳琴戏源于生活语言的原生腔调(如早年乞讨的生活方言与音乐中音韵旋律的密切贴合),源于柳子戏的音乐结构形态(柳琴戏吸收清代较盛行的弦子戏,摒弃其曲牌保留词牌故而从曲艺演变为戏曲形式),源于花鼓、道情音乐的特色旋律,源于号子、民歌小调中的曲调,源于京剧、梆子剧等较大剧种的伴奏体系与表演形式这五大方面阐释了柳琴戏音乐在民间艺术中占据一定地位的多元化因素。陆畅《浅论柳琴戏的“调”》对柳琴戏中的一大特点——调式调性进行细致分析,并用谱例供人印证。柳琴戏中最常用的两个调常交替使用,两个调的音阶在使用中也带有一定的“游移性”。
柳琴戏的音乐唱腔流传至今,具有独特性。对于该方面的研究占柳琴戏研究的大多数,学者们也从各个角度切入,但其中缺少一些对乐谱的分析,笔者认为这方面还需加强。
柳琴,作为柳琴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革创新。王今《柳琴改革完成后的艺术特色及发展概况》介绍了柳琴的由来,但没有列出供学者参考的谱例。《伴奏就是要突出一个“伴”字》的作者王敬是柳琴戏乐队成员,作者在演出中不仅弹奏乐器,还时刻观察演员的表演、台词,将自己的伴奏与作品、演员融为一体,呈现出完美的效果。
作为柳琴戏音乐的伴奏,二百多年后,柳琴已不能单独撑起一个剧目的表演。而在以上关于柳琴戏伴奏乐器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的关注点仍然只是柳琴。笔者认为还应从整支乐队入手,分析大大小小的各种相关乐器,这样的研究才更加完整。
对于某音乐事象的研究必须要了解其起源以及如何发展变迁,目前,关于柳琴戏起源流布方面的研究不算太多。杜景茂与侯长侠《柳琴戏的渊源与演变》、李荣的《泗州戏的起源及其形成探析》都从柳琴戏的起源切入,从最初作为乞讨要饭的哼哼调,到现在的民间戏曲剧种,柳琴戏经历了二百多年的演变。目前,柳琴戏仍在流传,可见柳琴戏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扎根之深。在《柳琴戏的起源与发展——以滕州市柳琴剧团为考察点》一文中,作者任珍以滕州市柳琴剧团为考察对象,梳理了柳琴戏的起源与发展。此文中的柳琴戏起源与此前的起源说法略有不同,但因都是传说,没有真实资料可究,不过可以确定的大致时间都是清代。在柳琴戏的发展一节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将柳琴戏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柳琴戏从一、二人简单说唱逐渐发展为人数多达上百人的大剧团。对于柳琴戏起源的研究,作者结合史料进行了阐述。
对柳琴戏起源的研究多集中在故事传说层面。与其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相似,这种艺术的产生都与古代社会人民生活相关,柳琴戏的流布也局限在我国中原地区淮河流域一带。
柳琴戏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较可观。李春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苏北柳琴戏为例》和《徐州柳琴戏现状与特点分析》分析了柳琴戏的传承现状并对其在苏北地区的发展进行展望,认为柳琴戏作为土生土长的苏北民间艺术不应就此消亡,必须加大重视,传承柳琴戏的任务不容忽视。李春颖的《从艺校教学到师徒传承——兼论恢复柳琴戏师徒传承模式的价值和意义》一文从传承方式角度对柳琴戏教学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介绍艺校教学模式,对现代教育体制下的柳琴戏教学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教法不太利于培养出优秀的柳琴戏人才;另一方面对师徒传承教学模式进行展望,并举出成功案例,证明师徒传承比艺校教学更具价值和意义。童玉娇《柳琴戏的艺术风格与传承研究》首先简单梳理柳琴戏的艺术风格,认为其具有唱腔别致、伴奏形式多样、乐器种类丰富、角色鲜明的特点;其次总结柳琴戏的发展现状和传承策略。高静的《浅谈柳琴戏的历史传承及其时代变迁》从历时性的角度对柳琴戏的传承变迁进行分析,但在柳琴戏发展阶段,作者直接从抗战时期开始阐述,并没有对此前的柳琴戏进行解读。笔者认为,历史传承要从源头谈起。
纵观柳琴戏的传承与保护策略,学者们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其提出的建议大都一致,均为学校与政府发挥作用,促进柳琴戏的传承。
总的来说,柳琴戏演员人物方面的研究不多,一般都是演员或乐队人员以自己的口吻描述参与柳琴戏工作的感受。比如,孙梅《泗州戏艺术魅力——我在〈贫女泪〉饰演赵玉莲的感受》、付晋青《亚玲,我们下次再见》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让我们感受到演员在戏中尽心尽力的态度,感受到他们对于柳琴戏这一艺术的热情和良好专业素养。
对于柳琴戏相关人物的研究,笔者认为还可以再多一些,因为从亲历者身上或口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更深入的内容。
通过对中国柳琴戏音乐文化相关文献的梳理与解读,笔者对其现有成果与发展方向有了基本的认识。纵观上述文献,国内关于柳琴戏音乐研究的特点为:
1、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研究论题关注度较高的依次为:柳琴戏的传承研究、柳琴戏音乐本体研究、柳琴戏乐器研究、柳琴戏演员人物研究。
2、在研究视角的选择上更加多元化。柳琴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学者们对其研究也投入了更多的热情,而且对柳琴戏的传承和艺术价值抱有极大的信心。
但整体上,笔者认为还有不足之处:
1、对于柳琴戏的研究虽然有不同视角,但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比如,柳琴戏起源和关于它的谚语,笔者在很多文章中看到的都一模一样;
2、关于柳琴戏的研究缺少跨区域的研究,柳琴戏不止在一个地区存在,但大多数人还没有从跨区域角度研究;
3、对柳琴戏的研究缺少“将音乐置于文化中去研究”的视角,从这一点来看,笔者认为柳琴戏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4、大多数有关柳琴戏音乐的研究,只论述理论,缺少谱例的例证,显得有点文学化。
总的来说,柳琴戏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柳琴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与发扬柳琴戏,也是对我国艺术宝库的进一步补充和丰富,期待这一领域有更好的成果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