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高骞
(南宁师范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钢琴小组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并在钢琴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艺术素养教育,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钢琴理论知识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能力的目的。美国和欧洲的大学在小组钢琴课教育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且这种教育模式在欧美的发展比较成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教学成果。
能节约教学成本,进行有效的素质教学,并能提高在校大学生综合运用钢琴理论知识的能力及其教学能力。其一,提高学生钢琴音乐素养和创新能力;其二,节约教学成本;其三,这种教育模式和本土音乐元素相结合,有利于本土音乐的传播,提升民众音乐素养,是一种双赢的钢琴教学模式。
(一)教学主角的转换
教学过程中转换教学主角,主角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学由教师主讲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角的小组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能体现出团队合作精神。小组教学有利于普及钢琴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针对学生开展个性教学以及创作力教学。同时,在小组教学中结合中国本土钢琴音乐教学,引用一些中国作品和广西民族钢琴作品,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和本土音乐的特征,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为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奠定基础。
(二)钢琴小组的划分
钢琴小组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
钢琴小组一般由2-8 人组成,具体分组人数,由老师根据学生的年级、学习程度以及喜好程度来决定。人数越少,越有助于钢琴技法的学习与提高。
1.按年龄划分,根据年级和班级进行划分。
2.按钢琴演奏程度划分,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进步程度进行划分,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三)钢琴小组教学内容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通过各种音响效果来表现鲜活生动的音乐形象以及人喜、怒、哀、乐等复杂的情绪;钢琴音乐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情感、情绪体验能力是发展一切音乐能力的核心。通过欣赏钢琴音乐作品,结合对音乐的视觉联想,在体验音乐情感的同时,提高钢琴演奏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1.训练原理:音乐的情感、情绪是通过将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及力度变化等多种要素巧妙地组合起来所表现出来的,通过聆听者的联想、感悟和体验发挥作用。只有通过演奏钢琴音乐作品,结合美术视觉联想,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与音乐的共鸣,更快地提高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能力。
2.体验的教育理念:在巩固提高钢琴基本演奏技法的同时,提高音乐情感体验能力。注重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作用、教育与心理的联系及其对人的联想的作用,提倡学生多接触钢琴音乐作品。
3.教学法:示范法、观摩鉴赏。
4.训练过程和方式:
(1)教学内容的更新
传统的钢琴教学有基本技巧训练与学习,除复调、奏鸣曲之外,根据教学需要,添加中国钢琴作品和本土音乐元素。
(2)音乐美术通感训练
在教学和声等音乐元素的过程中,运用音乐和美术进行通感教学。课堂中运用美术画作的欣赏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在学习和灵活运用和声的过程中,结合钢琴演奏产生的音响效果与美术色彩相对应。教师讲解旋律与和声运用的规律,并引导和启发学生找到答案。
(3)节奏的训练
节奏是音乐作品的灵魂,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提高,首先需要解决节奏问题。
教学法的运用:节奏的学习,可以运用达尔克罗兹教学方法,运用律动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更好地模仿音乐节奏。同时,以小组教学形式,与生活产生联系,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节奏。
(4)视奏的训练
视奏是一把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视奏是把符号(乐谱)转化为动作(演奏)的中介行为。视奏的快慢,对提升乐曲学习的速度、拓展演奏曲目的范围、扩大艺术视野影响重大。
①手位的学习和掌握。弹奏钢琴时,分析旋律,根据旋律找到手位,比如一个和弦一个手位。
琶音的弹奏属于手位的把握,平时训练学生琶音弹奏时,让其掌握琶音的指法即可。
②掌握旋律视奏的规律性,比如:上行和下行的旋律组成波浪式的旋律。
③指法的学习与讨论:先给学生布置作业,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指法,并进行教学。掌握一些常用调性的琶音指法、音阶指法、半音阶指法等,并进行针对性学习。由于小组课有统一讲解的过程,所以小组课教学的效率比较高。
(5)钢琴合奏训练
钢琴合奏一般以四手联弹为主,还包括其他合奏形式,比如六手联弹、八手联弹和双钢琴弹奏,合奏教学易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析合奏乐谱,并且对作品声部进行理解与演绎,学会合作弹奏控制声部音量。这种教学模式容易提高学生的视奏能力、合作能力,还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无形地增强学生的乐感。
合奏分组教学:一对同学为一小组,进行四手联弹合作教学,或者三人(四人)一组进行六手(八手)联弹。
合作性演奏教学:训练合作精神。体会不同声部、不同旋律、不同节奏,以及伴奏与旋律之间的强弱配合。
合奏教材的选用:在教材选用上,可以选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四手联弹作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中国特色的旋律和和声,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
小组钢琴课顺应国际经济的发展,在欧美国家得到充分的运用,我们结合中国的国情以及具体教学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我校(南宁师范大学)艺术系和教育系拥有较为完善的音乐教学设备,以及较为完善的多媒体教室、钢琴琴房等场所。艺术系还与几个有名的广西乐器总经销代理商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为日后学生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进行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针对本校的教学环境进行研究教学,对传统的钢琴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学校里已经开始实施钢琴小组以及集体教学,有良好的实践基地和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小组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了学科交叉模式,充分发挥各位组员的优势进行探讨和研究。
钢琴和电子琴都属于键盘乐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对电子乐器进行探索并应用于演出,电子乐器在音乐传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民间音乐演出场地可能根据需要进行迁移,并且场地受到限制,而电子琴和电钢琴具有轻便性,有助于民间艺人携带。
(二)电子琴和电钢琴的伴奏效果具有交响性,能丰富本土音乐的配乐。例如广西区歌舞团在演绎广西本土音乐的时候,运用电钢琴给芦笙进行伴奏,使广西侗族音乐更具交响性和音乐表现力。
(三)电子琴和电钢琴的伴奏效果具有交响性,不仅能丰富本土音乐的配乐,而且能使中西方音乐形式融合运用,伴奏形式简单,特别是单指和弦伴奏,操作简单,利于大众化普及,为本土音乐伴奏的发展提供助力。
(四)电子琴和电钢琴教育的普及,有助于本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键盘乐器教育的普及,使得大量孩子具有一定的键盘演奏能力。同时大学音乐专业毕业的同学可以对电子音乐进行演绎,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传播。
广西壮族自治区歌舞团在演绎广西民族音乐时,充分发挥电子乐器的优越性,进行新民乐演奏,不仅增强了舞台效果,获得较高的评价,而且促进了新民乐的发展。同时电子乐器的运用,使音乐更加通俗化,便于民族音乐的传播。而且电子乐器较之钢琴价格更加亲民,更利于民众去购买,以及操作简易,利于普及,无形中为民族音乐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琴教学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小组钢琴课可以通过国内相应的网络平台进行教学,不但可以解决教学地域问题,而且顺应了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要求,为应用型大学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这种教育模式节约高校的教育成本,弥补传统教学的单一,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运用能力、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使传统与现代教学相结合,不仅能因材施教为培养拔尖人才奠定基础,还能实现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目标,更能为大学生在社会中创业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方法。这种教学模式融合广西本土音乐文化,有效而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可以更好地传承广西本土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