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黄梅戏活态传承研究

2021-11-12 19:33
关键词:活态译介黄梅戏

苏 涛

(安徽工程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早在2006年,就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素有“中国乡村音乐”的美誉。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由民间艺人为谋生计而带入安庆。黄梅采茶调传到安庆之后融入了安庆地区流行的“花鼓戏”“彩花戏”“罗汉桩”“道情”“连厢”“睦剧”等,特别是“青阳腔”“徽调”等多种民间音调和戏曲艺术。黄梅戏的发展承载了人民群众的心理活动、生活愿望及思想观念,世代相传,延续至今,并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形成了极具安徽地方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众多戏曲种类中,黄梅戏是目前公认的中国戏曲转型时期最具活力的剧种。然而,黄梅戏与其他戏曲剧种一样也遭遇转型期的发展瓶颈,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将黄梅戏通过活态方式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发扬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活态传承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以延续“非遗”内容传承为基础目的,通过各种形式融入更多的文化创意行为,加快其文化内容的变革,从而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互联网时代所具备的传播手段即时性、传播对象互联性、传播内容多样性等特点,为不同形式的文化传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黄梅戏应抓住这一历史契机,有效地实现黄梅戏的活态传承。

一、黄梅戏对外传播的历史及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的首次对外传播是1953年黄梅戏剧团赴朝鲜参加中国慰问团的慰问演出。1956年,中国代表团参加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创作者大会时,由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著名剧目《天仙配》电影首次在国外放映,开启了建国后中国文化走向欧美的先河。同年,《天仙配》还参加了在捷克斯洛伐克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国际电影节”,这一极具中国民间特色的戏曲艺术形式引起了欧洲观众的极大兴趣,获得广泛好评。此外,安徽黄梅戏剧团曾于1963年赴黄山参加陈毅元帅招待驻华使节的文艺汇演,受到了各国使节的极高赞赏。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著名黄梅戏剧作家王兆乾曾于1988年赴当时的联邦德国进行专题为“黄梅戏”的讲学,为黄梅戏的对外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最重要窗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一直备受全球关注。黄梅戏从1984年首次登上第二届春晚开始,在春晚的舞台上几乎从未缺席。

在黄梅戏的外译传播方面,最早的黄梅戏英译剧本是由吴其云翻译的《天仙配》全本,1985年6月安徽省艺术学校黄梅戏表演专业的师生首次用英语演唱了《天仙配·路遇》。在2008年启动的“国剧海外传播工程”项目中,黄梅戏《女驸马》和《牛郎织女》被定为《中国戏曲海外传播工程丛书》的入选出版剧目,采用由国内戏曲专家为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为主要译员、英美专家校稿的模式开展外译工作。其子项目《天仙配》的英文版已于2012年在安徽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此书进入了国家汉办海外图书征集书目,荣获商务部“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和新闻出版总署“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项目。此外,安庆师范大学朱忠焰翻译的《黄梅戏经典唱段(汉英对照本)》于2016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选取了黄梅戏96首经典唱段进行翻译,是对黄梅戏英译的有益尝试,为黄梅戏的译介研究者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研究范本。

作为安徽的文化名片,黄梅戏传承着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然而,与京剧和昆曲相比,黄梅戏在译介实践方面却明显不足,与黄梅戏剧种在国内的影响力及国家和安徽大力推广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大形势均不相称。首先,对外译介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目前的黄梅戏译介还是以传统的新闻出版为主,通过书籍杂志等传统形式进行对外宣传,或者以学术论文的形式介绍一些选段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而以网络为媒介的活态译介形式非常欠缺。其次,公开出版的黄梅戏译介作品总体数量太少、覆盖面太小、传播渠道有限,对国外受众深入了解黄梅戏造成了较大困难。鉴于此,黄梅戏对外传播的研究,对于拓展黄梅戏的活态传承渠道、打造安徽的国际文化形象、传播安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黄梅戏对外传播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负迁移

“语言迁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语言学家Lado在1957年提出。而文化负迁移是指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干扰现象,一般表现为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会潜意识地使用本族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来定义并理解他族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因此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和误解。

在黄梅戏对外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负迁移现象时常出现在黄梅戏的唱词翻译中。例如黄梅戏的经典剧目《女驸马》中,冯素珍为了表明自己对李兆廷的一片真心,唱道:“清风明月做见证,分开一对玉麒麟。这只麒麟交与你,这只麒麟留在身。麒麟成双人成对,三心二意天地不容!”麒麟是中国传统瑞兽,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礼记·礼运第九》:“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可见麒麟地位与龙同等。而且古人把雄性称麒,雌性称麟,所以才有了唱词中的“麒麟成双”。如果英文直译为“a pair of jade Chinese unicorn”从字面意义上看,意义一一对应,但unicorn 是指西方神话的独角兽,其形如白马,额前有一个螺旋角。当西方受众看到这个译文时,很容易会产生文化负迁移,造成对唱词意义理解的偏差。因此,在翻译麒麟时,采用音译词“kylin”,然后加注释的形式会较为妥当。在黄梅戏对外传播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减少文化负迁移的影响,选择目标语读者惯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译介。

(二)文化逆差

2001年以来,我国多次出台政策和指导意见,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历经近20年,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贸易第一输出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文化逆差依旧惊人。据薛美芳所做的数据统计,过去的20年我国的图书类、电视电影类文化产品向国外进口金额巨大,而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额仅占进口额的1/5左右,存在较大的文化贸易逆差。

黄梅戏的对外传播也体现了中国文化整体呈现出的入超远大于出超的状态。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黄梅戏的外译图书文本,还是黄梅戏的译介电影电视,包括黄梅戏的各类涉外演出,从总量上都屈指可数,与西方戏剧输出形成巨大反差。究其原因,在于以功利的商业价值利益为直接导向,而忽略了黄梅戏内在的文化价值。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目标在于文化价值的输出,而非眼前的经济利益。在传播媒介异常丰富的互联网时代,应深耕黄梅戏的文化内涵,挖掘黄梅戏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时俱进融入时代特色,着力提升黄梅戏各类文化产品(如图书、电影、电视、演艺等)的品质,借助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优势,切实推进黄梅戏的对外传播。

(三)外国受众

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黄友义曾在2004年提出了“外宣三贴近”原则,其中包括: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三贴近”原则体现了外国受众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性。同样,为了实现黄梅戏对外传播的目标,也要贴近外国受众,可以根据黄梅戏的艺术特色,运用互联网媒介适当地设计一些外国受众可以参与体验的环节,加深外国受众对黄梅戏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的理解,从而逐渐形成对黄梅戏的文化认同感。具体来说,首先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介(如手机或者其他播放器)向外国受众播放一段黄梅戏表演的视频唱段,并配有英文的介绍说明,使外国受众对黄梅戏丰富的文化内涵、灵活多变的节奏、常用的曲牌、不同的唱腔形成一个非常直观的印象。如果外国受众想进一步体验黄梅戏艺术,可以根据具体的选段,让外国受众穿上相应的戏服,现场指导教外国受众演唱几句。整个参与表演的过程可以录制成小视频,在视频中增加相应的英文介绍推送给外国受众作为留念,以此拉近黄梅戏与外国受众的距离。当然,外国受众的文化认同感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文化认同感的培养方式,应该更加丰富,更加具有时代性。例如,早在20世纪50年代,黄梅戏就曾以电影的形式对外译介,然而在电影市场日益繁荣的今天,很少见到由黄梅戏改编的电影文化产品,这一现象值得深思。黄梅戏承载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具备广泛传播的基础,所以黄梅戏的对外传播完全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电影的海外推广模式,如《花木兰》在海外推广的模式。也可以将部分脍炙人口的选段改编为英文卡通读物进行海外推广,培养国外受众的文化认同感,在国外受众中广泛播撒中国文化的种子,待到这些种子开花之时,便会更好地达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目的。

(四)其它影响因素

影响黄梅戏对外传播的因素除了文化负迁移、文化逆差、外国受众之外,还包括译者主体、传播形式等因素。与科技类作品的译者不同,黄梅戏的译者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还应具备丰富的文化类作品翻译经验以及对黄梅戏剧本的解读能力。这是因为,黄梅戏是一种区别于普通文学作品并经艺人表演加工而成的剧种,意义的传达集合了音乐、唱词、对白、表演风格等多模态的形式,要做到准确翻译,首先必须能够准确地解读剧本内涵。黄梅戏的翻译先驱吴其云曾谈道,“译成戏曲唱腔除了有一般翻译的要求外, 还要推敲音韵、字音、音节甚至剧种的演唱与表演的风格”。另外,丰富的翻译经验有助于译者在翻译黄梅戏时做到意蕴统一。如朱小美将《天仙配》中唱词“啊……,云浪翻滚雾沉沉,天规森严冷冰冰。凡人都说神仙好,神仙岁月太凄清”译为“Ah……, Rolling clouds look foggy and heavy. With rules strict and harsh in Heaven, Fairies, although admired by mortals, Actually live lives dull and dreary. ”。这个译本无论是在词汇的选择、句式的对应,还是在贴近外国受众的表达习惯方面,都几乎达到了意蕴忠实、形式对应,足见翻译功力。

就传播形式来说,黄梅戏现有的对外传播载体相对老套,不足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国内外受众对于黄梅戏的欣赏需求,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黄梅戏的广泛传播。基于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传播形式,黄梅戏的对外传播媒介应推陈出新,如开发手机端的黄梅戏戏曲应用软件并配以英文版,使其传播不受地域、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还可以拍摄录制大量的VLOG作品上传到国外主流的视频网站,也可将部分优秀的VLOG作品提交到UNESCO或其他国际文化保护组织的竞赛单元,这有利于黄梅戏在世界范围内的活态传承。

三、黄梅戏对外传播的活态传承对策

(一)黄梅戏的对外传播应求同存异

“求同”是指黄梅戏的译介形式和内容应尽可能符合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和对信息了解的需求。“存异”是指黄梅戏的译介应尊重源语文化,保留黄梅戏的自身特色。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已明确提出安徽要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安徽省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着重发展文化产业。要实现文化强省的目标,就要努力保留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适时地进行创新,使其更具时代特征。黄梅戏的最大特点就是源于生活,剧目内容反映的大多是劳动人民对阶级压迫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正是黄梅戏在中国被广为传唱的关键所在。如今,黄梅戏文化面临着当今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一方面,黄梅戏是中国近代农业社会的产物,很多经典剧目反映的是那个时代人民的文化生活。传统剧目反映的大多数生活内容与现代生活大相径庭,连中国的青年人都很难理解,何况外国的受众。所以,黄梅戏的内容创作应与时俱进,以黄梅戏特有的表演形式来表现当代生活,这样才能赢得受众。另一方面,黄梅戏文化的对外传播要特别关注黄梅戏与西方戏曲之间的异同,努力构建黄梅戏与西方文化主题之间联系的桥梁。例如黄梅戏有独特的唱腔,有真实生动的表演风格,但在剧情的起伏、冲突的渲染方面不及西方戏曲,可以将西方的文化题材融入到黄梅戏的表演之中,使黄梅戏剧目的内容更贴近外国受众,达到中西戏曲艺术形式融合创新的效果,这是对黄梅戏艺术内容的有效活态传承。

(二)黄梅戏的对外传播应更多地通过互联网与文化旅游相结合

2018年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组成新的文化和旅游部,直接体现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对于文化旅游的重视。根据安徽省统计局官网公布的数据,2018年安徽接待外国游客的数量达到354万人次,同比增长10.4%,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1.9亿美元。这为黄梅戏的对外传播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使众多的国外游客有机会走近黄梅戏,体验黄梅戏文化。文化旅游是安徽文化走出去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让国外受众走近安徽黄梅戏的最直接方式。在推动黄梅戏对外传播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同时,我们应使用互联网的手段打造传播媒介,使互联网成为黄梅戏推介的主要手段和辅助国外受众体验黄梅戏文化的重要途径。例如,可以通过专门的旅游门户网站推介黄梅戏文化,吸引国外受众来体验。体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相关APP等加深国外受众对黄梅戏的了解。而在体验之后,还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将黄梅戏的体验过程录成视频推送给国外游客,增加黄梅戏和国外受众的黏性。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安庆市已连续举办了八届中国黄梅戏旅游节,未来应该继续挖掘黄梅戏与文化旅游的切合点,进一步增强黄梅戏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从而拓宽黄梅戏传播形式的活态传承。

(三)黄梅戏的对外传播要加强翻译人才的培养

翻译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教师、学生和教材都紧密相关,缺一不可。首先,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翻译经验和较强的学习能力,能熟练使用翻译工具。互联网时代的翻译工具更新速度非常快,教师只有持续学习并保持关注,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其次,学生应扩展翻译实践的广度并积累足够的翻译经验,勇于尝试不同类别的翻译,并总结不同类别翻译的特点。最后,翻译教材的选材一定要广泛,并能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各类基于互联网发布的文本、视频、音频、时讯可成为最生动的“教材”。翻译人才的培养,将促进黄梅戏的对外传播手段、传播内容、艺术形式的革新,为黄梅戏的活态传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四、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黄梅戏的对外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应正视黄梅戏对外传播所遇到的困境,在深入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推进黄梅戏的译介与文化旅游的结合,保持理性的文化传播心态,并着力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各种有效的传播媒介,进一步促进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

猜你喜欢
活态译介黄梅戏
地域文化视域下南宁长塘芭蕉龙的活态传承研究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桂中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研究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鄂伦春族民间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传承
黄梅戏《祝福》
浅谈安庆地域文化与黄梅戏传承发展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