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锋,郭 翔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安徽 马鞍山 243031)
校企合作是培养物业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有助于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化、专业化和技术化。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物业管理专业岗位实用性强,所需人才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同时还需具备水、电、气等设备设施的管理能力以及与业主的沟通协调能力等。因此,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特别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技能,加强实践教学。
目前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在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校企合作程度不深,学生没有深入参与物业企业的日常工作,操作实践少, 大多流于形式;高端企业参与不多,学校物业管理专业有时找不到合适的合作实践企业,实训效果不佳;校企合作共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教材虽针对性强,但实际执行差等。这些问题影响了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质量,但在职业教育不断改革的情况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被积极推行并不断完善。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物业管理实践教育基地,发挥学校与企业在物业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共同作用,是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实践、创造、就业以及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建设实践基地改变了以往以学校为中心的闭门造车式校内实训实践,将校外企业作为一个重要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实训实践体系中。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的场所,参与到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中,也更加深入参与到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中。比如,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实践课程、建设实践课程体系,企业为实践基地建设提供资金,为实训教师进行实践学习提供场所,派企业资深专业人士去学校任教等。校企合作基础上建立的实践基地能够建立适合企业需求的实践课程内容,形成更适合企业用人要求的培养方式,进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消除以往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的弊端,培养更具实践技能、与行业密切联系的技术性人才,实现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此类实践基地建设能为企业培养适合岗位的技能型人才,节约企业招聘和培训成本,同时企业为学校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师资、资金、实训场地,无形中树立了自身良好的形象,为企业的长足发展打好基础。
物业管理随着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行业迅速发展而崛起,其覆盖领域也在不断拓展。物业管理专业技术性、实践性很高,实践性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对物业管理专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实践教学的程度并不高,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课程和教学计划的编写缺乏与企业的合作沟通、实践课程师资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多年不变、实践基地的硬件软件设施落后等。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缺乏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实践基地,学习内容不能与企业需求连接,致使学生学习没有目的、没有重点、没有技能培养。因此,建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实践教育基地对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当今由于政策支持、基础条件成熟、市场需要强烈等原因,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建设成为可行的策略,已经应用于较多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中。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走出了一条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道路。物业管理实践教育中心积极寻求与管理理念先进、装备技术精良、社会责任感强的知名物业企业进行合作,先后与万科物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中奥物业有限公司、保利集团、马鞍山市中百物业有限公司、马鞍山裕泰物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伟星物业有限公司(合作已达6年)等国内物业企业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企业和院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化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在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个典范,经过多年的实践,物业管理实践教育中心与物业企业构建了一套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推动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业输送了一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满足了企业的人才发展需要,实现了校企互利共赢。
实行教与学的弹性制管理,开展“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设置。创建“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管理能力训练”的实训能力培养体系,促进实践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理念。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物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学内容依托物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和校本教材。培养模式突出职业能力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大实践技能的考核。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物业管理教研室联合安徽伟星物业、广州中奥物业和万科物业等国内知名物业公司搜集相关资料,在总结教学经验及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物业管理人才市场的需求,联合开发校本教材。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和多家物业管理企业合作开发实训教材,如《物业管理实务》《物业设施设备管理》等。本专业未来将利用校企紧密合作的优势,联合开发物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及相关辅助教学资料,如物业管理各岗位学习领域课程项目教学指导书等。
在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方面,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拓宽就业渠道。建立“校中企”和“企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充分利用“中心”的实训设备设施,营造和再现企业的生产氛围。使学生在基本技能学习后,模拟企业工作业务流程,在企业工作情境中锻炼和提高专业技能,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校内以现有条件为基础,建成集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物业管理实践教育中心”,建立健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管理体制与机制,保障实习实训基地健康发展。例如,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成立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拟与安徽伟星物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伟星班”,发挥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引导作用,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养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开辟和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深度校企合作,深化顶岗实习,利用仿真或真实的工作环境,锻炼学生的实操技能。在完善原有物业管理专业相关实习实训中心的基础上,与安徽伟星物业、深圳国泰安合作设立“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实践教育中心”,建立“校中企”模式的实训基地;与安徽伟星物业合作设立物业管理咨询与培训中心,形成“企中校”模式的实训基地。此外,根据安徽省和马鞍山市区域特色,邀请在皖知名企业、新兴科技企业和物业行业企业来校参加物业管理峰会,组织专家研讨会帮助学校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提高毕业生竞争力。
学校与企业利用联合办学的形式,采取“订单培养”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化能力培养为导向,促进物业管理实践教育中心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实行开放式的实训课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项技能进行模拟和训练。物业管理实践教育中心需要按计划举办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沙盘、物业管理沙盘和物业客服等竞赛活动,以竞赛为抓手,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各类竞赛,通过比赛促进教学效能感的提升。通过物业管理专项技能大赛,加强与其他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应用和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学院的实训硬件和软件资源,充分发挥资源的价值。例如,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与安徽伟星物业深度合作,依靠伟星物业专家团队的统一协调规划,院校可在物业管理实践教育中心内举办竞赛活动,突出互动学习、竞争能力提升的运作理念,有利于提高教学实训的质量效果,推动专业建设与专业实践的进一步创新,保持学院在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上的优势。
在政策、组织机构、资金的共同保障下,校企之间搭建长期稳定的信息化交流合作平台。通过沟通与交流,将学生实习就业、教师企业锻炼、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企业职工培训、技术服务、产品研发等相关工作落到实处,达到以实际行动谋求全面深入合作的良好效果。校企合作交流沟通平台的构建有利于突破传统“一对一”模式合作局限,实现学校与多个企业之间信息互相交流、资源共享利用,从而推动校企合作更加高效有序地发展。
面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应明确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以确保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综合型高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