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雯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古诗十九首是一批无名诗人在汉末的混乱时局中创作的作品,他们用含蓄的语言表达着自己在艰难时世中的悲伤和绝望。古诗十九首蕴涵着他们对生命的思考,呈现出了四种关于生命的观念。第一种认为生命是空虚的,生活是悲伤的;第二种强调在享乐中逃避对死亡的恐惧;第三种意图通过取得社会成就来实现人生价值;第四种认为死亡只是一种现象,提倡理性地看待生命。古诗十九首的这些表达对魏晋时期的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中国古代文人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方式。
这些诗作的作者虽然大多无从考证,但是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却永远留在了诗歌中,流淌在历代读者的心上。这十九首小诗浸染着生活的气息,其中的乡土气味和烟火色彩造就了它们独特的魅力。艺术源于生活,诗歌不能缺少生活的气息,只有扎根生活才能谱写华美的生命篇章。
古诗十九首“格古调高,句平意远;蓄神奇于温厚,寓感怆于和平”。虽然诗歌数量不多,但其格调、意蕴、辞章、旨趣皆有动人心魄之力,值得人们反复温读。古诗十九首如无缝之衣,虽然难以摘出可以千古流传的单句,但其全篇宛若天成,散发着不可再造的迷人魅力。
古诗十九首多写游子羁旅和思妇闺愁,里面有一句写道:“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习惯了唐诗宋词那般华丽辞章的人,初读时可能会觉得这一句太过平常,如何能和同期音韵铿锵、辞藻华丽的汉赋相提并论。但是在收到遥远家人传来的一句简单的问候、一声温暖的叮嘱时,人们便不禁领会到,这一句表达的爱竟如此深厚。
古诗十九首写作的年代社会失序,士人没有机会崭露头角。有人认为古诗十九首给人的感觉是“感慨遥深”,非喜,非悲,而是感慨。叶嘉莹先生曾讲过,“‘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其饱含真情,用词不无婉转,既受佛道思想影响,也有对自由平淡的渴望。
《古诗十九首初探》说道:“故十九首重情真而映世乱,不可逆而推之。”关于这一说法,笔者也是慢慢才理解。“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写自身政治上的失意;“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是漂泊异乡的游子难以抑制对家乡和妻子的思念;“奄乎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则是在感时节盛衰,自警自勉。这些流露出的情感是各个时代人所共通的情感,因此这些诗歌能够千古常新。古诗十九首虽然有一定的主题,但主要不是述事,而是抒情,不是抒发特定人物之情怀,而是抒发人类共同之情感;不是抒发一个时代的情感,而是抒发穿越万载、与人类共存的情感。
诗歌以抒情言志为主,但也可以呈现出独具特色的画面来。诗歌如果能将内容、意象和情感完美结合起来,无疑是难得的杰作。翻开这十九首小诗,在尽览各种具象之后,笔者感觉到自己内心的某个隐秘角落受到了撞击,一种真实而朦胧的共情就这样产生了。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古诗十九首中有很多相似的诗句,比如第一首和第八首中的“思君令人老”、第十一首中的“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和第十三首中的“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后来查阅资料才发现,古诗中有些诗句表面相似,并非因为引用之故,而是因为用的词语有其独特和稳定的用法。比如以“蟋蟀”言“秋”、以“松柏”言“长寿”、以“朝露”言“光阴亦逝”均源于《诗经》,在古诗十九首中被多次使用。
这些相似的诗句,也大都有所出处。“思君令人老”语出《诗经》“假寐永叹,维忧用老”;“客从远方来”出自《论语》“有客从远方来,不亦乐乎”;以“金石”比“长寿”是因为古代颂功记事的钟鼎碑碣被称为“金石”。总而言之,古诗十九首中的某些词句虽然有历史上的因由,但都简单得看不出在用典。古时候的诗人经常使用一些经典意象,后来逐渐形成了定式,诗歌中有重复也不足为奇。若是只着眼于词句的相似,而不能知其变化,究其深意,而后放眼于整篇,则是窥一斑而不见全豹了。
从晋朝(265-420)起,模仿“古诗”已成为一个流行的写作模式。在明朝(1368-1644),“七君子”主张回到古诗,其成员何景明(1483-1521)和李攀龙(1514-1570)都提倡模仿作诗。明末诗人陈子龙(1608-1647)是一个关键人物,他在学校里共享类似的诗学思想,自己也创作了很多模仿作品。陈子龙与著名诗人柳如是(1618-1664)都曾模仿过古诗十九首,并且两人一度是恋人。从表面上看,陈子龙的模仿可能反映了他的云间派理想,但换个角度可以发现,柳如是并不是陈子龙的拥护者。从云间派的模仿理论及其对古诗十九首的态度入手,根据四种主要的诗歌模仿类型来考察陈、柳二人的诗歌,可以更好地理解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流行的模仿文化。
古诗十九首不是可以轻易模仿的。我们没有办法割裂地分析它的遣词用句、格律韵脚、人物时代等,这种点状的分析无法把握诗歌整体的魅力。就好像一个美人,你没法通过对其器官的分析来拼凑出整体的形象,因为她是“活”的。好的诗词,是有灵魂的,并感染和影响着阅读它的每个灵魂。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在诗史上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它标志着中国五言诗的成熟,是继《诗经》《楚辞》之后中国古典诗歌的又一个高峰。中国古代著名的文论家刘勰称其为五字诗“王冠”。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产生年代,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古诗十九首大部分产生于东汉(25-220)时期。东汉末年,政权不稳、吏治腐败、经济萧条,社会矛盾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缪斯的文学创作转向了对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的关注。知识分子通过写作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也就是所谓的“诗言志”。这十九首诗反映了那个时代中下阶层人士的艰难生活。古诗十九首充分关注现实,挖掘其背后普遍的意义,抒发了人们共同的情感,给人以永恒的感动,得到了诗歌评论家的好评,在千百年的时间长河中引发无数人的共鸣。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通常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诗歌文字简洁,意蕴深远,形式多样,要准确、恰当地翻译一首诗是相当困难的。中国翻译界普遍认为,诗歌是文学翻译中最难翻译的文学体裁。但我们应该看到,虽然关于“诗是否可译”的争论仍在继续,但优秀的翻译作品仍然不断出现,受到读者的喜爱。事实上,许多读者只能通过翻译来了解和欣赏其他民族的优秀诗歌,实践证明诗歌是可以翻译的。可译性是鉴赏外国诗歌的基础,是大量中国古典诗歌传播到国外的前提。与其他体裁相比,诗歌更注重抒发情感,诗人以不同的方式和风格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在翻译过程中,忠实地再现原文之美是每个译者应该努力的方向。诗歌翻译不仅要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准确理解诗歌意象,还要分析复杂的艺术技巧,注意语言的变异现象,体察韵律的流动,领会深远的审美意境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传神,即传达原诗的神韵。在古诗十九首中,《青青河畔草》是最受译者喜爱的一首。
钟嵘认为“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所以愿我们都能用心去读诗,去品味诗的“滋味”,在人生旅程中不断回味其中隽永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