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域理论视角下《使至塞上》英译本比较研究

2021-11-12 18:34邓燕燕
名家名作 2021年2期
关键词:语域原诗译本

邓燕燕

古诗在中国文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中国古诗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诗歌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对传播中国文化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实用语言学,主要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探讨语言的本质、意义、系统和结构,尤其注重语境和语篇之间的关系,这与中国古诗重内涵、重意蕴不谋而合。然而,目前将语域理论用于中国古诗词翻译研究的较少。因此,本文从语域理论出发,以《使至塞上》的许渊冲和罗伯逊(G. W. Robinson)的英译本为例,从语场、语旨、语式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考查两译本对原诗内涵及意境的传达。

一、语域理论的概念

20 世纪50 年代,韩礼德创立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自此该学派成为世界上主流的语言学派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有纯理功能思想、系统的思想、层次的思想、功能的思想、语境的思想和近似的思想六大核心思想,其中纯理功能思想中的概念、人际和语篇这三大功能与语域理论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语域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用突出(刘士川,2016)。 韩礼德(1964) 认为,语域是语言使用的功能变体,即语言随情景语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后来,系统功能语言学者对语域理论进行了完善,提出了语场、语旨和语式这三个组成部分(Hasan, 1985: 41)。 语场(Field)是指具体的交际情景,如交际的话题或场地。因为交际情景的不同词汇的选择和使用也不尽相同。语旨(Tenor)是指话语的基调,包括个人基调和功能基调两个方面。其中个人基调强调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关系,而功能基调强调交际的目的性。语式(Mode)是指交际的方式,如口语体裁和书面体裁等。

二、两译本的语场分析

语场是指具体的交际情景,如交际的话题或场地。原文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纪实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行程,描绘了波澜壮阔的塞外美景。

首联中“欲问边”和“过居延”指行程的目的地,许译本分别将其译成“to the frontier(到边塞)”和“cross northwest mountains high(越过了西北山脉)”。罗译本将其译为“to the frontier(到边塞)”和“beyond Chuyen(过了居延)”。从语场的角度来看,两个译本与原文基本一致。“单车”表示轻车从简,在两个英译本中,“单车”都被译成“a single carriage(一辆马车)”,传达出了原文“单”的表达效果。

颔联中诗人将自己比作“蓬草”和“归雁”,传达出飘零之感。“归雁”是指中国常见的一种候鸟,它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胡天”是指胡人的领地。“归”说明此时正值春季。罗译本将“归”翻译成“back(返回)”,而许译本没有把“归”这个词翻译出来,从而无法反映所处时节。在尾联中,罗译本将“萧关”直译为“Hsiao”,“燕然”直译为“Mount Yenjan”,而英文中并不存在“Hsiao”和“Yenjan”这两个词,可能会增加目标读者的理解难度,同时读者也无法识别关卡和山脉的地理位置。许译本中“萧关”被翻译成“camp gate(营地大门)”,“燕然”被译为“northern fort(北方前线)”,相比之下,许译本给目标读者描绘了一张相对清晰的方位图。在《牛津高等英汉词典》中,“camp”指士兵训练或作战时居住的场所,许译本使用了该译法不仅与诗人的目的地相对应,还反映了汉胡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颈联中,罗译本将“大漠”译为“Gobi(戈壁)”,而许译本将其翻译成“boundless desert(无穷无尽的沙漠)”。戈壁指的是中国中部的沙漠,由此可见罗译本说明了沙漠的地理位置,而许译本没有体现这一点。总的来说,两译本都在不同程度上还原了原诗的场景,传递了原诗的语场。

三、两译本的语旨分析

语旨是指话语的基调,反映了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角色。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对人们言语行为的影响也很明显,体现在语言的动态变化上。人们通过言语和非言语建构的经验反映了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方式。

原诗中专有名词“使”“候骑”和“都护”反映了人物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许译本中“候骑”和“都护”被译为“cavalier(骑士)”和“the general(大将军)”,罗译本则将其译为“patrols(巡逻兵)”和“headquarters(总指挥)”。在中国,“候骑”特指中国古代的骑军,在《牛津英语词典》中,“cavalier”指 “骑士,尤指骑兵”,是封建社会的象征。“patrols”指的是“对某一地区进行监管的远征军,尤指步行或驱车进行定期巡逻的警卫”。显然,“cavalier”更接近于“候骑”,更加符合历史背景。

许译本在首联中翻译了诗人的身份,即“envoy(使者)”,但罗译本没有翻译出来。如果放在特定历史背景考虑,这一翻译是必要的。因为诗人正想做出一番事业,却被朝廷以使者身份派往远离京城的边塞,这意味着诗人被朝廷排挤。如果不进行翻译,读者就无法认识到诗人的身份,也无法理解诗人压抑的心境。

颈联中诗人将自己比作“征蓬”和“归雁”,以表明他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在许译本中,译者使用“like”和“as”显示这种比拟关系。罗译本只用“like”说明了诗人和“征蓬”之间的比拟关系,而并没有呈现出和“归雁”的关联,从而使内容的关联性降低。“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古者有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更倾向于依靠直觉,将个人、自然和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王维深受庄子哲学和禅宗哲学的影响,他用修辞手法来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综上所述,许译本不仅指出了诗人的身份,还反映出诗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从而更好地传达了诗词的主旨。

四、两译本的语式分析

语式是指交际的方式,是交际者交际方式和交际风格的表现。从写作风格上看,原诗和两译本都是书面语的形式。从叙事风格上来看,东方人在表述和写作时,往往会先把自己的思想分散开来,然后再集中到最初的出发点,主要内容和关键问题始终贯穿始终,是一种逐步达到高潮的方式。在《使至塞上》这首诗里,诗人首先指出了他所到的地方,然后描绘了边疆的美丽景色,最后才透露战争的胜利。在这方面,英译本都是按原诗始末逐句翻译,保留了原诗的叙事风格。

从思维方式上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这三个特征。并且中国人习惯以具体事物反映抽象事物,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被称为“比德式思维”。比德思维在原作中体现在对一些具体事物的描述,如“征蓬”“归雁”“大漠”“孤烟”和“长河”,这些具体的事物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许译本用“like”和“as”将诗人和“征蓬”“归雁”联系起来,将诗人借物抒情的意图保留下来,而罗译本只表明了诗人和“征蓬”的关联。此外,许译本将“大漠”“孤烟”和“长河”译为“boundless desert”“lonely smoke”和“endless river”,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罗译本将其翻译成“Gobi”“ one trail of smoke”和“long river”,只描述了沙漠、烟和河流的特征,并没有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英语语言注重分析和逻辑,具有形合的特点,两个版本都使用了有条理的句式和准确的语法。罗译本采用了自由体诗的翻译,许译本则采用抑扬格的形式。在原文中,“延”与“天”押韵,“圆”和“然”押韵。许译本用“high”与“sky”、“round”与“found”保留了原诗的押韵风格,使译文的美感最大化。总体来看,许译本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比德式思维”,还保留了原诗的韵律美,更好地体现了原诗的语式。

五、结语

中国古诗创作讲究意境,因此在翻译古诗时,传达原文的语境是至关重要的。可以看出,许译本比罗译本更能体现原诗的意境,这可能因为许译本源于中国本土译者,译者对中国古典文化、语言和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总的来说,本文有助于进一步拓宽翻译研究的视野,也证明了语域理论在诗词研究中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语域原诗译本
峨眉山月歌
改诗为文三步走
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论纲
专题前言:理解译本
语域下土木工程英语词汇文体特征
基于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利用语域预测功能突破听力语言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