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前言:理解译本

2016-12-10 02:48陈云昭
读读书 2016年3期
关键词:译本原著译者

陈云昭

如何理解你手里正在捧读的“译本”呢?这是任何一个只能阅读汉译外文著作的读者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如果你没有这种问题意识,或者刻意回避这个问题,那么你正在捧读的那个“译本”将会变成一件十分可疑的事情。

翻译家王家湘说过一句话,“不看原著,你评译本不是胡扯吗?”。这句话是对一个“老资格”说的,因为这位“老资格”觉得萧乾、文洁若翻译的《尤利西斯》比金陧的译本更好。从王家湘的角度来说,她的这句话当然是对的。因为,她用一个翻译家的标准去判断译本的好坏,这个标准也许是“信达雅”,也许是她所理解的某个翻译标准。总之这个标准,必须是对照看原著,才能判断哪个译本够好;但对一个读者来说,王家湘的这句话是否也是对的呢?或者是否也是有效的呢?我觉得不见得。对于那些习惯于中文阅读的读者来说,特别是那些对中文特别敏感的读者来说,他们对译本的判断自然会有一个比较“中文”的视角。这个比较“中文”的视角具体来说可能就是杨绛所言的“畅达的译文未必信,辞不达意的译文必定不信”,这个“辞不达意”比较的对象不是该译本的原著(他如果能读原著,就根本不会读译本),而是自己长期中文阅读积累的阅读感觉和相应的美学认知,其次才是其它中译本(和其它中译本对比的仍然是那样的中文阅读感觉。读者重点评判的是译本的“中文性”,而非译本的“翻译性”。这就奇怪了,这里出现了两套对“译本”评判的准则,究竟是谁的准则更靠近“真相”呢?还是说各有各的真相,互相不妥协,或者相互妥协?

对翻译家来说,读者应该进步,应该要适应译家的翻译风格,要接受译家提供的并且实践的翻译准则;但对读者来说,每个译家的翻译准则不同,他究竟该接受谁的翻译准则呢?还是都该接受?如果这些准则里有彼此冲突的部分呢?

(例如有的译者强调直译,那怕中文被译的生硬獠牙也在所不惜;有的译者强调意译,注重中文的流畅和表达习惯)这该如何是好呢?当然,对于那些长时段的“资深”读者来说,他们从来就没有循着翻译家提供的翻译准则去找译本或者阅读译本,他们自有自己的眼光,而且他们的眼光往往都会显得“不俗”,被他们认可的译家,往往也是翻译大家居多。这就又奇怪了,这里的“资深”读者对译本的趣味和翻译家们的翻译“趣味”又开始“相投”了。这种不约而同的趣味相投究竟是谁接受了谁呢?

其实,这不难理解。中国当代翻译界的诸多翻译家本身也是极为出色的中文写作者。所以,他们在翻译之前,已经是一个极为苛刻的中文读者。他们也必然会把自己放置在一个好的中文标准下去从事翻译。作为读者,我们当然欢迎这类译者,喜欢这类译本,因为它们和中文有着天然的“亲近性”。但这是不是意味着这类译本就是最好的译本,那又不见得了,一些现在读起来生硬的译本,说不定是最忠实于原著的译本,说不定再过一些年头,等中文环境再有一些变化,这样的译本就会越读越舒服。

黄昱宁说,“译者是要离文本就近,还是离读者和市场更近?我还是试图平衡”。这其实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能做到很难。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选择黄昱宁所说的那样的译本应该是一个务实并且会少很多烦恼的选择。但对有志于不断挑战自己阅读耐心、拓展自己的中文阅读经验的读者来说,你们不妨选择那些更为“激进”的译本——竭力靠近原著文本,尊从直译的译本——在“生硬”“别扭”的译本阅读中,你或许能感受到由一种外文转换而成的中文的新鲜和可能。

本期选题中的五篇文章,分别从译者和读者的角度回应了“如何理解译本”的问题。如果你耐心读完这五篇文章,你会发现这五位作者在各自的文章中也在回应着彼此提出的问题——有共同的问题出发点,有彼此雷同的“困惑”,也有不同的思考背景,甚至也有相互矛盾的观点和看法;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商量的结果,但在面对“翻译”“译本”问题时,似乎存在一个共同的“核心焦虑”把大家交织在一起。那么这个有关“译本”的核心焦虑又是什么呢?

猜你喜欢
译本原著译者
气球上的五星期(三) 仙人掌上的夜晚
大侦探福尔摩斯
警察与赞美诗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译汉中第三人称代词的翻译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名利场》两个汉译本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网络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