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定雯 杨加友/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思政课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2019年3月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也就是说大中小学思政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在思政课的教学上要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到“同”与“异”的关系,做到同异共存。
在之前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德育目标划定不准确、内容安排不合理、学段衔接不紧密等问题,而办好思政课培养发展全面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又是时代对思政教育的要求,想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大中小学思政课必须从课程目标、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等各方面实现一体化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有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和教育成才目标,这三个教学目标分别处于大中小学不同阶段,但是它们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整体的教学目标,可以归纳为“推进现代化教育和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有民族责任担当的建设者,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想要实现这一思政课教学目标,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最佳路径。
教学质量是教学课程的标尺,思政课也不例外,思政课的教学能不能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就要看思政课教学质量这把标尺是否到位。从课堂的到课率到走心率,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要从教学弊端找起,照本宣科的陈旧知识内容、简单重复的空洞说教、课程体系的断层、衔接不当,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单单依靠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模式改革,更需要坚决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从整体全局上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师队伍全面优化。
既然是一体化教学,首先就要思考大中小学思政课中的“同”,这个“同”指的是大中小学个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主题与目标高度相同,都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共同的学科理论基础,这也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主线,教学实践中的灵魂。想要将这个“同”贯穿到每个学段的思政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虽然说大中小学每个学段的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不同,教师在思政课上理论讲授深度不同,但这并不代表思政教师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不同,相反,我们要求不同学段的思政教师在备课时,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论学习和理解,要保持在同一个高度,只有教师保持同一个理论高度,才能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给出灵魂一致,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形散神不散”。
在大中小学的思政课中,往往存在着相同的教学主题,这一主题也许会重复出现在大中小学的各个学段,虽然看似相同的主题,但在每个学段基于相同的理论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灵活教学。它既是理论知识上的重复,又不能机械性重复,要完成每个学段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目标。
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学内容不能是简单的重复,而要遵循道德的认知发展规律,构建分层级的思政教学内容体系,也就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框架结构。小学生还处在道德认知的启蒙阶段,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制课课程的设计上要突出趣味性,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认识中华大好河山的同时,形成一种潜意识的民族认同感和集体归属感。中学生的独立人格已经慢慢形成,这个学段的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要和学科技能紧紧结合,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培养综合素养和道德意识,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中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认同。大学阶段是学生三观的成型期,这个阶段最容易受到外界多元文化的不良影响,所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让学生在这些理论学习中领悟真理,真正认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在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上,我们要保持一致的教学理论核心,侧重不同的教学点,完成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
在大中小学三个学段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采取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来实现思政课的教育实效。小学思政课是常识化阶段,所以教师要通过启蒙教育的方式以情感人,帮助小学生形成热爱家庭、社会及政治共同体的政治情感,在潜意识里萌发要做一名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情感需求。初高中的思政课多采用的是一种灌输性的教学方式,通过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理论成果来以理服人,强化中学生的理论认同。大学阶段的思政课主要以思育人,教师通过反思性的教学方式来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让大学生将思想教育理论付诸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行动中。
在实施循序渐进的课程形式和螺旋上升的课程目标过程中,针对每个学段的学生特点,可以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对小学生而言,思政课的趣味性非常关键,所以教师可以将思政教学在实践拓展中展开,在教学过程中,多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的互学互助中体会分享的快乐,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在中学阶段,教师可以将思政课与其他实践课程相结合,比如体美劳等,这个阶段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感悟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等到大学阶段,我们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又回归到深入的思政理论,对之前比较浅显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要有更深层的渗透,所以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可以利用社会调研、理论宣讲和公共服务等课外活动展开。
想要实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完善思政课目标体系和课程体系顶层构建是最好的切入口。因为它既可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可以完成大中小各学段的思政教学内容。这个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体系旨在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的规律,包括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的政治认同教育;对国家认同,对祖国历史文化认同的国家意识教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文化自信教育;对学生诚信守法,追求自由平等的人格养成教育。
不论是大中小哪一个学段的思政教育,都离不开思政教师的教学,所以思政教师队伍才是推行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必须实现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体化。思政是立德树人的教学课程,所以思政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教师观,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走向真善美的第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要求。每一位思政课教师都要在高度统一的思政理论之下,深入各学段的思政教学中,加深思政课的深度,拓宽思政课的宽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大中小学思政教师要加强相互学习和交流,在交流活动中更明确本学段的教学目标,更清晰每个学段的衔接,让整个思政教学体系更系统科学。
首先从教学计划上着手将实践课程纳入计划,每个学段都要给出明确的实践课程课时及具体内容;其次充分开发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寻找能长期合作的校外思政实践基地和企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领略到当地的历史人文,感受到人格和思想上的熏陶;再就是加大举办思政主题教育活动频次,最大范围实现课内常规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一体化。
思政课教学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学,而是思政课本身的小课堂与其他学科思政课大课堂的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应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我们说的小思政课堂是指各学段的思政课,大思政课堂是其他的所有学科都勇挑思政担,充分发现其他学科中的思政影子,将其融合在本学科教学之中,促进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同行,知识传授与道德教育同频,同时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实践是推动思政课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完成立德树人培养目标的举措,想要切实做到一体化建设,我们要认清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中的“同”与“异”,全面深入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