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立行 赵雪松(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
为加快打造“四个名城”,奋力实现安徽省委提出的“四个走在前列”目标要求,芜湖市组建正县级事业单位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以重点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芜湖创建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提供支撑。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领域,统筹优势创新资源,联合高校院所和行业龙头,建设一批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其中,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共建产业研究院6个,企业自建创新平台39 个。平台汇聚了全市10%以上的授权发明专利、12%以上的研发投入、四分之一左右的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近一半的国家级研发机构。出台《芜湖市重点研发创新平台管理办法》《芜湖市重点研发创新平台绩效考核细则》等专项政策,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创新平台予以奖补。在绩效考核中创造性地采取“三评制”方式,运用形式审查、第三方审计、专家评审、部门评议等成果,注重深入平台一线实地查核,多种考核情况相互补充印证,以高质量考核助推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45 家平台通过新一轮认定,其中新认定平台16家,淘汰平台13 家。
积极推进安徽省内城市中首个在上海自主建设的“创新飞地”项目有序开展。2020 年12 月18 日,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芜湖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在上海市松江区正式启动运营。项目计划投资8 亿元,旨在积极探索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产业创新合作新模式,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集产业孵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为一体的离岸研发创新平台——“创新飞地”,促进创新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通过借助长三角发达地区高端人才和科研机构集聚优势,帮助芜湖高科技企业在中心设立研发机构,吸引海内外优秀创业团队入驻孵化,引导企业在芜湖产业化,实现“借脑研发、柔性引才”。
对芜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的研究院等科研机构,鼓励参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模式,尝试法定机构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化运作,赋予研究院更多独立的人、财、物决策权和支配权,对研究院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鼓励研究院以具备专业投资职能的运营公司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并收益,实现投资、研究、产业化和再投资的良性循环,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发挥市场属性,承接项目孵化,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探索在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方面建立容错机制。
一是重点研发创新平台成效显著。拟兑现2020 年度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奖补资金3 亿多元,撬动研发投入近30 亿元,实现营业收入950 亿元,税前利润37 亿元。
二是平台创新动能不断释放。2020 年共申请发明专利1227 件,授权发明专利282 件;承担各类政府研发项目143 个,争取市级以上财政资金近10 亿元;与50 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120 余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7 亿元,科技成果登记266 项。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31个,其中国家级29 个,博士后工作站13 个,省新型研发机构17 个。对外提供技术服务企业有700 余家,开展对外讲座、培训、技术咨询等近1000次,新增入网大型仪器设备17 台,设备原值2600 余万元。
三是人才创新环境不断优化。中电科、埃夫特、春谷3D 智能装备等3家平台分别任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通用航空产业联盟、G60 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联盟、长三角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2020 年,平台引进本科以上人才2000 多人,其中博士62 人,硕士469 人,高级职称43 人,高级职称和硕士以上人员占比24%。西电芜湖研究院、中科大智慧城市研究院、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安理工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等市校共建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2 个;针对芜湖产业需求,采用“双师制”培养模式培养研究生295人。
一是运营工作取得新进展。为满足企业的迫切需求,在项目建设场址附近租用办公楼用作过渡场所,目前已有8 家企业入驻,另有15 家企业意向入驻,涉及领域涵盖车联网、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航空电子等。已招引海内外高端人才34 人,硕士以上人员占比近75%,多数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其中,奇瑞商用车公司通过“创新飞地”在沪招聘高端研发人才5名,从事研发设计工作。
二是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积极利用“创新飞地”打造芜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离岸孵化及融入长三角的承载平台和展示窗口,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工作,重点引进研发设计在中心、转化落地在本地的优质项目。成功招引上海享奕自动化公司,并同时在芜湖鸠江区机器人产业园注册,率先实现“研发在上海,产业化在芜湖”的产业协同新模式。计划在中心和芜湖“双注册”的企业已有8 家。此外,计划与相关高校院所开展项目精准对接,合作共建长三角(芜湖)专业技术成果转化中心,打造聚集技术、人才、资源的新高地。
为进一步推动政府直接投资研究院成立运营公司,开展成果转化、产业孵化,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决定先行推动西电芜湖研究院组建混合所有制运营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员工薪酬和收益分配等方面赋予更多的自由。现西电芜湖研究院员工持股平台“芜湖西创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市监局注册成立,待公司章程定稿确定后报市监局完成备案,即可正式启动公司运营。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统筹优势创新资源,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辐射广、发展前景好的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引领和带动全市产业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努力将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建设成为芜湖自主创新的主力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锋队、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深入落实芜湖市与上海松江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尽快完成土地调规、土地招拍挂等手续。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探索异地科创飞地专项扶持政策,鼓励科创飞地企业将研发投入争取纳入省级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引进、金融、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范围。同时为解决购地自建模式建设周期较长、见效相对较慢的不足,计划采取在项目地购置楼宇的方式启动先期运营工作。
加快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平台运营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力争2025 年研究院实现完善的自我造血功能,并实现相应的产业化和税收贡献,每年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不少于100 项。强化研究院人才引进培养,到2025 年支持市校共建产业研究院招收硕士以上研究生2000 人,协助做好引进高层次科技团队和孵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