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
——以西安航空学院为例

2021-11-12 10:48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徐 蕾

(西安航空学院 人文学院,西安 710077)

自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发表《“大学语文”的困扰与出路》以来,学术界及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发出了很多给予大学语文重视的呼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化浪潮对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秩序的影响,网络对于表达方式和传统教学的冲击,“实用主义”也广泛地渗透了大学生的思维世界,使得很多大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对于大学语文等一些不能直接转化生产力、快速获取物质利益的课程难免遭到大学生的冷落。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局面”。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2020年5月教育部又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其核心就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而这一理念恰恰为大学语文的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应当抓住这个契机,努力扭转大学语文所面临的窘境。

自2004年以来,学者就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展开大量的讨论:一是侧重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二是侧重写作能力的培养,三是侧重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由于定位不同,因而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以及方法等方面也各有不同,从而导致大学语文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而“立德树人”的理念应扎根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思想,而中国文化、文学、思想正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和载体。大学语文课程如果能从这一理念出发,重新定位,重塑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那么大学语文就能重新获得课程价值,重新赢得学生喜爱。

王步高等对全国近300所高校“大学语文”开课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门类中,工学和理学学科比较重视,开设接近或者超过一半,而在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专业中开设接近或者超过2/3。关于课时的前后变化情况,2006年的调查显示,5%的学校课时和以前差不多,37%的学校增加,58%的学校减少。2013年陆续有高校将大学语文开设为选修课。开课时间基本集中在第一学年,一般开设一个学期,学分基本为2分。西安航空学院作为一所工科类普通本科院校,于2016年面向全校工学、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专业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在第二至第五学年,学分是2学分,共32学时。由此可见,西安航空学院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在工科类院校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一、着眼宏观思政立意,实现“全程”育人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也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那么什么是人才?王充《论衡·累害》有言,“人才高下,不能钧同。”晋代葛洪《抱朴子·逸民》中提出“褒贤贵德,乐育人才”。可见人才不仅仅是有才学之人,品行同样也是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西安航空学院是一所具有航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致力于为国家航空工业和陕西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相较于专业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在专业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方面关联不多,但在品行素质方面却大有可为。

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儒道互补,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这些恰恰是形成中国人的道德价值观的核心。而“语文”之“文”正是“文化”之“文”,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塑造大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课程思政的主旨是强调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课程思政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的,这也完全符合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语文”之“文”还是“人文”之“文”,语文课程还承载着重要的人文内容,具有一定的人文性。爱因斯坦曾说“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科技的进步离不开人文关怀,如果没有人文思想与精神的引导,科技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可以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整个教育的重要责任,不可否认大学语文正承担着这样的责任。

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目标都符合课程思政的要求。教育部在《纲要》中就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发出了建设“航空强国”的伟大号召。西安航空学院建校6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航空报国、立德树人、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学校精神。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在理顺课程内在的思政架构的同时,结合国情校情,发现并凝练出思政转化的中心靶点,那就是“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千百年来儒家一直所倡导的人文情怀,关于家国情怀在儒家经典《大学》一书中有具体的论述,其核心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层次。由此,就以其作为指导思想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体系设计。具体而言,就是将“大学语文”设计为四个主题单元,分别为“修身处世篇”“孝悌亲情篇”“知己友爱篇”“报国建功篇”。从课程体系上对大学语文进行了比较大的调整,脱离了以往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文学史”或“文学体裁”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这种主题式的体系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徐中玉主编的教材也有体现,这本教材选取了“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以史为鉴”“胸怀天下”“故园情深”“礼赞爱情”“洞明世事”“关爱生命”“浩然正气”“冰雪肝胆”“诗意人生”等12个主题,这些主题不但多而且分散,应用在32课时的课堂教学也不容易实现。而我校所选用的四个主题,不但主题集中,而且无论是从教师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角度都比较容易把握和接受。

二、结合思政优势,推动“全员”育人

“语文”之“文”也是“文本”之“文”。文本是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但“语文”中的“文本”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所表达的文字材料,而更多的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是更优秀的语言表达。因而即便是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也需要用经典的文学文本来示范,据此才能引导学生提高母语的表达能力。因而“语文”之“文”更侧重于“文学文本”。

大学语文课程讲授是以经典的文学篇目为基础,这正体现了大学语文课程有别于思政课程的优势。思政课程教学更多地是从显性的层面,教育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正面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这使得一些学生容易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而大学语文则是通过文学作品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家国情怀、道德修养等,能够很好地融入思政元素。这恰恰是“文学”的优势,也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最大优势。因为“文学即人学”,正如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先生所说:“文学的任务是在于影响人、教育人”。文学作品是作者个体的人生体验,是对自我认知深层剖析,当读者在阅读品味文字的同时,也经历作者的心路历程,体味不同人生,从而根植于其心灵,甚至影响其人生。而真正的教育也应该是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好的课程思政也应该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而不是强制的、灌输的。

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教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因此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应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把致力于课程思政改革的教师聚集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为课程思政建设而努力。充分调动教师育人主体的积极性,把教书与育人、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文化熏陶和价值引领。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课程教学团队,以此为辐射,带动吸引其他教师自觉自愿地投身到课程思政改革建设之中,这样大学语文课程才能够真正得以发展。

三、着手微观融入,进行“全课”育人

仅仅从宏观上对大学语文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还不足以支撑整个课程改革,因此还需从微观入手。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改革的主渠道,因而必须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纲要》指出“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因而大学语文也应该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入思政状态,而且要避免突兀感。那么要想抓好课堂教学,做好课前设计是关键。

以《大学之道》的课堂设计为例。由于课程主要面向大学一年级或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经历了紧张辛苦的高考,刚刚步入相对宽松自由的大学环境,难免会因目标的缺失而产生迷茫。因而大学语文课程就以节选自《礼记·大学》中的《大学之道》作为开篇。这样很容易在心理上让学生产生认同感,同时也引发其思考。

在课堂一开始以问题导入: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什么规划?同时给出几个选项:A.没什么打算B.找份工作C.考研。结果大一的学生有70%左右选择A项,大二的学生选择B和C比例相当。紧接着给出第二个问题“找工作的目的是什么?”“考研的目的又是什么?” 很多学生的回答都是“挣钱”或是“过上好的生活”。那么就引出第三个问题“我们进入大学学习是为了什么?”无论是哪种回答,都会在学生中间产生悬念和疑惑,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其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在先贤圣哲那里去寻找答案。

接下来,便是文学学习。通过讲解,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在讲解“新民”时,由于传文中有“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自然而然引入我校的校训“德能日新,刚健有为”,不仅讲解“新”之含义,也使学生对学校逐步产生文化认同感。

“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是儒家设计的人生的阶梯,是纲领性的目标。但儒家是不是只简单地讲些大道理?这远大的目标如何实现?这就引出文本下面的内容“八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核心就是“修身”,那么如何修身?朱熹“诚其意者,自修之本也。”那何为诚意?传文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所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结合具体历史故事,如“杨震暮夜却金”和“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来进行讲解,同时也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考试作弊、宿舍卫生、朋友交往等等,帮助学生在理解和消化文字、把握语言逻辑的同时,了解儒家思想,明晰儒家为知识分子提供的人生成长之路。

最后再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大学学习是为了什么?”考研究生不好吗?找工作不对吗?其实选择没有对错,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是为了成为最好的自己。格局不同,选择不同,道路不同,从而引发学生对自我人生的思索。

这样的一堂语文课,明显与以往学生接触到的解决字词、划分段落、总结大意的语文课有了区别。其间渗透着中国儒家文化和思想,这是学生不曾深入了解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而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更容易接受其内容及思想。

四、立足教材,加强“协同”育人

无论是从宏观的政策把控,还是微观的措施实施,都要立足于教材。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抓手,直接关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为此,大学语文课程组成员共同编写了一部数字化教材,教材安排五个篇章,每个篇章10篇经典作品。

课程组在选择作品时把握三个原则:一是体裁和题材相兼顾,根据所设定的主题内容,从民歌、绝句到律诗、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等等均有涉及。二是侧重古代文学,尤其是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篇目。虽然也有人提出应适当增加外国文学的经典篇目,但是就母语教学而言,侧重点还是应该明确的,尤其是它还承担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非常明确地提出大学生应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部编语文教材为例,小学课本入选古诗文130多篇,占所有篇目30%左右;初中入选古诗文125篇,约占所有篇目的52%左右;高中古代诗文选篇67篇,占全部篇目49%左右。大学阶段的语文也不能忽视语文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三是不重复原则,即不选择与小学至高中阶段有重复的经典篇目。

同时在每一篇作品后面都附有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打开相关资源,既拓展了与入选篇目相关的文、史、哲等知识,又帮助学生自学和预习。这些拓展资源与作品结合在一起,系统性更强,不仅体现中国文学的大致面貌,也能窥见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课程无论从宏观的教学目标,还是具体教学内容,甚至微观的教学设计上都具有明显的思政元素和优势,能够很好地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育教书育人的作用。实践表明,在大学语文课程面临边缘化的窘境下,实施课程思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