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原创性贡献

2021-11-12 10:48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周 丽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5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从共享发展的主体、内容、条件、过程等方面对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贡献,它在指导我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在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方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实现 “共同富裕”作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享发展的原创性论述,从而使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不移地用共享发展理念指导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从理论上来看,可以直接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大同思想;从实践来看,它深深扎根于中国几千年来的天下大同思想的伟大历史实践,特别是扎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史,是对我国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经验的升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共享发展理念是21世纪我国面临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所必须遵循的发展理念。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虽未明确提出“共享”这个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缺乏对共享思想的构想和认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共产主义的构想中,描绘的蓝图是人人共享资源和福利,明确了共享的主体与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共产主义的论述,是共享思想的萌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了无产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极端窘迫的生存状况,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无产阶级的劳动为资产阶级带来了财富以及资本的再积累,但社会创造的主体成员却在社会劳动过程中愈发地贫穷,仍然处于社会最底层,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价值创造与价值享受不成正比的现状。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社会中的所有公民,无论贫穷富贵,都应该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发展权利,以保障无产阶级的基本生存和发展。列宁在苏联的实践中发现,平均主义并非长远之计,为了调动人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提出了不劳动者不得食,强化人民的自主劳动观念,同时,坚持按劳分配原则,鼓励人民积极参与劳动换取生活资料,这是共享思想的具体表现之一。新时代所倡导的共享发展理念与之具有一定程度的契合性。

从中国古代历史来看,诸子百家各显神通,儒家推崇大同社会,墨家追求兼爱天下,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先贤们都心系天下,向往人人平等、人人享有的大同社会,他们求取公平正义的过程就是为人民谋利的过程。孔子在《礼记·礼运大同篇》中提及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构建人人享有的理想社会蓝图,蕴含了天下共享的重要思想。《吕氏春秋》有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概括起来就是百姓希望在社会管理方面众生平等、法治昌明、公平无欺、秩序井然。天下为人民所共有,人民公平享有发展权利和建设成果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的崛起与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对共享发展的深入思考。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导,以苏联为学习对象,投身于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浪潮中。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现状,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共同富裕目标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做大“蛋糕”才能进一步讨论如何更好地分享“蛋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两个文明”力量的增强才能逐步提高人民创新创造的能力;兼顾效率与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原则,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合理分配才能增强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江泽民以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为基础在改革开放20周年纪念会上首次提出要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江泽民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进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胡锦涛对全面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历代领导集体发展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共享发展,是新时代建设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

二、共享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

共享发展理念继承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理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治理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一脉相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从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的理论维度来看,共享发展理念不仅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共性,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的个性,开辟了共享发展的新境界。

(一)共享主体的拓展性认识

坚持共享发展,既是人民的选择,也是人民属性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享发展是要让每个人都享有社会主义建设成果,解决的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问题。人民既是社会的根基,也是国家构成的基础,更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让新时代的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全体人民是共享发展的主体,部分人非公平地享有发展成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一直将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视为推动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各个领域都采取革命的手段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完成恢复经济的首要任务,但新中国所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没能顾及到劳动个人的特殊力量贡献,集体主义经济模式下的平均分配未能有效保障劳动人民的合理诉求,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不充分,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同等利益分配打击了全体人民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积极性,无法实现全体成员的共享。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在当时特定的物质文化基础上,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路径虽然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只能率先实现一部分人的富裕,无法同时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甚至拉大了社会成员间的发展差距,与真正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享还有很大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共享发展所追求的就是“利民为本”,即保障全体人民享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重大发展成果,实现人民的社会价值和自由全面发展。“十三五”时期是跋涉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征途上的关键一程,过去五年,我国依托充分就业,健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效,人民生命安全和生活美好有了更坚实的保障。“十三五”时期,分配格局的调整和全面脱贫等工作有了重大进展,我国突破了经济总量的百万亿元大关,九千八百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在此期间实现全面脱贫,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经济、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方面的需求,让每个公民都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脱贫攻坚兴邦惠民,调动了农村贫困人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力量,实现了人民价值创造和价值享有的统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迈上新台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离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又更近了一步,这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成就。新时代,我们已经进入“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多的期盼和向往。“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十四五” 规划是“十三五”规划的继续和延伸,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指南。规划中强调:我国的民生福祉要达到新水平。这突出了共享的人民属性,要求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人民群众最真切最现实的诉求,通过高质量就业、控制失业率、改善分配结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卫生健康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等举措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创造更多共享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发展难题。把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为己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民价值取向,回应了人民意志和人民期待,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推动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共享内容的均衡性发展

共享是社会全方位的共同发展,共享内容的均衡性发展离不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的进步。任何一方面的发展滞后,都会成为短板,阻碍共享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并不局限于提高人民收入,满足人民的经济需求,而且在民主政治、精神文化、和谐社会、美丽生态环境等各方面要共同推进,共生共长,注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协调性。

共享内容的均衡性发展应当是具象化的规划指南、鲜活的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结合体。“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八个更”需求精确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新期盼和新憧憬,也为中国共产党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明晰了方向。为满足广大人民新需求、实现共享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十四五”规划中对此作出了回应。

一是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做到“时时”“事事”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并完善个人终身学习体系,培养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二是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高质量就业有益于增强对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信心。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高了就业环境,增强了就业者的能力与素质。同时,完善就业保障制度、就业需求调查和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及时了解就业大数据,适时提供就业方案,为社会主义建设者提供坚实的就业保障,有助于稳定就业。三是期盼更满意的收入。在坚持大力发展生产力与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鼓励发展实体经济和第三产业等,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再分配中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准确性,并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合理调整社会财富的分配格局。四是期盼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规划指出:“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等人群的关爱服务体系,为不同人群不同时段的需求服务。规范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也需要不断落实推进,解决人民后顾之忧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五是期盼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2020年的新冠疫情大考彰显了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对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健康中国,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医疗建设中不断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稳定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等,并加强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领域的科技投入,为生命安全提供制度和技术保障。六是期盼更舒适的居住条件。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调整地区资源分配,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交通通达化和网络化建设等,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七是期盼更优美的环境。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要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美丽环境。”八是期盼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全面繁荣文学艺术、作品创造等,促进文化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逐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培养新时代的精神风尚。除了与“八个更”相对应的发展举措,十四五规划还在创新发展机制、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等多方面提出了可行措施,解决民生问题,突破社会发展障碍,推动共享内容的均衡性发展。

(三)共享条件的共建性推动

共享是远大目标,共建是重要条件,二者相辅相成。共建的力量源于人民,共建的智慧源于人民,社会发展是一代又一代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共同成果,每个人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聚着一个个勤劳、聪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力量,共享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全体人民的辛勤付出。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享建设,是积累物质财富、丰富精神文明、创造更多优质共享资源的必要条件。

共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1956年,我国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坚持计划经济体制。毛泽东同志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坚持发展生产力,才能解决人民群众的贫困问题。但经历了人民公社两年多曲折实践以及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毛泽东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发展的集体经济并非越大越好。集体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团结人民力量共同参与建设,但是规模太大带来的平均主义却让一部分人钻了空子,挫伤了人民建设的积极性,效果适得其反。邓小平同志认为,贫穷、发展太慢以及平均主义等都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他率先突破了平均主义,打破了过去“大锅饭”式的平均分配,提议恢复按劳分配,并利用制度和法律形式来保证劳动和收益的对等性。同时,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相互促进,这使得人民群众越来越意识到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对获取更多生活资料的重要性。分配思想的不断进步体现了对人民劳动权益的重视,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热情,凝聚了社会成员的共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灿烂辉煌的中华历史由人民书写,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由人民创造,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由人民孕育,离开了人民,我们也就一事无成。回望百年历史,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是人民为实现自身的解放而斗争;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人民为获取公平公正的权益而斗争;党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强国,是人民为过上幸福生活而努力,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促发展始终都离不开人民的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要有序参与政治。人民在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等过程中发挥力量,是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表现。只有人民意志得到充分表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之难,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是我国的显著优势之一,又一次展现了人民力量在共建共享中的重要作用。脱贫攻坚的事实证明,调动广大贫困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倡导“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脱贫观念,引导贫困人民依靠勤劳双手、群策群力来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激发人民力量的强大动能,才取得了脱贫攻坚的重大成果。新时代的共建要求我们必须调动人民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同时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优良品德、丰富知识、奋斗精神以及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共享建设提供接续力量。人人参与,共商共建,是实现共享发展、共同富裕、由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重要条件。

(四)共享过程的渐进性实现

共享发展贯彻落实的过程是渐进共享,依赖于各方面的共同进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证明,实现共享是一个长期性、渐进性和阶段性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一口吃不成胖子,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

首先,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共享的实现依赖于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七十多年来,从“一贫如洗”到“中国奇迹”,过去的十三个五年计划让我国实现了从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到解决温饱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的转变,由积贫积弱的旧面貌跨越到改革开放的新面貌,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生产力逐步发展的成果,拥有了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肯定了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和改革开放等建设工作,提出了到本世纪中叶的两个阶段性目标。同时,十四五规划锚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打造发展的新优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区域协同化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在实现伟大复兴、建成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基础上来实现更高水平的共享。

其次,从分配的角度来看,共享是有差别的共享,是逐步缩小差距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缺乏建设经验,“平均主义”的共享模式导致部分人的懒惰思维,带来惨痛教训。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在处理分配问题上坚持按劳分配,以劳动量作为享有社会财富的标准之一,逐步提高人民可支配收入。进入新时代,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断探索土地、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拓展人民收入渠道。我国还通过调整税收、加大社保投入等手段完善再分配机制,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改善分配格局。此外,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如果扶贫不扶智,就会知识匮乏、智力不足、身无长物,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运用扶志与扶智两条腿走路,恢复贫困群众内生能力自我提升系统的功能,激发脱贫攻坚活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志智双扶”有效地提高了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为创造社会财富、缩小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是长期奋斗的渐进历程。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虽然稳居世界第二,国防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了新的台阶,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两个“没有变”说明我国还有不少领域在世界上处于跟跑阶段,要实现并跑甚至领跑,就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培育创新发展优势等,在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进程中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逐步在国际竞争中提高综合国力,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