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建飞 邹建军
旧体诗词发展至今,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受到质疑和排斥,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自身的问题。“五四”以来,新文学革命先驱们把旧体诗词视为一种“反动”的文体,认为它严重束缚和阻碍了中国新思想的发展,因此他们改革旧体式,推崇新诗。浩浩荡荡的百年新诗运动造成了当下人们的认知偏差,认为只有新诗才是中国诗歌的正统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而旧体诗词文言式的话语结构不适应现代的生活空间,更不能反映当代的社会现实。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当代旧体诗词的传承和发展。尽管五四运动呼吁以新诗代替旧体诗词,但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从“五四”至今,旧体诗词写作仍旧不断地延续着,并且在近些年获得了新的对待和认可,在当下演绎出“创作热”的现象。
当代旧体诗词写作,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网络写作”。这首先体现为旧体诗词网络平台繁多,比如中国诗歌网、诗三百论坛、光明顶、网络诗词百花潭、故乡诗公社、菊斋,以及各地方的论坛、个人博客,微信公众号,等等。其次是网络诗词创作数量巨大,每年产生数以万计的诗词作品。网络写作的兴起也产生了数量颇多、比较知名的网络旧体诗人,比如李子、嘘堂、徐晋如、独孤食
肉兽、碰壁斋主、天台、伯昏子、齐梁后尘、尘色依旧、书生霸王、披云、如果、林杉、顾青翎、唐海棠、张子璇、茱萸、韦树定、孙黎卿、郑雪峰、楚红城、青子文、李伟亮、高昌、曾杨才、郑力、萧剑勇、乔木、士弘毅、军持、添雪斋、莼鲈归客、孟依依、秦月明等。所以嘘堂说:“当代旧诗在网络”。
无论是当代的新诗还是旧体诗词,都脱胎于诗歌的创作传统。在传承与学习中突破和创新,是当代旧体诗词的创作的基本理念和整体风貌。首先,中国诗言志、诗言情的传统从未丧失,更彰显这样的传统诗学观。《中华诗词》所刊发的旧体诗词,不仅涉及了国家、民族层面的内容,如纪念改革开放、歌唱祖国山川大地,也细致入微地书写个人情感、人生起落,表现的内容多种多彩。网络诗坛所描写的内容更是多元多样,以诗人如果的旧体诗歌《黄昏》《感事》为例:
黄 昏
鸡鸣青石巷,犬出白柴扉。
农人鞭暮色,相与老牛归。
感 事
新闻又报北京连天雾霾,时人多戴口罩上街。又闻有欲售新鲜空气者:
口罩屏前最可亲,如何佳气亦论斤?
愿抓一把闽山绿,洒向京华作邓林。
前一首涉及个人生活情趣,而后一首则观照社会现实。“大”则心系天下,“小”则抒发自我,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第一首体现了‘小我’,另一首体现了‘大情怀’。”当然,如果排除那些在题材、形式、用语等方面太过于狭窄或者佶屈聱牙的拟古诗词外,大部分诗词仍旧是具有“时效性”与“表现力”的。
其次,中国古代诗词的对仗、格律、修辞技法、话语结构、意象、意境等诗法、词法仍在当代的旧体诗写作中运用。当代旧体诗最大的特征是采用古代诗歌体式,比如四言、五言、七言等,在字数、对仗、词法上有较为严格的规范。比如刘月秋《送别》一诗:
千里相思聚一回,离歌却被汽笛催。
眼中犹是含春意,脚下凄然踏雪霏。
忍唱阳关杯酒冷,惜折冻柳日光微。
休将泪染诗笺透,且待花开雁再归。
在押韵、对仗上比较规范,同时也借用了古典诗词的意象。颈联的“阳关”“酒”“折柳”三个意象,借用了王维《渭城曲》中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主体意象结构,尾联的“归雁”意象,在古代隐喻无奈的离去之情,如“衡阳雁去无留意”“归雁入胡天”等,此处的“雁”也寄托着再聚之意。在情思的传达上,这首诗也存在仿古人抒情技法,如首联感慨千里只能短暂的“聚一回”,但是却被“汽笛催”,从相思的短暂到“汽笛催”的情景,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所描写的“留恋处,兰舟催发”的动人场景。颔联“眼中犹是含春意,脚下凄然踏雪霏”一句突出了本应享有春色之美,情感却是冰寒的冻骨之意,这种景与情对立、分割的抒情方式,同样是古代诗词的经典表意模式,如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还有直接借用词汇,如倪平波的《丁西仲夏行吟》:“波动五羊城……回望来时路,人间又一程”,换用孟浩然“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句,以及借用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长相思·山一程》)中的“一程”。又如姚远的拟古词《临江仙·别》:
昨夜小楼风又雨,晨鸦诉与枯枝。一声霹雳耳边垂。谁人堪此意,解我断肠思。 四十年来成一梦,幽姿冷艳西辞。花残月缺念依依。非关情太薄,委实叹由之。
这首词提及语象或者说意象:小楼、风、雨、鸦、枯枝、一梦、冷艳、残花、缺月等,大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词汇。这些意象的运用,以及格律严密、用词精确,不仅表现词人的饱满情感,还营造了古典雅致词境,有旧体词风韵。由此可知,当代旧体诗词的诗法、词法,大都是从古典的诗词中借用摹仿而来。
最后,当代的旧体诗人大都受到古典传统文化的影响,并且有意模仿学习古典诗词。韦树定善于借鉴古代多家诗人,形成自己的独特旧体诗风。比如《开封吟草一》:
鹤汀凫渚任支离,湖上渔家辨酒旗。
蝉噪国槐垂老树,鸟栖官柳最高枝。
夕阳一角佛无语,古刹千瘢墙有诗。
重过丽人游冶处,园深不见李师师。
这首诗对仗工整、用典贴切、文辞典雅华丽、诗境圆融悠远,颇有古诗的神韵。当下比较知名的网络旧体诗人如李子、徐晋如、独孤食肉兽、齐梁后尘、尘色依旧、孙黎卿、留取残荷、郑雪峰等,都或多或少地从古典诗词中汲取养分。
任何时代的诗歌都要求有新的创造,创新是诗歌的艺术属性,也是诗歌的艺术追求。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并且当代人所生活的现实环境跟古代相比千差万别,新的思想、新的情感、新的语言和新的现象不断涌现,这必然要求当代旧体诗词有新的创造性。这也是当代旧体诗词与古典诗词不同,产生了新变的基本缘由。
当代旧体诗词的新变,首先是语言形式的“新”。先看张秀娟的这首诗《给女儿们的视频》:
噘嘴颦眉杏眼翻,不知谁又惹妞烦。
零食选购装三袋,袜子分飞各一边。
偶聚成群家里闹,蜗居兀自枕中眠。
午餐数落盘无肉,定是丫头未解馋。
这首诗描写现代家庭生活中的女儿们的行为举止:噘嘴、翻眼、吃零食、乱扔袜子、打闹、午餐吃肉,表现当代孩童的灵动可爱。尽管这首诗的思想深度与艺术性有不足,但却有新意,原因在于她采用了现代的词汇、双音节词以及散文化的表达。新语言的运用是当代旧体诗词与古典诗词最大的区别特征。李子将现代的题材、语言、句法结构运用到旧体诗词当中,突破旧诗传统的意境和范式,使得他的旧体词具有了现代化的审美特质,如《如梦令·“六一”儿童节写给大连空难遇难儿童》:
再没飞机诓你。再没老师熊你。你住那房间,仍像咱们家里。孩子。孩子。过节也该欢喜。
这首词写空难的新闻事件,除了词体外,语境、语言、表达、技巧都是现代的,几乎找不到旧体词的意味。所以与旧体诗词相比,当代旧体诗词最大的特征是语言的新变,用语更加自由,风格更多样。当代旧体诗词用韵有三种类型:一类是严格按照古韵写作,这类代表以高校学院诗社为代表;一类是按照古韵的基本规律,又根据现代汉语的语音变化,灵活用韵;最后一类是完全不用古韵,按照当前的实际语音用韵。
其次,当代诗词表现的内容更加广泛。当前旧体诗词所处的语境是现代社会,现代社会生活风富多彩,到处都是新的事物、新的现象,这就给当代旧体诗词的题材选择提供了以往没有的新内容。比如,禹丽娟的《题批世界杯球迷》批评世界杯的足球迷不雅行为;刘庆霖的《高原军人》担心“外星人”混入军营;独孤食肉兽就专注于“现代城市诗词”。还有大量书写网络生活、微信朋友圈、QQ交流等网络题材,现代科技、工业题材,国际外交题材等,大大拓展了当代旧体诗词的表现空间。
最后,当代旧体诗词的创新不仅仅在于新的语词、意象、技巧、内容等,其创新的核心在于反映了当代新的思想道德观和审美价值观。早在20世纪初期,吴宓就提出了“新材料入旧格律”的创作观,即运用旧体诗的形式、格律、声韵、对仗,在旧风格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思想、新的内容和新的意境。当代旧体诗词大都是在表现现代的内容和精神风貌,即便是拟古诗,它也和古代诗词的思想情趣有着本质的不同。不过,有部分旧体诗人如尘色依旧,他反对当前所谓的创新,认为当代旧体诗词实际上没有创新,因为当代诗词所追求的新的语言结构、形式技巧以及表现内容的扩大等问题,“古已有之”,当代人的做法实际上在沿用古人的创新探索的道路而已。如果没有扎实的继承和积累,盲目的创新可能会导致当代旧体诗词艺术审美本质的变质,影响当代旧体诗词的良性发展。可以说,这种忧虑是有道理的,但是,无论怎么反驳,当代旧体诗词所展现出来的艺术新质是这个时代所独有的,获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不过,正如嘘堂所言,“当代文言诗的新变还在摸索和形成中,现在做总结为时尚早。一切让文本自身说话吧。”
当代旧体诗词的审美倾向可分为三个方面:
当代旧体诗坛反对“老干体”,一是反对其空洞的情感,追求自然生动、真实深厚的情感性;二是反对其单一、单薄、流俗的艺术形式,追求多元、创新以及高格的诗性艺术。可知,当代旧体诗词的重要审美倾向:情性与诗性的统一。如诗人士弘毅的《鹧鸪天·父亲》:
含泪重将老爸呼,分明记忆似当初。青青依旧园中菜,寂寂不闻栏里猪。 迎父老,送姨姑,几人执手泪模糊。今宵灯下遗笺在,重读当年诫子书。
他说:“这首诗没有炫人的技巧和华丽词藻,却十分感人。因为这是真情。”所以,当代旧体诗词首先非常注重情感在诗歌中的融入。韦树定在创作中,也十分注重情感性,即便是寻常的语言也表现出深厚的情感,比如《乙未初秋归园田居》:“远归甫下车,村人村头集。提包复牵衣,家门乃径入。围拥问纷纭,尤爱问京邑。……今见汝归来,汝母喜欲泣。愿汝常还家,汝酒常得挹。我闻但劝杯,饮罢眼角湿。”这首诗语言拙朴,却情深意浓。正如他自己说:“《乙未初秋归园田居》等古体诗我是用了寻常之语,注重生活细节描写,饱含深情。一幅归乡图恍在眼前,村人的热忱,世事的辛酸,与阿母别而复聚时的悲喜交集之态,一一从笔底流出,打动到读者的心底。淡语深致,越咀嚼越有意味。”诗歌是否具有生动深厚的情感,直接影响到诗歌的阅读体验。伯昏子说:“对于诗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诗本身能不能使人触动。所以,我读诗的时候,并不在乎其所谓新旧,而在乎其是否能触动我的某种情怀。”其次,诗性是追求诗歌的美感,没有诗美,诗歌就失去了它本质的韵味。诗性与语言表达、修辞、用词、格律、章法、布局、立意、诗境营造等息息相关。当下,很多人追求诗性,但是又不能很好地形成自我的风格,只能回归古典诗词中研究格律,用典造句,从传统中吸收养分,实际上就是为了追求中国古诗中的“古典”之美。拟古诗词在当代旧体诗词中占去大半部分,这就说明了当代旧体诗词诗性追求的趋势。情感与诗感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追求情性与诗性的统一是当下多数旧体诗人的艺术追求。
与古典诗歌关注国家、社会层面不同的是,当代的旧体诗词写作更多地表现个体性,网络诗词把表现自我、表达个性、关注个体视为诗歌创作的首要意义指向。如果说:“诗首先是自我的、个体的言说和宣泄。要打动人,首先得打动自己。在打动别人、引起广泛共鸣后,自然而然会对一个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唯诗词,所有文学作品概莫能外。”林杉甚至否定诗的社会功能,他说:“我始终关注个体体验,认为诗歌应该是一种个体的言说和宣泄,不应该被群体意识绑架。至于改变社会,这不是诗歌的使命,诗歌的使命是认识自我、认同自我以及宣泄自我。”他的《林杉诗词三十一首》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抒发个体情感,这显然是对自己诗歌个体化观念的实践。
对个体的观照成为了当代旧体诗词表现的出发点和亮点,那么,为何当代旧体诗坛如此关注个体?孙黎卿解释道:“诗词写作的意义,首先是对于个体自己而言的。妄言要去代言别人,甚至豪言要改变社会的,往往失之空洞无物,会流于口号式的老干体。”因此,关注个体实际上是反对“老干体”枯燥乏味的艺术审美,追求情性与诗性的审美范式的重要言路。不过,当代旧体诗人对个体的关注不仅在于自我,还在于对他者的深深关切。韦树定的《辛卯东坡生日,京中无与饮者,南归车票亦未购得,乃放歌一首》《北漂一周年题记二首》《癸巳立秋,不觉北漂两年矣,感怀二首》等一系列诗词,表达了自己北上漂泊的凄凉光景。在此基础之上,他不自觉地将眼光投射到同类境遇的城市个体身上,写下如《地铁遇卖唱青年》(选自韦树定的博客):
车厢爆挤已成团,弹唱生涯一味寒。
礼乐数崩文字贱,俗流四泛管弦酸。
归程犹待揪心虑,物价每须抬眼看。
信觉长安居不易,几人春晚出西单?
地铁是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标志,在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中“车厢爆挤”是一种常态,诗中,卖唱青年在地铁的人流中“弹唱生涯”,而只换了“一味寒”,诗句“几人春晚出西单”,更表现了诗人对卖唱青年命运的不确定性所给予的深刻同情。李子更是写平凡个体的典型,他站在平民的立场上,观照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如《临江仙》:
尘世声音都歇了,长街夜色深凉。无头模特列橱窗。车灯时一掠,驶过梦之乡。 旷远传来声橐橐,一人背影悠长。他来何处去何方?佚名流浪者,消失在星光。
这首词写城市的流浪者,“他来自何处去何方”表现了诗人对都市普通人的悲悯情怀,传达了他对普通个体的人文关怀。李子词这种人文关怀在《西江月·砍柴人》《阮郎归·伐木人》《菩萨蛮·赶圩人》《卜算子·铲松油人》《木兰花·挖冬笋人》中也有充分的体现。书生霸王、楚成、披云、顾青翎、如果、林杉、唐海棠、张子璇等网络诗人也创作了不少观照个体之作。可以说,个体观照是当代旧体诗人对“文学是人学”创作理念的重归,对“人”的价值关怀充分彰显了当代旧体诗词德性的审美追求。
当代旧体诗词的艺术审美追求是多元的。首先是传统的古典美。当代旧体诗词追求传统的格律、语言、意境等古典美,这是其创作的重要方法和路径,但是,当代旧体诗词不存在现代性的审美特质?严家炎说过,“现代性”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显著特征。对于新诗来说,符合“现代性”的审美特征和演变规律是它获得合法化的基础和根本。当代旧体诗词呈现出新的变化是不可否认的,但到底能不能属于现代性的审美特质?首先,诗人是存在现代性意识的,诗人的认知、情感,道德、价值观、世界观甚至是宇宙观都是现代性的,如嘘堂就是现代意识很强的诗人,他对现代哲学的思考,对世界的想象,对时空的思辨都彰显了这样的现代性特质。徐晋如说:“诗人必须首先是个人主义者。”这种个人主义的观念就是现代性意识的表征之一。其次,从旧体诗词的新变来看,当代旧体诗词又是新的语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反映的生活也是现代的生活和情感。最后,从创作的活动来看,网络的创作平台,加上网络化的传播、接受模式,这都是现代性的。从文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来看,作家具有现代意识、作品具有现代元素、反映的世界也是现代生活、接受的读者也是现代读者,创作—接受的整个过程也是依靠现代网络媒介来实现。由此看来,当代的旧体诗词确实存在现代性的审美特征。
传统审美与现代性审美的追求以及现代性的多元化思想,使当代旧体诗词呈现出多元化的审美追求,“实验体”“金鱼体”“兽体”“书生体”“如果体”“李子体”等个性化的诗体不断涌现。李子词追求一种民间平民的审美立场,独孤食肉兽表现出对现代城市美学的追求,金鱼诗对日常生活审美的追求,嘘堂对西方哲学的思辨等,表明了当代旧体诗词的多元化追求倾向。何其芳在提到用白话文写新诗的问题时说过:“它们的主要缺点是和我国的传统诗歌形式形成了脱节,忽视了格律的重要性。克服这个缺点的好办法我认为并不是简单回复到以五七言体统一的旧局面,而是通过自有竞赛的方法来建立新的格律诗。”那么,在当前旧体诗词新的审美规范没有统一建立起来,新的创作范式还没有形成之前,采用“竞赛的方法”,追求多元的格局,承认多元的艺术审美追求,仍然是当前旧体诗词较为稳妥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