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古今融通桥梁的中华诗词研究

2021-11-12 09:33陈国恩
心潮诗词评论 2021年8期

陈国恩

20世纪中华诗词的研究,要有一个大的格局,即要从中华文化,包括语言的现代转型背景中来考察中华诗词的发展、蜕变以及成就与经验。

文化与语言的现代转型,对文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就诗歌而言,文化的转型制约了诗歌的审美理念的发展,语言从文言到白话的转变,对诗歌形式以及诗美标准的影响尤为重大。这种变化的结果,就是产生了所谓的新诗。新诗有自己的规范,它的节奏感建立在现代白话的语音基础上,它的意象艺术符合现代人运用白话语言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需要。新诗的艺术经过百余年的创作实践,已经形成自己的体系,而且有自己的经典。像戴望舒的《雨巷》、穆旦的《诗八首》、余光中的《乡愁》等作品用旧体诗的格律来写,写不出那种境界与效果。日本的俳句,周作人用白话文翻译的松尾芭蕉的作品,译出了俳味,而用五绝、七绝的格律翻译,或许就不像俳句了。

中华诗词的创作与研究要面对这个事实。认清了面对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一、中华诗词的研究应发挥中华诗词与中国古典诗词精神和审美的自然联系的优势,为新诗创作提供可能的经验,而用不着从中华诗词与新诗的对立中来强调它的重要性。

五四时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登上文坛的新诗人,不少都是兼写旧体诗的,有的人的旧体诗成就高于新诗的成就,比如鲁迅;有些新文学的小说家写的旧体诗成就非常高,如郁达夫、茅盾、阿垄。这是因为这些诗人与作家具有良好的旧学根底,他们与古典诗词的联系是更为直接而且内在的,在旧体诗歌的创作方面具有后来在白话文教学中成长的诗人作家所不具有的优势。研究这些诗人、小说家的旧体诗词创作经验对于他们新诗以及小说创作的影响,是融通新旧两体文学的很好的途径,特别是可以充分地展现旧体诗词的美学素养怎样在他们身上发生内在变化,影响到他们的新诗创作,影响到他们现代小说的成就。

二、中华诗词的研究应致力于培养特别人才以壮大创作的力量,以质取胜,以精品扩大影响,而不必追求表面的扩张。

白话取代文言成为社会交际语言,成为学校教学语言,它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并且难以抗拒,但这并不能阻挡在古文修养上具有特异才能的新人出现。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今天具有良好古文修养的青年有志于创作旧体诗,也即我们说的中华诗词,应该给予重点支持,提供发表园地,开展诗歌批评,组织学术研讨,鼓励其创作积极性,提高其创作水平,扩大其文学影响力,带动中华诗词的创作声势。

三、中华诗词研究要着手专史的编撰,对20世纪旧体诗词的创作及其经验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从古今融通的角度形成自己的学术范畴,加强自身的地位和影响。

20世纪中华诗词,是沟通古今和中西的一座桥梁。它前承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在经受现代化强烈冲击的过程中顽强坚持、勇敢探索,其创作成果实际上包含了应对文学传统蜕变的宝贵经验,也存在一些经验教训,对它们加以总结提升,不仅对中华诗词创作而言是一个重要借鉴,而且也是寻找与新诗协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华诗词与新诗,都是中国的诗歌,它们矛盾统一、对立互补,在探索中会形成一种新的历史性关系,并且彼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