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炜 赵国辉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 100091)
对于东亚外交体系的研究是由来已久的,因为中华外交体系以其独有的魅力在东方世界几千年的历史之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对于东方外交社会的研究也是持续不断的严谨和更新,这其中有陈尚胜的《儒家文明与中国传统对外关系》《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思想、制度与政策》、黄枝连的《天朝礼治体系研究》等。并且也有对于这一主题的研究论文,例如我国宝岛台湾的学者万晓的《朝贡的名实与朝贡之外的东亚》对于奉贡体系的研究,也有大陆的学者,例如吕振刚的《道义,合法性与国家实力》等。同时对于东亚地区的发展以及东亚社会独有的外交体制的形成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行分析和讨论,这其中的书籍就有韩震的《西方历史哲学导论》、朱本源的《历史学理论与方法论》、马卫东的《历史学理论与方法》等。通过以上文献为主的各种资料将会对于本文的研究有着莫大的帮助。
东方外交概念是完全不同于西方主权国家概念为主的一种外交理念。东亚国家的外交观念的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儒家思想的天下观、王霸观等为主的理念。同时儒家为主的东方外交社会实际上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仁爱”与“和睦”。这两个重要的观念是东方社会的主流与核心并且延续了千年,对于东方外交社会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
中国传统的外交概念始于中国的周朝,在这个时代中国的基本传统外交概念已经基本形成。首先在中国的外交观念中形成的是中国对于自己的认识,最开始的认识应该是认为中原地区为中国,这样的内容在《周书·梓材》之中有着明确的记载。而紧随其后中国便开始了对于自身的认定,“天下与“中国”的严格分野,至晚在战国时期的邹衍那里已经得到界定:“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从此可以看出来,古人在先秦时期正式开始区分中国与天下的概念,开始界定自己的国家应该是在什么样的位置,并且认识到了在自己的世界中处于什么样的一个位置。
那么中国国内所奉行的治理概念又是怎么样的?中国传统的治国概念就应该提到《诗经》中所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基本概念。在这个概念之中,君臣之礼被强调,且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是中国人在的地方就应该服从君臣之礼,只要是有华夏民族的地方就应该是华夏天子的领土。这一点应该是没有争论的。这也是华夏天下观的重要内容。对内这个是皇帝之礼中国全境的重要理论依据,对外则应该是万国来朝的重要理由,一切周边的国家和所及之领土都应该给中国皇帝进贡。
在这样的天下观之中还有一个“家族观“同样发挥着重要的家庭和政治作用。《尚书》中有“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由此可见对于中国古代社会之中的王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天子或者是国家元首这么简单,而是一个以家族观念为基础的领导人概念,在这个概念之中天子只是一家之长。尊敬一家之长的概念是每个家庭铭记于心的,天子就是借助这样的基础家族概念,而把自己的权威具体地形象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一个能够被各地人民所感知到的皇权形象。
在中国的治理体系之中,道德体系的制约概念同样十分重要。华夏世界对于道德礼法的执着高于西方世界,同时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也有着对于礼法的依靠。比如我们的宗法制,在这样的体系之中就是用礼来规定社会各个体系之中的所需要遵守的内容,这种礼仪规制同时和法律结合,形成了礼法共治的局面。到了后期,宗法制并没有完全地分崩离析,而是经过改善而形成一种独到的体系被称为“德”。
对于中国君主而言,朝贡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万国来朝的模式,以及中国君主示天下共主的认同,这个意义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因为这已经直接涉及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天下观,王霸观,和夷狄观”的重要内容。因此中国君主就是在这样的内容基础之上,利用丰厚的经济奖赏以及天朝强大的武力实力保证自身天下共主的重要身份象征。
在政治领域“使邻国特别是属国心悦诚服地臣事天朝,才是朝贡制度得以确立和实施的主要目的”。在朝贡的政治性目的当中,稳定属国对于中国的国防具有很大的战略意义。同时朝贡国的心悦诚服对于中国在心理上也十分重要。
另外中原王朝对周边夷人征服后的要求其对自身进行朝贡,如“蕃客朝贡使至鸿炉寺,堪衣服风俗,贡献物色,道理远近,并具本国王名录报”。就记载了,蕃客在战争中失败之后,在鸿炉寺这个地方向中原王朝朝贡,并且要回报国家中重要政治人物的名单,这无意义一种政治上的类似于“呈递合约”的行为。因此中原王朝制服了周边的小国之后,朝贡就成为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一种活动,表达了对中原王朝的臣服,同时也稳定了边界地区的政治秩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的朝贡活动十分的重要。
在经济领域对于中国来说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因为中国自身有着十分健全的小农经济体系,整个社会都处于一个自给自足的状态,对于外交的经济贸易需求很低,大部分贸易只限于对奢侈品的部分需求或者是清朝后期的鸦片走私。但是对于藩属国来说就有着非凡的贸易意义。以朝鲜为例:“清代初期两国之间的贸易被称为八包贸易………私下贸易的主要形式就是在朝贡同时带有一定的银两和人身在沿途进行交易”。“八包贸易”是朝鲜使臣在清朝时期进行贸易的重要形式。这种方式在前期主要是为了满足进贡使臣在路上的路费的不足,所以清朝官方允许官员携带部分的人参及银两在路上同人们进行交易。但是这种贸易到了后期开始逐渐变成了朝鲜人在华贸易的重要私下贸易形式,通过这样的贸易朝鲜人可以赚取一定的经济收入然后带回国内。
同时还有一种重要的贸易形式就是官贸易。“尚方内局对于朝贡来的必要物品给予保留之外,其他的物品是可以进行交易的。而交易出来的所得可以拿出一部分以补充贡使的各种费用”官方的贸易主要交易地区的是在北京各地,并且官方会在进行贸易之后满足朝贡使节的经济要求,所以通过这种贸易形式也是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并且也是通过这样的贸易形式可以满足朝鲜使节这一趟的花费,甚至在清朝早期的朝贡贸易进行之时,有时会盈利,所以对于各个朝贡国来说,经济利益不可忽视。
在东方的外交体系当中,朝贡贸易保持了东方外交社会上千年的平衡作用。这一方面是中华文明的影响之下,在东亚社会之中弥漫着儒家文明的重要核心概念“和”以及“德”。同时还有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夷狄观”等。使得周围各个国家能够在思想上接受朝贡体制。但最重要的还是和东方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有着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
东亚国家的主要经济体系保持一小农经济为主,并且有商品经济成分存在的经济体系。“要研究商代就应该从商代的经济产业开始”作为一个国家最根本的内容,经济基础是不容忽略的。那么当时的东亚国家自然经济是绝对的主体,不管是中国还是朝鲜,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体制都是不可或缺的。双方基本上都处于一个自给自足的状态,对外贸易并不是东亚国家的经济主体。同时各个国家在商业上都有一定的发展,在中国的大城市,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人们可以见到“商券”,可以使用“银票”进行远程物流的银两兑换。这些资本主义萌芽说明,商品经济已经在大城市发展开来,成为中国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之下形成的朝贡贸易体系,不具备争资本主义世界自由贸易的资本流动、工业化生产的基本条件。因此朝贡贸易其实质上应该是一个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所能适应自然经济发展的国际商业贸易形式。
对于如此经济基础上所形成的政治和贸易体系的综合体,东方主要的朝贡国家朝鲜的政策也是同他的政治内容相适应。根据韩国学者的论文“高丽国同大明国之间建立朝贡关系,除了重要的利益层面的原因之外,防止高丽同北元建立朝贡关系或者是重要的军事政治关系更是明朝统治者要建立朝贡关系的重要的原因”。大明刚刚建立之时,朝鲜作为北方的属国对于统治北方有着较重要的政治支撑性。因为高丽在地理上同蒙古地区接触很多,所以争取同高丽建立朝贡关系成为了大明稳定国内外政治的重要内容。而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中,地理条件作为经济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阐释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关键理念。正是由于这样的经济基础所以大明需要对于自身的上层建筑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的做法也同样符合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条件,其实质上作出的外交调整同国家最基本的周边环境不可分割。
同样当国家之间出现摩擦的时候朝贡关系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的调整在实质上也是由基础的经济基础所决定。比如:“朝鲜方案由于受到了明朝政府对于朝鲜来贡人员有可能打探明朝情报的怀疑,被迫要求朝鲜人员全部走水路”,但是由于朝鲜走水路人员死伤情况严重,所以朝鲜与大明国进行商议达成协议“大明国同意朝鲜的朝贡使臣继续由陆路进入中国但是必须每年都来大明国进行朝贡”,最终的这一决定也导致了朝鲜方面同大明国决裂。虽然后期朝鲜同大明国之间恢复了朝贡关系,但是大明国与朝鲜决裂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朝鲜的朝贡人员死伤严重,其次朝鲜如果真的按规定每年进行朝贡的话,对于其内部的经济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基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朝鲜国王最终决定断绝了同中国的朝贡关系,这实际上也是根据本国的经济基础所作出的上层建筑的调整,当上层建筑无法适应经济基础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为了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君主会对上层建筑部分做出调整,甚至是废除。这也一定意义上充分地反映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
历史上的亚洲世界因其独有的经济基础内容,比如生产方式是自然经济为主,生产力则主要是以人力为核心等,各国之间对于中国的依存度较高且中国一直作为整个东亚地区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政治上最稳定的国家,所以成为了东亚世界的国际外交体系的主宰。因此朝贡体系就在中国政府的主导之下逐渐地建立起来。同时,这其中也不可忽视思想文化对于朝贡体系的影响,其中,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和”以及“夷狄观”“天下观”都成为了东亚外交体系最主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东亚的发展之中不可忽视的是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影响,但同时上层建筑的进行也不断将经济基础推向远方,比如通过中国的外来贸易,中国的儒家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且也有不同的农业产品进入到中国国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总而言之,不管是东亚社会的经济基础,还是在此之上的国家政策都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他们相互间不可或缺,同时也不断相互的促进,最终形成了东方特色的尚善民族的外交体系。
就目前的国际形势而言,世界上明显已经是以西方人所缔造的条约外交体系为国际社会的政治基础。但是东方的外交社会之中的核心思想其实质上也是可以和我们现在的国际社会所相融的,比如我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一定程度上就是发扬了“家天下”的观念,当然这个家并不是帝王的贵族,而是以全人类为基础的世界大家庭。这样的观念也同样可以推进世界的和谐和促进世界的和平,因此,东方文明所缔造出来的观念并不是如某些西方大国所说的那么低端。同时也说明,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西方一种体系,或者是一种方法来促进世界的发展。每个地区的基础和方法也是不同的,不可以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