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2021-11-12 09:19陈应孔
海外文摘·艺术 2021年23期

陈应孔

(东莞理工学校,广东东莞 523000)

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大势,被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中。无人驾驶技术正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新技术,且在飞机、火车等地方实现了成熟应用,证明人工智能技术与驾驶结合是可行的。当前,人们逐渐将目光转移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上,形成了智能汽车行业。由于智能汽车行业发展时间较短,社会急需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因此,为了满足社会的人才需要,中职院校要开设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建设过程中要吸取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并从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出发,以科学的标准构建了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期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化的汽车智能技术人才。

1 开设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意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应用到了汽车行业中之后,促使该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智能汽车领域,汽车的智能化已然成为当前教学中的主要趋势。2018 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相关意见稿,明确指出智能汽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着重说明了智能汽车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给职业院校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向,即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的科技人才,以及高水准的团队。因此,中职院校开设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是非常有必要的。

智能汽车技术属于造车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是新时代快速发展的产物。纵观当前的造车行业,大部分还是传统技术工作人员,在造车行业转型阶段,这些老员工思想陈旧、学习能力退化,已经很难再有作为,智能汽车行业迫切需要大量的新鲜血液。为此,我国的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为社会稳定输出大量的专业化技术人才,为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2 汽车智能关键技术分析

智能汽车技术是将汽车装载的各类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人工智能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代替人工进行操控,解放驾驶员的双手。其中,汽车中的传感器等同于汽车的眼睛和耳朵,控制器等同于汽车的大脑,执行器等同于汽车的手和脚,为这些设备接入人工智能技术,就相当于利用互联网将汽车各个设备整合为一体,建立起完整的智能汽车体系,实现V-X 间的实时通信,使得车辆具备智能操控、感知、处理等功能,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多便利。汽车智能关键技术包括车辆设备、信息交互和路况分析等三种,三者互为一体,在车辆行驶中相互配合,为汽车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提供了扎实基础。而这些技术是构建中职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学校和教师应当从这些方面着手,丰富课程中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教育平台。

3 社会对行业人才提出的需求

3.1 汽车智能技术人才现状

查找有关数据得知,我国的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量存在严重不足,虽然不少职业院校开设了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但仍然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人才需求。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智能汽车生产行业中,每年的人才缺口为十万左右。同时,由于汽车智能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较快,而职业院校培养一个专业的人才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速度缓慢,甚至一些职业院校规划的课程中,还存在内容陈旧、技术落后的情况,学生毕业之后也要重新学习,增加了人才培养的成本,也难以跟上产业发展的需要。

3.2 智能汽车行业岗位需求

智能汽车行业涉及到了车辆生产、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技能技术等多种技术,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专业。中职院校在做智能汽车行业岗位需求调查时,要从多方面出发调研,以做到面面俱到。中职院校要对汽车整车厂、移动互联网等行业深入调查,搜集与智能汽车行业相关的数据,掌握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以及职业能力需求,以此为参照构建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才能使其符合行业实际需求。根据调查得知,智能汽车行业需要的是ADAS 产品开发、智能传感器装配、底盘线控系统、环境感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重点还是要放在基础设备的安装和调控、基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等技术上。中职阶段的学生对汽车智能技术的了解可以说是空白的,有较强的可塑性,但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很容易在实践中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因此,中职院校在开设汽车智能技术专业时,要以教授基础知识为主,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学生在以后取得更好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 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4.1 精准人才培养定位

中职院校在构建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时,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计划,精准人才培养定位。确定这些需要院校及教师对智能汽车行业进行深度调研,不仅要了解行业发展现状,还需要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判。因为学校培养人才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智能汽车行业最近几年飞速发展,如果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内容仅仅围绕眼下的情况制定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学生毕业之后发现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情况。因此,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除了要有专业性,还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让学生可以率先接触到先进的知识,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当前,考虑到学生专业知识薄弱的情况,在课程体系构建中,中职院校要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而人才培养定位也可以确立为基础应用型。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硬件能力、实操能力以及知识的应用能力。其中,硬件能力包括电路板焊接等,实操能力包括智能设备的安装等,而知识的应用能力包括车载智能设备软、硬件开发综合能力,中职院校只有精准人才培养定位,才能够在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科学规划,为学生定制合适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课程中良好发展,成为新一代的汽车智能技术专业人才。

4.2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要阵地,其设置也需要做到科学、合理,否则就会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混乱不堪,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记忆,甚至还会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产生混淆,掌握错误的知识,这对学生发展造成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因此,中职院校在设置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时,需要从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建立“信息—车辆—控制”为一体的交叉学科方向发展。在这个课程体系中,以汽车专业为主体,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实践操作台等与电子信息工程、通讯技术等专业建立联系,使不同的专业在课程中宛然一体,形成现代化的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课程中接收到较为全面的知识,受到专业的教育。

4.3 扩充专业教学资源

传统的中职院校教育系统中,大部分课程都是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学生只围绕理论理解知识,还需要自己去想象,存在很大的阻碍。同时,汽车智能技术涉及到很多实践性的操作,如果一味将课程教学地点限制在教室中,只会限制学生的发展。鉴于此,中职院校在构建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时,要大胆突破,扩充教学资源。学校可以购置一批专业性设备供学生练习,这能够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新的理解,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加入“组合惯导系统实训台”,扩充专业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组合惯导系统实训台可以让学生在无人驾驶场景中使用GPS 系统和惯性传感器调整车辆的定位,了解其工作流程。而学生也可以在实训台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的相关软件,调整相关参数,亲手操作进行对比实验,通过对比不同参数的实验结果,以加深对汽车传感器—互联网系统的认知。这样,通过扩充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组合惯导系统实训台进行实践操作,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启发,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

4.4 开展专业实践培训

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发现,自己在学校学习时,只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要在工作中实际操作时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实践练习的重要性。对此,中职院校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要从实际和长远的目光调整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其中开展实践培训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实验实训台”开展实践培训,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成长。ADAS 实训台功能十分强大,具有演示车道保持系统、偏离预警、疲劳驾驶预警等多种功能。借助此设备,学生能够学习驾驶辅助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在出现故障时进行故障排除处理。学生可以利用ADAS 实训台上的示波仪等设备,测量系统中的波形,也可以利用360°环视系统电路等查找故障。此设备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练习机会,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为实践能力。

5 结语

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中职院校付出足够的精力,考查智能汽车行业发展的情况,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具有专业性、前瞻性的课程。同时,中职院校还要时刻关注智能汽车行业发展动态,持续更新课程,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最为前沿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