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资源融入高校舞蹈教学实践的探索
——以永新盾牌舞为例

2021-11-12 06:30王龙生汤倩妮
老区建设 2021年4期

王龙生 汤倩妮

[提 要]“非遗”资源是极具潜力和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将其融入高校舞蹈教学实践中,即是将地方活态文化资源引入课堂。结合当前高校舞蹈教学实践现状及存在的若干问题,将富有地域特色的“非遗”资源融入教学,是高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对当前教学实践改革的一种积极的有效回应,也是对地方“非遗”资源挖掘、保护与传承的有效路径。

一、“非遗”资源与高校舞蹈教学实践的关系

“非遗”资源类型丰富,包含歌舞、戏曲、小戏等,具有多样性特点,将“非遗”资源的原生性、活态性以及教学场域的情境性相结合,融入高校舞蹈教学实践之中,设计出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体系和舞蹈教材视频资料,从而实现教育与传承共融的目的,可谓意义深远。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新盾牌舞为例,它是以盾牌、短刀、铁叉为道具而跳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集舞蹈、音乐、杂耍、武术于一体,主要分成两路来对垒破阵、相互攻守,阵式变化多端,神采各异。盾牌舞通常在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左右表演,有时用作庆贺子女婚嫁或升学等事宜。龙源口的南塘村流传着“不练盾牌舞,不是男子汉”的说法,它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蕴藏着包括民俗、艺术、体育等广泛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折射出人民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具有古朴粗犷、勇武有力的特征。通过对永新盾牌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三桂先生的实地采访得知,当前永新盾牌舞的保护和传承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据吴三桂先生所述,永新盾牌舞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受到上海八一制片厂的邀请,进行了专题拍摄,两次搬上银幕。2010年,作为优秀节目在世博会展演。如今,年轻人都出去工作了,小孩都上学了,他们也都不爱练,逢年过节也没有人舞盾牌了。诚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研究永新盾牌舞不仅要在理论上注重其保护与传承,在实践中也要积极探索。因此,将其融入到高校舞蹈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的多维度环节之中。从学生全面发展角度出发,基于理论与实践互促的“双创”理念,以“如何学好中国历史,讲好中国故事”为问题的逻辑起点,思考“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实践教育命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非遗”资源融入高校舞蹈教学实践的意义

民间舞蹈文化是一种非语言文字的动态人体文化,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其主要教学方式是口传身授。高校舞蹈专业教学实践与传统文史哲类不同,理论学习与表演实践两者不可或缺,缺乏艺术实践的理论往往隔靴搔痒,缺乏理论指导的表演实践却是徒有其表。然而,在以往的人才培养中,偏向理论的本科生往往弱化专业表演,注重实践的本科生忽视理论学习的现象是一种常态,舞蹈理论与表演实践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壁垒。故此,依托地方“非遗”文化资源,将其分层级地融入高校舞蹈教学实践培养环节中,立足理论学习与表演实践互促的培养理念,改变学生以往“单条腿走路”的弊端,打破长期以来仅仅注重实践训练,忽视理论学习的现象,通过依托“非遗”文化资源,领悟和掌握“技术”“艺术”“文化”三者之间的层级关联,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舞蹈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表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一)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时代学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它主要是人们通过口传心授而代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精神。永新盾牌舞于2006年入选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足见其巨大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随着当前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永新盾牌舞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问题。例如,参与群体的减少,人们对其的认知不足影响盾牌舞表演人才的缺失,人们弱化了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意识等等。因此,将宝贵的“非遗”资源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对于其保护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背景之下,挖掘永新盾牌舞的审美价值、训练价值和艺术价值,将其融入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之中,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化资源的理解与认知,潜移默化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非遗”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这是当下“非遗”文化走向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二)有利于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改革和研发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和热点之一,是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结合当前永新盾牌舞的发展现状,对富有地域特色“非遗”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是高校舞蹈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对当前舞蹈教学改革的一种积极和有效回应。

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是体现一所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当下,高校舞蹈专业都开设了“民族民间舞蹈”核心课程,但几乎都是以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舞蹈教学为核心内容,对于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遗”资源缺乏必要的挖掘、整理和提炼,而未作为地方代表性民间舞蹈予以必要的重视。因此,以“非遗”资源为依托,既可推进高校“民族民间舞”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切实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亦能让学生参与地方舞蹈资源发掘,提炼文化因子,同时对其他高校舞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和“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实践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如此,不仅能够丰富高校舞蹈教学内容,使专业课程具有特色性、丰富性和多样性,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求,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三)有利于提升地域性“非遗”舞蹈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非遗”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在原生性的基础上,凝练自身品格,强化自身特色,才能拥有自身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在我国各地域的盾牌舞中,唯有永新盾牌舞保留了较多的本真特色,其舞蹈动作丰富多彩、技艺高超,武、舞综合运用,自由度较大,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永新盾牌舞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之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诸如观众群体的缺失,人才的青黄不接,缺乏系统的训练体系等。针对此,必须建立其舞蹈训练体系,方能体现其魅力和艺术价值。特别是在表演风格上应进一步强化,只有将其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态特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才能使这一民间艺术瑰宝源远流长。而要使其艺术魅力长存,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训练体系,方能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保护与传承机制。因此,其训练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刻不容缓。

三、“非遗”资源融入高校舞蹈教学实践的路径

借助地方“非遗”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其多样性特征,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就地取材解决高校在舞蹈教学课程设计中的短板和不足,对培养具备广博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专门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动态传承也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深入民间,挖掘整理“非遗”资源的元素本源

作为颇具地域特色的“非遗”资源,它深深地根植于民间,是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所折射出该地区的历史、观念、习俗、礼仪、宗教及生产生活等方面内容,具有深厚的文化属性。因而深入民间进行采风活动,挖掘整理其濒临消亡的元素是一个涉及到各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宏大工程。这就自然要求我们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努力提高对“非遗”民间舞蹈资源的识别能力、判断能力与鉴赏能力。要遵循弘扬精华、摒弃落后、革除陋习、古为今用的正确原则,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和非遗工作保护者深入民间,建立和培养地方“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基地,聘请“非遗”传承人和优秀新人传承其文化和技艺。各级政府应积极支持和大力资助传统节日,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群众性民俗活动;要利用各种大众传媒,广泛宣传“非遗”文化资源的价值意义;要制定相关措施,让广大群众建立牢固的传承与保护意识,以弘扬“非遗”传统文化为己任,使其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教育部门要重视“非遗”文化在高校舞蹈教学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增设其教材和课程,让青少年从小培养热爱家乡、热爱民族和热爱本地区优秀“非遗”文化的意识。总之,深入民间,将“非遗”资源的元素进行艺术化的加工整理后,逐渐形成训练体系,尔后再慢慢地细化。长此以往,这些丰富的“非遗”文化定会形成以“非遗”本真元素为主,经过创新发展后的形式精美、内涵丰富的舞蹈教学精品。

(二)从实际出发,将“非遗”资源融入舞蹈教学实践与教材构建

高校舞蹈教学中课程设置和课程安排直接关系着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所得,当前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大都借鉴北京舞蹈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教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承担着传承和弘扬当地的“非遗”文化的重任和使命。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团队应以地方“非遗”资源为载体,积极进行校本教材的研发。众所周知,“非遗”资源类型丰富,包含歌舞、戏曲、小戏等,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特点,在舞蹈教学实践与教材构建中,应按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课程模式设计。研究如何将“民族民间舞”课程与“非遗”资源的原生性、活态性以及教学场域的情境性相结合,将“非遗”资源融入本科人才培养环节中,设计出一套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体系和舞蹈教材视频资料,从而实现教育与传承共融的目的。

在教学培养中,还应多角度、多侧面地将“非遗”文化资源融入课堂,以“非遗”文化为素材和对象,让学生在田野中发现它们,充分展现“非遗”文化资源的活态性、原生性和整体性。学生在这些文化品类的研习揣摩中,可以从文化生态、声腔样态、服饰道具、步法表演、旋律形态、伴奏乐器等包含理论与实践多方面切入,拓宽学生视野,依据学生结构与能力,制定能动实践路径,学生亦可根据不同兴趣与特长自由选择学习侧重点,从而使民族民间舞教学课程和学生能力培养不再单一化。

(三)政府主导、大众参与,实现“非遗”资源由民间传统形态向教学形态和舞台化的现代转换

“非遗”资源进入高校舞蹈教学实践,除了舞蹈工作者编写教材,舞蹈师生深入民间采风外,要想在新时期建立良好的发展机制,政府主导、大众参与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机构、文化馆站、群文系统以及普通百姓、学者等都要积极参与进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积极探索和思考“非遗”资源转化为高校舞蹈教学训练体系建立的相应措施。针对此,笔者认为“非遗”资源应该从民间传统形态向教学形态过渡或转换。

首先,在遵循本科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以“非遗”资源作为载体进行交互式教学,进一步挖掘学生潜力,以年级分层方式实现不同层级之间的“差别教学,层层推进”。融合任课教师、教研团队、学校与社会资源等,多维度提升本科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从而达到将“非遗”文化资源分层式融合性培养研究的目的。众所周知,“非遗”文化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产生各种变化,非遗文化亦会与时俱进,我们要从民间提炼出来走向教学,进入课堂,在进入教学之前,必然要对其加工、创造、典型化等一系列过程。

其次,“非遗”文化资源在实现了传统形态向教学形态的基础之上,还必须把教学中所形成的教学成果进行舞台化的呈现,要达到这一目标,就会对其教学形态形成促进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学形态和舞台化呈现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若进行舞台化的呈现,那么其传播面就会得到有效扩大,通过展演的形式,这些“非遗”资源势必会走向更宽广的天地。因此,其舞蹈教学实践体系的建立,民间是基础,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教学形成教材,舞台展演是目的,通过舞台展演,推出“非遗”舞蹈精品,最终将展演成果通过影像资料记录下来,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故而,这是对“非遗”舞蹈教学实践体系形成和建立的最高升华,也是保护传承发展“非遗”文化的有力途径。

总之,将“非遗”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舞蹈教学实践的探索,是新时代高校舞蹈教学改革发展以及“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工作的内在要求。这一探索实践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它需要在教学人员、非遗工作者、科研人员共同努力之下,积极探索、努力钻研方能形成和完善。因为,任何一种“非遗”文化,只有在真正了解其文化内涵本质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研究态度,并以前瞻的意识和发展的眼光,紧抓“非遗”文化特征、追求更深层的文化底蕴,才能指导我们更好地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添砖加瓦。